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息兵一条等于自己限制了卢龙军主动出击的可能性,将边墙外的大片土地送给了契丹人。虽说原本这些地方就在契丹人的兵锋控制之下,但通过条款来确定之后,便真正在名义上属于了契丹。以赵敬为首的卢龙军各将意识不到这一点,他却十分清楚。
互市一条虽说没有加入铁器的输出,但以李诚中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契丹人的铁器冶炼水平已经直追关内,赵敬以为自己控制了对方的命脉,其实在人家看来这根本不算什么。而且契丹人的输出货物中也没有战马一项,这才是卢龙军真正最需要的东西。
徙奚一条更为不堪,直接将西契丹人和奚人卖给了对方。作为卢龙军这几年来最为天然的盟友,西契丹人和奚人在与契丹人的交战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牵制角色,他们的存在,是卢龙军能够稳住边关的重要力量,让他们迁入关内,等于扫清了对手腹地内的所有障碍,契丹人今后若是再度兴兵来犯,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赵敬之所以一力推行议和之策,是有着老赵家的小算盘的。作为山后行营总管的赵敬,其主要职责就是稳守卢龙军身后的边关防线,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他就算立了大功,完成了自己的职责。随着大量兵力的南下,边关各军都十分虚弱,赵敬自然要奉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
至于互市和徙奚两条,当契丹人提出来的时候,赵敬可谓大喜。互市开设地点定在雄武军,这里是老赵家的地盘,由雄武军使赵怀明直接控制,老赵家所得利益必然丰厚无比。而将西契丹人和奚人迁徙到大王镇的洵河流域后,只要短短几年,老赵家便能将这两族彻底控制在手中,赵家在卢龙军中的地位也必将随之高涨。
息兵和互市两条并不损害诸将利益,很少有人具备李诚中来自后世、学习过大清各种卖国条款的眼光,所以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至于徙奚之策,有眼光卓越的寥寥几人看出了其中的弊端,但在能够息兵罢武的偌大好处下,却也顾不得了。
李诚中看向高行珪,高行珪和他对视一眼,不为所动。李诚中了暗自叹了口气,目光转向李承约,李承约知道他的心思,却轻轻摇了摇头。
李诚中无奈,只得自己站出来发话:“赵总管,各位将军,我有几个问题想问。契丹人说罢兵,咱们就连关城都不能出去,岂非等于将关外千里河山拱手送人?消极防守永远都是最失败的防守,咱们不能出关作战,只知一味死守,怎么守好关墙?互市的开始是否问过大帅?互市中对方没有战马交易,咱们就得不到最需要的东西,这是否公平?将奚人和西契丹人内迁是否征询过他们的意见?他们世代苦守的家园就这么被送出去,能否甘心?奚人和西契丹人是咱们的好朋友,也是抵御契丹人劫掠的重要力量,他们内迁之后,将来契丹人再攻打关墙之时,便没有了后顾之忧,诸位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李诚中话音刚落,静塞军使赵让便在堂下冷笑,这种冷笑让李诚中很不爽。只听赵让道:“李将军此言差矣。”
以李将军称呼李诚中而非李虞候,说明赵让根本没把李诚中这个行营都虞候的官职放在眼里,只听他大声道:“关城之外早就被契丹人占据了,怎么能说拱手送人呢?李将军想主动出击,可不知在座的诸位将军能否苟同?对了,某听说李将军在白狼山大败契丹人,却不知将军帐下还有多少可战的士卒?”
话语中暗藏讥讽,听得李诚中皱眉,却不知自己什么时候得罪过对方。
互市设于雄武军城,雄武军使赵怀明也站起来驳斥:“互市当然是公平的,契丹人虽然不卖马,但咱们也同样不卖铁!至于西契丹人和奚人两族内迁,今天将呼里王子和撒兰纳公主请过来,不就是征询他们的意见么?”
呼里当即起身,怒道:“赵总管,我们西契丹人不同意!”
赵敬本来一直在微笑,听到呼里这一嗓子后立刻绷起了脸,鼻孔里哼了一声,缓缓道:“不同意便作罢。契丹来使也说了,就算这一条不能达成,照样与我卢龙军议和。只不过既然议和了,一应粮饷辎重便不能随意出关,逐不鲁大王和扫剌大王到时候莫再来找某就是。”
西契丹人和奚人之所以现在还能在关外苦苦支撑,与卢龙军在身后的大量物资支持是分不开的,赵敬一旦断绝对两族的物资支持,两族的处境必将更加艰难。这等于抓住了两族的命门,呼里当即就气得说不出话来。
却见撒兰纳缓缓站起,道:“关外是我们奚人的家园,草场是我们放牧的根基。我们奚人不怕和敌人作战,哪怕战至最后一人,我们也不会屈服。多谢赵总管和诸位将军多年来对我们的援手,撒兰纳就此告辞。”
说罢,头也不回,与呼里并肩离开了刺史府。
赵敬死死盯着离开的两人,沉了沉气,转而又微笑起来,向大堂上众将道:“也罢,不识时务者,咱们也管不了太多。诸位还有什么话要说么?”
