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父大人,您看这样行不行,咱们联合徽潮商帮,再拉拢五大口岸的其他巨商,选出几个势力最大的,组成一个联盟,粗略的划分地域,至于其他的小的商家,则是按照徽潮商帮的样子,由我们几家分别控制。
这样一来,一进一出咱们几家单做扒皮的买卖,就能财源滚滚,同时也能让那些小的商家沾些油水,这么一来阻力会小上不少的。”
想到这里,杨猛拿出了集团公司的架构,自己组织的联盟,就是总公司,入盟的各家就是下属的集团,那些个小商家,就是组成集团的小公司。
“不错,咱们的规矩也可以一步步的来,就如同当年的十三行一样,这样咱们在与洋商的交易之中,也不会吃亏,洋商也没机会讹诈我们了。
初期先是松松垮垮,只针对洋商,咱们得了专销权之后,再慢慢的调整。当初你在云南的想法也是不错,就依着你的法子,先让这些大商豪商吃上顿好肉,等咱们的实力大了,再把他们一口吃掉,这样整个联盟就是咱们的了,大清的商场也就是咱们的天下了。”
两翁婿一对一答,商业联盟的架构就出来了,第二天潘仕成就召集了徽潮商帮在广州的几个大家,把这主意拿出来之后,也得到几大商家的赞同。
杨潘两家的实力太强,凭徽潮商家在广州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对抗两家,如果多引进几个大商,相互牵制一下,对各家来说都是好事。
在潘仕成和徽潮商帮的联系之下,大清五大口岸的十五家大商,齐聚广州城的荔香园,一番商谈之后,一个松散的联盟就算建起来了。
现在各家主要针对的就是洋商,尤其是东印度公司这样的洋商,虽说西洋各国,也有生意上的竞争,可他们毕竟处在强势地位,这些大商们也没少吃洋商的暗亏,荔香园潘氏的这个提议,也算是说到了各家的心里。
弄出最初的草约之后,十五家大商的家主,各自签字画押,毕竟这个商业联盟,是极为松散的,为了不让这个商业联盟暴露在朝廷的眼皮子地下,十五份各大家主签署的草约,就成了他们各自的束缚。
背着朝廷建了这么大一个商帮,偷逃的税赋,以及这个商帮巨大的财力,都是这十五家的取死之道,为了身家性命,为了丰厚的利润,这个松散的商业联盟,也是有一定向心力的。
至于地盘的划分,杨潘两家占了优势,不仅独占了广州商埠,而且上海与宁波,也各占了两成的份子,这个结果已经很好了,一个坐拥数千万甚至数亿资产的商业巨兽,十五家商盟就此成立。
而商盟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付东印度公司,听了潘仕成的讲述,其他十三家不由得大呼上当,上了潘杨两家的恶当。
但巨大的利益。和杨家硬实的刀把子。让十三家巨商选择了妥协。杨家存着什么心思,他们不会去管,商人最看重的还是利益。
再者说了,有了杨家这个打手,对十五家商盟来说是大好事,这些年大清各地的匪患不断,杨家这次在广州城也打出了声威,有杨家镇着。加上各大家族在老家的团练,就是朝廷真想要对付这十五家商盟,也得仔细的思量思量,能不能得手?
巨大的利益,让其余十三家,或有意或无意的忽视了杨潘两家的野心,这两家做什么他们不打算去管,只要有了丰厚的利益,其他的都是无所谓的。
虽说支持杨潘两家对抗洋人在大清最大的商家东印度公司,可杨猛提出的约战的主意。却是其余十三家不能接受的。
他们再怎么说也是正经的商家,不是杨家这样来路不明的匪商。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与东印度公司约战,败了还好说。
万一胜了,这东印度公司不依不饶,引发国战,那最终倒霉的还是他们这些商人。
“愚昧!”
随着一声怒喝,杨猛的手掌拍在了黄花梨的大桌之上,满桌的茶盏一时间也跳个不停,刚刚还乱糟糟的大堂,瞬间静了下来。
“杨老三,你这是何意?”
“愚昧?我看你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儿才是愚昧!”
“怎么?你杨家还要做这十五家商盟的老大不成?”
