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之逍遥王爷-第6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玛城一战,吐蕃主将阿克斯巴阵亡,将领巴迪尔阵亡,同时两人的三百亲卫也尽皆阵亡。不过,这些亲卫阵亡前也给大唐士兵带来了不小的伤亡。死亡二百多人,受伤一百多人。
而多玛城这座如此雄厚的城池,被大唐两日内攻下,却是让吐蕃人心惶惶。
如此轻易攻下多玛城,【灭七二】的功劳无疑是最大的,不过对于李秀宁说的功劳,【灭七二】并不在意,他更在意的是【灭绝】内部的奖励。对此,李秀宁也很好奇,【灭绝】内部究竟是什么奖励,能让他不在意如此大的一个功劳。
当得知是其子女获得进入长安【华夏学府】就读的名额之后,李秀宁也没说什么。对于他们自身的奖励,还不如给他们子女更好出人头地的机会。
“公主殿下,若是如此一路打到逻些城,怕是也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这个本公主也知道,囊日论赞实在可恶,竟然打算把我军给拖到撤退。”李秀宁忿忿的说到。“不过,如今有了多玛城里面的粮草,也够我大军支持很长的时间,囊日论赞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囊日论赞得知大唐出兵,立即就让吐蕃境内各城关闭城门死守,就是不与大唐军队开战。特别是多玛城这座交战的最前线,囊日论赞驻守了十万大军,而且粮草充足,在他看来守住一年根本不是问题。可是,囊日论赞却是没有计算到,李建成很早就准备了后手,【灭七二】的一个地道,让囊日论赞计算一年的时间变成了两天。
而且,囊日论赞自以为有着高原地利,大唐军队向打上来是非常的困难。
之前那一次长孙无忌能够轻易的攻下逻些城,还真的是要多亏了吐蕃那个投降的将领穹波?邦色。否则,以长孙无忌那什么都没准备的情况下,不要说攻下逻些城,都很有可能把大军留在吐蕃境内。
关于这一点,长孙无忌也是非常庆幸自己上次的运气好的没话,莽打莽撞也能攻下逻些城,从而立下大功。
“公主殿下,属下如今有一个方法,能够很快的逻些城,只是这个方法有点冒险。”
“什么办法,先说来看看!”
李秀宁听得【灭七二】的话,当下提起了精神。【灭七二】搞了一个地道,轻易的拿下多玛城,而且【灭七二】在吐蕃呆了这么久,说不定真的有什么主意。至于说危险这个问题,看可行性有多大,若是可行性很高,李秀宁不介意冒一番险。
【灭七二】从怀中掏出一张破旧的羊皮纸,小心翼翼的展开,让李秀宁和主将上前观看。
“公主、诸位将军请看这里。”
【灭七二】指了指羊皮纸上的一个地方,“这里就是吐蕃的都城逻些城,而在逻些城的四周皆是崇山峻岭,在逻些城对面就有一座二千多米高的山峰。经过属下探查,发现多玛城南行,有一条小路,只需十日,便能够到达逻些城对面那座山峰。”
“【灭七二】你的意思是从此路到达逻些城?”
“属下正是此意!”
李秀宁眼睛一亮,忍不住激动起来。若是能从这条小路到达逻些城,那必定能够省去不少的时间,攻下逻些城,必定是大功一件啊!当然李秀宁并不在乎这个功劳,想想自己最早攻下吐蕃,就可以在李建成面前显摆,想到这里李秀宁就忍不住兴奋了。
“大军休整,明日继续前进!”(未完待续。。)
第六五零章 征战南越
攻下多玛城的第二日,寇仲、徐子陵、跋锋寒、阴显鹤、虚行之和王玄恕六人,领兵五万,跟随【灭七二】抄小路出发,准备奇袭逻些城。
吐蕃地势较高,而且小路多是悬崖峭壁、连绵山脉,一些士兵体质较差,已经产生了高原反应。寇仲六人带领的这五万士兵,都是体质较好的,否则不用到逻些城,就会有一堆士兵因为高原反应而死亡。
至于李秀宁,在等了三天之后,兰州府太守派来的的一万人终于到达,将多玛城七万多的投降士兵交付之后,李秀宁便率领五万大军,继续前行。至于那七万多的吐蕃士兵,自然会有人处理,倒不用她来操心。
……
武德元年九月三十日,在经过五日的行军之后,宋缺率领三万大军抵达谅州。至于另外的二万大军,宋缺交由宋家子弟行船出发,从海路进发南越等国。
谅州乃是南越其中一个独立的城池,人口不过十数万,兵马也才上万。
