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7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爷宏图大略,计长远远不及!”
话说到这里,不宾服不成呐!长江水道、大运河、黄河,这大江、大河连通之后,只要是在大江、大河的范围之内,驳船能到的地方,就是杨家新军的地盘。
若在加上武庄、田庄,满清朝廷除了关外之地,怕是无处可去了。退到关外就安全了?也不是!杨家还有海船的,自江南至辽东,由海路入陆路,这偌大的疆土,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会有杨家的新军呐!
这盘棋,河道工程只是个开端,最多十年的功夫,即使满清退到关外,也没有一丝的活路呐!
杨家的新军可不是水军,上了岸更厉害,以河道为基点,这偌大的疆土,何处去不得?
“这些都不算什么的,老子的真正目的,就是借着水网发展大规模的厂矿,两湖和四川的矿窑,这段时间也该往手里拢一拢了。
就借着协饷的由头吧!如今安庆的兵权在老子手里,加大各省的协饷数量,催的急促一些,各省无钱协饷,就用矿山来顶账,老爷子注资的那一千五百万,挪用一些也是可以的,作为军费未尝不可。
计长,如今这时局,怕是要大变了,朝廷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洋人。
英吉利那边已然有了应对,咱们自然要接着出招的,上海道那地方不错,等颜卿任职之后,拨弄着太平军过去试试水,大江的出海口,咱们是一定要掌握住的!”
无论是对云烟还是对大清,英吉利、法兰西、米利坚都是有野心的,北方的峨罗斯也是一样的,但如今海上的威胁更大,那峨罗斯只能暂避了。
英吉利应对云烟只收现金银的路子,杨猛大概能够摸得清,如今的英吉利政府,怕是已经把云烟的配方看成了势在必得的东西。
联合法兰西,支援太平军,从这两个动作,不难推测出他们的野心,顺利的话,沿江而上就是云南,即使不顺利,也能进军天津卫威胁京畿的安全。
这样的应对措施,意味着战争,对于战争,杨猛也预备了很多年了,若是战败了,杨猛自然无话可说,一旦胜了,杨猛就教教这些洋鬼子,什么叫做真正的禽兽不如。
杨猛这边的应对策略,虽说不是很充分,但近期一战,杨猛也有相当的把握,这一战若是能打到京师最好,那样他就可以接着勤王的名义,入主京畿之地了。
若是打在了南方,杨猛也可以顺势控制整个江南之地,三五年的发展之后。海陆双线开战。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儿。
若是铁甲舰犀利。那此后的战争,就大有赚头了!没有任何目的的战争,根本就是没意义的战争,对百姓而言这是族战,而对杨猛来说该如何从这样的战争之中获益才是重点。
战争的花费,战后的抚恤都是需要失败的一方来支出的,至于失败国的民生如何,就不是杨猛该关注的问题了。能打到家门口都不是什么好人,这些的国家也不值得可怜,穷追猛打、赶尽杀绝才是正理。
“三爷,说到这洋人,上次潘老爷所提修约一事儿,您还没做答复呢!”
与洋人还是与朝廷开战,徐子渭不怎么关心,他所知道的新军,在大清就是无敌的军队,洋人恐怕也不是新军的对手。
三爷所说的应对。徐子渭理解的很到位,无非是大义而已。读书人最擅长的就是这个,修约无疑是个不错的开战借口。
“修约?那是朝廷的事儿,咱们不能拿着这个做借口,这段时间,五大商埠的洋人或许会有些挑衅的动作,这才是咱们要着力的地方。
修约一事,自有朝廷那边应对,咱们要应对的是商事上的挑衅,原则只有一个,只要在道理上站住了脚,咱们谁也不让。
让明湖那边派遣一部分精通西洋律法的人到广州,以便潘老爷和泰辰应对,泰辰那边,一分利益也不能想让,至于潘老爷,还是要以朝廷的谕令为准,这事儿到时候老子这边自有计较,近期主要看朝廷的应对,咱们为辅。”
修约一事,杨猛没什么态度,既然朝廷不会应允,他在修约上做文章,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事涉商务,自然有许多的矛盾,只怕列强各国修约不成,各种各样的挑衅,就会在五大商埠兴起,至于是些什么事件,杨猛就不清楚了,但有一条,无论什么后果,杨家商号是不会出让一丝利益的。
“三爷,修约才是国事,咱们在小事儿上做文章,是不是有些不够大气啊?”
