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6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部下们的意见,也不容忽视,雄心就是再大,也要有立足之地,失却了湖南,这湘勇也就什么也不是了,权衡利弊之后,曾涤生就放弃了兵援田家镇的念想。
放弃救援,并不意味着曾涤生放弃了江忠源,湘江子弟同气连枝,江忠源做的越好,对曾涤生来说作用也越大,曾涤生把救援江忠源的任务,通过分析交给了武汉三镇的杨老三,这位与自己同为团练大臣的年轻人,身份比自己还高一些,他曾涤生只是个帮办团练大臣,而杨老三却是实实在在的提督五省水师团练大臣,而且前面还要加上钦差两个字,岳州的一次会面,曾国藩对于杨老三评价,也是相当高的。
既然这杨老三驻军武汉三镇,想来吴文镕败亡的结果,他是不想看到的,可战局变幻之快,却不是曾国藩可以预料的,蕲州失陷、黄州失陷、吴文镕败亡来的如此之快,刚刚上任没两天的老乡党,也在庐州攻防战之中,一败涂地投水而死。
得到消息的曾国藩也是懊悔不已,可想想自己援兵的速度,即使接了信函,就出发,也很难追上老乡党的步伐,救与不救,就没多大区别了。
杨老三的动作。倒是如他想象的一般。但兵至黄州之后。杨老三也停住了进军的步伐,想来他那五千人马,也不敢缨长毛贼的锋锐吧?
与曾涤生想的不同,杨猛不是不敢打,而是不想打,可驻扎在黄州的韦俊、石祥祯两人,摆出的架势却是固守的样子,这可不是不想打仗该摆出的架势。在杨猛看来这就是挑衅呐!
攻城,杨猛想了想自己的实力,第一时间就放弃了这个想法,他这五千人,新手占了多数,收拢来的万余官军,能用的四千,大烟鬼八千,虽说军中有个几十门八抬的臼炮,行动很迅疾。可黄州城内的太平军却是过万的。
一旦这仗打成了巷战,那就是人盯人的死磕了。他这一万七八千人马,能活下来多少,就很难预料了。
打巷战,火器的用途也小了很多,攻城,显然是以彼之短攻敌所长,极不可取!不攻城的话,双方就只能隔城相望了,至于打不打的决定权,杨猛就直接交给了韦石二人。
不打,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旦开战,谁他妈管你是谁,石相公的族兄怎么了,就是对上石相公,到了面对面的时候,杨猛也是一样的选择,能杀不能放!敌人就是敌人,一旦站到了对立面,就是个不死不休的结局。
杨猛蹲在黄州城外与韦石二人对峙,摄于杨老三的威名,韦石二人还真不敢动手,韦俊把前线的战报,传到了天京,主持大局的杨秀清一看杨老三拒守黄州,这眉头也皱了起来。
自打定都天京之后,天王就不怎么理事了,所有的政务军务,都交给了东王杨秀清,手里的权力越大,杨秀清的野心也就越大,若只是做东王,那个凶悍的杨老三,杨秀清大可以不必理会,但杨秀清的野心不止于此,他想谋求的可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比功绩他一点也不差于天王,唯我独尊的心思,早就在杨秀清的心中生根发芽了。
天国的地盘,就是他东王杨秀清的地盘,若是杨老三盘踞在四川或是云贵,杨秀清还能容忍,盘踞在湖北,可是挡住了天国的大业,黄州虽说不重要,但离着黄州不远的田家镇重要,那是两湖的门户,若是现在把地盘让给了杨老三,这天国谋图两湖,进军两广的谋划就要落空了。
两湖是富庶之地,两广是天国起家的地方,这两湖、两广,在杨秀清看来同等的重要,但杨老三的威名不小,天兵与之对战,就没有胜过一场,韦俊、石祥祯,虽是少年英雄,但在资历上总是差了那么一截。
北伐、西征,也是杨秀清一力主导的,现在北伐的林吉李被困在了静海,西征的大军,也是一路坎坷,作为一个有些战略思想的天才,杨秀清也知道西征重过北伐,西征之时,应该派一员老将过去的,赖汉英这厮误了天国的大事。
虽说之前罢了赖汉英的官职,但这赖汉英终是天王的小舅子,江西那边的战事,还得让这位皇亲国戚接手,曾天养在安徽打的不错,这人可用,至于两湖的战事,却不能倚仗那些小辈的人物,当派一员老将过去的。
