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锦_沐非-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纷纷称诺,惟独李赢面露不豫,几次欲言,却被刘荀扯了袖口,暗自示意不要轻举妄动。
“子牧,你那般怪模怪样,到低想说什么?”
皇帝一眼瞥见了,于是笑着唤他的字,讶然问道。
李赢从座中起身,跪倒在地,竟是结结实实磕了个头,肃然道:“皇上恕臣无罪,臣才敢说。”
“难道朕是纣桀之君,好以言论杀人?”
皇帝仍是个笑,却带出肃杀的冷意来。
立赢只觉得一针犀利头透彻的目光自上瞥来,一瞬之间,已是汗湿重衣,他仿佛承受不住这目光的刺痛,垂首敛目,低声道:“臣不是要说南伐之事,而是有一下情禀报——此前新政一事,惹起民间好大波澜,苛急之下,越发祸害苍生。。。。。。”
因为激动,他越说越快,连细白的手指,也为之微微痉挛。
皇帝皱眉听着,却也看不出喜怒,只是微一拂袖,愠道:“此乃国政,你这样毁谤构陷,实在没什么器量——这也是宰辅应有的做派吗/”
李赢向来以国士自许,听着这诛心刻薄之言,儒雅白面上顿时一片血红,手指颤抖更甚,却哽着脖子跪直了,嘶哑辩道:“臣不敢自言器量恢弘,但也绝不屑行构陷诽谤之事,天日昭昭,民心如镜,所谓新政,确实害人非浅!”
“你一人之言,便可替代万千庶民了吗?”
“食民之黍,当替民言。”
“口说无凭。”
“血书如此,何来无凭?!”
李赢这一次也是完全豁了出去,跟皇帝你一言我一语地斗口,两人一句一递,吓得周围几人都面色煞白,入坐针毡,有胆小的,已是慌忙匍匐跪倒。皇帝眼中光芒一盛,却生生凝住了,微微冷笑道:“你说得真好!”
“臣不敢如此自许,但也并非空口混说!”
至此,李赢反而平静下来,他从朝服宽袖中取出一匹叠得细密的棉布,重重叠叠的展开在皇帝面前的青金石地上,昏暗之中,只见血色暗红,一字一划,歪歪扭扭,却各不相同。
淡淡的血腥味冲散了白梅的冷香,众人心下一惊,齐眼看去,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歪斜笨拙的血字,竟是无数人将名姓书写而就!
“这是京师之外一千余乡民的联名血书,臣不过浮光掠影,偶一远游,就有这些多的哀告痛哭之声,天下熙攘,却有待如何?!”
皇帝凝望着这密杂的血书长宽,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他面上浮上冷峻的笑容,双目如火焰一般爆燃。
他伸手指定了李赢,正要开口,却听殿角乓啷一声,半个瓷盅滑滚而来,随即传来女子压抑的惊呼声,声音清婉动人,却带着羞怯和怖意。
宝锦双目盈盈,几欲流下泪来,手中漆盘半持,却有另几盏清茶,虽未被摔落,却也倾覆一地。
“皇上。。。。。。恕罪。”
她低低拜倒在一角,望了一眼那汪洋血字,眼中仍是一片瑟缩。
皇帝被这一打断,胸中怒火大半平息下来,他神情复杂地望着这一地纷乱惊惶,深深一叹,随即拂袖而去。
。。。。。。
一场纷争不了了之,李赢面色灰白,步履蹒跚地朝外走去。
“大人且留步。。。。。。”
一道清脆女音在身后响起,依稀之间,竟有些熟悉。
他愕然回首,却见方才那惊惶惹祸的侍女,雪裳飞间,正小跑着朝他而来。
明灿的日光照耀着她,那雪白脸庞仿佛半透明似的,说不尽的飘逸出尘。
第96…100章
   第九十六章远航
“大人且先留步,皇上怒气过后,亲笔写了密旨,命我呈送过来。”
那宫女轻语曼然,眼波流转间,清婉隽如,使人如沐春风。
李赢将小盒收入袖中,也不曾急着打开一阅,却是深深看了这锦裳少女一眼,笑着竟是一躬:“方才真是孟浪,却是多谢姑娘兰心惠质,暗中为我解围了!”
“大人说哪里话来?”
宝锦微微一笑,仿佛不胜惊讶,“我遇事不慎,打翻了茶盏,幸好万岁仁慈,才没有责罚,那时我心中一慌,大人在说些什么,我可半点都不记得了!”
她掩袖低笑,仿佛水莲花的不胜娇羞,“不过大人今日直言上谏,惹得万岁大发雷霆,大伙儿都吓得魂飞魄散,更有些舌多好事的,不知要在后宫中怎么混说一气呢!”
