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汝珍-镜花缘-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山看罢,不觉叹道:“苏氏以闺中弱质,意欲感悟其夫,一旦以精意聚于八百言中,上陈天道,下悉人情,中稽物理,旁引广譬,兴寄超远,此等奇巧,真为千古绝唱,今得太后制序,已可流传不朽,又得史氏、哀氏两个才女,寻其脉络,疏其神髓,绎出诗句,竟可盈千累万,使苏氏当日制图一片巧思,昭然在目,殆无余恨。这两个才女如此细心,不独为苏氏功臣,其才情之高,慧心之巧,亦可想见。侄女生逢其时,得睹如此奇文,可谓三生有幸。不知太后有何旷典?” 

唐敏道:“太后自见此图,十分喜受。因思如今天下之大,人物之广,其深闺绣阁能文之女,固不能如苏蕙超今迈古之妙,但多才多艺如史幽探、哀萃芳之类,自复不少。设俱湮没无闻,岂不可惜?因存这个爱才念头,日与延臣酌议,欲今天下才女俱赴廷试,以文之高下,定以等第,赐与才女匾额,准其父母冠带荣身。不独鼓励人才,为天下有才之女增许多光耀,亦是千秋佳话。因谕部臣议定条款,即于前次所颁覃恩十二条之外,续添考才女恩昭一条。闻得明年改元‘圣历’,大约来春正月颁行天下。考期虽尚未定,此信甚确。侄女须赶紧用功,早作准备。据你学问,要竖才女匾额,只算探囊取物。去年你曾问我女科。谁知此话今日来真应了。”小山不觉喜道:“天下竟有如此奇事!怪不得叔叔说是我们闺中千载难逢际遇,真是旷古少有。话虽如此,侄女何能有这福分,就竖才女匾呢。况学业未精,如何敢荫妄想?此后惟有勉力习学,尚求叔叔不时教诲,或者可以前去观光。加考期尚有时日,还有几希之望,倘明年就要考试,侄女只好把这妄想歇了。”唐敏诧异道:“侄女此话怎讲?”

第四十二回开女试太后颁恩诏笃亲情佳人盼好音 

话说唐敏问小山道:“何以明年考试,就把想头歇了,这却为何?”小山道:“考期如迟,还可赶紧用功;若就要考试,侄女学问空疏,年纪过小。何能去呢?”唐敏道:“学问却是要紧;至于年纪,据我看来,倒是越小越好。将来恩诏发下,只怕年纪过大,还不准考哩。你只管用功。即或明年就要考试,你的笔下业已清通,也不妨的。”小山连连点头,每日在家读书。 

到了次年,唐敏不时出去探信。这日,在学中得了恩诏,连忙抄来,递给小山道:“考才女之事,业已颁发恩诏,还有规例十二条,你细细一看就知道了。”小山接过,只见上面写著: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惟天地英华,原不择人而畀;帝王辅翼,何妨破 

格而求。丈夫而擅词章,固重圭璋之品;女子而娴文艺,亦增【上艹下频】 

藻之光。我国家储才为重,历圣相符;朕受命维新,求贤若渴。辟门吁俊, 

桃李已属春官;《内则》遴才,科第尚遗闺秀。郎君既膺鹗荐,女史未遂鹏 

飞。奚见选举之公,难语人才之盛。昔《帝典》将坠,伏生之女传经;《汉 

书》未成,世叔之妻续史。讲艺则纱橱、绫帐,博雅称名;吟诗则柳絮、椒 

花,清新独步。群推翘秀,古今历重名媛;慎选贤能,闺阁宜彰旷典。况今 

日:灵秀不钟于男子,贞吉久属于坤元;阴教咸仰敷文,才藻益徵竞美。是 

用博谘群议,创立新科,于圣历三年,命礼部诸臣特开女试。所有科条,开 

列于后。(一)考试先由州县考取,造册送郡,郡考中式,始与部试,部试中式, 

始与殿试。其应试各女童,先于圣历二年,在本籍呈递年貌、履历,及家世 

清白切结。以是年八月县考,郡考以十月为期,均在内衙出题考试。仍令女 

亲属一二人伴其出入。其承值各书役,悉今回避。(一)县考取中,赐“文学秀女”匾额,准其郡考,郡考冰中,赐“文 

学淑女”匾额,准其部试;部试取中,赐“文学才女”医额,准其殿试。殿 

试名列一等,赏“女学士”之职;二等,赏“女博士”之职;三等,赏“女 

儒士”之职:俱赴“红文宴”,准其半支俸禄。其有情愿内廷供奉者,俟试 

俸一年,量材擢用。其三等以下,各赐大缎一匹;如年岁合例,准于下科再 

行殿试。(一)殿试一等者:其父母翁姑及本夫如有官职在五品以上,各加品服 

一级;在五品以下,俱加四品服色;如无官职,赐五品服色荣身。二等者: 

