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6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师爷进军河西的计划是不错的,可惜早些时候,还没看出这左师爷有偌大的本事,人谁也没有前后眼,这事儿与向军门有莫大的干系,但也与左师爷的态度有关,当时他要是软一下,也不会有今天这事儿了。
有才是好事儿。但恃才傲物就不是好事儿了,河西被占。多数领军的将官,都不怪罪向荣向军门,而是把怨气撒在了左宗棠左师爷身上,既然早就明白,为啥不据理力争呢?河西被占,左宗棠要负绝大部分的责任。
明白人就要做明白事儿,你与个糊涂鬼置气,耽误了大事儿,说的再好、做的再好也是错。
河西被占,长沙的援兵也要分别去救常德等地了,各路援军本就不想接近长沙,这下有了由头,他们就更不会来救长沙了,没有援兵,长沙就是座死城,要想断了援兵们的由头,让他们到长沙合围长毛贼,为今之计唯有出兵河西一途了。
这出兵河西,一般人是不成的,长沙城内的清军,阵营复杂,想要统摄各营,唯有提督官方可,鲍起豹是湖南提督,守省府长沙是他的第一要务,这出兵河西之事,唯有托付于革职的广西提督向荣了。
为了让向荣出兵,左宗棠也没了傲气,亲自上门找了向荣,说了好大一堆好话,向荣这才带着一万军马渡河西去,驻在了岳麓山附近。
对于大股的清军,石达开也不阻拦任由他们驻在了岳麓山,这与太平军的大计并不冲突,若太平军想在长沙附近扎根,才有出兵的必要。
天王的目标是江宁,不是长沙,打长沙只是顺势而为的事儿,一旦离开向老妖驻扎在岳麓山,对太平军来说也是有好处的,没了这一万追兵,转移的路上也能安稳一些。
石相公登台唱戏,杨猛自然不会错过,一份份的情报,他都依着长沙的形势,在地图上做了功课,这也是杨猛一直在学的东西,行军打仗,他也不是个能手,只能一点点的学习。
推演了石达开的三步走之后,杨猛觉得这石相公的路子有些奸猾呢!
“雅月,你也看了长沙的情报,说说这石相公带兵如何呢?”
放下了手里的铅笔,杨猛把头一抬,就想证实一下自己的猜测。
“爷,您就别难为奴家了,这石相公过江之后,一仗没打,我怎么评价呢?”
一听杨猛的问题,古雅月的眉头也皱了起来,情报里只说到,石达开占了哪里,抢了哪里,却没有他打仗的情报,不打仗怎么评价石相公的带兵水平呢?
“从战略上看!”
“这个奴家就不懂了,还是让于将军与您分说吧!”
“嗯!也好,我也看看于彪的水平如何,让他进来。”
不大的一会,于彪就走进了杨猛的宅子,洞庭湖附近虽说连年水患,但风光好、地势高的地方也有一片片的别院,如今这些产业,都属于杨家了,踩着水磨的青砖地面,于彪就走到了杨猛的跟前。
“石达开用兵你知道吧?怎么评价?”
“三爷,这石达开用兵有些奸呐!龙回潭是个好地方,要是依着太平军以往的德性,这常德、宁乡、湘潭、宝庆四城一处也不能幸免。
他兵分四路袭扰这四地,独独漏过了宁乡与常德之间的益阳,难道他们想取道益阳,直入洞庭湖?”
于彪只猜出了石达开的第一步,或许是因为他想的近了,杨猛扫了于彪一眼,若是于彪战略上只有这点本事的话,不堪大用。
“就这些?”
“打下益阳之后,西北是常德,经常德入四川,这段多是陆路,据说太平军有不少的船只。
我猜测,他们是想经益阳,走东北入岳阳,经长江水道直抵武昌,之后这长江涛涛,湖北、江西、江苏三省,就难免兵祸了,最好的地方还是江宁,北上是大运河,南下是富庶的安徽、江西、浙江三省,半个天下的财富,都在这里呐!
入川只是一时之雄,入南京却是一世之雄!”
于彪的分析,与杨猛知道的大体差不多,四川与江南,这两地之间的利益权衡很分明,大部分人都知道如何抉择的。
“嗯!还不错,东西没白学,广州那边的翻江龙到了吗?”
