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10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美诸国打生打死,亚洲诸国慢慢变强,在这段时间里,杨猛若是能重立大清的朝贡体系,那一个铁打的江山也就有了雏形,接下来一百年的时间,想要发展,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石油和资源!
这次若是打通了丝绸之路,杨猛可以直接将铁路建到欧洲,当然西亚那边的石油产地也在丝绸之路的覆盖范围之中,去的是商品,回来的是资源,新的丝绸之路、新的欧亚铁路,将带来多大的利益啊!
“三爷,颜卿这边不缺什么的!”
“不!你的这个主意很好!也很及时!老子之前忽视了西北的这条商路,若不是你提醒,或许这丝绸之路还要沉睡几十年的。
计长,你谋划一下给颜卿的赏赐,要厚赏!”
这丝绸之路,杨猛之前真是没想到的,他的着力点都在海上,若不是岑毓英的提醒,这条丝绸之路,资源之路,很可能沉寂的时间会变得极为漫长。
从京师到西北的电报,一个来回也得一天的时间,无奈!转折点太多了,若是西门子的长途电报线能铺设好,恐怕一个小时之内,京师这边就能联系上西北了,心情大好的杨猛,哼着小曲就去了皇城,有了丝绸之路,也就多了许多的机会,就冲这个也要好好玩一玩皇城中的女人,放松一下。
第二天下午,左骡子那边来了消息,说是中亚和西亚的骆驼数量不少,有了这个消息,杨猛这边也淡定了许多,第一趟旅程,除了要勘察路线之外,就是引着西亚的牲口贩子到西北来,几十万匹骆驼,也很难满足杨猛的胃口,毕竟接下来要打的是灭国之战。
这丝绸之路虽好,但也意味着杨猛这边在基建上又要有大量的投入了,战争、后勤、修渠、铁路占用了太多的劳力,而且杨猛还要大批的迁移西北的人口,这样看来,也有必要促成国内的人口迁移了,杂居才是融合之道,让一个族群单独占据一片地域,其实就是分化,很难做到融合的,如今趁着西北、蒙古忙于各项事物天下大乱时候,在国内大批量的移民,应该是个不错的时机。(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章 玩砸了

在京师呆了半个月,关注了一下西北的战事,一切顺利之后,杨猛换了一批蒙女,又到了津口,一个多月的播撒,杨猛这边还多少有了些收获,十几个蒙女的脉象有了变化,当然许多人有可能是误诊,想要确诊,怎么也得一两个月之后,中医在准确性方面,还是稍稍差了一些的,当然这要与几十年之后的西医相比,如今在系统上,西医还是不及中医的。
杨猛如今的中西结合,很可能会给中医开辟出一条,新的更广阔的道路,一个听诊器,就能让中医的准确性大大增加,传统药剂的西式萃取方法,也大大的增加了药效,如今的中医们,要做的事情也简单,那就是不断的熟悉人体结构,不断的在战争之中,推行新的治病之法,战争,对于医学的推进作用也是极大的。
仅仅在广州打了几场,在京津打了几场,如今的中医们,在截肢和外伤治疗上,就取得了不错的成就,靠着西式方法萃取的中药消炎药,虽说不能完全控制术后的炎症,但总有效率也达到了六七成,仅这一条,就足以让杨猛自傲了,这些中药消炎药,足以在以后的战争之中,保住数十万人的生命,不该死的人绝大部分不会死,杨猛如今敢夸这样的海口了,当然这话是说给杨家治下的百姓的,外人,等着吧……
津口这边的局势,依旧僵持,因为法军的提前离去,也让英俄联军的军营有了躁动。战场上的生与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围困的时候等死。
将近半年的围困。让许多英俄两国的士兵在崩溃的边缘行走,不是没有想逃出去的士兵,只是这些士兵的下场极为凄惨,被清军的冷枪放倒,那是最幸福的事儿了,若是被活捉,下场就极为凄惨了,大多被活捉的英俄联军士兵。会被战马活活的拖死,最终变成一具残缺而血肉模糊的骷髅。
对于清军的暴行,英俄联军也不是没有反抗过,但反抗的代价极大,清军的报复也极为凶残,英俄联军的阵营,已经有了确切的情报,或者说这情报是清军主动递给英俄联军的。
死一个清军,需要一百人赔命,这就是清军的凶残之处。跑不掉又不能打,英俄联军上下。知道他们在等死,这样的压力之下,即使补给充足,英俄联军也在慢慢的崩溃之中。
杨猛之前说法兰西人识时务,也是这个道理,以英俄两国的谋划,北塘包围圈,恐怕会持续一年以上,一年之后,能正常走出包围圈的,绝对是精锐之中的精锐,但绝大多数人会被逼疯,拖延时间,最终英俄两国会发现,他们的负担会有多重,这批疯子,可是绝对的不安定因素。
对于英俄联军军营之中,不时响起的枪声,杨猛并不在意,自杀或许是解脱之道吧?他现在关注的是皇家科学院的建筑,至于英俄联军的生死,与他没多大关系,只要他们不跑,不射击民团的人,民团就不会反扑,一旦民团的人死了,结果就是那样,死一个杀一百。
大清这边对于英俄联军的围困,也引起了皇家科学院的部分欧洲人的不满,对于这批人,杨猛也不犹豫,直接给他们路费遣返,心生外向的玩意儿,留下也是祸患,有些极端的杨猛会直接命令睚眦抹除他们,这时代疾病众多,一觉不醒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
“诺贝尔先生,本公这边的诚意如何?”
