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6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祺、孙伯青共同监视李海,杨家上上下下的人,背后都有一双眼睛,那就是影子。
正常的行为,不会被上报。一旦有人行为怪异,这些情报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杨猛的面前。利益能使人团结一心,利益也能使人眼红心黑,杨家涉及的利益太大、太多,对于任何人包括自己在内,杨猛都不会无条件的信任。
左骡子是个有心机的人,杨猛当然不会轻易的放过他,周夫人、左孝琪,也是杨猛控制左宗棠的手段,至于这投名状,则是绝了左宗棠投朝廷的必要步骤,少不得也缺不得。
“我这就办!”
杨老三说的实在,左宗棠知道许多事儿,都是拒绝不了的,还是那四个字,求同存异。
太平军的北伐与西征,在杨猛和左宗棠看来是绝大的昏招,但初期对朝廷的压力也是巨大的,朝廷的兵员不足,绿营八旗废弛,这是个极大的弱点。
江南本就被太平军弄得七零八落,打的差一些也情有可原,赖汉英的西征军,一路攻城略地,没有受到什么有效的阻击,琦善、向荣的南北大营都按兵不动,江南各地也只能谋求自保了。
北伐同样是这样的局势,直鲁豫三地,也不是什么太平的地界,直隶闹过天理教,山东是白莲教的一个根据地,而河南新兴的捻子,也慢慢的在发展着。
太平军的兵锋一指,这些地方的民间也就蠢蠢欲动了,倒不是老百姓想着去叛乱,而是世道太过艰难了,十个老百姓,起码有六七个一年到头也吃不到一顿像样的饭菜,老一代的天理教、白莲教,没什么前途,但新兴的捻子还是比较有市场的。
撇家舍业抢大户,短期看来收成比种地要好得多,驻防直鲁豫皖一带的僧格林沁,肩上的压力也同样很大,僧格林沁手里的兵是不少,但绝大部分要用于拱卫京畿,最精锐的京营,调派个三两千还成,再多,只怕朝廷那边不许。
蒙古铁骑也是一样,虽说直鲁豫一带多是平原,但守城对蒙古铁骑来说有些屈才了,轻兵疾进,迎着长毛贼的兵锋硬打,僧格林沁倒是想呐!可朝廷那边却是不允。
江南已经打成了一锅烂肉,万一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惨败,大清朝廷的军心就再也收拾不起来了,固守一些重要的城池,就成了僧格林沁不得不做的事情。
人少城多,朝廷在北方的兵力捉襟见肘,太平军的北伐大军,也就能长驱直入了,今天失一城明天失一城,恐慌的情绪也在北方蔓延。
京畿之地要保住,同样江南的财税之地也不能失却,朝廷终归是朝廷,不能像长毛贼一样,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乞丐大皇帝,顾虑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
官军守的八面漏风,太平军打的有声有色,这虽说不是战略布局只是无奈的现实,但这无奈的现实,却让太平军上下以为东王指挥得当,改朝换代指日可待。
朝廷上下,也同样觉得社稷风雨飘摇,随时会被颠覆,越是这样朝廷越是不敢放手施为,只能选择固守京畿一带,勒令各地的官员死命的守土。
偌大的朝廷上下,就没有一个人觉得长毛贼只是外强中干,或许有吧?只是没有说话的机会,但武汉三镇的杨猛和左宗棠,却看得清楚,这样的优势只是暂时的,相对于朝廷来说,太平军还差的太多。
论人口,朝廷控制这四万万,虽说离心离德,但稍微出几个愿意扶保社稷脑残货,也比太平军在天京的百万人多的多。
论粮食的占有量,虽说太平军肆虐江南之地,但战乱只是在少数地方发生,绝大部分土地上的百姓,还在过着与往常一样的生活,只不过他们身上背着的苛捐杂税越来越沉重了而已。
太平军袭占了镇江、扬州,断了朝廷的漕运,但这两年大运河本就淤塞,海运的红船,在上海道还是有不少的,以江南之地维持京畿的粮食,海运虽说有些杯水车薪,但也能解一时之急。
天下大乱,虽说是个势头,但距离真正的天下大乱,还远着呢!
