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9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朕会补给蒙古相应的粮食,这样吧!你们每为朝廷招募一个精锐骑手,朝廷给你们一担粮食,马匹也是朝廷出钱向你们购置!
这样的条件,足够了吧?”
杨猛示意了一下,四色棍也就抢在蒙古诸王说话之前,堵上了他们的嘴。
这其实就是个买卖,大量拉走内外蒙人口的买卖,谈判手段,杨猛不怎么擅长,三寸不烂之舌,他也没有,但他手里有利益,一担粮食虽然不多,但与内外蒙的人口相比,一个人一担粮食,就是个不可估量的数字啊!
内地这些年频频遭受水旱灾害,蒙古就舒服了?也不尽然,就今年的天气来说,蒙古那边恐怕也冷得离谱吧?
太冷就是灾害,恐怕过不了多少时间,内外蒙就要向内地的朝廷求助了,而朝廷也有救助他们的本分,与其到时候救灾,不如趁现在灾害还没来提前做一笔买卖。
果然四色棍这么一说,以科尔沁王爷为主的内蒙诸王脸上都露出了意动的表情,对于大草原的天气,他们比杨猛熟悉的多,今年是个大灾之年,已经成了定局,现在就这么冷,恐怕年头年尾的时候,恐怕就是大雪灾了,如今距离年节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将大部分粮食运到草原的时间也是足够的。
至于会骑马的人,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在草原上找条狗都能稳稳的站在马背上,蒙古与藏边差不多。各大王公贵族手里也是有不少奴隶的,冬天正是不出力的时候,将他们送给朝廷岂不是个合适的买卖?
“图格莫尔额尔伯特汉,今年的大草原,恐怕会有一场大雪灾的,我们的牛羊朝廷愿意用粮食换吗?”
所谓蹬鼻子上脸不过如此,交流了一下眼神之后,达尔罕亲王又提出了条件,与其让牛羊在大雪灾之中冻死,不如卖给朝廷换钱呐!
有了实际的利益。这招兵的事儿也就不是事儿了。杨猛在四色棍的耳边低语了几句之后,四色棍佯装与杨猛交流了一下,勉勉强强的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
“按理说。正值战时。大批的粮食不该流入蒙古的。但满蒙一家亲,不是嘴上说的,既然蒙古草原有大灾。那朝廷就该出力救助,无论有多少牛羊马匹,朝廷都会接下来的。
但是,现银不会有这么多,这中原一带的布匹、锅具、烈酒也是草原所需的,多半牛羊以货易货如何?
这么多的粮食货物,这么多的人丁,短期之内想要到达京师也是有难度的,你们来的赶巧,朕这边正有一样好东西要给你们看呢!
有了这个之后,从京师到草原,转瞬即至,其速度堪比千里马,而且能够昼夜不息,一次所运的货物,万马所不及,这样吧!你们跟着朕去看一看、瞧一瞧、试一试。
若是觉得好用,那朝廷出资给你们弄上这个好玩意儿!你们只要出人力就好!”
交易人口只是第一步,这第二步么!就是缩短内外蒙与内地之间的距离,这距离是恒定的,但交通工具的速度,却天差地别,若是有了内地直通蒙古草原的铁路,这内外蒙古,就是铁打的江山了。
如今这季节铺设铁路,显然是违背天时的,但大清的人口多,虽说正在分田呢!可西北、山东、直隶还有不少杨家难以波及的地区,这些地方的人成百上千万,以修铁路为名,让他们拖家带口,一步步的入驻蒙古草原,这就是杨猛针对蒙古的战略。
修一条直通蒙古的铁路,需要的时间不少,一两年怕是不够的,让内地人一点点的入驻蒙古,通过招兵,将蒙古人一批批的拉入内地,与内地相比,整个蒙古的人口,也不过半个省而已,而如今杨猛或者说朝廷,手里的难民、灾民、饥民就可以填满两三个省,相互置换一下,让蒙古的底层牧民瞧瞧汉人的生活水平与富裕程度。
蒙古诸王公的压榨,就变成不可忍受的东西了,这百姓无论是满蒙回汉,差不多都一样,不患贫而患不均,让蒙古人解决他们传承数代的可汗、王爷、贝勒,之后再由武庄田庄接手当地的底层政权,一步步的侵蚀内外蒙古,只要时间足够,这事儿就成了。
而且,杨猛这边还有一个后手呢!外蒙与沙俄接壤,内蒙有内地通往沙俄的商路,随着京津战事的打响,沙俄也会一步步的陷入战局之中,沙俄自北方入侵,除了东北,在蒙古他们并没有什么目标,若是将这条连通内地与蒙古的铁路高速沙俄,想必他们也是很有兴趣的吧?
