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梅煮酒话西汉之楚汉争霸 作者:史杰鹏-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破,就在旦夕之间。尤其是韩信,这家伙战力最强,胃口也最大,他是楚国淮阴人,巴不得把家乡也划如自己的封地内。” 
刘邦马上派出使者,到齐、梁两地颁发金印和委任状,韩信、彭越两个傻瓜果然喜滋滋地说:“我们马上发兵。”不知道他们是被人当枪使。 
韩信获得的利益最大,原先当齐王,是自己要求的。现在刘邦又主动给他增加封地,实在太幸福了,齐国什么时候这么大过?他当然最积极了,当即放出最疯狂的一条恶狗——灌婴。灌婴的郎中骑兵火速赶到陈县,加入到刘邦的队伍,刘邦大喜:“现在我的人数远远超出项羽了。” 
刘邦当即再次向项羽发动进攻,两军在陈县附近展开大战。对项羽来说,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本来他和刘邦一直在成皋、荥阳一带相持,那靠近刘邦的老巢,刘邦一旦战败,就会土崩瓦解。但现在阵地转移到了自己的老巢,自己一旦战败,也会土崩瓦解。单独一个刘邦,不难对付。但灌婴的精骑赶来,情况就不一样了。项羽之兵百战疲惫,刘邦的援兵却精神抖擞。胜败之势基本上已经分出。关键是,项羽没有像萧何那样的一个人帮他管好内政,提供充足的后勤,项羽的国土也不像刘邦那样有险峻的关津作为屏障。在固陵相持的时候,刘邦的援兵不断赶到,而项羽似乎没有援兵,至少不会有大规模的援兵,这还是在楚国的本土。 
陈县之战开始,汉军以靳强、丁义、灵常等率军先行进击,其中灵常这个人不久前还是楚令尹,刚刚才投降刘邦。为了在新主子面前表现一下,他浴血奋战,成功突破楚军在固陵的防御,楚将钟离眜败走,然后集中兵力攻击陈县,楚兵迎击,两军在陈县郊外大战,楚军大败,利几投降汉兵,陈县落到刘邦手中,楚国的最后一块重要的根据地就这样消失了。 
项羽终于英雄末路。楚国疆域基本上已经落入汉兵之手,唯一幸存的就是淮南和江东,而此刻淮南也终于宣布“起义”了。 
淮南的寿春,那是楚国的古都,也是英布原先的国土。寿春本来由楚国大司马周殷掌管,这位周先生,曾经被陈平吹捧为项羽手下的骨鲠之臣,似乎是不会叛变的。刘邦之前已经派了刘贾前去攻打,刘贾渡过淮河,围住了寿春。史书上说他“遣人诱楚大司马周殷,殷叛楚,以舒屠六”,也就是说周殷被刘贾成功诱降,宣布“起义”,所谓“骨鲠之臣”显然名不副实。眼看项羽要完蛋了,他周殷当然要为自己找一条活路。他率领舒县(今安徽舒城)的军队屠戮了六县,六县是原来英布九江国的首都,大概驻有楚国嫡系兵,不肯投降刘邦。屠完六县后,周殷率领兵马去迎接英布,一路西走,路过城父(今安徽涡阳西北),还顺便把城父屠了一遍,然后和刘贾会师,这时接到刘邦的命令,说“项羽已经撤退到垓下,被我军围住,尔等火速赶往垓下,一起进攻”。于是两人一起南下,奔赴垓下。 
垓下在今安徽省固镇县东,现在发掘出了十分重要的古代城址,城址东、西、北三垣的中部现各有一缺口。城内面积约15万平方米,包括护城河,城址面积近20万平方米。遗址包括城垣、城门、护城河、道路和排水系统、夯土建筑基址、窑址、活动场所、红烧土遗迹、水井、灰坑等重要遗存,出土了石器、陶器、铜器、铁器和钱币等各类器物170余件,看来当时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城邑。“垓”的意思是高岗绝壁,项羽走到这里,大概想以高岗为依据建立壁垒,和汉军决一死战。 
项羽从陈县向南撤退的路线,显然目标是江东。大概这时他以听说周殷叛变,能投奔的只有江东了。他和钟离昧一起向南狂奔,一路上大概还有零星的楚兵加入,所以到垓下的时候,他手下的兵还有大约十几万人。但和几年前不同,这十几万兵再也不是当年那骁勇的三万特种兵,那时兵不但是精选的,整个楚国还很完整,能为项羽提供强大后援。时移世易,如今已是山河破碎,而刘邦此刻的兵身经百战,士气高昂,韩信、彭越、刘贾大军源源不断汇集而来。光韩信的军队,就足足有三十万之多。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一开始就充满了浓郁的悲壮气息。 
这是楚汉相争的殊死决战,是项羽个人征战生涯的谢幕典礼。就实力的残酷对比来看,百战百胜的他,这次也不再有胜利的希望。但他已经退无可退,不战不行,非战不可。战胜也不能动摇大局;战败,更是万劫不复。 
这是十二月,相当于现在的一月,华北依旧是寒风凛冽,项羽肯定悲怆不已,遥想三年前,他率三万军队把刘邦打得仓皇奔逃的时候,那时是何等意气风发,现在是他被追得仓皇奔逃了。几十年前,他的祖父项燕,率领着楚国最后一支军队,也是在淮南被秦将王翦击败,忿然自杀的。如今,他又重蹈了祖父的覆辙,这是多么可恨的一件事!难道,兵败自杀,这就是项氏这一古老军事世家的宿命? 
