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之雄霸天下-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罗成当上了北平府的都尉,也是相当不错的职务。这是正四品的官职,是仅次于刺史的地方军职。

而且,罗成的父亲罗艺也在北平任太守,父子两人同在一地任职,且都是重要职位,足见杨广对罗氏父子的信任。

让宇文明更为高兴的是:尉迟敬德、郭子逸和林子墨也都得到了车骑郎将的军职,算是府兵的正式编制将官了。

“宇文将军!可喜可贺啊!”岳曾省眉开眼笑地说道。

宇文明忙快步上去,紧握住他的手,然后将一个沉甸甸的袋子悄悄塞到了岳曾省手中,然后低声道:“岳公公,这是小将和前线将士们给公公的一点心意。公公劳苦功高,从东都千里迢迢赶来,着实辛苦。还请笑纳!”

岳曾省掂量了一下这沉重的袋子,心中暗忖,这么重,体积又这么小的东西,只怕十有八九是黄金,从重量上看,只怕少说也有十两。

他顿时大喜过望,看着宇文明也觉得更顺眼了。不过他却假意推脱道:“这怎么好意思呢?前线将士们也不宽裕……”

不过岳曾省嘴上虽然客气,手中却是半点也没有要把那个袋子还给宇文明的意思。

宇文明微微一笑,暗忖这老太监还真是虚伪。他忙将那袋黄金重重塞到岳曾省的衣袋中,然后故作生气道:“岳公公,你如果不收的话,可就是看不起我宇文明和前线将士们了!”

岳曾省听闻之后,方哈哈一笑,终于收下了黄金,然后拍了拍宇文明的肩膀道:“宇文将军,你可和你祖父一样对人大方。我看将来宇文家的家主之位,多半是你的……估计你还不知道,令祖在剿灭杨玄感的战争中立下了大功,已经升为兵部尚书了!”

“啊!爷爷升为兵部尚书了?那不是正式成为内阁相国了?”宇文明一听,也是又惊又喜。

“呵呵,你父亲也终于如他所愿,正式成为了太仆寺卿。”岳曾省笑着说道。

宇文明这时忙作了一个“请”的姿势道:“岳公公,还请到堂屋赴宴,末将为公公接风洗礼!”

岳曾省点了点头,然后与宇文明一起,并排进入了酒席之中。尉迟敬德、罗成、郭子逸、林子墨等也一起作陪。

酒过三巡之后,岳曾省方向宇文明等人述说了中原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尤其是谈到杨玄感造反从盛到衰,最后又被剿灭之事,更是让众将竖起耳朵倾听。

原来,杨玄感于黎阳起兵之后,便关闭县城城门,在此设置了自己的官署,按开皇年间杨坚的管理办法,来治理所控制的地盘,以示自己和那些农民起义军有所区别。

紧接着,他又送檄文到周围的州郡,以讨伐昏君杨广为名,让他们发兵,到粮仓所在地相会。

投降于他的东光县尉元务本,被杨玄感封为黎州刺史,赵怀义被封为卫州刺史,河内郡主簿唐祎被封为怀州刺史,受其控制的部众已聚齐数万人。

李密这时向他献计,认为:北据幽州,断杨广后路,方为上策;西入长安,占据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和隋朝打消耗战为中策;就近进攻东都洛阳,则胜负难测,极有可能腹背受敌为下策。

不过,杨玄感却认为李密的下策方为上计。他引兵从汲郡(今河南淇县东)渡河,围攻东都洛阳。而此时,原被他十分看重的唐祎,却是突然叛变了杨玄感。此人到了河内之后,便立刻跑到了东都,向留守的朝中官员报告了杨玄感谋反之事。

东都留守的越王杨侗、非常害怕,但京兆尹樊子盖却是沉着冷静,积极调兵防御。组织当地百姓一起守住临清关,杨玄感虽多次进攻却依然无法过河,于是他便在汲郡南渡黄河,由于他打到一路就开仓放粮一路,再加上人人都对杨广失望,随之叛乱的人很多,一直络绎不绝。

杨玄感起兵数天之后,大军进兵河南郡,人数达到十几万。樊子盖命令河南郡守裴弘策拼死抵抗,但裴弘策兵少将寡,与杨玄感作战之后,很快战败。河南郡的各县父老乡亲们有感于杨玄感放粮济民,加上他的父亲杨素的威望,皆竞相送牛送酒,慰劳杨玄感军。



第112章 杨玄感的败亡

杨玄感于是在河南郡屯兵,准备攻打东都洛阳,并向被占领的郡县百姓宣扬道:“杨某身为上柱国,家里黄金细软甚多,可说身处既富且贵的地步。杨某如今已是一无所求,不顾被破家灭族的危险,只是为了为天下人解倒悬之急,拯救黎民百姓的性命罢了。”

