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刘翔-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我自己知道,说这句话的时候,不是一时冲动。男孩子有时确实喜欢夸夸海口,话说出来自己心里也没底,比如我童年时逞强而跌进石灰池子;但有些话,我没有把握是不会说的。在跨栏的过程里,我切身感受到自己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直觉告诉我,我的速度远不止15秒7。



很快,我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我的话。第二年,也就是1997年的上海市少年田径锦标赛,我同样获得了乙组的冠军,而我的成绩是14秒7。整整提高了1秒。



而让方指导更吃惊的是,到了1998年10月,我参加了全国少年分龄赛,我获得了15岁年龄组的第二名,成绩是14秒,又提高了0。7秒。这下轮到我自己也有些蒙了:怎么搞的,是不是提高得太快了点?



直到1999年3月的上海市春季少年田径锦标赛上,我的提高速度才慢慢缓和了下来。那次比赛我同样拿到了冠军,成绩是13秒70。



至此,我的跨中栏生涯就画上了一个句号。尽管拿了不少少年级别的冠军,但我知道,这只是跨向高栏的一个过渡而已,真正需要拼搏努力的,是那属于成人世界的高栏天地。


.co



第六章第3节



我真正接触高栏,是从投到孙海平门下开始的。当时我到了师父那里后,除了身体素质落后一大截之外,技术动作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跨栏时的手臂挥摆动作,光纠正这一项,师父就花了无数的功夫。但那个时候,不管师父给我加多少量,训练多么苦,我都忍着,因为我觉得既然回来了,还进入了一线队,那就要对得起父母,更对得起自己。



毫无疑问,师父的训练方法很有针对性,再加上我肯练,我的进步非常快。虽然没有参加正式比赛,但每次训练完,我都能清楚地感受到我自己这一天的进步。因为没有正式比赛,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斤两”,我的进步到底有多大。



终于,在我投入孙海平门下一个多月之后,机会来了。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99年4月22日,全国田径大奖赛上海站,比赛的场地就在位于莘庄的我们的训练基地。出于锻炼新人的考虑,我也有幸获得了参加比赛的资格。要知道,那时候我还不满16岁,还属于少年级别,而那是一场国内最高水平的成人比赛。



但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既然教练让我去跑,我就尽力去跑,而且我心底里也很想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进步。



我站上跑道的时候,听到一些围观的其他教练和观众的议论:“他是谁?年龄那么小就来比了?”要知道,虽然那时候我已经1米80多了,但脸看上去还是像小孩子。当然我那时心里也挺紧张的,因为这毕竟是我参加的跨高栏的第一场正式比赛,能跑多少,自己心里没底。



我做了如此之多的铺垫,请大家不要以为,我获得了这场比赛的冠军,这对于那时的我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事实上,那时发令枪一响,我就什么都不想了,只知道埋头向前冲,最终,得了一个第四名。



单从名次来看,平平无奇,但我作为一个不满16岁的孩子夺得这个名次,已足以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当时,整个体育场已经炸开锅了,人们在纷纷询问:“这个小孩子是谁?”“他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教练在带他?”



而我的成绩很快就显示了出来:14秒19。这下连我师父孙海平也忍不住感到惊喜了。要知道,那时候这个项目全国健将级的标准是14秒34;也就是说,我已经达到了健将级标准,而那时的我,甚至连三级运动员都不是,只是一个没有级别的少年。



但我那时候并没有在意这些,而是去看到底哪几个人比我跑得快。我到现在仍记得很清楚,那次跑第三名的,是大我两岁的师兄沈真声,他的成绩是14秒18;就比我快了0。01秒,而第一名的名字叫曹靖,他的成绩是13秒92;我全都记到了心里。



那天,天下着濛濛细雨。巧的是,两年后,同样是这里,同样是一个下雨天,我战胜了陈雁浩。这是我跨栏生涯中的另一次重大突破,这其中的故事,我将会在后面的章节中告诉读者。


