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之雄霸天下-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房玄藻如此一说,他感觉胸中有千头万绪的事情,却不知该从哪里着手完成修筑晋阳宫的任务。

房玄藻见宇文明面有忧色,也是心中一动。他并不想只当个小小的将作监。但问题是他出身关陇,身上早被打上了关陇集团的烙印,洗都没法洗去。他原本想投靠李渊的,但李渊却对他不太感冒。认为一个修宫殿的将作监没什么用。而如今宇文明对他如此重视,又被提拔为兵部侍郎,这就让房玄龄的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

“宇文大人其实根本不用担心,具体修宫殿的时候,有李太守、我和工部的派来的人负责,人力征发是地方太守和县令的事情,物资材料和金钱准备也由少府寺和户部来考虑。大人只是来当宫监的,只需负责整体协调,督促地方出力即可。并不用操心太多。”

房玄藻的这一番话,总算让宇文明的一颗心放下来了。原来,具体琐事并不是由他操心,而是由许多人分担的。

“行!我们先去看看工地的情况!然后再作定夺!”宇文明听闻之后,便当即立断道。

“好!请宇文大人跟我来!”房玄藻忙走在前方带路道。

……

晋阳宫的宫址位于离太原八十里的晋阳县西部,紧靠楼烦郡,坐落在天龙山上,这里人烟稀少,树木茂密,颇有一番鸟语花香的味道。

而且,这里绝佳的风景给北上巡游的杨广,留下了非常难忘的感觉,天龙山山峦起伏,山石奇峻,花草繁盛,终年云雾缭绕。再加上山上还有一个碧蓝的小湖泊,湖面光洁如镜,看上去颇有一番人间仙境的感觉。

三个月前,太原郡守李渊便发布命令,不准周边的百姓上山伐木采药和打猎。同时又将山中居住的人家迁走。把整座天龙山都封闭了起来。

随即,工部尚书虞世基亲自带领大批将作监和工部的官员来到天龙山,开始勘测山中地形,设计上山道路,宫中的几名风水道士也被叫到附近测量风水,确定最后的宫址。

同时,朝廷又下令从河东的太原、马邑、楼烦、定襄、雁门五郡抽调五十万民夫,开始修建晋阳宫,要求在四个月之内必须完成。若有误期,所有相关人员皆要受到严惩。

而李渊作为宫监,自然是不敢马虎,立刻征调了太原的民夫赶到现场,开始修建上山的道路。

之前工部的工匠已经用石灰在山上标注出了道路的路线,民夫需要开凿山壁,再将土地夯实,铺上平整的石板,将这条路一直铺到山顶。这项工程十分浩大。民夫需要用箩筐挑来细碎的小石,将细石均匀地撒在路基上。而这建设道路的要求十分极为严格,几十万民夫要用巨大的石锤将每一寸土地都夯得坚实无比,不出现任何下陷才算合格。

而当宇文明在房玄藻的陪同下,视察工地时,却有人大声叫道:“宇文大人,你来得这么早啊?”

宇文明一回头,只见数十名兵丁簇拥着几名穿着官袍的人骑马奔来,为首的一人,正是太原留守李渊。

……

说实话,这段时间李渊也是心中烦躁。他虽然依靠行贿裴矩,又游说了萧皇后,争取到了太原留守之职,但内心却依旧无法安定。

因为这几年圣上先是不露声色地压制关陇集团,原本朝廷重臣八成以上都是关陇集团,现在已经渐渐降到五成以下,反之是山东士族开始得势,尤其是裴氏,相国中竟然有了两位,而且开始渗透到军中。这让关陇门阀中的元氏和独孤氏都被逼先后造反。

但这两大门阀都落得和杨玄感同样的命运,被杨广几乎满门抄斩。如今关陇门阀的势力已经大大衰落,只余李阀和宇文阀两个大阀,以及一些苟延残喘的小门阀了。

李渊自然想到自己也是关陇集团的成员,他的祖父李虎更是关陇八柱国之一,现在圣上虽然没有对他开刀,但将来却难说。所以,他亦在暗中准备,这次修筑晋阳宫,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因为一修建宫殿,便要征用河东地区的民夫和物资。这有利于他壮大自己的实力,贮存粮食和武器。

这时,李渊纵马上前行了一礼,脸上露出恭敬之色道:“宇文大人,李某原本以为你要晚点才过来的,没想到你却起得如此之早,李某算是来迟了。”

宇文明也回礼笑道:“陛下安排的重任,实在不敢担搁。本想下午再去拜访李大人的,但没想到李大人也来到了工地,真是巧合啊!”

