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梅煮酒话西汉之楚汉争霸 作者:史杰鹏-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枪杆子,一个是笔杆子。以前陈胜、项梁只知道抓枪杆子,结果失败了。让刘邦去,两手抓,两手都硬,一定可以成功。” 
不能不说,老将们的话确实有道理。当然,我们也不能认为如果当初楚怀王派了项羽去,就攻不下关中。只要给他足够的兵源,以项羽武力之高,攻下关中没有问题。得民心者不一定得天下,得暴力者才可以得天下。当然,想守卫天下,单靠暴力就不行。因为手握暴力者就像注射青霉素,药物浓度有一个峰值,夺取天下的时候,浓度在峰值上,之后浓度会不断降低。再强悍的战争集团,它也会腐化,尤其是这种战争集团处在中国这块大地上,腐化得更快。因为这里的传统就是,以暴力取胜的人通吃,可以得到一切,它面对轻而易举就可以获取的众多诱惑,不腐化才怪。所以陆贾劝刘邦,马背上可以夺取天下,但不可以治天下。老将们此时这么劝楚怀王,只怕别有用心,让项羽这样的人掌握越多的武力资源,对他们不利。当然他们不知道武力资源让刘邦掌握,他们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在弱肉强食的逻辑下,再宽厚的人也会变成豺狼,但是谁又会看得那么远呢? 
总之怀王一听,确实是这么回事,于是不许项羽,只派刘邦去。 
刘邦的事我们往后再说,这里继续说项羽。 
既然项羽不能参加西征军队,只能跟着宋义去救援赵国。 
很快就到了十月,距离陈胜起兵,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张耳被王离围在巨鹿,四处求救,齐国自从齐王田假被田荣赶走后,逃亡楚国,他的部下田间早就派兵去救赵国了,走到半路,听说自己的王田假已经被田荣赶走,也不敢回去。田荣又立了田儋的儿子田巿为齐王,田荣自立为丞相,拜田横为将军。因为楚国收留了田假,赵国收留了田间,田荣不肯发兵帮助赵国。田荣的一个部将叫田都的,不大赞同田荣的做法。都什么时候了,还赌气,难道又要重蹈覆辙,让秦军一个个蚕食,于是一怒之下,带着兵自己跑去救赵国了。但是到了巨鹿,发现秦军特别凶猛,丢下一堆尸体后赶忙逃跑,逃到远处建筑壁垒,不敢出来。 
很快章邯的兵基本上把甬道建成了,这群基建队再次换装为运输兵,开始沿着甬道忙忙碌碌给王离的军队运粮。王离的军队吃得饱喝得足,打仗越发有劲,日日急攻巨鹿。巨鹿不过是一个城,能有多少食物?从后九月到十二月,一直坚持了三个月,差不多支持不住了。不过很奇怪的是,王离围困得似乎并不严密,因为巨鹿城中时时能跑出人去向外面求救,尤其是以向陈余求救最为迫切。我们前面交代过,陈余就驻扎在城外,但是不敢上前去救。拖了三个月,张耳再也没耐心了,派张黡、陈泽去骂陈余道:“开始我自以为和你是割头换颈的哥们,现在我们赵王和我都熬不过朝夕,你拥兵数万,却躲在城外不肯帮忙,还提什么割头换颈?你要是还记得我们结拜时的誓言,就应该和我一起战死在抗击秦军的战场上,况且肯拼命一搏,总还有求生的机会。不说多,十分之一的可能性总有。” 
陈余辩解说:“我自己思量,上去只是白白送死,把军队全部打光,也救不了赵国。况且我之所以不上前,并不是怕死,而是想着将来有机会为赵王和您报仇。今天您却一定要我跟你们一起死,这相当于给饿虎喂块肉,有什么必要?” 