.co



第六章第4节

×××小×说×网

1999年4月的那次上海站比赛,引起了一次小小的轰动,我的名字开始渐渐有人提起了。没过多久,也就是5月份,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在河南拉开帷幕。我报名参加了跨栏比赛,由于那时孙指导带着其他队员出去比赛了,所以带我去的是方水泉教练。在那里,我得到了我的第一个全国冠军,但谁会知道,我的这个全国冠军,是在手忙脚乱中诞生的。



由于我到1999年7月13日就正式满16岁了,按照规定,将不能参加少年组别的比赛,所以我自己也格外珍惜这最后一次的机会。预赛和复赛都进行得特别顺利,我有些飘飘然,认为自己的实力高人一筹,冠军已经在向我招手微笑了。



于是,这种上海话叫“神志无知”(意为不知轻重,昏了头)的状态,很快让我尝到了苦头:就在决赛马上要开始之前,大家都站到了起跑线上的时候,我却发觉自己大大咧咧,把号码布给忘在运动员休息室了!大家都知道,所谓号码布,就是写着我是几号选手的一块白色的布,用别针别在我的胸前,每个人所跑的成绩就是用胸前的这个号码来表示区别。



“没有号码布,就不能让你参加比赛。”裁判铁面无私,一点不肯容情。我的汗刷刷地流了下来,如果就这样失去比赛资格,那该多丢人!



看台上的方指导看到我在那里和裁判交涉,已经看出了有些不对,再看到我用手摸自己的胸口,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好个方指导,不愧也是运动员出身,转身就往休息室里狂奔,只花了2分钟,就从休息室里取来了号码布,再一路狂奔回来。我看他手里拿着号码布,便也迎了上去,两人颇像电影里那种久别重逢的老友一般,相向狂奔。方指导奔到我面前,气喘吁吁,把号码布递给我,就说了两个字:“快去!”然后我转头又是一路狂奔。



2分钟后,发令枪响了,幸运的是,我还是拿了第一名,但成绩有所下降,是14秒56。



这是我的第一个全国冠军。而这个全国冠军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明白,永远不能自我感觉太好,越是重大的比赛,就越是要细心。


。d xs 



第六章第5节

/小。说+

时间很快到了2000年,我17岁了,按照比赛规定,我已不能再参加少年组的比赛,而是要参加青年组的比赛了。10月份,我接到了一个通知,我获得了参加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的资格,比赛地是在智利的圣地亚哥,这是我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



第一次出国比赛,毕竟还是挺兴奋的,而可以坐到梦寐以求的飞机,更是吸引我的一大理由。结果真的坐到了飞机,才知道,乖乖,还不如不坐的好。首先,登机的手续纷繁复杂,又要买机场建设费,又要过安检,还好这都由带队的教练帮我们完成了,如果让我自己来,早就傻傻地在机场里站着原地不动了。其次,乘飞机的时间太长了。熟悉地理的朋友都知道,从中国飞到智利,需要经过多么漫长的时间,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飞机飞了12个小时抵达美国的底特律,又飞了2个小时到了迈阿密,最后又飞了8个小时才到了圣地亚哥,这其中还不包括候机的时间。一路上,坐得我屁股直发痛。



一下飞机,还要有意思,我们很多队员走路全是像在飘一样,主要是因为飞机坐的时间太长,太疲劳了,包括我在内,走路都像是喝醉了酒。还有就是时差倒不过来,一沾枕头就睡着,怎么也醒不过来,都是教练一个个亲自去拉起来的。



好在教练对恢复我们的状态自有一套办法,那次青年锦标赛,我最终获得了第四名,并创造了自己当时的最好成绩:13秒87。



这是我第一次出国比赛,我觉得最重要的肯定不是名次或者成绩,而是一种经历。站到了世界的舞台上,原先跑道两旁站的都是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现在一下子换成了金发碧眼的欧洲人或者全身乌黑的黑人,自己一下子就觉得: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大,天底下的高手还有这么多!去了次智利,我对自己说:“刘翔,没什么好怕的了!”这也是我之后在诸多国内比赛中显得从容不迫的原因。



吉粉花:刘翔第一次去智利参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