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10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千万斤粮食看似不多,但这足以支撑五十万大军一个多月的粮草了,若是这些粮食到了民间,就是百万人两三个月的口粮呐!
而且大军的耗费是持续性的,西北的战事,短时间之内还要杨家接济粮食,如果今年的粮食生产,遇到什么天灾,那粮食危机就要落到杨猛的头上了,大清的人口太多,即使能从海外购粮,也不足以维持四万万百姓的需求,一旦出现大面积的灾害,后果不堪设想呐!
消耗战,真是打不起,望着一份份的粮食清单,杨猛也头疼的厉害,如今只能期盼修渠工程,能保证南方的粮食产量了,若是南方的粮食完了,那杨家就要在中亚四汗国开人肉口了!(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五章 皇家科学院

与银子和枪械相比,粮食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如今杨猛就期待着诺贝尔等人的返航,因为战争的缘故,葛仕扬和诺贝尔的行程,被大大的延误了,但时间还算足够,若是他们最近能赶回来的话,或许化肥这物件,第一季的粮食就能用上,一旦有了合适的用法,江南的第三季粮食,应该就能大批使用化肥了。
今年的大半年时间,杨猛决定将重心放在粮食的生产上,即使江南有三分之一的土地能用上化肥,那增产的粮食也是极为可观的,三两年之内,在大清普及化肥,再加上修渠工程,粮食产量翻上几番,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如今,科技和畜力才是推动粮食增产的关键,化肥、先进的农具、大量代替人力的牲畜,就是杨猛的着力点,只要有了足够的粮食,这仗就能持续的打下去了。
如果粮食出了问题,杨猛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但这个办法相当的残酷,危害也是极大的,将中亚四汗国和沙俄的百姓当做口粮,后世怕是要不得安宁了。
对于吃人肉,军队和百姓,应该没有多大的抵触,毕竟人肉口这物件,过去几十年在大清是相当普遍,处处灾荒,吃肉总比吃土强呐!
安德烈走后的一个月时间,杨猛的主要任务,就是跟三十个蒙女造孩子,军务、政务他都不直接插手了,只是通过秦子祺的暗影来了解各地的进度,他不插手军务与政事,大清也能顺利的运转。再持续的看几个月。或许也是不错的试验。若是结果好,那条路就可以走一走了。
五个月的时间,本该两个月的航程,葛仕扬和诺贝尔等人,走了五个月的时间,这时间太长了,长的几乎让杨猛觉得葛仕扬等人已经叛逃了。
三个月的延误,对杨猛来说也不会坏事儿。呆在地中海出不来的这几个月,葛仕扬、西门子、诺贝尔等人也没闲着,招揽人才就是他们要做的事情,无论是参与研究还是作为助手,有些基础的人还是好用的。
在这个理念的支撑之下,他们的人马扩大了五倍之多,将近两千人的队伍,还都是一些有着科学底子的人,这样的收获对杨猛来说也是极为可观的。
欧美并不是不注重人才,而是他们在人才的注重上有所偏颇。造船、铸炮这类的技工比较吃香,想诺贝尔、西门子这样研究偏门东西的。就不怎么吃香了,若是诺贝尔和西门子不做买卖,恐怕连试验资金也没人赞助的。
杨猛开出的条件,是极为优越的,只要是有用的人,他们的薪资在欧洲来说也是极高的,更不用提那几乎没有数额限制的科研经费了,这在欧洲的科学家看来,大清就是科学的天堂啊!当然,前提是杨猛能够兑现承诺。
兑现承诺,对杨猛来说很简单也很轻松,同样也很有必要,可以这么说,杨猛如今投入的资金,之后都会有千倍万倍的回报,这样的买卖不做,他就是个傻子。
杨猛肚子的东西也不少,这些都是几代人凝聚的智慧火花,杨猛起头,这专利将来就是他的,参与研究的人员,充其量只是助手而已,而许多的专利,都是赚大钱的东西,想想那美好的未来,杨猛因为粮食而终日紧皱的眉头也舒展了一些,同样,这些也都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战胜英法联军!
葛仕扬带着西门子、诺贝尔一行人又到了津口,大队人马留在广州,对于这些人员的安排,葛仕扬也需要到津口请命的。
“葛师傅,辛苦了!”
“这是一次愉快的旅行,谈不上辛苦,大人,这些人要怎么安排呢?”
