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第4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却赫赫有名,尤其是在河东军中,那是代表着卢龙最精锐力量的象征。
一手将山后子弟带上如此高度的,正是当年河北第一名将——白马银枪高思继。此君虽然已逝,但英名至今仍备受河东推崇,上至晋王李克用,下至河东一小卒,无不为之深深折服。所以最初的时候,河东众将们非常想在妫州军中效力,看一看这支天下闻名的精锐,看一看白马银枪的后人。高行周正是妫州军都指挥使。
不过当校内学习期结束后,河东众将们便不再坚持了,因为他们已经明白了,过去的妫州山后子弟不复存在,银葫芦都、盐池兵已成过眼云烟,就连威震天下的霸都骑也早就成了赵州军。高氏兄弟、王思同、李承约、赵霸等河北年轻一代的名将虽然仍居高位,却不再是过去的军头,他们依然在指挥军队,却调不动一个士兵。
这,就是卢龙军与天下藩镇最根本的区别!所以,无论去哪里,其实都一样。
李诚中讲完最后一课之后,最终的分配方案已经送到了学员们的手中。郭崇韬去了莫州军、李继韬去了营州军、周盛茂去了定州军,经过李诚中的特批,李存勖去的是战区——上党行营,而阿史那颉木里,按照他本人“仿先祖例,宿卫燕王”的意愿,成为了警卫营的一名实习军官,跟在乞活买的身边办事。
岐王之子李继唁被扔给了魏州军——他对魏博牙兵仍然非常仰慕,虽然真正的魏博牙兵已经彻底折在了李小喜手上,但魏州军这个名头还是很吸引他;王师悦申请去了怀约联军,因为他和同屋的契丹军官阿古感情不错;至于李嗣业,他偶尔听燕王说过,似乎一百五十年前的安西,有一个和他同名同姓的大将善使陌刀,所以他想去陌刀都试试,幽州军里的陌刀都编制最为齐整,所以李诚中如他所愿,让他进入幽州军老营实习。
这些外系藩镇的权贵们究竟表现如何,李诚中暂时不用关心,至少从教化司和作训司的禀告中,他们已经很好的融入了卢龙军这套体系之内,剩下的,也只能看他们本人的造化了。
天佑元年的十月,第一场雪来得特别早,似乎预示着来年又是一个丰收。李诚中哼着刀郎熟悉而又陌生的小调,回到了幽州。
燕王府的大殿已经新建完毕,除了规模和制式更加宏大外,李诚中也看不太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唯一清楚的,就是这座大屋子可以称为“殿”了,而且台阶增加到了六阶,比过去多了三阶。
也许最大的改变,是大殿之上……或许应该说不仅大殿之上,时时刻刻,只要是办理公务之时,身边都多了一个随时捏着笔杆,捧着纸卷的小文官。他是负责记录李诚中处理公务的专门官员,说白了,就是写起居注,这让李诚中很不习惯。
张兴重、姜苗、周坎以及高明博等人在大殿上恭恭敬敬的行了叩拜之礼,然后李诚中赐座,几人围着李诚中开始军议。
卢龙军制定的两河论战方略执行非常顺利,到目前为止,上党行营已经轮换三批次共计十二个营头,博昌行营轮换了五批次共计八十三个营头,轮换官兵近百个营,计五万人,占卢龙军常备军的一半,其中还不包括幽燕保安军和辽东保安军。
通过这样大规模的轮换,大半新军得到了实战的检验,并且涌现出一批荣获战功的好苗子。按照教化司姜苗、作训司周坎的意见,下一步新九期培训,可以着手展开了。对此,李诚中表示同意。
姜苗特别提到了赵在礼私下书信中告知的一件事情:任都头没有死,就在幽州居住,而且任都头的三个儿子已经成年,大郎和二郎都已经入募从军,大郎在莫州军右厢弓箭营,二郎在赵州军左厢二营。赵在礼希望姜苗能够给予一定关照,别仍任都头有丧子之痛。说白了,赵在礼希望姜苗说情,把任家两兄弟调离一线战场。
李诚中听后非常惊喜,他也早就以为任都头在贝州一战后身死了,却没想到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活得好好的,于是当即表示,这两天就要去看望这位老上司。
姜苗又说,任家大郎所属的莫州军右厢弓箭营参与了第一批轮战,目前为正兵衔,在上党地区表现优异,已经记功满十二级,暂时兼任伍长之职;二郎也在博昌行营参战,目下刚刚转为辅兵衔,记功两级。右厢弓箭营撤回了黎阳,已无危险,但赵州军左厢二营仍未撤回。
大郎已经回来了,而且记满了十二级军功,白狼山新九期初级军官学校的名额基本上跑不了,对此,李诚中不需挂怀。但任家二郎却有些危险,姜苗犹豫了片刻,问:“若是专门将二郎调回来,那他以后在军中便待不下去了。可否将骑兵营调回?”