扩大战争的规模,将内外蒙卷入战团之中,通过战争来快速的融合也是条相当不错的选择。
这两个侵蚀蒙古的方案,都是需要执行的,而这两套方案,杨猛用的手段也一样,那就是利益!
一行人在午门之外,乘上了金光灿灿的豪华列车,显然列车的颠簸,对蒙古诸王来说就是小儿科,坐在舒适的弹簧沙发上,看着京师左近数十万人的操练,对于朝廷的实力,蒙古诸王也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
专列之上也是有暖气的,温暖如春的车厢将彻骨的寒气和凛冽的寒风,挡在了硕大的玻璃窗外,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美酒,热气腾腾的烤全羊,对蒙古诸王来说绝对是难得的享受。
意犹未尽的坐了一天火车,下车的时候,杨猛可以从蒙古诸王的眼中看到渴求。
满蒙高层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如今杨猛也摸了个一清二楚,对于这些王公贵族来说,这一件新事物,能给他们提供多大的享受,直接决定着他们对这件新事物的接受程度。
火车对于蒙古诸王来说,绝对是个不错的好东西,有了这个东西,他们就能随时随地的巡视自己的领地了,不避寒暑不畏冬夏,而且可以住在火车之上,这样的好东西,对蒙古诸王的吸引力,绝对是不容忽视的。
强大的大清朝廷,有钱有粮,他们需要的只是蒙古的骑兵而已,这样的交易对内蒙的诸王来说,绝对是可以接受的条件。
看了京师的精锐大军、坐了豪华的火车之后,四色棍又带着蒙古诸王,连夜看了一下,正在储备粮食的户部官仓。
一个月的时间,户部在京城之中新建了十个大官仓,可出粮三百万担,官仓之中的粮食数量,是蒙古诸王从来不曾见过的,粮食如山啊!
这样的实力摆了出来,蒙古诸王不该支持大清皇帝吗?绝对是应该的。
“鉴于要大批的接受蒙古的牛羊马匹,朕之前议定的十万骑兵,看来是不足够的,五十万吧!”
五十万的数字,从皇帝的嘴里轻轻松松的说了出来,诸位蒙古王爷的脸上笑容更盛了,这是好事儿啊!可以让内蒙诸王压制外蒙诸王的好事儿啊!
内蒙压外蒙,是杨猛说给僧格林沁的听得,五十万精壮的骑兵,内蒙是拿不出来的,但外蒙可以办得到,虽说五十万壮丁,对外蒙也是个不小的数字,但是,利益面前,这些蒙古的可汗、王爷,会多关心他们的人口?别忘了今年的蒙古草原,可能会有大灾呢!
损失即将来临的时候,人们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弥补这些损失,如今大清朝廷的手段,对蒙古诸王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弥补措施,等他们发现蒙古草原人口不足的时候,怕是至少也得等到明后年了,这时候,大批的筑路人马入驻蒙古,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入驻了。
这些措施,都是明湖和徐子渭的幕僚团,深入论证过得,这样的阳谋,蒙古诸王即使看明白了也不会阻拦,只要他们没有造反的心思。
而已经被大清数代君王弄得四分五裂的内外蒙,显然是不足以支撑有些人的野心的,这样一来,杨家的两大策略,也就没有什么阻力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八章 铁道兵

以粮食换人口看似不合理,但对蒙古诸王来说却是小菜一碟,他们不用出人,只需留下大部分的粮食和货物,出一小部分,让散乱的外蒙出人即可,内蒙与大清朝廷联手,一起撬掉外蒙的人口,这事儿是明摆着的,但利益面前,内蒙的诸王也不会管外蒙的死活,而且今年的草原太过寒冷,即使没有大雪灾,这过度寒冷也是灾啊!
朝廷给粮食,蒙古出人丁,这事儿本来就是蒙古占了天大的便宜,可以算是朝廷对蒙古的恩惠,至于是对内蒙的恩惠还是对外蒙的恩惠,这事儿得让蒙古王公们自己分说。
火车,朝廷出资修建,蒙古出些人手,也算是朝廷对蒙古的恩惠,这也是蒙古与大清朝廷拉近关系的好法子,有了火车,大清皇帝就能时时巡视一下蒙古,蒙古王公也能经常进京看望一下大清的皇帝,满蒙一家亲的关系就更为贴近了。
至于坐着火车巡视京郊的强悍人马,则是施为之举,这些人马的精锐程度,蒙古诸王之中也有能看的明白的能人,有了这些就意味着朝廷对蒙古的威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