可杨秀清数来数去,能战的老将除了翼王石达开,就没人了!罗大纲、胡以晃这等骁将,都死在了杨老三手里,秦日纲这样的悍将,也是一样的下场。
现在天兵之中,能对抗杨老三的,恐怕只有那年轻的老将,翼王石达开了。
杨秀清钦佩石达开不假,但说心里话他是不打算重用他的,这石达开,与一般人不同,不仅识文断字,功夫也好更会打仗,而且这位年轻的王爷,也是个有主心骨的,自己的大事,将来怕是要受这位小兄弟的阻碍。
但现今的局面,却是不用他石达开不成,金田起事时的老兄弟,萧朝贵死在了长沙;冯云山死的更早,在蓑衣渡的时候,就被江忠源给打死了;洪大全在广西时,被乌兰泰生擒活捉,解送到朝廷被千刀万剐了;剩下的三员大将,罗大纲、胡以晃、秦日纲,都是死在了杨老三手里。
北王是个小人,只知道溜沟子,指望着他打仗,还不如指望前面那帮小辈呢!两湖必须要到手,杨老三这块绊脚石,必须要搬走。
石达开不得不用,为了天国的大局,杨秀清也只能搁下自己心中的小九九了,就冲这点,杨秀清就算是个合格的政客。
把石达开找来,将韦俊的书信直接递给了小兄弟,杨秀清就不再说话了。
细细的看了一遍韦俊的战报,石达开的眉头也皱了起来,这位杨三哥的意思明确,湖北是他的地盘,想要打湖北,就要真刀真枪的干,与杨三哥较技,石达开心里也有些犯怵。
从桂林到岳州,从岳州到武汉三镇,从武汉到天京,一年有余了,这段时间杨三哥接了朝廷的差事,怕是手里的人马更多了,打杨三哥简单,可他那些悍卒却是棘手的很。
如今的天兵,虽说数量不少,但石达开清楚,与杨三哥的人手相比,怕是三个也不顶一个。(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二章 厚与黑(十)

“东王,若是打杨老三不胜,该当如何?”
沉吟了片刻之后,石达开也开了口,打杨三哥,仔细的思量一下,怕是败多胜少,硬打恐怕只会损兵折将。
对于这个教中的胞兄,东王九千岁,石达开还真是不怎么感冒,自打天王不理事之后,这位胞兄九千岁,时不时的要僭越一下,石达开可不是那些大字不识的将领,杨秀清想干什么,他心里也有些算计的。
“兵事之上,达胞是胜过我的,你说该当如何?”
太平军高层之间的称呼也是相当混乱,按着官面来说,自然是天王、东王、北王、翼王,天王有时还直呼各位王爷的姓名,而达胞、清胞,也是天王的口头语,以示诸王之间的兄弟情份。
若到了降僮的时候,诸王要称呼天王为二哥,称呼东王为天父,口称是儿臣。而东王降僮的时候,多半要唤天王做秀全小儿,若是赶上天父的心情好,小儿二字也会去掉的。
这里面的猫腻,石达开清楚,但为了天国的团结,这降僮之事,还是不能点破的,如今东王学着天王的口气称呼他,石达开心里也有些腻歪,但说正事儿要紧,这些终是小事呐……
“先让韦石二人试探一下,若是杨老三依旧悍勇,咱们只能舍湖北就湖南,同时在安徽、江西用兵。
待湖南、安徽、江西抵定之后,兵分三路,同打杨老三!”
各为其主的话。杨三哥说过。真正涉及到了天国大事儿。石达开也不会过多的顾念杨猛,既然一对一打不了杨三哥,那就待三省抵定之后,群起而攻之。
“嗯!达胞的话在理,若是让你带兵,你觉得带多少为好?”
同时打湖南、安徽、江西三省,依照天国的兵力,十万数应该是足够了。天京城内,有壮丁四五十万,但是天国的财力有限,能武装起来的,只有二三十万,这个数目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在变,具体是个什么数字,杨秀清也说不准确。
问这一句,杨秀清也是有目的的。如果石达开要的人多,这小兄弟。就不能用了,若是要的人少,还能凑活用几下。
“就目前的局势来看,西征大军增兵是必然,我觉得七八万足以!
若是东王有苦难,三五万兵士,三五万壮丁也行!西征的两路大军,多少有些富裕的军械,无非这些壮丁也训练过,到了前线再配发军械,也可堪一战的。”
江南江北两大营,对天京来说是个威胁,虽然之前两大营的兵马走了一部分,但近期,这两大营的人数,又多了不少,天京是天国的根基,在这事儿上,石达开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