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之雄霸天下-第6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抹杀他过去的功劳。

就在李渊想答应之时,刘文静却是抢过话头,反驳裴寂道:“裴大人,你这就错了!常言道:君无戏言!陛下才刚刚宣布燕王一年之内不得领兵,可这才过了不足三月,你想让陛下被天下人指责言而无信吗?”

裴寂听闻之后,也是气得满脸通红,他反唇相讥道:“现在秦王还在河套无法脱身,李孝恭将军在荆襄苦苦挣扎,李神通将军在陇西与吐谷浑对峙……除了燕王之外,你说还有谁有资格为此大将?你该不会想让齐王再次领兵出征吧?”

这两人刚刚一起合作,说动了李渊出兵洛阳。现在见达到了目的,便又恢复了政敌之间的关系,相互拆台起来。

“裴大人,齐王早已被陛下宣布,不能再单独领兵,自然是不能秋考虑的。”而刘文静显然早有准备,他并没有被裴寂问倒。让李元吉去领兵,那是铁定要败的。而他心中的人选却是另有其人。

刘文静这时正色道:“启禀陛下,我大唐人才济济,除了两位皇子和两位皇室宗亲之外,还有一员老将可用!此人在大隋时便名声显赫,作战经验丰富。在军中也颇有威望,微臣以为,可命此老将为三军主帅,进攻洛阳!”

“哦?那这老将是谁呢?”李渊听闻之后,也有些好奇地问道。

刘文静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屈突通!”

“什么?你说他?”李渊听到这个名字,也是吃了一惊。

屈突通生于北周初建之时,长安人,是隋朝名将。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之子。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氏。大业年间曾参于平定杨玄感叛乱,数次镇压农民起义,为隋朝立下赫赫战功。

在隋炀帝杨广南巡江都时,委任其镇守长安。而不久之后,李渊便在太原起兵反隋,并打入关中,屈突通坚守潼关,兵败被俘,开始一直不肯投降,后来李渊命人拿住他的家眷之后,让其子劝其投降,才极不情愿地降了李渊。并在唐朝正式成立后,出任兵部尚书一职,封蒋国公。

李渊对于屈突通其实是比较欣赏的,认为其是一名忠义之士,而且也有相当的军事指挥才能。

只不过,屈突通此时已经六十五岁了。而且听说身子骨最近不太好,让他出任主帅,远征洛阳,却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来。

当李渊把自己的忧虑说出来后,刘文静却认为不是问题。他称屈突通只是偶感风寒,现在吃了几副药后,早已无恙。而这员老将无论是以前在隋军中,还是现在在唐军中,皆是德高望众之人。

且他还是兵部尚书,对于军中将领、部队情况皆十分熟悉。

屈突通在降唐之前,在潼关镇守多年。对于从潼关到洛阳一路上的地形十分熟悉,由其出任主将,不管是从兵员粮草的调度,还是指挥作战,皆是上乘人选。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刘文静没说,那就是屈突通在属于秦王李世民一派的武将。如果他真的出任主帅,攻克洛阳,或者逼得宇文明从荆襄退兵,那便为唐朝立下了大功,更深得李渊信赖。如此一来,李世民在朝中的支持者声势便更为浩大。将来被立为新的太子可能性也大增。

“好!既是刘爱卿极力推荐,那便让屈老将军领兵出征吧!”李渊摸了摸自己颌下长须,思忖了片刻之后,便点头同意道。

刘文静肚子里的小九九,他其实早就看出来了。但如今李渊也认为,让屈突通出征,也是唯一的选择。

虽然他也可以硬着头皮同意裴寂的意见,改以李建成为主帅。但那样便是成了自己打自己耳光,刚刚颁布的圣旨就马上作废。如此一来,朝中群臣如何看自己?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两个儿子又会如何看自己?朝令夕改会严重损害自己的威信。

裴寂虽然对于李渊没有接受他的建议有些不满,但让屈突通担任主帅,也是现在最合适的人选。而且他对于唐军能否攻下洛阳,也有些心中无底。毕竟以宇文明之能,主力大举南下之后,洛阳的防御就算有所削弱,也决不会让唐军轻易攻克。此战必然是一场恶战,而鹿死谁手还真难说呢。

君臣三人又商量了一个多时辰,方定下了出战的兵力为二十万,粮草辎重等等一应俱全。

随即,李渊便唤太监将屈突通召来,告知他打算出征洛阳,以行围魏救赵之举,迫使宇文明率军北返,放弃进攻荆襄。而如果宇文明不肯北返,或者唐军见有可趁之机,顺势攻下洛阳也可以。