太平军基础不稳,粮食将慢慢成为他们的一个大难题,虽说太平军占据的都是江南的富庶之地,但所谓的田亩制度,却是大大抵消百姓积极性的一个物件,太平军掌握的土地不少,但粮食的产出却会越来越少。
百万人聚在江宁,看着不少,但真正论起来,优劣也是极为明显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二章 串联不成就威胁

与左宗棠预计的差不多,赖汉英在安徽打的极为顺畅,胜保这个驻防安徽的,也跑到了琦善的江北大营,虽说自打太平军西征开始之后,他就缀上太平军,但照面他却是不敢打的。
耍笔头子上的功夫,或许这位举人出身的有些本事,但耍刀把子上的功夫,他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胜保与武汉三镇的杨老三,算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安徽是自己的防区,丢了难免要吃瓜落,这位胜老四也是个有急智的一看赖汉英驾驭战船千艘,他就给朝廷上了一道请水师团练大臣杨猛出战的折子。
至于杨老三打武汉三镇时的损失,就不关他胜保什么事儿了。
杨猛这两天也在谋划着推左宗棠上位的事儿,左宗棠在湖南算是有些关系,守长沙左宗棠是有功之臣,而岳州是湖南的北大门,赖汉英的西征大军,看着吓人,让左宗棠任岳州府,也是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
以湖南巡抚骆秉章为首,团练大臣曾国藩为辅,湖南的折子,先一步到了朝堂。为了拱左宗棠上位,杨猛也在湖北走了一趟,新任巡抚崇伦那边,花些银子,折子也就上去了,新任的湖广总督吴文镕,也是杨家的老相识。
杨猛给这位吴部堂也许下了承诺,只要左宗棠任职岳州,他的人马就听从吴文镕的调派,赖汉英的西征大军,隔着湖北可不远,吴文镕也忙不迭的应了这事儿。
与岳州府相比,能得到杨老三的支持。才是最好的底牌。
虽说不是联名的折子。但这也算是两湖官员的心声了。可惜的是,在军机的眼中,这左宗棠是个有前科的,不说别的,单单他之前做了张亮基的幕客,就是抹不去的一个大污点,虽说想让朝廷提拔左宗棠的折子有那么几份,但结局都是一个样。留中不发。
“三爷,这事儿我看还是算了吧!”
瞧着京师来的情报,左宗棠的脸上有惊讶也有无奈,别人的折子他左宗棠不知道,吴文镕和崇伦的折子是什么时候发的,他很清楚,即使用六百里加急,这两份折子也是刚到京师不久,杨老三能立马得到军机议事的情报,厉害啊!
“算了?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三爷想做的事情,天打雷劈都要做成了。朝廷不许?我看他能扛到什么时候。
胜老四那王八蛋想要借刀杀人,老子就先让太平军煞煞他的威风再说,他不是一路紧追吗?让赖汉英来个回头望月也不差!”
杨猛得到的消息,不仅有朝廷扣住左宗棠前程的事儿,还有胜保背地里打黑枪的营生。
“三爷,这事儿可不能干,咱们要是通匪,只怕也会败露的。”
用赖汉英?这杨老三也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但赖汉英好用不假,一旦被朝廷抓着把柄可是死罪啊!杨家在太平军之中有人,但对付胜保之事,不好做啊!
“迷糊了不是?这前程是你的终是你的,无论谁坐上岳州府的差事,到时候都得给老子乖乖的让贤,对付胜保,用不着这么麻烦,散布个消息,就能让他妥妥的生死两难!”
左宗棠虽说嘴上说着算了,但对于岳州知府这个官职,他还是有些向往的,人一旦失了平常心,做事儿也就没了章程,对付胜保这事儿,在杨猛看来简单的跟喘气差不多。
“什么消息?”
“胜保押了五百万两银子入安徽重整官军!”
“这也成?”
“怎么不成?太平军上下,见过世面的不多,你说是攻城的功劳大,还是劫掠到五百万两银子的功劳大?
洪秀全是个什么物件?小人而已!跟着小人时间长了,他的手下出息不了多少人才的。”
最了解太平军的,除了太平军自个儿,恐怕就是杨猛了,有些手段,左宗棠或许不信,但真要用了,对太平军来说,还真是好计策。
深深的看了一眼杨老三,左宗棠不由的有些赞叹了,这也行?还说洪秀全是小人呢!这位用的招数,多半都是见不得人的玩意儿。
“那就试试?”
“试试呗!我觉得这胜保一败,朝廷那边又该催我动身了,到了那个时候,老子就不信他还敢犟!”
胜保从江北大营押运大批金银入皖的消息很快就到了赖汉英的手上,虽说不怎么信服,但官军好打,管他有枣没枣打上三竿再说!
这事儿赖汉英自己就能决断,胜保手下的兵丁不多,连着京营的两千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