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9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最大的那一坨,之前应该是金块摆出来的玩意儿,高温之下融成了一个整体而已。
看着这样的损失。欧美记者团果断的拒绝了杨部堂的邀请,一旦真的被他们这些记者估出了真正的损失。欧美各国的头也抬不起来啊!毕竟英法与他们各国是或多或少有些关系的。
照照片、写报道,在这一处就够了,转的多了,对谁也是没有好处的,舆论报道的事儿,算是过去了,但英法记者的事儿还没完,杨猛郑重的将大清宣战的国书递给了记者团的人,至于英吉利和法兰西的全权公使额尔金与葛罗,杨猛也预测了他们的命运,这两人,会被绑在京师的闹事,享受千刀万剐之刑!
五处人间美景被焚毁,叫嚣着报复英法的东方大帝国,被烤成干尸的英法联军士兵,这些让记者团的这次行程,结束的很仓促,他们可以从清国人的眼神之中看到仇恨,英法联军触怒了这头东方的雄狮。
拿破仑口中的睡梦之中的雄狮,不仅苏醒了,而且他仇恨英法两国,接下来是什么规模的战争,记者团的人无法预料,这很可能会是另一场克里米亚战争,死伤数十万人甚至更多的恐怖战争。
送走了欧美记者团,京师就真正的平静了,对于张家湾的英法联军,大清上下也选择了忽略,现在是递交国书的时候,即使大清有了歼灭英法联军的实力,在英法没有给出答复之前,朝廷也不会对这支英法联军动手,困死他们就是了。
英法联军的一百多艘舰船在大沽口被烧毁,还是港岛的补给船发现的,战后接近半个月才发现的,有了这样惊人的噩耗,盘踞在大连湾、烟台等地的英法联军军舰,也开到了大沽口附近。
守在大沽口的两千余英法联军以为救星来了,可他们的想法是天真的,在大沽炮台的必经之路上,驻扎着一支清军士兵,大规模的撤退,根本是不可能的,而大沽口拦江沙,也被沉船堵塞了入口,这些人想要活着撤退,只能游出去。
接近零度的海水,可不是炎炎夏日的温暖海水,即使是海军的士兵,也很难游出大沽口,数百人跳入大海之中,最终获救的只有十几人,这十几人带回了让人惊恐的情报,将近四万英法联军,被清军困在了内陆,他们依旧在奋战,只是清军的人数太多,突围是不可能的,除非有五六万人的援军,不然很难击溃清军救出被困的联军士兵。
紧急军情,这几艘战舰准备从北冰洋回到本土求援,舍弃了运送物资的商船后,这几艘战舰极为顺利的驶出了渤海湾,他们走的顺利,身后的商船,就倒霉了,面对没有什么像样武装的商船,杨福良轻易得手,物资和船留下,人送下海喂鱼。
英法联军的战舰,速度快一些,但他们也只是提前记者团五天到达本土,就在英法两国政府商议救援办法的时候,记者团铺天盖地的报道,让英法两国政府成了世界的笑柄。
世界海军第一大国英吉利,一支战舰与补给船数量相等的舰队,海军的士兵舍弃了舰船,与清军在陆地征战,结果一百多艘舰船组成的舰队被清军全数焚毁,这难道不是笑柄?
贪婪的英法联军,专注与抢劫焚烧东方大帝国的皇家园林,却被清国的陆军围困,这难道不是笑柄?
弄醒了东方的雄狮,激怒了东方的雄狮,英法两国却如哭泣的小姑娘一般手足无措,这不是笑柄?
