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老二那边也不爽,跟着他老师在伊犁玩沙子呢!等老二回来,你可得好好压压那小子,一天在我面前人五人六的,你可得给他个好看!
滇西这边的事儿,就按你说的来,这些东西我都在行,两个月时间我保证云南各地的存粮,七成都会到咱们家。”
“那就行了,这回你遇上自己拿手的事儿了,但是现在这个时间大批的购粮,你要带上刀手,要防备各地的匪贼,别被人在路上抢了。”
自己这个大哥,头脑够用只是束缚太多,这事儿不提醒他一下,弄不好就会着了别人的道儿。
“哦……,这个我还真没想过,听你的!”
送走了大哥一行人,杨猛就开始扫荡滇西的庄子了,新招的刀手,经过新军的训练,一个个都很安分,问题主要出在了农庄。
这次招下来的山民,小半不通耕种之法,每天让他们挖沟开渠兴修水利,有些人不愿干了就出来闹事儿,山民心齐,不管对错一拥而上,就造成了滇西的乱局。
对那些不愿干活出力的,杨猛也算是客气,三两银子或是二百斤粮食,拿着这些交出土地,该上哪上哪,杨家不养这样的白眼狼。
半个月的时间,杨猛把滇西的农庄扫了一遍,清出去几千户不听管教的山民,迁进来数万户,周边的汉人百姓。
滇西的农庄,也在半个月里,大变了一下,原本山民为主的农庄,现在大半都是汉人,一个个新的庄子,也在滇西快速的建了起来。
兴修水利、整理田地、建造农庄,地里没了收成,这些人也没闲着,在杨家的供养之下,许多朝廷想干而干不成的事儿,就轻易的做到了。
一万汉人练勇也被插进了各个庄子的刀手之中,各个庄子的刀手,也开始不定期的流转,现在原本山民的寨主头人,想要在农庄或是武庄一呼百应,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杨勇那边也进行的极为顺利,多数土地歉收,正赶上了青黄不接的时候,这市面上的粮食一缺,土地的价钱,直接跌了个底掉儿,在一些庄稼绝收的地方,二三十斤粮食就能换一亩地,五六斤粮就能买一个人。
趁着饥荒,短短两三个月,云南至少有三成以上的良田,落在了杨家名下。各地的官府,杨勇也花了大价钱,土地交易在官府的主持下进行,这也算是奇事儿吧!
滇西的大局初定,但是还缺一个掌舵人,杨猛不能呆在滇西,杨勇又不合适,而杨猛手里也没了合适的人选。
最后只能在老爷子身上打主意了,杨府的大管家丁保钧,便被抓了壮丁,从总督府出来,在滇西找了一个闲差。
滇西的事情,杨猛已经梳理清楚了,独眼猎鹰丁保钧坐镇滇西,能力上绝对绰绰有余,滇西的大局稳了,杨家的局面也就安定了下来。
杨猛刚要腾出手训练一下滇西的刀手,在广州,海滩一战让他发现了新军的不足,各人之间缺少配合,这对军队来说,是个巨大的破绽。
可事情还没起头,昆明老爷子那里就来了消息,说是新督李星沅到了,云南各地四品以上的官员,要到总督府候驾。
而杨猛这个绿营参将,也在这个行列之中,无奈的杨猛只能把滇西的事情交给丁保钧,自己带人又匆匆的向昆明城赶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下马威对三把火

杨猛九月初返滇,在滇西耗时半月有余,来回用了将近一个月,主要是在路上的时间耗费太多,加上云南多山,官道也极为难行,往返一次颇为耗时。
十月将近月底,杨猛回到了昆明,新督李星沅还没到,时间上的安排还算合适。云南各地的四品以上官员也来了大半,其余的也大都在路上了。
没有府衙的事情压着,云南官员们难得一聚,趁等候新督的时间,昆明城又上演了一场拉帮结派的好戏。
杨猛对云南官场不熟悉,加上绿营参将的身份有些烂,也没人愿意理会他,他也乐得清闲,转身就蹲到了西山。倒是老爷子那里每日宾朋满座,昆明杨府的宴会也是天天不断。
这新督李星沅好大的架子,自从接到了新督要来的消息,这群云南官员苦等了一个月,李星沅才姗姗而来。
迎接新督到任,是云南的大事,杨猛这个绿营参将,也无奈的加入到迎驾的行列。
趁着新督还没到达,云南的官员们也开始相互议论了起来,滇西那边迆西道罗天池称病没来,迆东道徐柳臣则是巴巴的窜了上去,到云贵交界处去接驾了。
“罗天池那老儿,以为称病就能躲过一劫?想得美!这次云南的官员,都跟着那老王八遭殃了,没有永昌回乱,咱们起码能舒坦一些。
这下可好,走了贺大人,也不知来的是个什么玩意,万一这新督不识云南民情。还不是咱们跑断肠?”