调翻江龙来洞庭湖,一是可以固守八百里洞庭,二是可以阻断长江上游的水道,最重要的一点,杨猛就是要遏制太平军的发展,顺江而下可以,溯江而上想也别想。
“来了三条,咱们的人正在装配外面的铜甲,再有三五天的功夫,就可以试船了。”
“嗯!试船之后,一条开到长江附近,两条留在洞庭湖,郴州附近的煤窑要抢下来,没有煤,这翻江龙就是废物。”
三条翻江龙,足以控制长江、荆江、湘江已经洞庭湖了,船厂那边的效率还算不错,三条翻江龙,三艘铁壳动力船,三十艘带着小型蒸汽机的铁壳驳船,还有三四百门二十四磅的臼炮,广州船厂的生产力,大体让人满意。(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四章 奸狡石相公

用翻江龙巩固洞庭湖的防御,这只是一个开始,洞庭湖周边的土地,绝大部分还没在杨家的控制之下,趁太平军过境之时,杨猛要把洞庭湖变成杨家的内湖,有了洞庭湖,湖南、湖北就在他的兵锋之下了,借着洞庭湖的水军,杨猛还可以沿着长江进鄱阳湖,这内陆的两大湖泊到手,就能直接控制三省之地。
湖泊周边都是鱼米之乡,有了这两大湖泊,江南自产的粮食,就可以随着长江,运到各处战场,将来这太平军要打,清军也要打,弄不好列强各国还会趁机插手,一旦亮明了旗帜,杨猛可能要应对好几方势力,粮食依赖进口,并不是件好事儿,虽说这样杨家能腾出很多的壮劳力搞基建,但弱点也是相当致命的。
有了这两处湖泊之后,情势就大不一样,若是能再进一步,把太湖、巢湖、洪泽湖占下,五大淡水湖在手,江南粮食的一半就要落在他杨猛手里了,手里有了粮食,就能用武庄、田庄巩固这些地区,那这仗打不打,基本都能定局了。
列强可以援助武器弹药,但粮食这个东西,凭现在的运力很难大规模的援助,只要有了足量的粮食,老百姓就会往杨家这边靠,所谓的天下大势,也就有了。
“三爷,您不去瞧瞧翻江龙组装的场面吗?”
正当杨猛谋划着一个个粮食产区的时候,却被于彪打断了思路,见三爷有些恼怒。于彪也吓了一跳。但有些话该说还得说。自己三爷,自打到了洞庭湖,就基本是足不出户的状态,云南那边送来的地图,被他弄烂了一大摞,于彪是怕杨猛累出个好歹来。
“三爷,您这一个多月都没出门了,出去透透气也好啊!”
“看什么看?那翻江龙就是老子设计的。性能什么的,老子不用看都清楚,你小子这些天也多学着点,人家太平军越打越厉害,别到了咱们出手的时候,栽在他们手里,到时候老子这脸皮,还不得当地皮啊?”
太平军一路从广西跑到湖南,打的是有声有色,虽说自己带人做掉了太平军的一个猛将罗大纲。但杨秀清等人的指挥能力,也不容小觑。随着实力的不断扩大,这太平军也会越来越不好控制,有些时候就要敲打一下。
杨猛这些日子,除了推演太平军的战例之外,就是让古雅月给他说一些史书之中的战例,他在地图上推演,一个月下来,眼光是涨了不少,但能不能玩过杨秀清那个天生的战略家还不好说。
论军事上的基础知识,杨猛自忖比杨秀清强得多,但人家是天才啊!保不齐这货脑子一灵光,就能给自己来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那句话怎么说来着,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杨猛的想法也很简单,同等的兵力条件下,无论敌人是谁,杨家新军不许败!
毕竟杨家的武器装备,不次于任何一国,火炮的配置,更是世界第一等的,陆军身后跟着专业的炮兵,以阵地的形式使用火炮,使用开花弹,自己也是当世第一家,这样的装备、这样的配置,同等兵力再打不赢,那新军训练出来还有什么用?
杨家新军的实力和素质,都没得说,只是新军的将领们,大多都是新丁,或许新军里面,也有杨秀清这样天生的战略家,也有萧朝贵、罗大纲、秦日纲,这样上阵就是猛将的汉子,但杨猛不敢寄希望于此,专业的战略战术学习与训练,才是正规军队的做法,指望着灵机一现来取胜,对不起他在新军身上投入的这些东西。
打硬仗,新军是强中强,但似太平军这样打巧仗,杨猛对新军,还真没多少把握。
“石达开的路子虽然奸狡,但打仗靠的就是这个,兵对兵将对将,那是不得已的选择,我要看石达开的战法,你也要跟着人家学。”
以正合以奇胜,这是杨猛这些天跟着古雅月学到的东西,孙子兵法里的东西,这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