名不正则言不顺,寻衅滋事总归是小事儿,若是因此开战,未免显得不够大气,这大义之名,怕是不好占据呐!
“计长,你想反了,修约不是对咱们来说的,而是对洋人来说的,他们的目的就是修约,为了修约而打仗。
你要是在修约上做文章,废除这些条约,得罪的就不是一国了,而是多国,战争总要有个进程的,先打一国再打多国,一开始就跟多国开战,对咱们极为不利。
若朝廷拒绝了洋人修约的请求,他们势必要寻衅滋事,然后借着小事儿挑起战端,这段时间,咱们要做的就是拿着洋人机心在国际上做大义的文章,先博得一些国家的同情再说其他。
未来的这场战事,咱们绝不能主动开战,等洋人率先开战之后,咱们才能下死手,这样事情的前因后果就极为清晰了,大义的名分也就落在了咱们的手里。
对于英吉利,港岛这地方极为重要,是不可或缺的前哨基地,对此老子也有了安排,一旦洋人开始挑衅,让林吉李残余的人马到港岛周边搅局。
到时候,御晦、剿匪,二者合一,咱们若是能夺下港岛,就将那边的洋人从老到小全数诛绝,那大战也就不可避免了。
咱们本土作战,以逸待劳,即使沿海的战事不利,也能退居内陆继续作战,而英吉利等国,想要维持规模庞大的海上运输线,势必是个极重的负担。
一旦开战,就要全线开战,打咱们就要打国战,无论是英吉利还是法兰西,都很难支撑这样的大战,待到他们财政崩溃的那一刻,战争对咱们来说,才刚刚开始。”
杨猛的计策,是极为阴毒的,列强初期的挑衅或是威胁作战,参战的人员,绝对多不了,一旦战败,列强就会罢手,但战争可不是说打就打说停就停的,屠杀英吉利在港岛的人口,就是杨猛挑起大战的由头。
林吉李是太平军所属,英吉利与太平军之间的关系,也是不清不楚的,即使是屠杀,这借口也很好找,到时候往太平军身上一推,大清也是可以一干二净的,那真正挑起战事的责任,还是要归咎于列强发起的小规模战争。
只要战争初期有了正义的由头,之后的战局怎么样,战争的手段多么下作,都是无关紧要的东西。
看一场战争,首先看的是发起的原因,最后看的是战争的结果,至于战争的过程,除了各国的军队,又有多少人会关注呢?
战争的过程,在杨猛看来无非是胜利者歌功颂德,失败者博得同情的资料而已,无关紧要的玩意儿。
“三爷,这么大的战局,咱们能撑得住吗?”
杨猛虽说只是寥寥数语,但涉及到了国战,消耗的银钱物资,就不是一个河道工程能够比拟的了,一旦大清的财政先于洋人崩盘,那战局就难以预料了。
“固河修渠兴商事!三两年之内江南的钱粮,尤其是粮食,就会有很大的增产,不受天灾影响的江南,在钱粮上足以支撑几十万人的战局了。
至于太平军,挥手可扫的存在而已,待到固河修渠之事抵定,谁能奈何的了老子呢?”
战争所打的钱粮有了保证,这战争就能长久的维系下去,这时代的战争,最终拼的还是刀枪上的功夫,只要有了充足的兵源,庞大的军工产量,战胜只是时间问题。
“计长服了!”
如今徐子渭再看固河修渠,眼界已经全然不同了,固河那是拓宽运兵通道,修渠那是保证粮食产量,而固河修渠的壮丁,就是最好的兵源,数百万壮丁,只要开始了训练,三五个月的时间,就是数百万的新军呐!(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八章 安庆乱局(上)

大清最大规模的火器战,不是杨猛发起的,也不是康乾年间的旧事,而是由左骡子和曾老九在安庆发起的。
太平军翼王石达开亲自坐镇的安庆,聚集了两万多太平军,加上一些信众,石达开在安庆周边的总兵力,也是超过六万的,虽说壮丁们的战力有限,但守城战,他们还是可以胜任的。
石达开经营的安庆,与当年的九江、湖口差不多,城外有四大兵寨,分驻安庆的东西南北,每座兵寨两千太平军,万余壮丁把守,石达开率万余太平军以及安庆的百姓,坐镇城中。
这四座兵寨对于攻城的人马,来说绝对是个极大的威胁,首尾相应的安庆,就跟个乌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