屈突通之前就已和刘文静商量过此事,自然应答起来头头是道,让李渊也十分满意。

而屈突通便趁机提出,让刘文静作他的军师,又让他的两个儿子屈突寿和屈突诠在帐下为将。

对于屈突通的要求,李渊都一一满足。他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一定要重创洛阳守军,迫使宇文明不得不从荆襄撤军。不然就必须攻下洛阳。

“请陛下放心,屈突通一定竭尽全力!如果不能解荆襄之危,且攻不下洛阳,屈突通便会提头来见圣上,以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屈突通倒是雄纠纠气昂昂地说道,颇有几分老将之风。

“好!朕就等老将军的好消息了!”听了屈突通的话,李渊亦是大喜道。

永昌二年四月二十七日,二十万唐军便从长安出发,东出潼关,向洛阳方向黑压压的扑来,这座旧隋的东都,周朝的新都,便又被战云笼罩了……

第591章 李孝恭的烦恼

就在李渊出兵洛阳的同时,在襄阳城头上,李孝恭也正在唉声叹气着。

“大哥还真是怕了宇文明了!知道这小子在我这里,便不再援救荆襄,而改攻洛阳了!说是搞什么围魏救赵,引宇文明撤军,我看明显就是让老子在这里等死!”李孝恭气呼呼地说道。

虽然现在的天气晴朗,万里无云,阳光照耀在汉水的江面上,显得碧波荡漾,但李孝恭却是一点好心情都没有。

相反,如今他心中十分烦躁巅狂。他知道,现在自己已经面临背水一战的境况,襄阳一战,再不能输,一旦再输,荆襄之地也就全部失去了。

本来,周军在之前的一段日子里,一直都是和李孝恭处于僵持的阶段,他们想要灭了李孝恭,有心无力。李孝恭想要攻占江夏、巴陵,更是绝无可能。李孝恭对于这种情况也算是比较满意了。

如今江淮军已灭,杜伏威和辅公佐都做了周军的刀下鬼。天底下敢和宇文明叫板的势力,已经只有李唐一个了。

如果他李孝恭不是李渊的弟弟,只是一员普通的唐军将领,说不定也会考虑顺应形势,投降周军了。只可惜,他的身份不比寻常武将,就算他肯投降,也要别人相信才行。可又有哪个人会相信他这个李渊之弟会背叛李唐呢?

在隋末这种门阀世家观念深厚的时代,这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就算他真的投降了,宇文明也信了。恐怕天下人的唾沫也会把他淹死。

所以,李孝恭无奈之下,只能期盼着奇迹发生。期盼北面的李建成在占领河东后,能再创奇迹,一举占领河北,将周朝分割为南北两块,那样李唐还有一线胜机。

只可惜,奇迹没有发生,李建成先胜后败。在宇文明到达战场后,连战连败,不但河间郡丢了,连河东也一并丢了。

这个时候,李孝恭便估计周军下一个进攻目标便是自己了。毕竟周军有水师之利,不进攻荆襄有些说不过去。

但过年之后,周军却先向北面的河套发起了进攻,这让李孝恭心中不禁一喜,认为宇文明是打算先北后南了,自己还可以再过一两年安稳日子。

不过,就在他自鸣得意之时,周军主力却是突然杀来。宇文明的四十万大军分三路进攻荆襄,从北起襄阳,东到江陵,南到湘江两岸的上千里战线上,烽火再起。

李孝恭不得不仓促接战,由于他的水师比周军水师差得太远,尤其是在战舰的速度和攻击力上,完全不能相比。再加上兵力只及周军的一半不到,因此六战六败。一个月内折损了数万精兵。

虽然宇文明每次发起进攻的时候,兵马也不算太多,与李孝恭的迎击部队数量相仿,但他就是对宇文明无可奈何。

第一次输的时候,李孝恭是觉得时运不济,是周军装备太好,而且擅长骑战。第二次输的时候,他是觉得宇文明太过阴险,偷袭他的大营得手。可到了第六次输的时候,李孝恭已经明白了一点:那就是想要在野战上胜过宇文明,对于他来说,难比登天。

而且,最糟糕的还是:宇文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是分了三路大军进攻,无论是尉迟敬德这一路,还是李靖那一路,都不是李孝恭可以抵挡得住的。

李孝恭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