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刘翔-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跨栏是需要摆放栏架的,每次训练的时候,师兄弟几个都会帮忙把栏架一个个摆好,训练完后再一个个收起来。但那时我刚进队,觉得有点孤独,心情不好,再加上那时候年纪小,不懂事,人也有点懒,有时候就坐在旁边发呆,也不去帮忙。后来一次,谈春华过来,质问我为什么不一起去帮忙,那天我心情正好很差,就没好气地顶了他几句。谈春华火气一大,一拳就打在我的鼻梁上,当时鼻血就流下来了。师父过来,一把推开谈春华,喝道:“你干什么?!”后来,谈春华专门来找我道歉,说他打人是不对的。其实我知道,我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而这一拳更让我清醒了不少。我必须尽快地融入新的环境,适应新的训练模式。“开小灶”是必须的,我的基础差,只能比别人多付出一份汗水。后来,每每想通了这一点,我的心情就好了不少。



谈春华(刘翔队友,九运会400米栏冠军):刘翔刚进队的时候,给我的印象就是:这家伙速度确实很快,但其他好像什么都不会,根本不是个练跨栏的人。要是我是孙指导,我早就让他回家去了。现在想想,还好我不是孙指导,要不然,我犯的错误可就大了。



刘翔在队里的时候话不多,但他有一点让我印象很深刻,就是他的自制力非常强。刘翔他其实和我们一样,对电脑游戏也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我记得他那时候打《疯狂坦克》很拿手,我自认为水平已经算是很可以了,但和他一比,还是略逊一筹。我们一般玩网络游戏都是通宵达旦的,但刘翔从不这样。有时候他即便是在寝室里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玩,到了晚上11点钟的样子,他也会很自觉地关上电脑睡觉。这点很让我们羡慕,因为我们做不到,很多时候,训练就是这样被玩乐所耽误的。



说实话,我这个人也挺傲的,以前还打过刘翔一拳。但我确实挺崇拜刘翔的,尽管他是我师弟,年龄又比我小很多。我一直认为他真的是个天才,我甚至认为他来跑400米栏,也能成为世界冠军,去跑100米,也能进世界前八。而这次跨栏夺冠,毫不夸张地说,他给我们全体黄种人树立了一种自信。我也出国比赛过,但每次比赛之后,总是外国人在那边欢呼拥抱,接受采访,而我们只能垂头丧气地悄悄离开。但刘翔在奥运会夺冠时的场景,我永远不会忘记,当时真的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我拉着一帮队友又蹦又跳,大声叫“爽”!


xs



第五章第4节

,小,说,网

刚进队的时候,我只是称呼他“孙指导”,后来熟了,我就一直叫他“师父”了。



在我的印象里,师父有点不苟言笑。但我清晰地记得,每次训练,哪怕我有一个非常微小的进步,他都会给我一个微笑,或者一个点头。我知道,他肯定非常开心,而能让师父开心地点一下头,有时也成了我训练的一大动力。



至于发怒则次数更少了。师父还是挺疼我的,有时候他会严厉批评其他队员,但几乎从没对我发过火。唯一的一次,是在2003年的冬天,师父真的生我的气了,而那一次的教训,我恐怕会记一辈子。



那场训练是公开课,有不少二线和三线的教练都站到我们练习的跑道这边观摩。那天我也不知道怎么搞的,人有点懒洋洋的,再加上那时候我已小有点名气了,看到那么多教练来观摩我的训练课,颇有点洋洋自得,用上海话说,可能有点“神抖抖”(意为忘乎所以)了。



师父像往常一样,叫我先去做准备运动,我答应了一声,却并不行动,只是象征性地甩了甩腿。师父见我没什么动静,提醒了我一声:“快去做做准备运动,怎么还站在这!”我又答应了一声,但还是没怎么动。



师父一下子就火了,我头一次看到他对我神情那么严肃,他很少会对我板面孔。他一言不发地走到我身边,说:“刘翔,你今天别练了,到旁边休息去!”