赐六品服色。三等者:赐七品服色。余照一等之例,各为区别。女悉如之。(一)郡考、部试取中后见试官仪注,俱师生礼。其文册榜案,俱照当 

时所赐字样,如县考则填“文学秀女”,郡考则填“文学淑女”。(一)试题,自郡、县以至殿试,俱烈士子之例,试以诗赋,以归体制。 

均于寅时进场,酉时出场,毋许给烛;违者试官听处。至试卷:除殿试,余 

俱弥封誉录,以杜私弊。(一)籍贯:无须拘定。设有寄居他乡,准其声明,一体赴试;或在寄 

籍县考,而归原籍郡考,亦听其便。(一)郡县各考,或因患病未及赴试,准病痊时于该衙门呈明补考;如 

逾殿试之期,不准。(一)值部试,如因路远乏人伴送,或因患病未能赴试者,如果文学出 

众,准原考各官据实保奏,另降谕旨。(一)凡郡考取中,女及夫家,均免徭役。其赴部试者,俱按程途远近, 

赐以路费。(一)命名:不必另起文墨及嘉祥字样,虽乳名亦无不可;或有以风花 

雪月、以梦兆、以见闻命名者,俱仍其旧,庶不失闺阁本来面目。(一)年十六岁以外,不准入考。其年在十六岁以内,业经出室者,亦 

不准与试。他如体貌残废,及出身微贱者,俱不准入考。(一)诏下之日,亟拟科试以拔真才。第路有远近,势难骤集;兼之向 

无女科,遽令入试,学业恐未精纯。故于圣历三年三月部试,即于四月举行 

殿试大典,以示博选真才至意。 

于戏!诗夸织锦,真为夺锦之人:格比簪花,许赴探花之宴从此珊瑚在 

网,文博士本出宫中;玉尺量才,女相如岂遗苑外?丕焕新猷,聿昭盛事。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小山看罢,不觉喜道:“我怕考期过早,果然天从人愿!今年侄女十四岁,若到圣历三年,恰恰十六岁,有这两年功文,尽可慢慢习学。”唐敏道:“我才见这条例,也甚欢喜。不但为期尚缓,可以读书;并且一诗一赋,还不甚难。我家才女匾额,稳稳拿在手中了!” 

小山自此虽同小峰日日读书,奈父亲总无音信,不免牵挂;林氏也因悬念丈夫,时刻令人回家问信。这日,正在盼望,恰好唐敏领林之洋进来。林氏见了,只当丈夫业已回家,不胜之喜。慌忙见礼让坐;小山、小峰也来拜见。林氏道:“哥哥只顾将你妹夫带上海船,这两年,合家大小,何曾放心!……”小山不等说完,即接著说道:“今舅舅既已回家,怎么父亲又不同来?”林之洋道:“昨日俺们船只抵岸,正发行李,你父亲因革了探化,恐街邻耻笑,无颜回家,要到京里静心用功,等下科再中探花才肯回来。俺同你舅母再三劝阻,无奈执意不听。今把海外赚的银子,托掩送来,他向京里去了。”林氏同小山听罢,不觉日瞪口呆。唐敏道:“哥哥向日虽功名心胜,近来性情为何一变至此?岂有相离咫尺,竟过门不入?况功名迟早,何能拿得定,设或下科不中,难道总不回家么?”林之洋道:“这话令兄也说过,若榜上无名,大家莫想他回来。他这般立志,俺也劝不改的。”林氏道:“这怪哥哥不该带到海外。今游来游去,索性连家也不顾了!”林之洋道:“当日俺原不肯带去,任凭百般阻拦,他立意要去,教俺怎能拦得住!” 

小山道:“当日我父亲到海外,是舅舅带去的;今我父亲到西京,又是舅舅放会的,舅舅就推不得干净了。为今之计,别无良策,惟有求舅舅把我送到西京。即或父亲不肯回家,甥女见见父亲之面,也好放心。”林之洋被小山几句话吃了一吓道:“你恁小年纪,怎吃外面劳苦?当年你父亲出游在外,一去两三年,总是好好回来。俺闻人说,他这名字,就因好游取的,你只细想这个‘敖’字,可肯好好在家?今在西京读书,下科考过,自然还家,甥女为甚这样性急?岭南到彼几千路程,这样千山万水,问你令叔,你们女子如去得,俺就同令叔送你前去。”唐敏听见林之洋教他同去,连忙说道:“据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