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通商天下-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甫老师说,一日与宦官做对,就一世摆脱不了这阵营了。我又何尝不一样!我拜皇甫老师为师的事情,今后只怕还是会被牵连的。所以我们要有准备。”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以后的机会还多。我们有时间。”萧文乐呵呵的说道。

萧文的心思自然是因为梦里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东西。这东西虽然萧文大部分用不上而且也一知半解的,但是不妨碍萧文现在就可以开始慢慢准备了。

从萧文第一次上黑风寨至今,萧文花费了半年时间让自己走出魏郡,机缘巧合下第二年就走出了冀州。然后幽州一年,追讨黄巾一年,尤其最后傍上了“皇甫嵩”这棵大树,出了这么多力,可不是为了这么个随时可能被人拿走的“乐安国相”的位置,一切都是为了今后可以融入士族。

梦里的三国,东吴那边是孙坚孙策两代人杀出来的,然后孙权怀柔,安抚民心,又妥协各个世家,最后才勉强有了基业。蜀汉是刘备东奔西走的认亲,刘表送了些,刘璋送了些,这才东拼西凑摇摇晃晃的站起来了。而曹操的基业,是靠着跟袁绍抢,袁绍的基业,却是真正士族自身的积累了。

虽然这中间,可能还夹杂着宦官、士族、寒门各种各样的恩恩怨怨的东西,还有各种不同的政治倾向,众人时而合纵时而连横,但是无疑想要有一番作为的话,“出身”一定要好。

否则萧文可没有几代人打下基业的想法,虽然估计孙坚肯定也没有。。。。。。

好在萧文如今算是成功了,很成功!皇甫嵩亲传弟子的身份,又有鲜卑黄巾这么多的功绩在这里,已经足够萧文开始真正的融入到上层社会了。

“元直啊,记得安排好寿坚和寿成。我们今后不论在乐安国还是在哪里,人脉一类的东西就要靠着这两个人了!”

章节目录 第二十九章 初到乐安之大刀阔斧做事

来到乐安国已经一个月了,萧文终于安定了下来稳住了局势。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要说这青州受黄巾之乱的波及那还是很严重的。此时以这乐安国为例来说,那可真的是百废待兴!

饥民四起占山落草,官吏贪腐无德不为百姓做事。总之这一切在萧文眼中就一个字——乱!甚至乱国黄巾大乱之前的涉县和邺县。。。。。。尤其大汉连年出现瘟疫、旱灾,青州这边就更严重了。。。。。。

乐安国近邻渤海,四面被平原国、济南国、齐国、北海国等包围着,土地面积本身就少,又到处是水,真正是有点专为“穷山恶水”四字来圈定地界的感觉。国下领着几个县,中间是乐安、利县、博昌,北边被渤海分割开来的是蓼城、千乘,最后靠着济南国的益县、高苑,靠着北海的寿光。人口大概五十多万吧。

一个多月的时间萧文是马不停蹄四处奔波啊。还好当初在京城就直接托皇甫嵩的关系上表给了众人安排职务,此番一到乐安,萧文只留下徐庶郭嘉等坐镇衙门,然后就带着人四处征讨乱民去了。

其实按照萧文的想法,这些乱民本身也不过是活不下去的农民来的,用“剿匪”这样的词汇在他们身上实在委屈了他们。但是自己的威望不够,威望够的话如果耐下心花个五六年的时间施行德政鼓励农耕,那成果自然是大大的。

“哎,只能先倨后恭了。。。。。。”感慨过后萧文就带着赵骏四处征伐,平定了各处的乱民。

在这期间乐安国的世家巨贾什么的倒是表现的不错,出钱出力的帮着萧文,看样子他们忍这乱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萧文此时还没有整顿吏治的想法,所以也就大家和气生财,简单的接触了一下,客套了一番,重心还是放在了整治乱民方面。

一个月下来那是成果斐然啊!

“怎么样赵骏?”萧文此时坐在乐安国相府的议事厅里,跟赵骏众人简单的聊着。

“此番征讨,一来我们熟悉了下属各县的形势,”赵骏此刻也面色柔和显然心情不错的样子,“二来我尽量避免杀伤,所以很是俘虏了些人!”

“这就是有军师的好处了!”萧文不禁感慨着。

之前萧文快到了任上的时候,郭嘉和徐庶二人就怎么治理乐安很是请教了皇甫寿坚和皇甫郦一番,话说这皇甫寿坚还真是让萧文很是侧目,他不声不响的居然也算是经学博士的身份,然后皇甫郦就更是让萧文大跌眼镜了,皇甫郦居然被当朝好多元老夸作“有应对之才”!