沿途的民众听了他的煽动之言,都很高兴,到他军中请求效力的,每天都有数千人。杨玄感信心大增,还迫不及待地给樊子盖写信,说明利害关系,希望樊子盖能归顺于他,不过樊子盖却是严辞拒绝了他的招降,反而屯兵于虎牢关,阻挡杨玄感进入洛阳。让杨玄感一时之间难以寸进。

而半个月后,形势却发生了变化:长安太守卫玄,率军五万,奉杨广之命,从关中赶过来援救洛阳了。

卫玄先用步兵、骑兵二万,作为前军渡过黄河前来挑战,杨玄感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先假装败退,然后将敌军引入了自己的埋伏圈。

卫玄不知是计,只顾追赶,结果这时杨玄感的伏兵冲了出来,隋军大为恐慌,几乎溃不成军。卫玄的前军全被歼灭。

几天后,卫玄又与杨玄感交战,两军刚交战不久,杨玄感就故意让人大呼道:“官军已经捉住了杨玄感了!”

卫玄军以为己方大胜,顿时松懈了下来。但这时,杨玄感亲率八千骑兵乘机从侧翼进攻,并高呼自己还在,杨玄感军顿时士气大振。

卫玄军士卒眼见敌军主帅还在,心中落差极大,士气顿时受挫,加上受到杨玄感军两面夹击,顿时被杀得大败。卫玄最后只带了两千人逃走。

杨玄感骁勇力大,每次作战,他都亲自挥舞长矛,身先士卒,呼叫叱咤,众敌莫不震骇。人们把他比作项羽。

而在起事前期,他又善于安抚、带领部队,那些投军的士兵也乐意为他拚死效力,因此战无不胜。

卫玄军被追杀得十分窘迫,一直退到邙山才站稳脚跟。

不过这时他也得到了从河东、荆襄赶来的隋军支援。

但他的兵力虽然增加了,可粮食却有些不足。于是卫玄决定孤注一掷,率领全部人马上前决战,阵地就摆在北邙。

由于隋军是背水一战,十分勇猛,和杨玄感军在一天之中,交战了十几次,双方互有胜负。

杨玄感也第一次遭受到了挫败:他的弟弟杨玄挺不小心被隋军流箭射死,导致其所率部队崩溃。

无奈之下,杨玄感军不得不稍稍退却。而这时,在荥阳的李渊也派兵赶到,从杨玄感军背后杀到,李渊之子李玄霸阵前一锤击毙了杨玄感的弟弟杨玄纵。杨玄感军顿时大败,不得不向黎阳退去。

而这时,杨广却已经到了河北。他于是先命从江淮赶来支援的武贲郎将陈棱,率一支偏师,急行军到了黎阳城下,开始进攻已经投诚杨玄感的元务本。

然后,杨广又派右武卫将军屈突通驻扎在河阳,准备渡过黄河进攻杨玄感军。

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也率十万隋军发兵继进,杨玄感原本一片大好的形势,顿时逆转。

杨玄感这时方懊悔不已,忙请计于李密。

李密思忖片刻之后,则献计道:“主公,宇文述有大军十万,且军中猛将如云,如待其大军到达,我军就势难抵挡。但屈突通军则兵力稍弱。如让其渡过黄河,和宇文述合兵一处,那么就败局已定。不如分兵拒守黄河,只要让屈突通过不了黄河,则樊子盖、卫玄就失去了援兵。而己方抢在敌人援兵到来之前,先行击溃卫玄和樊子盖军,尚有一线胜利希望。”

杨玄感认为此计可行,便派其子杨嵘分兵赴黄河拒防屈突通。

樊子盖却看破了他的计谋,一直不停地进攻杨玄感的军营,便杨玄感又犹豫起来,担心分兵之后,无力击溃樊子盖和卫玄的军队。

而屈突通便抓住此机会,渡过黄河,在破陵驻军,威胁杨玄感军的侧翼。

此时,杨玄感不得不将军队一分为三,北面抵抗卫玄,东面抵抗屈突通,西面抵挡樊子盖。

数天之后,宇文述率隋军主力到达战场,并与屈突通、樊子盖和卫玄三人取得了联系,四路隋军同时出击,与杨玄感展开了大战。

由于隋军兵力雄厚,杨玄感军频频败北。

杨玄感不得已,又请计于李密,李密叹息道:“如今隋军主力援军已到,我军屡败,不可久留。现在关中隋军早被卫玄带来河南,其内空虚。我军不如直接进入关中,打开永丰仓,以赈济穷人,重新聚集力量。夺取关中之后,再向东发展,争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