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清现在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这五个地方,唯有广州洋人的实力最强,朝廷的实力最弱,这才让咱们有了机会,偷偷与洋人做买卖。
零敲碎打还凑活,你这又是技术、又是机器的,肯定会让外人注意,一旦传到朝廷那里,咱们就是个私通洋人的死罪。
再者说了,小物件什么的,咱们瞒的过去,物件一大花钱也不好使。朝廷更是严禁洋人进入内陆,这洋人扎眼,从广州到云南,这么长的路途,一旦有个万一,麻烦就来了。
洋人愿意做买卖不假,可咱们大清朝不愿意啊!处处提防、处处封锁,咱们这是走得长了,哨卡的情报熟悉了,这次的货物才能顺利回来,一旦次数多了,难免有个疏漏。
一旦各处的哨卡,知道咱们家的马帮运送洋货,给钱怕是也要搜查,你说的那些东西,根本运不进来啊!”
杨勇也是自家的难处自己知道,各处的哨卡,巴不得抓住你的小辫子,来勒索钱财,现在你主动送上去,怕是要财货两失。
“老大,安南一线不行吗?”
作为杨家的掌舵人,对于商路,杨士勤自然有特殊的嗅觉。
“不行!最起码现在不行,安南现在是法兰西的天下,咱们开了那条商路,只怕那些贪婪的玩意后脚就会跟进来。现在安南一线,路途难行,外人也不清楚路线,运送的货物也是寥寥,这才没有引人注意。
咱们家的云烟,可是个一本万利的买卖,洋鬼子将来也会红眼的,没有一定的实力,安南的商路不能大开。”
金三角一带的区域,杨猛最为清楚,河道才是最好的运输通道,但是现在的杨家实力不行,贸然上去只会让人觊觎,老爷子的这个主意是不错,可时机不对,他就直接给否了。
“内陆一线如封似闭,风险太大,不妨就试试安南一线,咱们小心些就是了。”
杨勇对于商路,最为熟悉,自家老三想要的东西,走内陆一线的危险太大了,他不能保证安全,一旦漏了杨家就完了。
“危险也得想办法,现在只能走内陆一线,走安南那边万一引来洋鬼子的注意,咱们死的更快。”
这个说法,杨猛是绝对不会同意的,面对大清花钱就能解决大问题,可面对洋鬼子,只能靠实力,你实力不济,只能成为被掠夺的对象。
“老大!这么办吧!还走内陆一线,多带人手,花钱能过的就花钱,过不了的就硬打,哨卡的人数有限,动作快一些,应该可以走一两次。”
杨士勤想了一下杨猛的说法,觉得不错,现在最好的路子,就是内陆一线。
“不成的!硬打不是办法,一旦动了哨卡,那麻烦就大了,牵一发而动全身,惊动了两广官府,跑都跑不掉。”
老爷子说话简单,硬打!可杨勇却清楚里面的难度,一两个哨卡不是不行,可一旦漏了,就是大麻烦。


 第五十二章 试枪

“好了,咱们先不说这个了,大哥你这次带回来的洋枪,大多是坏的,这个你清楚吗?”
货物的好坏,说在明处那是诚信,做在暗处就是欺诈了,这人谁也不是傻子,不过反应有快有慢,杨猛不怕别的,就怕大哥杨勇被洋鬼子忽悠了。
“这个我知道,好枪人家也不卖啊!但是这些枪也被做过手脚了,那些塞着弹丸的都是好枪,只要通开枪管就是了。而那些看着好的,大多不能用,为了做成这笔买卖,那些个洋人也算是尽力了。”
听大哥这么一说,杨猛也是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想岔了。好的枪械属于军资,贩卖起来困难重重,在枪管里塞上弹丸,这枪就属于损耗了。
“咱们找个地方去试枪吧!都说洋鬼子的这些东西可是利器,带上咱们家的鸟铳、抬枪,比比看这大清的火器,与洋鬼子的火器,到底差在哪里?”
自己缴获的那三把火枪,虽说有效射程到了七八十米,可那三把枪,不能说明这个时代火枪的性能。那三把枪制作精良,很可能不是批量生产的军械。
而大哥带回来的这些枪,可都是服役的枪械,测试他们的性能,很有必要!
“鸟铳、抬枪,那玩意就别带了,不好使!”
杨士勤开了口,鸟铳、抬枪,杨家也有个几十把,只是这东西……
“爹,这些得试,大清在广东败了,肯定有这方面的原因,不试试我心里没底啊!”
