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梅煮酒话西汉之楚汉争霸 作者:史杰鹏-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信这家伙太有名了,在中国可以说妇孺皆知,他是淮阴(今江苏清江西)人,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但读了不少书。这让人百思不解,我们知道,在古代有机会读书的人,应该说还是有些钱的,否则每天要下地干活,哪有钱和时间干别的。当然,有些天生喜欢读书的除外,他们会见缝插针地自己寻找读书机会。我们看民间故事,经常会发现有些放牛娃躲在乡村私塾蹭课,有些也确实作出了成就,比如王充。但绝大多数没这个运气,所以韩信可能早年家里还算小康。按说像他这样的人,去做小吏是再好不过。当时做小吏需要认识几千个字,在文盲率极高的秦代来说,他有着天生的优势。可是偏偏因为穷,品行又不大好,被列入了当地“不许做官”的黑名单。他这人还懒,不肯种田,也不愿摆地摊,只好到处蹭饭,搞得后来熟人见了他都吓得关上门,好像冤魂出没。他常去蹭饭的一户人家是下乡的南昌亭亭长,在这位亭长家,他一连蹭了几个月饭,亭长到没说什么,但亭长的妻子有意见了,于是改变了生活作息,大清早就把饭煮好,匆匆忙忙吃了。史书上写的是“晨炊蓐食”,注释说是早上煮好饭,没刷牙,坐在席子上就吃了。清朝的王念孙不同意,说哪有坐在席子上吃饭的道理,汤打翻了不好洗啊。这说得也是,男人倒无所谓,大凡是个正常的女人,都绝对不会允许老公孩子坐在床上吃饭,因为洗被褥是她的事。王念孙因此把“蓐”改释为“厚”,也就是说吃得饱饱的。这个解释我也不大信,我怀疑“蓐”可能也有“早”的意思,它和“早”的古音也不算远,但因为没有更多的证据,姑且存疑。 
总之后来韩信踏着钟点来蹭饭的时候,发现有点不大对劲,怎么烟囱没炊烟了,掀开锅盖,像秃子的脑袋,空空如也。他知道怎么回事了,大怒,转身就跑了出去,从此和亭长老爷绝交。亭长估计也很难过,但亭长老婆高兴得死,她想,今天第一天改变作息时间,我的生物钟还有点紊乱,只怕坚持不下去。现在你有骨气,不来了,乐得老娘睡懒觉。 
韩信怄气归怄气,肚子却不会跟你人品一样高洁,到了时间,它就会鲜廉寡耻地叫唤。你要是执意不理,各个器官就会罢工,最后饿死。你又不是蝉,吸风饮露就能过日子,所以他思来想去,只好跑到郊区去钓鱼吃,我们知道,种田不行,经商不会的人,钓鱼肯定也做不好。他钓了半天,果然一条鱼也没钓上,饿得快要虚脱,昏昏沉沉的。有几次鱼上钩,他都没力气扯线。旁边一个正在浣纱的老太婆奇怪道:“后生仔,你怎么回事,想学姜太公啊,现在可没有个周文王来找你,你年纪也不够老。” 
韩信苦笑道:“学什么姜太公啊,我是实实在在饿得狠了,想钓条鱼吃,不是在这摆珀斯。” 
老太婆同情道:“这样啊,唉,我这里有点冷饭,你如果不嫌弃,将就着吃吧。” 
韩信大喜,一个狗扑食,把那篮冷饭抢到手里,往嘴里狂塞,吃完后他有力气了,站了起来,巍然高大,老太婆站在他身边,如果不计较脸上的皱纹,看上去就像未成年。 
老太婆吓了一跳:“你,你,你,怎么回事,天天挨饿,还长这么高?还带着剑,你莫不是传说中的九指神丐?” 
韩信亮起两只手,不好意思地说:“不是不是,我十指齐全,之所以长这么高,是因为小时候家里有吃有穿,乞讨,都是近年来发生的事。哎呀,好久没吃过今天这么饱的饭了,老大娘,实在太谢谢你了。将来我发迹了,一定好好报答你。” 
老太婆这下怒了:“十指齐全,又长这么高大,还天天到处乞食,丢人不丢人?我刚才看你可怜,现在感觉受骗了,你走吧,我不要再看到你了,谁稀罕你报答。你走啊!” 