这句话可能在旁人听起来没什么,但我知道,以师父的性格,他已愤怒到极点了,这是他能选择的最“粗暴”的方式了。



那时我也有点怕了,乖乖地站到了旁边。结果,那一堂训练课,我真的没参加。



孙海平:这确实是我印象里对刘翔发的唯一一次火。



那时候是冬天,那天又特别冷,对一名运动员来说,如果准备运动没做开,在这样的天气,是很容易受伤的。很多人都感到很好奇,刘翔的运动生涯里,为什么很少受伤?其实秘诀之一,就是他每次训练和比赛,准备运动都做得非常充分,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受伤的概率。



那天我连叫他两次做准备活动,他都不听,我确实感到非常生气,所以叫他别练了。一方面,是因为我的火气真的一下子就上来了;另一方面,也是怕他受伤,准备运动都没怎么做就开练,等于是对他不负责任了。



这恐怕也是我唯一一次对他板面孔了。



那天,师父一整天都板着面孔,不和我说话。晚上回到宿舍,我越想就越觉得是我不对,于是在当天的训练日记里写下了自己的心情,承认了错误,想和师父道个歉。当然,师父大人有大量,第二天就原谅了我,但叮嘱我以后什么都可以省,但准备活动不能省。



当天我的训练日记是:2003年×;月×;日周×;天气多云



师父,今天上午的训练,是我不好,你骂得对,我也该骂。做准备运动也是为我自己好。请您相信我,以后我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



一般来说,师父只会对我们在训练中的偷懒行为发火,但有时候,他也会对我们的偷懒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实上,我相信有些时候,他也是知道我在偷懒。



孙海平:运动员在训练中从不偷懒,我觉得是不太可能的。但要看你怎么偷懒,关键的地方绝对不能偷懒,但一些可有可无的地方,刘翔偷懒一下,倒也不妨假装没看见。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我觉得,像他们这样的偷懒,偶尔成功一次,以为我没发觉,心理上其实会得到一种巨大的满足,整个心情也会变得放松起来。对一个运动员而言,生理上的疲劳,我可以制订计划帮你恢复,但心理上的疲劳,我很难帮你解决。而“纵容”偷懒,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d  



第五章第5节



有时候,我想,我一直管孙指导叫“师父”,弄得我自己像是孙悟空。事实上,或许我就是个孙悟空,碰上了孙指导这样的“师父”。但他真正让我敬佩,从而对他言听计从的,不是“紧箍咒”,而是师父的训练方法和他的为人。



师父的训练方法很特别。他肯定不是那种松松垮垮、对你听之任之的“糨糊教练”,却也不是一味要你玩命训练的“魔鬼师父”,他有一套自己的训练思路和体系,用到我的身上,针对性非常强。比如他经过潜心研究,发现一些黑人选手之所以爆发力如此之强,主要就是髋部的肌肉非常发达,整条腿呈“倒萝卜”形(就是小腿最细,越往上越粗),所以他就专门强化了我的髋部肌肉练习。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训练,我的臀部高高隆起,明显区别于其他跨栏选手。记得在国家队集训的时候,我和史冬鹏一起去买牛仔裤,我和他的尺码都是一样的,在试衣间,他一套就套上去了,可我穿了半天还是无法穿进去,急得满头是汗。史冬鹏笑着拍拍我:“谁叫你臀部肌肉太发达啊!”师父经常对我说:“你别的地方条件都可以不如人家,但髋部一定不能输,因为这是跨栏选手的‘发动机’。”



在训练的时候,他从来不骂我,更别提打我了。我们有时候到外地去比赛,发现其他地方队的教练,对自己的队员都有点“粗暴”,有个别教练还拳打脚踢的,那时候,我就会和队友们大叹自己的幸福。训练中出一些错,师父只会耐心地和我讲解,分析,有时候改正得并不是很好,他也不介意,会先肯定我改进的地方,再指出需要加强的地方。总的来说,他都是以激励我为主。我在前面就写到,从小时起,我就是一个比较需要激励和肯定的孩子,在这一点上,师父可谓是摸透了我的脾性。



而在另一方面,想得到师父真正的表扬,也是很难的。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跑得很好了,但师父还是一本正经地在那里掐秒表,一边说:“不行啊,有待提高啊!”



孙海平:可能刘翔以后才会知道,在不少训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