额尔金伯爵是怎么想的。联军司令格兰特是怎么想的。英法两国的政府官员们不得而知。但清国宣战的国书,却摆在了两国女王、皇帝和政客的面前,看着远东的英法联军被清军屠杀,这是不可能的。
救援,海上的补给是个巨大的问题,组织远东的英法联军,已经耗尽了印度的物资,如今的英吉利也无法组织起足够的补给。来支撑救援大军。
以德意志等国以及沙俄组成的阵营,正在肆无忌惮的嘲笑英法两国,他们的目的,英法两国的政客们也清楚,就是想激起英法两国在远东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德意志在谋求崛起于欧洲,而沙俄的目标也是清国,德意志这个国家,英法可以不予理会,但庞大的沙俄,正在谋求变革的沙俄。却是整个欧洲的敌人,将沙俄拖入战团。也就成了英法两国政客们要做的事情。
不闻不问是不可能的,战争怎么打也是有讲究的,沙俄与米利坚无疑是英法两国对清国开战的强大后盾,但如何将这两国变成后盾,就是政客们的问题了。
拉沙俄下水,相对于容易一些,英吉利自打丧失了印度殖民地之后,在兵源上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大英帝国没有兵役制度,他们组织军队的办法就是雇佣。
沙俄有大批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的老兵衣食不济,招募他们组成一支救援大军,也就是英法两国拖沙俄下水的手段,这个手段虽然很明显,但是很有效。
战胜了沙俄也会挤进来分利益的,即使战败,损失最多的还是沙俄士兵,到时候,参不参战就不是沙俄政府能解决的问题了。
相对于沙俄,米利坚在这场战争之中的地位更为重要,如今的米利坚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而米利坚的粮食,百分之九十都卖给了清国,只要英法扯断了清国的这个粮食供应链条,将米利坚的粮食变成英法联军的补给,那战争才有持续下去的可能,两国才有战败清国的可能!
一系列的外交谈判,开始在欧洲各国进行,最先点头的是德意志联邦,他们答应在英法与清国开战的时候,绝不在欧洲引发新的战端,但是他们也有条件的,就是战争只能在清国五大商埠之外进行,一旦五大商埠的商业受到了影响,德意志答应的条件将作废!
这个条件英法两国,半真半假的点了头,战争开始之后谁还能顾及这些东西呢?到时候一旦英法两国有了胜的希望,这样的条件,德意志也不会过于较真的。
沙俄自然是愿意看到英法与清国开战的,而且如今的沙俄需要一笔财富来支撑战后极度衰弱的国家体系,十五万人的沙俄军队,可以接受英法两国的雇佣,但军资军械军费全部由英法两国来出,除此之外英法两国还要付给沙俄一笔可观的雇佣金,战前这些东西都要结讫。
这样的条件,英法两国也咬着牙答应了,清国的富裕程度远超两国之前的想象,仅仅五个皇家园林就价值二十亿两白银,这样的估价,两国是接受的,看着照片之中那尊被烧毁的金佛,一万八千颗钻石就这么被烧毁了!
只要有个几十座这样的金佛,一切票价都是可以赚回来的,五处皇家园林,就有二十亿两白银的价值,英法两国,借助之前的资料,也对清国的京师进行了估价,即使没有十亿以上的财富,三五亿应该还是有的,这就意味着,只要新的英法联军攻占了清国京师并加以掠夺,这次战争之中,英法两国的收益也是无比巨大的,至少两亿两白银的收益,绝对值得发动这场战争。
搞定了德俄就剩最难搞的米利坚了,但米利坚的态度却出奇的配合,答案只有可以两个字,但这两个字也是有条件的,粮食、物资,米利坚可以卖给英法两国,但货款必须现金支付,如果英法两国买不起或是没有现金支付,英法两国不得干涉清国五大口岸的商业事务。
说白了,米利坚的意思更简单,咱们是做生意的,你们英法买不起,就不能阻拦我们将这些东西卖给清国,以米利坚的粮食出口量来说,英法两国还真是消耗不了,那就意味着,米利坚要做战争双方的生意,而作为战争发起的一方,英法两国,还要保护米利坚往大清运送粮食的船队,一边战争一边资敌呐!
而且米利坚粮食的售价,也是极高的,欧洲粮价的三倍,这就是近期杨猛在广州给出的价格,这高价粮可不是谁都能吃得起的,一旦战事缠绵,仅仅是粮食供应,就能拖垮英法两国的财政,从本土运粮,价格恐怕比米利坚给的还高,粮食的长途海运可不是说说就能办到的。
进退两难啊!米利坚的条件看似简单,但也意味着英法两国不能在清国的南方开战,不能在南方开战,就意味着清国南方的兵力可以调派到北方,这样一来在兵力上,英法两国就要增加人数了。
米利坚的条件,实际上就是在变相的扩大战争的规模,而且在米利坚公使拿出的合约底部,英法两国的政客还看到了军售的条款,这也就意味着英法两国如果不购买米利坚的军械,那米利坚也可以将他们卖给清国的。
可能在米利坚人的眼中,英法真的就是笑柄和冤大头呢?
反正壬雷斯与安德烈,在此次谈判之中出了不小的气力,至于米利坚要从大清攫取的财富,杨猛对此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