李诚中强压心头的那份沉重,问:“赵总管,议和之事大帅可知?”
赵敬点头:“这是自然,没有大帅同意,某怎敢做主。”
李诚中无语,又问:“不知某的营州,契丹人怎么说?”
赵敬一笑:“自成放心,营州之北以白狼水向北五十里为界,东至医巫闾山,赵某早已谈好,怎会让自成吃亏?”



第四十三章 君之野望(一)
(12点)十一骑快马奔行在柳城并不宽敞的街道上,惊得路人过客纷纷避让。有那避让不及的贩夫走卒,被马身一带,篮子、货架中的果子和干饼便洒了一地。在路人的咒骂声中,马上骑者哈哈大笑,扬鞭催马,继续疾行。
路过一处酒楼时,当先一骑紧了紧马缰,后来者随之纷纷停下,战马围着酒楼幌子连番打转,马嘶蹄响,当真是热闹非凡。
店家小二见这几位顶盔贯甲、鲜衣怒马,看上去气派不小,连忙迎了出来,陪着笑道:“几位将军,是要吃些酒食么?快些入内。”
骑者们纷纷下马,其中一人扬起鞭子抽在那店家小二身上,喝道:“好生伺候某等的战马,若有差池,拿你是问!”
众人旋即快步上楼。
店家小儿心中暗骂:“今天真个不顺,怎么撞见这些倒霉军将,莫名其妙生受了这一鞭子。”
他也不敢怠慢,招呼伙计将战马牵到后边,然后撸起袖子查看自家伤势。那一鞭子抽得十分巧妙,只起了一道红印,却没怎么伤着人,只是火辣辣的有些疼痛。
这十一名军官到了楼上,挑了个包间,便高呼上酒上菜,大吃大喝起来。
这些军官正是前卢台军使、右武卫大将军赵元德府上家将子弟,也是当日李诚中在赵大将军府里接到手上那张名单中的军官。为首的是昭武校尉赵横,抽鞭子打人的是振威校尉赵原平,忙着张罗饭食的则是致果副尉崔和。这些人里,便以这三人军阶最高,说话分量最重。
本来他们早就该抵达柳城的,只是听说他们要出边关戍守,各方亲戚朋友少不得要摆酒宴请,一为祝贺高升,二为辞别送行,一顿顿酒宴下来,便耽搁了近一个月才最终动身。这些人素日里养尊处优,很少外出,一路之上逐兔射鹰、走走停停,玩得不亦乐乎,是以今日方到柳城。
几碗酒水下肚,征尘洗尽,众人开始憧憬在营州军中的美好未来。
座中赵横官阶最高,也是当日赵大将军寄予厚望之最者,顿时就淹没在众人的热捧当中。什么“赵老大此番主持营州军务,必能将此新军打理得井井有条”什么“赵校尉如今已然六品,将来必为将军”什么“赵大哥今后定要多多关照弟兄们,弟兄们都指望着赵大哥带契”赵横熟读兵书战策,虽然限于条件并未从军征战过沙场,但一直被赵大将军青眼有加,对于自己的领军能力,他向来是十分自负的,听众人这么一说,他很是矜持的微微一笑,道:“弟兄们太过夸赞某了,某实在是当不起,自当尽心竭力,不负大将军所托,不负弟兄们的厚爱。”
眼看就能领军任职,赵横心下欢喜,谦逊了几句,言道还未曾真个授官,当不起兄弟们的祝贺,但多饮了几碗,酒水刺激下终于开始了封官许愿。
“十二郎武艺超群,最擅厮杀,可掌一营之旅,将来遇敌时奋勇向前、入百万军中取敌将首级,还要依靠十二郎。”
赵横说的十二郎便是赵原平,赵原平也是赵家年轻子弟中不可多得勇将,武力直追赵霸。赵原平得了赵横的夸奖,嘿嘿一笑,开始幻想着自己在两军阵前闯出赫赫声名的英勇事迹了。
众人见赵原平得了第一个彩头,都紧张的注视着赵横,心中七上八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