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10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萨克虽说是大清的属国,但也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如今的哈萨克可是沙俄正经的国土,一旦西北军先一步进入哈萨克,就要落人口实了,师出无名,这可是兵家大忌呢!
好在沙俄那边,给了左骡子运作的空间,对于哈萨克的统治,沙俄那边也是以剥削为主,哈萨克多半的人口都以游牧为生,游牧所获并不是很富足,这段时间沙俄那边也是频频开战,税赋的沉重,也让许多哈萨克的百忍无可忍,收买哈萨克的百姓,让他们叛逃,惹的沙俄军队率先进入中亚三汗国,就是左骡子所谋求的师出有名,一旦沙俄的军队,进入中亚三汗国的过境之内,国战就要开始了。
屯兵于哈萨克周边策动哈萨克国内的实力东进、叛乱,就是左骡子最近在谋划的大事,这哈萨克与蒙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左骡子这边许出一个中亚汗王的位置,也是有这个权力的。
钱权迷人眼,有了大清总督的许诺,哈萨克国内的贵族们也是很给力的,作为之前的属国,对于大清,哈萨克的贵族多少有些失望,但并不绝望,甘陕总督左季高,一月之内灭中亚三汗国,大军挺进阿富汗,这样的消息,虽说没有传到津口,但在哈萨克还是有许多人知晓的。
作为边民,哪个强就倒向哪一个也是正儿八经的选择,如今大清国几十万人马屯扎在哈萨克边境,即使没有左骡子的策反,没有沙俄的沉重税赋,许多人也是会倒向大清的。
哈萨克的异动,很快就引起了沙俄的反扑,沙俄是个对外扩张的国家,对于领土很是重视,不需要等国内的允许,沙俄的西伯利亚总督,直接就派兵开始镇压哈萨克的叛乱,阻拦哈萨克的人口向东迁移。
人随地走,是沙俄针对大清的一个侵略政策,人口越多,税赋的收入也就越多,乾隆年间的土尔扈特部不堪压迫东归大清,对沙俄来说也是耻辱,阻拦哈萨克的人口东迁,对于沙俄的西伯利亚总督来说。远比镇压叛乱来的重要。
想要阻止哈萨克部族的东迁。镇压叛乱只是其一。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清国驻扎在中亚三汗国的军队,对哈萨克动手,属于沙俄的内政,西伯利亚总督有决断的权力,而对中亚三汗国的清军动手,就需要国内的应允了。
所谓成也电报败也电报,沙俄国内还是有电报专线的,国内快速的情报传输。国外缓慢的情报传输,让沙俄国内,对局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远东到欧洲的情报,法兰西的优势最大,一个月的时间,英吉利一个半月左右,而沙俄要获得津口前线的战报,两个月仅仅是最短的时限,稍一拖延,三个月也不算很慢。
法兰西退出战争。英吉利独力难撑,情报显示如今正是沙俄在远东谋取最大利益的好时机。雪中送炭,虽说欧洲没有这样的谚语,但大致意思差不多的东西还是有的。
沙俄对于大清的伊犁和蒙古早已虎视眈眈,如今大清寻衅在先,对他们来说,这也是再好不过的机会了,一个可以快速扩张领土的机会。
西伯利亚总督的战报到了,沙俄国内的反应也极为迅速,宣战、出兵,三天的时间就全部办妥了。
对大清宣战,沙俄这边匆忙的很,借口也没有利用微妙的中亚局势,而是利用了在津口参战的沙俄佣兵损失惨重的借口。
对大清开战,本该递交战书的,但时间上来不及,沙俄仅仅在欧洲的报纸上宣扬了一下之后,就将全部的注意力,转向了中亚一带。
对于津口的战局,如今沙俄国内还是两个月之前的情报,英俄联军与清军处于对峙之中,若是按着这个情报,沙俄大军挺进中亚或是伊犁,无疑是对津口前线极为有利的支援,弄不好清国政府就会签订城下之盟,到时候,沙俄获取的就不只是清国西北的土地了,蒙古、东北易主,都在预料之中呐!
