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该死的死了,以后有些不该死的人,就会活下来,试药只是其一,接下来杨猛还要用这些该死的,来开山修路,死敌人总比死自己治下的百姓要好的多。
“三爷说的是!我照办就是了!”
这是个歪理,但刘一贴也觉得不错,与其一刀砍了,倒不如用来试药。
“心里有负担是不是?那你说说,最近都弄出了什么好药?”
“金鸡纳霜,是治疗寒热大症的良药,只要服了,七八成的人都能活下来,单此一药,就救了数千人的性命。
依着金鸡纳霜制药的法子,医学馆把咱们治虐的方子青蒿弄了一下,发现这种药不仅对寒热大症有效,还能适当的遏制一下痒子症和其他瘟疫。
其他的成药,药效也强于汤药,虽说成药有些伤人,但对急症,却是个极好的法子。”
刘一贴这么一说,杨猛也对医学馆的事情,有些上心了,他也知道一些简单的医学知识,只是之前不敢说而已,有了试药的,这个法子也可以用一用了。
“这不就结了,试药才死几个人?你看看这些药物救了多少人?为了救人,你也得扛起这个担子来!
输血、输液,也是治病的法子,但人的血分了好几种,不能区分血液的种类,也是个要命的玩意儿,这事儿,你和西医说一说,试一下吧!具体成不成,我也不知道。
输液,就是往血管里打盐水,多少浓度我忘了,还有碘酒、红药水之类的……”
杨猛竹筒倒豆子一般,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倒给了刘一贴,这些东西,做不得准,只能让刘一贴回去慢慢的摸索了。
刘一贴也弄了纸笔,一样样的记录之后,又重复了一遍,这才将十几页纸,珍而重之的揣到了怀里。
“三爷大爱!”
“甭拍马屁,做好了分内的事情就是你对三爷最大的帮助。
我说,你给我的那药,怎么那么厉害,没毒吧?”
说完了正事儿,杨猛也就把话头调了一下。
“用的都是极品好药,一次一颗绝无问题,那是秘传的验方。”
“操!一次一颗啊!我他妈吃了俩!”
“呃……三爷,那种药终不是正途,慎用!还是用医学馆开的那些补精益气的方子和药膳吧!这样才更长久!”
一听杨三爷用了那药,刘一贴也有些头上冒汗,那东西虽说无毒,可药效比什么毒都厉害,不知不觉之间就会被掏空了身子骨。
“知道了,听说莲儿那边诊脉的效果不错,是真的吗?”
“嗯!三夫人这两年,勤练内家拳。身子骨已经成了。可以受孕。好好调养当无问题。”
“嗯!这就好,给我也诊诊脉吧!”
既然莲儿成了,那就开工,省的老爷子那边老是催促。
“三爷的脉象蓬勃有力,面目之间气血旺盛,不该服食那样的药剂啊!”
“一夜四个,你试试?”
“呃……三爷的身子骨还在勃发之时,一夜一女阴阳调和。加上药食对身体大有裨益,多了就要伤及元气了。”
这些话,刘一贴听听就忘,但也没忘了提醒杨猛。
“嗯!知道了,这次找你来,主要是为了养颜的方子,你那边可有?”
“有!这次过来,我带了几十种配好的养颜方子,都是验方,绝对无毒无害!”
这刘一贴倒是与自己想到一块了。可医学馆建了,主要是为了行医治病的。可不是为了溜沟子的,这事儿可不能提倡。
“溜须拍马可不是医学馆该干的事情,对治病没用的事情,即使要做也要提前报上来!”
“三爷,您开了医学馆,这是大功德,咱们医学馆内部虽说有些纠葛,但医学馆上下,对三爷还是敬重的。
您四处奔波难免忽视了一些东西,这两年医学馆请来了不少离职的御医,专门给杨家开了一个专门的药局,算是咱们这些医者对三爷的回报。
自从上次您让我调了那些秘药,这些东西就在筹划之中了,只是没机会见三爷,这些东西咱们也不敢擅自送来,这次有了机会,我才送来了。”
公道自在人心,有些时候,不看你说了什么,也不看你做了什么,而是看你做成了什么!