……
十三家的家主,最小的也四十多岁了,被杨猛一声怒喝惊了一下之后,脸上也挂不住了,纷纷出言指责。
“哼!上月杨潘两家有三十万的货物,被东印度公司劫走了,他们还杀伤了杨家三十条性命,这次约战不开,以后杨潘两家的遭遇,就是你们的遭遇。
大清的八旗和绿营,你们敢依靠吗?庚子年一战,獠牙纵横的虎门炮台,被几艘炮舰,一千多洋兵,区区一天的功夫就打了下来。
战事扩大之后,八旗、绿营合力,仗打的那叫一个热闹,耗费无数人力财力,节节败退不说,还致使东南糜烂,这样的人马你们敢依靠吗?
这只是一个英吉利啊!米利坚、法兰西等等各国,哪个不是饿狼,他们把我大清当成了肥肉,只等着咱们露了破绽,好上来美餐一顿。
各位都是商家,印度、安南、南掌等国是个什么样子,你们也该清楚吧!不清楚那我就给你们说说,那些国家在列强各国的口中,就叫做殖民地。说白了就是要把咱们变成他们的属国,可以随意买卖疆土的属国。
明朝之前有蒙古人的元朝,还有当今这个朝廷,是怎么来的,想必各位比我这个小辈要清楚的多。等列强各国打将上来,咱们就又要经历元清这样的大变故了,到时候各位是死是活,由不得咱们啊!
通商!只是个开端,就跟当初的互市差不了多少,各位好好想想,接下来会是什么?”
杨猛这话说完,大堂也慢慢的静了下来,十三位家主,都是识文断字、见多识广之辈,杨猛说的话,很有道理。
“两国之间的事情,你杨家又能做什么?”
“是啊!约战之事,你杨家能胜吗?万一漏了怯,岂不是让他们看到了大清萎靡的一面?”
“就是胜了又有什么用?你杨家撑死能养多少人马?一门大将军炮,几千上万两银子,鸟枪抬枪,也是精细的火器,养兵的耗费,不是一个商家能承受的了得。
你杨家毁家纾难防治瘟疫,这个我赞成、朝廷也褒奖,可蓄养私军,无论是什么目的,在朝廷那里都是死罪一条,这么做值得吗?”
“这话不错,杨三公子,你就给我们一个解释,说得通我们就支持你。”
……
从第一个人打破沉默,各大家主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里面也不乏有见地的,杨猛听了这些诘问,微微一笑便重新开了口。
“杨三不才,忝为一营之参将,手下有八千悍卒,这些人保护我们十五家商盟应该足够了吧!
这次约战之兵,用的都是洋枪洋炮,是杨三花了大价钱自洋鬼子手里购得的,大半年的练兵,这些人可堪一战。
约战败不败我不知道,但我带来的一千人,打不赢是不会活着回云南的。
这次约战不用你们出钱出人,我杨家一力承担,你们要做的只是摇旗呐喊,打赢了,洋鬼子还敢轻晦吗?
这次约战就跟生意一样,赚了那就是盆满钵满,赔了也不一定输上老本。如果赢了,你们各位以后有麻烦,我杨家也能出头,但这军费就要十五家平趟了。”
杨猛的话说完了,十三位家主,多数脸上露出了认同的表情,看来防疫营的军费,以后有着落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口迁移

杨老三的话说的不错,朝廷是靠不住的,十三家大商,大多都是世代经商的人家,再不就是在庚子年之后,迅速崛起的小商户。
庚子一战,虽说平民百姓没有受到多少戕害,可不少的大商家被重创却是个事实。祸端起于八旗与绿营,军费、协饷、劳军,多少大户丧身于洋妖或乱匪之手,但这些事真正的起因是什么,在座的大都心里有数。
十五家商盟有了杨家这个异类,利大于弊!世道在改变,而整个大清对这事儿感受最深的就是商人,货物种类的改变,收入的改变,随着世道的改变,这些商家也在改变。
乱世的端倪已现,各地的匪患猖獗,动不动就是暴乱、反叛,朝廷的兵将又太过无能,几百乱民,就得调动州府的大军,而且胜不胜还两说,有了杨家的八千兵马,就是用不上,心里也能安稳不少。
再者说了,杨家这次约战是胜是败,对他们的影响也不是太大。杨家败了,洋人就敢轻启战端?大清海岸周围有多少洋兵,这些人还是有数的,真要是灭国大战,洋兵还不成。
杨家取胜当然就更好了,洋人越是忌惮大清,在座的这些商家得到的好处就越多,安稳的世道是做买卖的好时节,战乱是大部分商家最不愿意看到的。
杨潘两家提议的十五家商盟是个好物件,如果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