在杨猛的心里,这样的火枪威力实在垃圾,大清人多势众,就是有三分之一的人,带着火器就不会败得那么窝囊。
“行!咱们就去西山那里试枪吧!武庄显眼,火枪的声音不小,别再让官府盯上。”
对于官府,杨士勤的戒心很重,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用在云南也合适,贺长龄这次任由手下胡乱行事,这总督的位子怕是坐不了多久了。
“这些枪有不少坏的,您老就费心找些合用的铁匠,和巧手的师傅吧!”
杨猛说这话,也是觉得有些无奈,自己手里除了几个皮匠、铜匠,剩下的都是玩刀的粗人,这个时候,只能找老爹求助了。
一大清早,父子三人走出了库房,杨家上下也开始忙活了起来,先是马帮的弟兄,趁着天早赶紧的把枪械火药,装上了驮马,悄悄从武庄的后门出发,直奔西山而去。
杨士勤则是忙活到中午,才找齐了杨猛要的人手,本来找些匠人,不需要杨士勤的出头的,可走了丁保钧,他手底下没什么合用的人手,有些事情就只能自己干了。
西山是杨家的秘所,等闲的匠人,杨士勤也不敢往那里送,自家老三一句找合用的人手,可把他这个做老子的给忙活坏了。
吃了午饭,父子三人才带着十几个工匠,踏上了通往西山的道路。
到了地方,杨猛先是让守在西山的刀手们,就地取材用原木做了一个靶子,找了些白灰,在靶子上画好圆圈,工匠们已经挑出了十几把款式一样,没什么问题的洋枪。
“大哥,该你的人上了。”
这次购置枪械之前,杨猛就交代过,一定要学会洋枪的用法,这些枪械都是用的黑火药,需要用通条捣实火药,这也是个技术活,做不好枪械的威力就发挥不出来。
杨勇一挥手,十几个马帮的弟兄,就开始试枪了。这次杨勇在广州那边,一呆就是一个多月,这事当然忘不了。
“你们的动作都慢一些,让我仔细看看。”
杨猛差人在靶子强五十多米的地方,划了一道线,先试试这些枪的准头与威力。仔细的看着他们的动作,玩枪也是杨猛的强项之一,一通百通,十几个人装了一次弹,杨猛也就学了了大概。
之前缴获那三把枪的时候,杨猛就跟老丁学过,现在看了正规的动作,心里也就有了谱。
火枪的弹药,都是提前装纸袋之内,用起来很方便,只要撕开纸袋,先把火药倒进去,然后用通条轻轻捣一下,再装弹丸就是了,不过这弹丸也是个稀奇物件,外面竟然裹了一层皮子,不使劲根本压不进去,有几个刀手的枪弹不合适,还拿起了小锤子,一下下的砸着通条,压实之后就可以击发了。
十几把枪一起开火,也算声势浩大,一阵浓烟过后,那十几个人,就开始检查自己手里的火枪了,还好只有两把没有打响。
杨猛起身,过去检查了靶子,一发命中一尺方圆的白圈,两发打在白圈之外,其余的脱靶。铅弹打入新鲜原木三四公分,这个杀伤力已经不错了。
“三爷,这就是英国人的伯克燧发枪,是打得最准的火枪,只是装药速度比不上那些褐贝丝火枪。”
说话的这个杨猛不认识,但听这意思,这枪还是最好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个年级不大,也就三十岁左右的大清百姓,能明白这个,杨猛表示不理解。
“大爷与洋人交易的时候,那个洋人说的,他说这是最准的火枪,只是填装稍显麻烦。”
这位看来就是大哥带回来的伙计了,十三行的伙计,这位的心还不小,现在还想着邀功呢!
“不说那些短枪,咱们这次带回来,最多的是哪种火枪?洋鬼子用的最多的又是哪种火枪?”
这所谓的伯克式火枪,杨猛以前就见过,枪管两边带着膛线,子弹是特制的,装填很是费劲,稍有疏忽就难以击发,而且从带着膛线的枪管里取出铅弹,用脚趾头想都费劲。
“褐贝丝枪是英吉利人用的最多的,那枪比伯克枪短一些,我见过很多次的。”
“那就去挑出几把来,让这些人接茬试!”
枪的性能好,不代表实用,褐贝丝枪既然不是最好的,可为什么英吉利人大量装备?这里面不可能没有原因的。
十几把稍短一些的褐贝丝火枪被挑了出来,杨猛也看过,这枪的口径与伯克差不多,但没有膛线,装填起来就省力了。
装填击发,五十米的距离,两种枪的命中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