明湖医学馆,算是云南唯一一个开放的所在,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当然这种开放也是有限度的,一些掌握了机密的人还是不能离开医学馆的,比如说刘一贴这样的。
交流,不仅让云南的医学馆,有足够的医界威望,能够成功请到各地的名医和离职的御医,一些针对老百姓的廉价药方,还有西洋的一些特效药和卫生习惯,也被这些医者带到大清的许多地方。
中西结合,听着是个大课题,但在一些具体的药剂方面,这中西结合也是有奇效的,只一个廉价的金鸡纳霜,就为明湖医学馆在业界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廉价,这是对大清百姓来说的,刘一贴自然知道这东西的金贵,杨家是在里面贴了大笔钱财的。
大开医学馆,也是医界的一桩盛事,虽说敝帚自珍是各行各业的大毛病,但明湖医学馆教授的东西,折服了许多客居云南的名医。
名医虽说只是客居云南,过不多长时间就会离开,但大量的验方,被留了下来,验方绝对是医者手里吃饭的家伙事,这些东西也为中西结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杨猛虽说不怎么关注医学馆,但在银钱方面却从不限制,再加上刘一贴本就不是什么名医,在接受一些新鲜的事务上,没有什么心防,医学馆就这么在放任的状态下,一步一个台阶,慢慢的攀上了大清医学界的高层。
如今的医学馆,早就不是开始时的样子了,大几千人弟子,各地名医数百,离职御医十好几个,就是比之紫禁城,刚刚起步的医学馆也是不差分毫的。
云南虽说地处西南,但明湖医学馆,绝对是南方医界,执牛耳者,之前刘一贴请辞,多半也是因为自己的资历。
医者,虽然不能说全都是好人,但比起一般的平民百姓,有名望的中医,七八成还是还是有良心的。杨家救苦救难,不惜银钱支撑医学馆的发展,也博得了多数医者的好感。
有些东西,并不用杨猛刻意的要求,一个投桃报李,就能够解释这些东西。
刘一贴本就是杨猛一手扶起来的,有些东西,也是他在暗地里推动的,所以也就有了几十种成品的养颜方子。
这些东西,对一些名医、御医来说,本就是小菜一碟,除了药材是个问题之外,这些方子,在医者看来,也是最不值钱的方子,相比于杨家做的事情,献出这些方子,对各地的名医和离职的御医来说,根本就没什么负担。
“哦……这样也不成,没有你暗中推动,哪有这些东西?
医学馆,就应该做医学馆该做的事情,救死扶伤,才是你刘一贴的本分。
不过嘛!我这里有个好主意,不知你想不想听一听?”
医学馆心向杨家,自然是好事儿,但杨猛对于医学馆,却有自己的要求,这么一个时代,医学极度落后,一场小病,都有可能要命,弄好了医学馆,有些病才能够医治,万一自己或是家人得了病,到时候,就要看医学馆的功夫了。
说到这里,杨猛也就有了拆分一下医学馆的念头,中西结合是个路子,但传统的中医博大精深,不是一个医学馆,能够弄透彻的,中西结合是一条道路,但不能因此废掉了中医。
而自己要弄得化妆品,照着保健的路子走,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单独劈出来,对医学馆也有好处。(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二章 一念而兴(下)

“请三爷指点迷津!”
别人不知道明湖医学馆是怎么来的,但刘一贴知道,医学馆的事情,全部都是杨三爷谋划的,自己不过是个马前卒而已。
“我先不看你说的东西,先说说医学馆的将来吧!
医学馆,一分为三,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这是医学馆的主路子,有什么疑问吗?”
“三爷的谋划甚好,正好能解决,如今医学馆之中的纠葛,不满于西医的就让他们去研究中医。
而不愿意中西结合的洋医,就让他们去研究西医。其他的就研究中西结合,这个法子再好不过了。”
这些事儿,刘一贴想过,也有人这么提过,但没有杨三爷的应允,医学馆的路子,刘一贴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现在杨猛开了口,那困扰刘一贴的事情,也就解决了。
“医学馆,还是由你来负责,分出中医馆、西医馆、中西结合馆,分派合适的人手掌舵就是了,这些人的选择,也由你来办!
医学馆的路子还是跟以前一样,好法子咱们不能独享,分出去用起来,一是可以试药,二是能造福百姓,这个没问题吧?”
医学的发展,杨猛没必要保密,当然白药那样的配方还是要保密的,医学想要快速的发展,也是不太可能的,这需要大量的经验,只有慢慢推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