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特战兵王-第5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谭滔跟军情局通电话的时候,木林森把唐旭宸叫了出去。
“老木,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唐旭宸掏出香烟,说道,“水淼瑶肯定给你打了电话。”
“老唐,这与水教授无关。”
“我明白。”唐旭宸笑了笑,点上香烟,说道,“她是一片好心,只是你比她清楚我们所处的局面。”
“如果你现在退出,没人会责备你。”
“错了。”
木林森微微一愣,朝唐旭宸看了过去。
“我会责备自己。”唐旭宸长出口气,说道,“这么说吧,当初元首找到你,你为什么要答应下来?”
木林森沉默了,因为他的答复与唐旭宸所想的是一回事。
唐旭宸在木林森的肩膀上拍了两下,说道:“这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而是为了我们的子女,为了我们的后代。”
木林森微微点了点头,他没有说服唐旭宸,甚至没有做“说服工作”,反而被唐旭宸给说服了。
等到唐旭宸抽完烟,谭滔把他们叫了进去。
军情局发来的消息,证明了之前的推测。
一个月前,世纪宇航公司以一箭三星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商业发射,即用一枚运载火箭把三颗人造卫星送入轨道。其中两颗是电视广播卫星,分别属于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的民应电视台,而且已经在轨运行。另外一颗是通信卫星,只是在发射之后就宣布发射失败,没能正常运行。
问题是,这颗卫星依然在轨道上,而且在近地轨道上。
“这是雷达合成的图像。”谭滔把几张照片递给了唐旭宸,说道,“根据世纪宇航公司公布的消息,这颗卫星在入轨之后,太阳能电池板没有展开,因此无法正常工作,属于卫星制造厂商的责任。”
“制造厂商?”
“美国的霍尼韦尔公司,目前还在就赔偿问题打官司。”谭滔简单解释了一番。“从雷达合成图像上来看,确实像一颗没有展开电池板的通信卫星,不过也可以看成是一颗根本没有电池板的返回式卫星。”
“这颗卫星属于哪家公司?”木林森问了一句。
“‘蔚蓝通信’,一家在日本注册的通信公司,主要从事国际海事通信业务,这是该公司购买与发射的第一颗卫星。”谭滔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在此事之后,该公司就关门歇业了,能否再次开张营业,得看能否打赢官司,拿到赔偿。目前只查到这些,不过这家公司肯定有问题,也许是一家皮包公司,目的是通过世纪宇航进行一次航天发射,把运载核弹头的返回式卫星送入近地轨道。不管怎么说,世界各国对航天发射的监管极为严密,没有合法的名义,就算受到苏菲操控,世纪宇航公司也无法逃避监管,不可能在不被注意的情况下进行航天发射。”
唐旭宸与木林森没再多说什么,那颗卫星肯定有问题。

第521章 国家行为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非常紧张。
最后发言的是外交部长,在他坐下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薛震远身上,等待元首做出决定。
参会的,不但有政府高级官员,还有总参谋部与陆海空三军、以及二炮的高级将领。
薛震远在闷头抽烟,迟迟没有开口。
两个多小时前,接到唐旭宸打来的电话之后,薛震远就召集了这次军政会议。
唐旭宸首先以情报人员身份介绍了情况,主要是那枚核弹头的来龙去脉,以及可能遭受的恐怖袭击。
在唐旭宸提到核弹头的爆炸当量至少为五百万吨、最多五千万吨的时候,参会的官员与将领都吓了一跳。即便不是军人,也能想到,一枚五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引爆之后回造成多么巨大的破坏。
接下来,军情局的一名技术专家介绍了那颗卫星的情况。