张黡、陈泽不干了,天天守在陈余办公室门口静坐,好像现在的民工向老板讨薪。当然他们比讨薪更厉害,相当于讨命。如果有人把这制作成动画片,肯定很有意思,张黡、陈泽见到陈余就不停地聒噪:“一起去死嘛,求求你了,一起去死嘛。” 
陈余被吵得实在没办法,他是个读儒家书出身的知识分子,还装不了无赖,于是拨给张黡、陈泽五千兵马,让他们去打头阵:“五千人也不少了,你们先试试。我随后就到。”结果五千人刚进去,就被剽悍的秦军杀了个精光,连骨头都没有留下。这时候,齐国、燕国的兵都在旁边观看,吓得两股打战。在这伙人中还有张耳的儿子张敖,他带着招来的一万兵马,也在作壁上观。说实话,陈余算不错了,他满可以说:“张耳他儿子都不肯冒死去救老爸,我凭什么?凭我跟他是拜把子兄弟?再亲的兄弟有儿子亲吗?他死后财产能留给我?法律可不保护这个。” 
巨鹿现在的场景让我会想起好莱坞大片,秦军就像一个巨大的机械怪物,舞动电锯,任何敢靠近它的东西,都会被它绞得粉碎。现在只有等更超级的大怪物项羽来干掉它了,项羽,就是好莱坞大片里那个拯救地球的英雄。



第29章 火并宋义

这时的项羽还在宋义帐下受气。宋义这厮估计也就是个嘴巴上的英雄,上次被他误打误撞猜对了一回战事,他就真以为自己了不起了。十月份的时候,他连黄河都没渡,带兵走到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就下令驻扎下来,然后莫名其妙在安阳驻扎了整整四十六天,没有任何举措。项羽着急了,劝他道:“老大,你怎么回事,我们还去不去救人了?”宋义却慢条斯理地呷口茶,道:“小项啊,你别着急,来,坐下慢慢说。” 
项羽道:“怎么能不急,救兵如救火。” 
宋义就说了一句谚语:“是这样,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 
项羽傻傻地问:“啥意思?” 
啥意思?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啥意思,我很想把宋义这竖子从历史上揪出来,给他两个大嘴巴子,骂他:“你他妈的能不能说点人话。”但是这不可能,所以只好去翻东翻西找古注,唐代的颜师古解释说:“用手击牛背上的牛虻,可以轻松杀死它,但是不能破虱子。比喻现在带兵是想灭秦的,不可尽力与章邯打,万一不胜,白白耗费力气。”我读了后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可以打死牛虻的人,反而打不死虱子?如果秦朝是牛虻,章邯是虱子,你也得先打死虱子再说啊。况且原谚语并没有显示主语是人,主语应当是“搏牛之虻”。因此,我对这个解释很不满意,继续找,发现其他人也不满意,王先谦就引述《索隐》的话道:“搏牛的虻,本来就不想对付牛身上的虱子,说志在大,而不在小。”按照这种说法,语法上比较通顺,是把秦朝比喻为牛,虻代表自己,虱子代表章邯。说自己这只牛虻是为了搏杀牛的,不想在章邯这个虱子上费力气。他还引了宋代罗愿的《尔雅翼》,说河南陕西间有一种牛虻,绿色,个头有蝉那么大,趴在牛背上狂咬,可以使牛顿仆,真是惊心动魄。不过这样解释,从语法上是通了,历史逻辑上仍有问题。既然秦朝是牛,凭什么章邯就成了虱子呢? 
听到项羽提问,宋义骄傲地说:“哎,我说项兄弟,你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啊。我的意思是说,秦兵现在围困巨鹿,如果它打赢了赵国,自己也累得差不多了,那时我们渔翁得利;如果它没打赢,我们再以精力充沛的兵马,一路西进,谁敢跟我们争锋?所以,现在让他们打个你死我活先。”他又亲热地摸了摸项羽的胳膊,到,“项兄弟啊,你长得真结实,披坚执锐地打仗,我是远远不如你;但是运筹帷幄,你比我就差那么一星半点啦。” 
不过看完宋义说的最后几句,我反而对“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一句有些懂了。按说我应该立即重新打开一个word文档,迅速敲下一个标题:《“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解》,找个学术期刊发表,显示自己是个朴学家,向王念孙看齐。但想想算了,人应当知足,我不能两头占便宜啊。所以,我就在这里把“学术成果”通俗地发表一下,我觉得宋义的意思是,像我这样的牛虻,整治牛那是我的特长,但要我去跟虮虱搏斗,却占不到什么优势。为什么呢?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呀。就像老虎一吼,百兽震惶,但碰到老鼠,却不如猫管用。同样,牛虻对虮虱,是毫无办法的。这也是暗示项羽,我有运筹帷幄,一举灭秦的才干;对付小股秦国游兵,那不是我的特长,是你的特长,不过我不想发挥你的特长,因为这些兵我得留着干大事。按说项羽应该骂道:“原来你的意思就是‘大丈夫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乎’是吧?你丫也太托大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但项羽显然没有我给他设计的这种口才,他虽然不服,却不知道怎么反驳,气鼓鼓地走了。可怜的宋义没有想到,这为自己的死亡埋下了伏笔。因为跟兵哥掉文是不行的,你的语言兵哥不懂,兵哥只好用自己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