李诚中眼望张兴重,张兴重思索片刻,直接摇头:“不可。”
姜苗恳求道:“任都头在贝州时,对殿下和某甚是照拂……”
话音未落,张兴重打断道:“任都头同样是某当时的上官,同样对某有所照拂。并非某不想保全任家二郎,某也是刚刚听老姜说起此事,所以刚才盘算过了……单调任家二郎某没有意见,但如老姜所言,这么做,任家二郎不如直接退出军中算了……若是调骑兵营回河北,却无法做到,此事某今日正要向殿下请命,如今淄青形势不妙,博昌行营缺兵,不仅不能调回骑兵营,还要继续增加更多的营头!”
李诚中一愣:“离开幽州之前,不是一切都很顺利么?怎的一回来,事情就有所败坏?”
张兴重道:“并非军机败坏,而是宣武有骑兵了。据博昌行营所报,从八月开始,淄青战场上的宣武骑兵便逐渐增加,恐怕已经接近千骑了!”


第七十一章 转折(三)
ps:  感谢ppppp和触摸冰川肌肤的月票鼓励。
宣武军中出现大量骑兵的情报引起了李诚中的高度关注,来到这个时代,他早已深知骑兵使用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是否能够拥有一支可战的骑兵集团。
河东之所以能以不到六七万的兵力抗衡宣武,一支七八千人的骑兵集团是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之一”不能歼灭这支骑兵,梁王无论在河东击败晋王多少次,都不能取得最终胜利;晋王只要保住这支骑军,哪怕这次的河东大战继续以失败告终,他都有机会卷土重来。
就只论当年的河北,卢龙在一百五十年的藩镇割据中能够始终保持龙头老大的地位,就是因为接壤关外,能够持续获得战马的供应,哪怕是魏博牙兵最风光的时候,卢龙军的地位都从未跌落过。而宣武军真正大举染指河北,正是当年在青草坡击败了霸都骑军之后的事情,至于现在,淄青战场能够僵持到如今,也是因为卢龙军骑兵在那里纵横驰骋往来无敌的结果。
从淄青传回来的结果看,宣武军已经打通了秦州,而秦州,正是大唐鼎盛时期的重要产马地,那里出产的陇右马是当年唐军扫平北庭和安西的重要保障。在黄巢之乱后,陇右马场已经废弛,但如果宣武军投入极大的人力和物力,仍旧有获得稳定获得战马的可能。现在出现在淄青的战马都是**马,如果再给宣武两到三年时间,那么可以确定,宣武军将获得真正可以与河东、河北抗衡的战马。
现在的问题是,秦州位于凤翔、吐蕃、甘州回鹘等诸多势力之间,卢龙军的情报体系尚做不到彻查清楚的地步,不知道梁王是如何占据秦州马场的?
“立刻向岐王问询,秦州是怎么回事?凤翔虽然羸弱。但也不至于让宣武将身后的秦州给抢了去吧?岐王到底在做什么?还有,将这一情况速速通告晋王,让他在晋州多加提防,若是河东一时不查而吃了大亏,对咱们的全盘战略影响甚大。”
李诚中缓缓道。
“唔,可以让李继唁以家书的名义询问岐王,或许会好一些,不至于太生硬?好的,回头就安排下去……另外,是否向晋王提出。以偏师出河东,攻略秦州?若是能一鼓将秦州马场捣毁,就可断其根本……”
张兴重建议。
“可以试试,不过河东兵少,恐怕晋王暂时无力顾及秦州。”
李诚中想了想,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上个月,在晋州对峙的河东和宣武狠狠打了两场,襄陵一战中。河东军出动三万余人,将朱友恭的五万宣武军击溃,此战据说横尸遍野。河东军获胜后,全军南下翼城。与逃到这里的朱友恭再次对峙,同时以骑兵突袭太平关,正好碰上出关北上的宣武军张归厚部,将张归厚打得狼狈后撤。连太平关都丢了。
河东军出师大捷,晋州已经完全收复,宣武军被赶回了绛州。目前,河东兵分两路,正准备再战绛州,争取击败梁王主力。这种关键时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