看着一天天拔地而起的皇家科学院,杨猛心里就是一个舒畅,将来这是一个东西方智慧碰撞的地方,将来的米利坚内战、欧洲战乱,或许会迫使许多欧美的科学家背井离乡。
在一个没有什么歧视的国度,享受着充足的科研经费,对许多科学家的吸引力是极大的,有了这个皇家科学院,杨猛就可以轻松的榨取西方世界的智慧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优良的科研条件、丰厚的科研经费,付出的代价就是智慧。
杨猛提出一个点子,就足够许多人忙活很长一段时间了,用西方的大脑培养东方的大脑,东方世界并不缺少智慧的火花,只不过之前被君权禁锢了而已,十几年或是几十年的发展之后,东方的大脑也将全面复苏,杨猛这一步赶上了,几百年也不会落后的,毕竟后世基础性的东西,杨猛几乎都清楚,即使不清楚,有了皇家科学院的提点,他也会清楚,有些时候,只要有一句话、一个点子,就能推动整个科技世界的发展。
这时节,点子最重要,参与研究的大半都是苦力而已,用西方的大脑,创造东方的专利,杨猛觉得自己的这次买卖,是获益最大的一次买卖。
杨猛展示诚意的方法也很简单,大量的金银就堆积在皇家科学院的工地上,这些金银,一部分是工人的薪资,另一部分是用来塑造雕像的,皇家科学院不仅要有科学的氛围,还要有土豪的氛围,金山银海,就是杨猛建在凯旋门之后的第一座雕塑,纯金银的雕塑,重量在几百吨上下,再也没有什么雕塑,能这么直接的表达大清或是华夏的富庶了,金钱就是科学的基石,这是毋庸置疑的。
“公爵大人,您的诚意我们看到了,只是,将来的战争……”
作为见过沙皇,受过沙皇表彰的科学家,诺贝尔很清楚沙俄的战斗力,而对于大清的战斗力,他却没有直观的印象,对于大清的战力,他还停留在十几年前,义律发动的那场战争之中。
对于近在咫尺的战争,诺贝尔是极端不看好的,与英法俄三国为敌,就相当于与世界为敌,一旦大清战败。这个所谓的皇家科学院。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
“法兰西战败。你们已经看到了吧?将来,说是将来或许有些远了,几个月之后,大清将会对沙俄全面开战,大英帝国败退,也就是这一两个月的时间。
作为战败的代价,大沽口那边的英吉利战船,将成为我大清的战利品!
之后的清俄之战。沙俄将损失大部分的疆土与人口,或许此战之后,沙皇俄国不复存在,也是极有可能的。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战局,但沙俄的失败,已经成了必然,大清的人口四倍于沙俄,而本公在大清的江南,建造了一座可以年产五百万支步枪、三百万支短枪、五万门火炮、成千上万吨弹药的巨型兵工厂。
两三年之内,大清可以武装上千万的军队。而你们所研制的化肥工厂,将为大清的粮食生产。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诺贝尔先生,一个粮食充足的国家,一个人口数亿的国家,一个有着先进军工产业的国家,一个一心要崛起的国家,难道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吗?”
对于诺贝尔的作用,杨猛没有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