本来二人估计都有着不小的官职的,但是皇甫嵩为避祸,叫两人都辞了官。尤其是皇甫郦,本来如果跟随皇甫嵩出征的话,怎么也能做个皇甫嵩的副将什么的,跟着左车骑将军,职位怎么会低的了!

然后徐庶和郭嘉结合二人的建议,最后给萧文拿出了传说中的“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借着皇甫家的名望,广施德政。。。。。。就是之前被萧文否定了的那个。

中策是借助世家之力,先行整顿吏治,然后慢慢发布告示劝民务农。。。。。。萧文仔细的想了想,这借助世家之力,就算是真的整顿了吏治,最后上台的还不是换了一批人终究是一堆贪官污吏?

下策自然就是先行剿匪,展示武力,然后以武力为基础再向世家什么的施压。。。。。。

最后萧文采取了下策,不过当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补充。

“剿匪,不一定代表着杀光!”萧文以这句话准备先声夺人,奈何徐庶和郭嘉都不鸟他,只能尴尬的咳两声掩饰一下继续说,“我们要收编,然后军屯!”

这计划就有点让二人感兴趣了。

“怎么个军屯法?”

“我们俘虏收编众人之后,叫他们在乐安和利县北部,开拓大片的荒地,然后每五人二十亩地,登记造册,土地也编上号,农忙时节就种地,闲暇时候就叫关铁召集众人简单的训练训练。”萧文略有些得意的说。

“会侵犯当地世家的利益哦,你准备白拿人家的地!”郭嘉当场给萧文泼了冷水。

“不怕,我们剿了乱民,总得安置了,世家也必须出力才行。不过我们可以继续护卫队的生意。”徐庶力挺萧文的时候不忘了给萧文查缺补漏。

“好,我都快忘了护卫队的事情了!”萧文眼睛一亮!

徐庶的意思大概是说,本来这剿匪的事情世家就是要出力的,不过为了避免最后世家依然不愿意拿出土地,就在商业方面给予补偿,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免费,或者说只是收取一路消耗什么的,这样子帮他们行商。。。。。。

所以当时萧文众人就基本决定了军屯的做法。

此时萧文yy完,又跟赵骏继续说话道,“收编了有多少人?”

“两万!”

这个数字就有点让萧文震惊了,乐安之前也不过号称是人口五十万,此刻收编的乱民就有两万,那些挣扎在死亡线上没有粮食但是也不敢造反的人不知道还有多少。

萧文看着徐庶沉吟了一下说道,“派人到各个县区张贴告示,愿意成为军户实行军屯的,我们登记造册之后愿意接收,土地就收归我们所有!”

其实接收乱民饥民什么的谁都能做,但是接下来的粮食问题就有些难做了。

“初期先强势要求世家出点血,提供点粮食出来,我们行军打仗这么多年,除过赏赐什么的路上缴获也些微有了一些,也一并拿出来买粮。”

“元直,你跟着寿成,以拜访的名义一家一家的走过去,好生说话!”

“总之,我们要先解决‘军屯’的问题!”萧文表明了自己在这件事上面的态度。

“接下来就是另外一件事了。此番张贴告示的时候,”萧文继续安排道,“我们也顺带宣布一下,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可以一并登记造册,我们在各个县里开办县学。”

“至于开办县学需要的先生之类的,元直你跟寿坚好好商量一番,再张榜呼吁一下此地的隐士什么的。”

“还有一件事,我也是一时兴起,但是觉着很重要。”萧文迟疑一下整理一番思路,“蓼城那边,我准备建个港口出来,然后造些大船。”

“至少要能直接水路去往幽州的!然后派些人出海,往东边走走。”萧文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大计划。

“最后一件事,元直你也可以托付给寿坚,我准备改良蔡侯纸!书简之类的东西实在太不方便了。顺带的,还有印刷之类的东西也要好好改良一下了。”

萧文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也就是此时不过是众人闲聊的性质,所以萧文才可以肆无忌惮的说出来自己心里想的这些东西,而不用很负责任的要每件事都想好前因后果想好要付出什么代价能得到什么结果。

徐庶郭嘉此时很有些目瞪口呆了,萧文说出来的这些事情,件件都是能够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