战争的爆发,从来都不是根据正义与否的,没有一定的利益,傻子才会匆匆的开战呢!在中亚开战,如今对沙俄来说,可以利益最大化,所以不需要津口前线的战报,快速在中亚开战,已经成了沙俄上下的共识。
西伯利亚的骑兵部队,挺进的速度很快,有了哈萨克贵族的支持,有了简易的电报网络,左骡子在情报上,整整领先了沙俄半个时代,面对汹汹而来的沙俄军队,左骡子没有选择对抗,而是在大清的西北开了一道口子,将整个伊犁,都暴露给了沙俄的先头部队。
与满清朝廷不同,杨猛对于军队的主官,约束力是极小的,仗要怎么打,随意!但军队的控制权,杨猛却牢牢的抓在手中,在杨猛的意志之下主官可以随便打,一旦超出了杨猛的意志,无论是左骡子还是曾涤生,只是军队中的一个死人。
左骡子将伊犁让了出来,杨猛这边没什么意见,军队上下也就认可了左骡子的军令,战争的开启,领土被侵略是个由头,但这还不足够,没有一定数量的死伤,也很难让整个西北同仇敌忾。
杨家势力,进入西北的时间虽说有几年了,但对于西北的控制远不如西南那么的严密,在庞大的武力压制下,西北选择了低头,但反抗的势力仍在,即使有了杜文秀的黄帝衍生说,如今西北的局势,依旧是暗流汹涌的。
有些人,不能随便的杀,即使是杨猛也一样,西北的许多家族,背后就是宗教,他们选择了低头,杨猛就要拉拢、示好,无论他们是真心还是假意。
西北一带真心投入杜文秀麾下的只是许多的平民百姓,大小家族势力、宗教势力,多半都选择了虚与委蛇。
杨老三针对西北的政策,左骡子是支持的,杜文秀行事不利,责任也不全在杜文秀身上,当地势力的狡猾难缠,也是致使西北暗流汹涌的原因之一。
这些事儿总要解决的,杨猛的手段就是慢慢的肃清,而开门迎沙俄入侵,对于解决这些隐患,也是个不错的机会,让西北同仇敌忾,是左骡子的任务,清剿西北的这些隐患,也是左骡子的任务,借刀杀人,是利益最大化的手段,阴险的左骡子当然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借着沙俄行军的间隙,左骡子、杜文秀也在西北忙活了起来,聚集西北大小宗教势力的由头,很好找,划分地盘,就是再好不过的由头了,西北的大小家族以及宗教势力,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在沙俄军队的必经之路上,开一个瓜分西北地盘的大会,左骡子和杜文秀组织起来,也是轻而易举的。
至于这些人,是由沙俄军队来杀,还是由左骡子的人马来杀,就无所谓了,无非这些人都要去死,只要人死了,西北的百姓和教民,自然要同仇敌忾的!(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二章 文人的战争

“嗯!左骡子的想法不错,针对沙俄的战争也不急在一时,就按他说的来!”
左骡子的公文到了杨猛的手里,对于左骡子的先斩后奏,杨猛也没什么意见,杨猛点了头,军队才听左骡子的号令,杨猛不点头,几十万西北军,左骡子能使唤的,也不过区区千人之数,左骡子想利用手中的军队成事,不必灭掉沙俄容易多少。
“三爷,那左骡子奸狡,是不是要派人制衡一下呢?”
对于杨三爷信重朝廷的臣工,徐子渭也是有意见的,杨家麾下文物俱全,可不差左骡子、曾涤生这样的角色。
“制衡?倒是不用,让曾涤生去西北与左骡子合伙如何?”
制衡左骡子,在杨猛看来根本没有必要,左骡子想反,杨猛一句话就能让他变成死人,对于军队的控制力,杨猛还是颇有自信的,若是西北军说反就反,那他杨猛也没必要在京师折腾了,直接回云南养孩子抱老婆就是了。
“三爷,计长没听错吧?派曾涤生去西北?”
杨猛的这个提议,让徐子渭很难接受,对于左骡子徐子渭都不怎么相信,曾涤生更是如此,在影响力上,曾涤生远强于左骡子,一旦让曾涤生去了西北,这西北军到底是姓杨还是姓曾左呢?
“不错!就是曾涤生!”
对于徐子渭的疑问,杨猛给出了确定的答复,上次没有在京津之战中坑杀湘勇,那就在西北坑杀好了。
“三爷。何解?”
杨猛的眼光。是极为长远的。既然杨三爷确定无误的点出了曾涤生,想必是有深意的,与其质疑不如问明白。
“这个么!从地缘上说,西北离着沙俄的中心地带太近,咱们想要在西北建功,很难!那边的战事,打到最后,很可能是个两败俱伤的结局。即使咱们能占便宜,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大的,所以之前老子想用中亚一带的百姓做战争的炮灰。
西北的战事,想要用谋,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一命换一命,就是西北的战争!西北战争稳妥为上,无论是韦驼子、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