“这话不假。滇西的回回也是拿烦人。反就来次大的,咱们一气灭了他们了事,这一次次的,真是让人跑断腿啊!听说缅宁那边又有异动,也不知是个什么情况?”
“嘿!据说那李星沅是个狠的,这次滇西那边要遭难了,你们滇西的,可要勒紧了裤腰带。待会儿别拉裤子里。”
“狗才!说什么呢?你才拉裤子里呢!滇西的官员也是不少,他李星沅狠又怎样?他还能罢了滇西所有的官儿?借他个胆儿!”
“杨大人,您在云南可是这个,家里老三又是正牌的绿营参将,这事儿您怎么看?”
一众云南官员,揪着滇西的事情,就拉开了话头,不大时候,这火就烧到了杨士勤身上。
“我?我是铜盐大使,还兼着贵州四川的铜盐事务。这偌大的摊子就够我忙活的了,滇西的事情。咱是管不了的。我家老三?防疫营要是算作正牌绿营的话,那……呵呵……”
杨士勤也不上钩,遮遮掩掩就要混过去,和这帮子狗才较劲,多没意思。
“话可不是这么说的,您那里最有钱,缅宁最近怕是又要出乱子了,你不得出些军资粮饷啊?”
“军资粮饷?你们想的美!盐课银子全投铜课上了,我现在穷的底掉儿,你们还是从其他课税里想法子吧!铜盐两课现在不问你们要钱,就是咱老杨厚道了,指望着从我身上刮油水,门儿也没有。”
杨士勤这话一说,好几个道府官的脸色就变了,掌管铜盐两课杨士勤是朝廷的红人,滇铜复起也是云南的头等大事,新督弄不好真如杨士勤所说,会从云南的其他课税之中刮取军资,这事儿可要好好计议一下了。
对于新督如何处置滇西回乱,这些人心里都有数儿,云南就是个是非窝子,现在谁进来谁死,比照一下李星沅的经历,他的手段也很容易预见。
杨士勤的话头一转,云南的官员们,就立马结成了一个个小圈子,有些事不触及自身利益还好说,一旦触及到了,兔子也会咬人的。
站在角落里看戏的杨猛,暗中朝老爷子竖起了大拇指,徐子渭真是个人才,这主意妙啊!李星沅还没到,云南官员就准备给他个下马威了。
这李星沅也是掐着点儿来的,正午时分,不差分毫,这位新督的钧架出现在了总督府的门前,一众云南官员上去见礼之后。
暂署总督府事务的徐柳臣,将总督印信、云南巡抚的印信,一并交接给了新督李星沅。
“诸位同僚,滇西民乱复起,咱们该给朝廷一个交代,诸位可有什么话说?”
总督府衙门的大堂之上,李星沅端坐大案之后,扫了一眼堂下的云南官员,慢悠悠的问了一句。
这话到了云南众官员的耳中,就跟听了个响屁差不多,民乱现在就是个是非窝,说话?怎么说怎么错,傻子才上去凑热闹呢!
“总督大人,滇西之事罪责俱在迆西道罗天池一人,属下请杀罗天池。”
迆东道徐柳臣与李星沅是世交,算是李星沅的叔父辈,不然也不会巴巴的到云贵交界处去接驾,云南现在是个是非窝,丢官那是小事,弄不好就会丧了身家性命,还是找些替罪羊比较妥帖。
把滇西的事情,草草一弄,先换朝廷一个褒扬再说,弄不好就会有机会离开云南,调任到别的地方,至于云南的乱局,还是留给冤大头吧!
“徐大人,这话过了吧!滇西之事起因如何咱们都清楚,归咎于罗天池是不是有些牵强了,再者说了……”
堂下的这位刚要反驳徐柳臣,李星沅就直接给打断了。
“那起因如何,你来说说,本督真不清楚。”
“呃……”
开口的这位,立马就被堵了回去,怎么说?说是朝廷的举措不对?身为下官诟病朝廷大政,那可是大罪啊!
“怎么?说不上来了?那我来说,回乱在云南绵延日久,回汉征伐、官府偏帮,这就是原因,如今缅宁回乱再起,各位说说该如何料理?”
李星沅这次远赴西南,虽说是升了官。但云南之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