葛仕扬对于杨猛的称呼也在改变,如今的领主太风光了,引领一国大军,战胜了英法俄三国联军,葛仕扬也觉得与有荣焉,对于英法俄三国,葛仕扬也没什么友好的态度,他的国家不也是受到这些欧洲列强的压迫吗?
“广州和西山能用的人留下,剩余的人弄到津口,老子要履行承诺了,老子要在津口建造世界最大的皇家科学院!”
将科学院设在津口,杨猛也是为了自己的便利,接下来的几个月他都要呆在津口的,不用处理军务、政务,闲暇的时间正好指导一下这些世界级的人杰。
“大人,要将西山迁来吗?”
领主大人的意思,是要将西山搬迁呢!对于西山,葛仕扬已经有了感情,搬迁就有些伤感了!
“不!西山还要设在云南的,广州那边也不变,津口的皇家科学院,主要是为了试验而建,这边有了成果,西山、广州、黄鄂也要协助执行的。
这次招的人里面有建筑师吗?有铁路工程师吗?”
西山、宜良、广州、黄鄂都是有自己的研究中心的,再在津口建一个皇家科学院,或许在人力上有些浪费,但杨猛的想法是让西山那边自主发展,自己指挥宜良、广州、黄鄂与皇家科学院,这是一个思想火花迸发的时代,有些东西全在自己的指挥之下,或许会错过一些东西,一个独立的科研机构,对杨猛来说也有查漏补缺的作用,以后,杨猛会让葛仕扬领导的西山,自成一家的。
要建科学院,建筑很重要,欧美在大型的建筑上有优势,借用也是应该的,而且欧洲的建筑艺术也是不错的,杨猛虽说在抵制西方的入侵,但他并不抵制西方的技术与成就。
“有一部分!”
“那就好,将西山与广州、黄鄂需要的人手留下,其他人都到津口这边来,老子要让这些欧洲的科学家们看一看老子气魄与实力!
让西门子和诺贝尔来一下!”
西门子的作用,如今对杨猛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有了他的长途电报线路。依着如今的设备。杨猛就能让电报贯通整个大清。西北和北方的战事,都是需要时时电报的,五百公里的电报线路,是如今最缺的东西。
至于诺贝尔,杨猛想让他当首任皇家科学院院长,有了诺贝尔的招牌,等欧洲和米利坚乱起来之后,或许会有许多科学家到大清避难的。有了他杨猛的资金,有了世界的头脑,崛起或许只是几年的事情而已!
“公爵大人!”
“你们好!你们回来了!西门子,电报线路架设的事情,应该可以开始了,广州那边的线缆厂已经开工了,剩下的就是你的技术了!
如今本公要在大清铺设全国范围的铁路,在架设电报线路的同时,本公希望你能着重一下铁路的技术,咱们之间的合作。利润是极为丰厚的。”
葛仕扬、西门子、诺贝尔三人,杨猛也是要把他们分开的。葛仕扬可信,而西门子与诺贝尔,就要套用一句老话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葛仕扬的西山是杨猛自己的;西门子这边以商业利益为纽带,想必也是可信的;而诺贝尔为首的皇家科学院,很可能会出现一些祸害,华夏与欧洲终不是同族之人,以后的战争或许会让皇家科学院出现许多纷争的,这些事儿杨猛不得不防。
而且西门子出身的德国,也是杨猛要拉拢的一个国家,这次放掉法兰西也是为了给崛起之中的德意志一些压力,没有外部的压力,德意志就不会寻求合作,铁血宰相俾斯麦,杨猛也是听说过的,有了俾斯麦的铁血,和他杨猛的军工技术,或许可以催生德意志的野心。
而诺贝尔,与沙俄有着不清不楚的联系,对于沙俄,杨猛是要打残的,虽说诺贝尔的祖国是瑞典,但欧洲人的思路与华夏不同,揣摩诺贝尔的心机,对杨猛来说也不是很容易的。
“感谢您的慷慨!”
杨猛的话虽说简单,但里面确实蕴含了巨大的利益,这两样工程下来,西门子的财富恐怕要突破百万英镑了,这在世界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个人财富了,当然与大清的一些巨商是无法相比的。
若论个人财富,如今的大清才是富豪最多的地方,一次肃贪,杨猛杀的身家数百万两银子的官员,就不计其数了,再加上晋商、徽商、潮汕商家那些个大户,可不是富豪最多吗?
“诺贝尔先生,我要在津口建造一座皇家科学院,占地万亩上下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