战争终于在一个清晨开始了。 
一开始时,韩信为了展示自己对刘邦的忠贞,主动要求打前阵,他觉得对付百战百胜的项羽,如今已经是小菜一碟。他左翼是后来被封为蓼夷侯的孔聚,右翼是后来封为费侯的陈贺,自己则像一只鸟头。刘邦的军队布在他的身后,周勃和柴将军的部队又布在刘邦身后。整个军队排成一个T字阵形。 
进攻的鼓声响彻于天地之间,韩信亲率前锋首先和项羽军合战,遭到项羽的痛击,双方进行殊死鏖战,韩信不敌,赶忙撤退,于是命令在一旁静候的左右翼向前合击,而此刻楚兵刚经过血战,疲惫不堪,难以应付孔将军、费将军两翼的联合进攻,开始撤退。韩信见状大喜,又率领败退的士卒再次冲上,楚兵再也招架不住,大败,只好退回壁垒,坚壁不出。 
刘邦高兴得合不拢嘴,四面八方赶来的汉兵像鬣狗一样,将项羽的军营围了数重。形势对楚兵十分不利,但项羽估计还想固守,同时派人出去招唤援兵,被困在壁垒中的他消息闭塞,只怕以为楚国至少还有半壁江山可以抵拒刘邦罢。但我们这些后世人已经知道,楚国河山基本丧失,老流氓刘邦是赢定了。 
一头猛狮即将丧生于一群鬣狗之手。 
说实话,在前面叙述项羽故事的时候,我对他还颇有些不满,因为他确实残暴,如果史家没有污蔑他的话,光他坑杀了二十万秦降卒,就该判他二十万次死刑;加上他刚愎自用的暴躁性格,把本来占据绝对优势的楚国搞成这样样子,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可以找出无数个理由,说明他的失败是应该的。但写到这个时刻,我仍不由得暗暗为项羽伤心。对一个人的怜惜,有时是没有理性的,要怪,只能怪司马迁用充分的史料证实了他非凡的才具;他不谙人类的阴谋和贵诈,他只是一个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却是一个十足的顽童;就好像许多文学上的天才,在为人处世方面,像白痴一样。如果楚国有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首脑,而将所有攻城略地的事物交给他去办,刘邦必定不堪一击。我为项羽感到惋惜,还因为他的对手更不光彩,是个彻头彻尾不讲信义的流氓。 
而我们都是汉族,是流氓的后代。 
现在,就让我们来陪伴这头勇猛的雄狮,度过他人生中最后一段时光罢!



第57章 乌江自刎

这天晚上,寒风凛冽,项羽躺着在城壁内的床上,听到外面的汉兵都唱着楚歌,大惊失色:“难道楚地已经全部被汉兵占领了吗,怎么都唱楚歌?” 
他不知道,楚地确实基本都被汉兵占领了。何况刘邦和他手下那帮泥腿子,也基本是楚国人,又收降了那么多的楚兵,唱唱楚歌,也没什么奇怪。 
项羽难过得再也睡不着,爬起来,天高月小,不怡中夜。他吩咐摆酒,饮酒解闷,由此开始演出了那出千古传颂的“霸王别姬”的故事。虽然具体细节不一样,但文人们能把这个场景渲染得那么悲壮,让后世无数人为之低徊不已,这说明项羽是不朽的,相比之下,刘邦反而平淡无奇,让人觉得索然寡味,虽然他是胜利者,建立了一个长达四百年的王朝。 
在悲伤的气氛中,项羽慷慨高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乃若何 
显然他对自己的失败非常不服气,要我们是他,肯定也不服气,至少我在写他的时候,我就觉得他应该不服气。 
他唱了数阙,虞姬也婉转歌喉,给他唱和。身边的将领士卒都大受感染,泣不成声,低首掩面,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