韩信满脸羞惭地走了,走到市集上,屠夫郑关西拦住了他:“小竖子啊,长这么高大,还时时剑不离身,好像一个大侠,其实是个窝囊废。你敢捅我一剑么?敢的话,我老郑皱下眉头不算好汉;不敢的话,叫我一声爹,趁早从我胯下钻过去是正经。” 
据说秦始皇建立后,“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为什么韩信还能天天带着剑乱逛,不明白。要知道,剑可比管制刀具厉害多了。也许韩信是少数民族,秦政府执行民族政策,特许他带剑也未可知。但问题也就来了,郑屠又怎么敢不顾政府禁令,挑起民族纠纷呢?这又说明韩信并非少数民族,而是秦政府允许百姓随身携带管制刀具。 
韩信僵在那里,目不转睛地看着郑屠,旁边的无赖少年都起哄:“杀了他,不杀就是王八养的。”韩信心乱如麻,有那么一刻,想跳起来骂:“老子从小读书识字,才华横溢,将来自立为齐王,再封为楚王,最不济也做个淮阴侯,才不枉了叫做郑(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配叫做郑(镇)关西?老子今天就结果了你。”然后一剑将郑屠捅死,举手接受少年们的欢呼,是很爽快,很光荣。但接下来狱吏就会赶到,把自己捆成一个粽子,往监狱一扔,等到秋后处斩。这划得来吗?为了博这帮无赖少年们一乐,值得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吗?“杀君马者道旁儿啊”,我干嘛这么傻?不行,绝对不可以。一霎那间,他想了很多,想到自己破魏豹,擒夏说,斩陈余,定赵国,平齐地,聚兵垓下,一鼓而擒项羽……想着想着,他浑身发抖,发出兴奋的呻吟,扑通一声跪下,像条蛆虫一样袅袅蠕动,从郑屠的胯下爬了过去,又脆生生叫了一声:“爹,赏个饭团吃罢。” 
郑屠好不开心:“乖儿子,吃什么饭团,今天吃肉。”说着慷慨地扔给他一截狗腿,韩信抱着狗腿,喜滋滋地走了。 
后来听说项梁杀了会稽守殷通,起兵渡淮作战,韩信赶忙跑去参军,虽然他认识不少字,可人家也没让他当官,估计只是当个小兵。不过他命还算不错,没死在前线,反而熬到项梁战死。项羽见他长得高大,拜他为郎中,好歹算是当上了项羽的贴身警卫。他屡次给项羽出谋划策,项羽都无动于衷。眼看当了三年干警,也没有升迁的希望,他觉得自己的才华就要浪费,打听到刘邦爱才,于是把警服挂在宿舍里,一溜烟跑了,估计就是从子午道投奔刘邦的众多好汉中的一个。想想现在当个警察多难啊,要送多少礼啊,他这么轻易就放弃了,实在太可惜了。 
刘邦拜他为连敖,这也是一种楚国的官职,具体什么级别,史家失考。这应该是刘邦最后一次采用楚国官制了,很快出现在史书上的,就是清一色的秦国官制,标志着刘邦彻底“脱楚入秦”,准备再干一次统一天下的伟业。刘邦采用秦国制度,对他战胜项羽有没有帮助,具体还不清楚,也许会有一些帮助的。 
连敖一职虽然具体无可考,但应该不算低,至少也该是个营长。按说混得算不错了,他又没留过洋,也没有正规军校文凭。谁知这家伙仍旧不开心,他觉得自己是当王的料,于是也不敬业,马马虎虎地干。终于有一天上面派人来考核,发现他不但不称职,反而犯下了杀头的罪。当时死刑犯一溜斩头的有十几个,他排在第十四。十三个人头都骨碌碌滚落到地下,下一个就轮到他了。他死马当作活马医地嚎了一嗓子:“大王不想打天下吗?怎么杀我这样的牛逼人?” 
好在当时的监斩官叫夏侯婴,这人非常善良,我认为是刘邦阵营中最为人宽厚的一个,他看了看韩信,长得确实帅,浓眉大眼,苦大仇深,是个干革命的好坯子。于是下令:“别斩他,带过来。” 
和韩信聊了几句,夏侯婴大为惊奇。这家伙不但长得帅,文化水平还这么高,简直是个跨世纪人才啊,我们政府不给他国务院津贴,反而要杀他,对得起谁啊?民族还想复兴吗?写到这里,我又得骂骂项羽了,你丫好歹也是贵族出身,怎么就不识货呢?人家夏侯婴一个臭赶大车的,大字不识几个,和韩信聊几句,就认可他的才华。你丫怎么见识就这么浅薄呢? 
夏侯婴激动得浑身发抖,一溜烟跑去报告刘邦:“大哥,不好了,我们军营有人才了。” 
刘邦骂道:“干什么,咋咋呼呼的,有人才怎么还叫唤不好?” 
夏侯婴道:“差点被我斩了。我想这种有人才的人,肯定被我们错斩了不少,你说,是不是不好?” 
刘邦首肯道:“那是不大好。看来得组织一次死囚考试,考得好不但不斩,还要提拔。考得不好,死啦死啊的。对了,你刚才差点斩了的人才是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