如果卫星的运行轨道没有变化,十二个小时之后就会从沈阳上方通过,十八个小时之后从上海上方通过,二十个小时之后从北京上方通过。也就是说,如果恐怖份子的目的是摧毁中国的一座特大城市,那么恐怖袭击最快在十二个小时后到来。哪怕恐怖份子的目的是摧毁上海这样的超级都市,恐怖袭击也将在十八个小时后发生,而以摧毁中国首都为目的,则会在二十个小时后到来。如果那颗卫星具有改变运行轨道的能力,恐怖袭击到来的时间还将大幅度提前。即便卫星的运行轨道没有改变,留给情报人员的时间最多只有二十个小时,最少则只有十二个小时。
据此,军情局的专家认为,已经很难通过常规手段阻止恐怖袭击。
常规手段失效,剩下的就是非常规手段。
因为军情局一直在配合唐旭宸他们展开调查,总参谋部早就获得了消息,所以在会议开始前,军方已经有所准备。虽然很是仓促,但是总参谋部与三军一兵司令部拿出了针对性的行动方案。
空军司令首先提出对卫星进行拦截,而且让一名技术军官做了战术分析。
因为是一颗近地轨道卫星,轨道最低点不到四百千米,最高点也只有五百多千米,而反卫星导弹的最大射高达到一千五百千米,所以当卫星从中国本土上空通过时,可以用导弹将其击落。
只是,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
中国的反卫星导弹使用的是破片杀伤式战斗部,而不是撞击战斗部,破片能够摧毁卫星的防护罩,甚至能够通过撞击降低卫星的速度,让卫星脱离轨道后坠入大气层烧毁,却无法保证摧毁核弹头。如果是一枚具有再入大气层能力的核弹头,那么在卫星坠毁之后,核弹头肯定会落在中国本土上。要是核弹头没被摧毁,就有可能在中国本土上引爆,至少会产生严重的放射性污染。只是后者,问题还不算严重。如果是前者,那么对卫星进行拦截的意义就不是很大。
由此,空军的技术军官提出了一个办法,即在国际海域上空进行拦截。
按照这名军官提到的办法,用运输机把战术反卫星导弹送往正在西太平洋上训练的航母战斗群,以航母为平台发射导弹,用预警机与驱逐舰的相控阵雷达进行引导,拦截与击落那颗卫星。
毫无疑问,这个办法的实施难度非常大。
战术反卫星导弹重达十多吨,超过了战术运输机的空运能力,因此无法把导弹直接空运到航母上,只能进行空投,也就需要对导弹做特殊处理,最后还得在航母上组装导弹,在发射前进行测试。
在航母的飞行甲板上发射导弹,肯定会对航母产生影响,甚至会让航母提前返港大修。
只不过,这是短期内唯一可行的办法,也是唯一能够避免卫星落到中国本土、核弹头在中国本土引爆的办法。
在西太平洋对卫星进行拦截,就算没能摧毁核弹头,核弹头也会在西太平洋上引爆。
随后,海军的技术军官肯定了这个拦截方案,即航母可以充做导弹发射平台,具备发射反卫星导弹的能力。
根据这两点,军方给出了一套拦截方案,即首先在西太平洋上拦截卫星,失败后再在本土上方拦截卫星。
军方的态度很积极,观点也很明确,“拦截”是唯一办法。
只是,政府官员,特别是外交部长提出了一个谁也无法回避的问题,即那是一颗日本的通信卫星。
虽然太空没有国界,但是人造航天器都有归属。
那颗卫星在法理上属于日本,而中国无权对其进行拦截,特别是在无法证明卫星上有核弹头,而且对中国构成威胁的情况下。从法理上讲,如果中国拦截与击落日本的卫星,等于侵犯日本主权,与入侵日本是一回事。
此外,日本当局显然不会承认卫星上有核弹头。
按照外交部长的分析,即便发出正式外交照会,甚至威胁日本当局,也未必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日本当局会协助进行调查,却不会全力以赴。走正常的司法程序,至少需要几天才有结果。
显然,根本不可能拖到几天之后。
这个时候,唐旭宸提出了一个办法,即以进行反导、反卫星试验为名,向该卫星所在的轨道发射一颗标靶卫星,然后拦截标靶卫星,用标靶卫星产生的碎片击落该卫星,使其坠毁在西太平洋上。
军方将领与技术人员立即表示支持,认为这是一个可行办法。
薛震远的法律顾问也认为,这个办法具有可操作性,最多在事后向日本方面支付一笔赔偿款。
关键就是,有过这样的先例。
早在十多年前,俄罗斯就在一次反卫星拦截试验中,“误伤”了美国的军用卫星,事后也只是赔了一笔钱。
只不过,这个办法存在一个缺陷,即用碎片击落目标卫星、使其在坠毁在西太平洋上的概率非常低。
空军的技术军官提出了一个补充办法,即先后发射两枚反卫星导弹。第一枚导弹攻击提前发射的标靶卫星,如果碎片没能摧毁目标卫星,则由第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