她在后宫两字上加重了意味,李赢顿时心领神会,激动过后,想起皇后在宫中耳目众多,不由的心中一寒。
“大人如今也算苦谏的纯臣了,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任谁也交代不过去……所以,您目前算是高枕无忧了。”
宝锦轻声笑道,不等李赢再说,随即裣衽一礼,如白蝶一般翩然而去。
……
大军起程那日,天气阴沉异常,寒风飒飒,铅云低垂,乌沉沉压在空中,好似千万匹骏马堆雪而过。
无数大小舟楫从津口出发,沉重的铁链带起浪花无数,闸门打开之后,千帆尽发,一时几乎将江海截断。
宝锦侍立在皇帝身后,静看着水面波涛浩渺,眼眶下有淡淡青晕,她想起昨晚那一场秘会的情形,不由地陷入了思索——
……
“伪帝悍然出兵,不歼灭我南唐,必不能称心如意,我们也没什么好说,只是尽忠为国,死而后已。”
如此慷慨激昂的,乃是上次所见的,那位南唐最负盛名的白衣卿相,包括毒门一脉的刺客在内,所有人皆是肃容含悲,眼中怒色更寒。
他冷然说完,对着宝锦,很有些不客气地质问道:“殿下在京中人手众多,难道不能稍尽援手吗?”
“若不是我亲自出手,今日的大军中,怕是会有更多虎狼骁将。”
宝锦端坐席间,亦是从容答道。
她望了一眼四周焦虑的众人,眸中闪过一道幽光,缓缓又道:“你家住上耽于安乐,却又不知收敛,你们在宫宴之上的刺杀,更使得皇帝决心南伐——归根到底,早晚会有这一日的。”
“但那是我们的故乡,我们的金陵!”
上次行刺的女子忍不住低喊道,纤纤玉手紧攥着,几乎要掐出血来——
“你不是江南之人,又怎能体会到我等的煎熬心焦——若是国破家亡,我们还有什么面目去见地下的亲人!”
“我不能体会?!”
宝锦阴郁冷笑道,笑容宛如暗夜月华,清冷,然而淡漠,她的眼中燃烧着冷锐的火焰,两点簇,在昏暗中熠熠生辉——
“自国破家亡后,我尝遍人间冷暖,忍受着奚落和讥讽,颠沛流离,甚至为人奴仆……这其中的滋味,我再清楚不过了!”
她抬眼望来,众人只觉得淡淡神光中,威仪自生,“京城毕竟是天子脚下,削弱朝廷的羽翼是我们唯一能做的,若是诸位还有什么更好的主意,我倒是愿意洗耳恭听!”
她这话虽说的客气,却是内含锋芒,那人听后,也无话可说,只是郑重起身道:“大军一到江南,便是天塌地陷之祸,看在唇亡齿寒的份上,殿下也不会毫无办法吧!”
“办法么……也不能说没有。”
宝锦唇边露出一道神秘幽深的微笑,冬夜中看来,竟有一种凛然之感。
……
“很多人都有些晕船,你倒是还好。”
皇帝的声音打断了她的回忆,他微讶笑道:“你长居北疆,大约没看过大江大海吧?”
“我们有大大的盐湖,一眼望不到天,大家也叫它们海子……我偷偷地带着侍女玩过……”
宝锦根据典籍所记,小心编造着子虚乌有的经历,眺望着无尽席卷的浪涛,听着那天地间单调而宏大的水声,只觉得熟悉而又陌生。
多年以前,她也曾经盛装严服,随着蔽日的旌旗,乘着巨舶远航海上,到得那个称为隐士国度的他乡异国,高丽,满怀憧憬的缔结婚姻。
那时的海波,也是如今一般,一去不返,红尘千里。
她蓦然感觉一阵恍惚,心中那已经结痂的隐痛又开始泛上——本应白首不离的那人,却终究背弃了她,誓言如这浪涛之声一般,却仍是付之沧海,只留下无尽讽刺。
她不愿再想,起身帮换地整理奏章,却见他心事重重,在颠簸之中,更显得气色不好。
“皇上也有些不适吗?”
“朕戎马倥偬,倒是不至于这么孱弱……”
皇帝烦躁地推开案间奏报,仿佛不胜苦涩道:“昨晚跟梓童又有所争执,她很是不快,朕却也无法可想。”
第九十七章诱情
“皇上又跟娘娘闹了别扭吗?”
宝锦轻笑着调侃道:“远别在即,你们伉俪情深,本该难舍难分,却居然在香闺之中拌嘴吵架吗?”
她这话虽然说得大胆,却也很轻松俏皮,本以为皇帝会解颐一笑,却不料皇帝苦笑一声,面色越发阴郁,缓缓道:“不是为了闺房私意,而是为了新政之事。”
宝锦看他头疼的样子,试探着问道:“莫非是皇后娘娘听说了李大人之言?”
皇帝颔首,饮了一口清碧茶水,皱眉道:“她很是恼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