南越等国自古以来便是独立的势力存在,谅州也是如此。因为南越等地的人民都蛮横不知礼仪,被称之为南蛮也是有道理的。再加上南越之地实在太过于贫瘠落后,历史上并没有哪个王朝愿意在这上面浪费金钱和人力。直到北宋时,越南李朝太祖李公蕴不断兴兵北上,蚕食宋朝领土,大有尽收宋朝邕、钦二州之势,并将其女嫁与土酋甲峒首领甲承贵。封他为谅州知州,李太宗又于天成二年(1029 年) ,以平阳公主嫁给承贵之子甲绍泰为妻,谅州遂为越南领土至今。
不过,如今镇南王宋缺开启他的南越一统之行,谅州怕是从此归属于华夏了。
“父亲…呃,启禀主帅,谅州王甲斐茂邀请主帅入城商讨归降事宜。”
宋师道原本是要称呼“父亲”,却被宋缺瞪了一眼之后,立马改口。
对于宋师道不喜文武的德性。宋缺颇感无奈。宋师道的性格比较倾向于平淡。喜好游山玩水,识文弄墨。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再加上李家父子雄才大略,宋缺才绝了争夺天下的念头。
谅州本是无主之地。被南越土著甲斐茂占据。而这个谅州王的称号自然也是他自己自称的。一个只有十数万人的城池。也敢自封为王,宋缺冷笑不已。
“嘿,小小谅州也敢自称为王。听到大哥…主帅大军一到,还不是立马嗝屁了。”
宋鲁还是一副大大咧咧的表现,不过宋缺和宋智却是明白,这不过是宋鲁的表面现象,就是要让人觉得他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等被坑过之后,才知道这丫的外表就是伪装出来的。
“二弟你率大军在外等候,为兄去去就来。”
宋缺向一边的宋智吩咐了一番之后,带着宋师道、宋鲁,以及十几名亲卫便进入谅州城内。
“镇南王莅临谅州城,让甲某不胜荣幸。”
宋缺等人进入谅州城主府,一名身穿华衣,脸色蜡黄的中年男子向众人迎来。当然,中年男子脸色蜡黄不是因为生病,而是南越之人皆是如此,大抵是因为地利、气候等原因,才生的如此。
“有劳谅州王亲自接待,宋某亦是感到荣幸之至。”
宋缺对着来人拱手行了一礼,却是客气的说到。而从宋缺话中意思可知,来人便是自称为谅州王的甲斐茂。
“不敢当,不敢当!”甲斐茂躬身行了一礼,语气极其谄媚。“今日之后便无甲某这个谅州王,甲某日后还要镇南王照拂一二。甲某已命下人设宴,替镇南王接风洗尘,等得吃饱喝足之后,再与镇南王商讨归降事宜,镇南王里面请。”
甲斐茂极其谦恭的将宋缺一行人迎入府中,低下头之时,双眼之中却是一抹精光一闪而过。
在甲斐茂的吩咐下,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很快便摆上筵席。
“镇南王到我谅州,甲某先干为敬!”
甲斐茂拿起桌上的瓷碗,一大碗酒水便倒进了口中。南越诸国没有中原那么富庶,大多数地方也仅勉强维持温饱,哪还有闲钱去弄什么精致的玉杯之类的奢侈物。
酒过三巡,众人都喝的面红耳赤,就连宋师道也是如此。
“镇南王,甲某有一事不明,还请镇南王解惑。”甲斐茂端着瓷碗,一大碗酒水入肚之后,脸上尽是疑惑之色望向宋缺。
“谅州王有何不解尽可问来,宋某知道的,必定给谅州王解答。”
宋缺一脸平淡,让人根本看不出他此刻心中在想些什么。
“如此有劳镇南王了。”甲斐茂向宋缺抱拳行了一礼,一脸疑惑的问到:“谅州地处蛮荒,百姓蛮横不知礼仪,并无丝毫可取之处,镇南王为何要出兵于此呢?”
“正是因为谅州地处蛮荒,百姓蛮横不知礼仪,我大唐天子为了让谅州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人人都知晓孔孟之道,故此让宋某携仁义之师将我大唐文明传播到谅州。大唐天子一片苦心,多亏了谅州王能够理解,让谅州百姓免于兵戈之祸,宋某代谅州百姓敬谅州王一杯。”
说着,宋缺第一次主动的端起桌上的瓷碗遥遥向甲斐茂敬了一杯。
“呵呵,镇南王过誉了,甲某素知镇南王大名,敬服镇南王的为人,这才向镇南王归降。”甲斐茂脸上挂着笑容,但见他眼珠子一转,似乎漫不经心的说到:“镇南王的威名南越等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镇南王为何要屈于大唐天子之下?镇南王振臂一挥,南越各国必定云从而响应,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