“哎!修晋阳宫的时间紧,工期短,如若完不成,宇文大人和我都是要被追责的,不敢不尽心啊!”李渊苦笑着说道。

他的话表达的意思很明确,言外之意就是告宇文明,在这修建晋阳宫的时期,他们利益是一致的,需要密切配合,而不是互相拆台。

宇文明听闻之后也笑了笑,他明白李渊的意思。他也是才从房玄龄那里知道自己这个钦差大臣的权力的。在担任宫监期间,他可以调动周围十多个郡的民夫和物资。如果有地方官员办事不力,他便可以马上逮捕,并上报吏部将其免职。李渊作为修建者,自然会极力维持好和自己的关系。

“李大人,如今重修晋阳宫可有什么难处吗?”宇文明摸了摸自己下巴问道。他也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进展如此缓慢,让杨广着急到派自己来督促。

“宇文大人竟然不知原因?”李渊听闻之后,却是大吃一惊。

“我是在半路上接的密旨,而密旨中只说了晋阳宫修建进度缓慢,要我前来督导,却没有说明进展缓慢的原因。”宇文明说道。

“哦,原来如此!”李渊一听,一脸苦涩地说道:“此次修建晋阳宫,开始还算顺利。但前一段时间,武安郡下了大暴雨,洪水泛滥,便导致进度缓慢。”

宇文明听到这里,却是有些不解道:“李大人,武安郡离此地有两百多里,就算那边的洪水再厉害,也漫延不到晋阳宫来,为何却担搁了修建进度?”

李渊方叹息道:“太原郡人口原本还算多,但这三年远征高丽,河东地区是三户抽一丁,总共出动了三十万民夫前往辽东,最后回来的还不足十万,元气大伤,这次圣上又要修建晋阳宫,太原郡自然是无力承担所有的民夫配额,便由河东诸郡共同承担。而人口大郡武安郡,以一郡之力,便占了民夫总数的四成。虽然已是极限了,但也算能勉强应付过去……”

“但随着这洪水暴发,武安郡便几成泽国。朝廷虽然也派人救灾,但却总是不力。如此一来,武安郡来的民夫自然无心修建,逃亡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最近半个月来,武安郡的民夫逃亡已达三成以上……这样当然就会极大影响晋阳宫的修建进度了。”

宇文明这才明白晋阳宫修建缓慢的根结所在。原来是因为救灾不力的原因。



第245章 再遇李秀宁

“李大人,武安郡救灾不力,难道没有向朝廷反映吗?如果能让灾区民众吃得饱,穿得暧,自然武安郡的民夫也会安心工作,不会逃亡。甚至还可以让种不了庄稼的农民来参加晋阳宫修建,到时反而可以加快修建进度了。”宇文明一脸疑惑地问道。

“这……我是太原留守,又管不到武安郡的事,怎么好向朝廷举报同僚啊?”李渊也是一脸为难的模样说道。

随后,他作出一副沉思的样子,思索了片刻后方面露惊喜道:“不过,李某虽然不能去督察武安郡的救灾之事,但宇文大人却可以。您是皇上钦定的晋阳宫监,有钦差大臣身份,能调动河东地区各郡的粮食、民夫和其他物资,武安郡救灾不力,导致武安籍民夫大量逃亡,影响晋阳宫修建进度。您正好可以带上刑部衙役去督察一番,让灾区稳定下来,保证工程进度。这是您的职权内之事,任谁也说不了你什么。”

“哦?”宇文明听着李渊的话,不禁皱了皱眉头,他总觉得李渊对他隐瞒了什么事。虽然这老狐狸说的话是滴水不漏,但他知道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

但是,如果一直这样拖下去,不把民夫逃亡的问题根源解决。想让晋阳宫按期完工却是不太可能的。

“好吧!我明天就去武安郡,麻烦李大人替我安排准备一下!通知那边的郡守!”宇文明正色道。

“行!希望宇文大人能早日归来,让大家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修建之中,替圣上修建出一座壮观华丽的宫殿出来!”李渊笑咪咪地说道。

两人在工地里又转了一圈之后,宇文明便先行告辞了,称自己要回住处准备一下行李。

不过,他在别了李渊之后,却是带着房玄藻一起,向太原大街上走去,他打算找人问问,了解一下武安郡和这场水灾的情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