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太宗政变24小时-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同痴人说梦。李靖其实早有心理准备,自己这个中书令兼任的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打起仗来指挥权限十之八九还不如当年在赵王麾下做行军副总管兼长史的时候。
所以,别的事情或许还有商量,这件事情却是没商量的。
皇帝是一定要亲征的,谁要阻止,那无异于与虎谋皮,必然是要豁出性命的。
“陛下须向臣保证,此番绝不御驾亲征!”魏徵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皇帝的呼吸声渐渐粗重起来。
“魏徵,你是活得不耐烦了?”李世民缓缓地咬着牙问道。
魏徵却微微笑了笑:“陛下,臣早就是将死之人,能够苟活到今天已经是异数了!”
皇帝的呼吸一滞,魏徵那笑吟吟的面容越发显得可憎,明显一副有恃无恐的神情。
下一刻,大唐天子怒容满面拂袖而去,竟将两位大臣晾在了殿上……
挺着大肚子的长孙皇后愕然望着一脸阴霾的皇帝大步闯进寝宫来,端起宫人奉上的水盏喝了没两口便扔在了地上,吓得那宫女当场便跪了下去,脸色惨白,泪珠在眼眶中打转,眼见便要哭出声来。
水盏落地的声音惊醒了摇床里本来便睡得不那么沉的晋王李治,刚满周岁不久的九皇子立刻细声细气地哭了起来。
长孙氏急忙伸手推着摇床晃了起来,使眼色暗示那宫女下去,口中却浅笑着道:“这几年你的脾气是越来越大了,今天又是哪一个惹你不快了?”
“还不是那个只配回老家种地的魏村夫,如此下去,恐怕早晚有一天我会忍不住杀了他!”李世民恨声说道。
长孙氏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会心的一笑。此时李治却还在细声哭泣,她略有些费力地支撑起身子,站在那生闷气的李世民见状急忙上前搀扶着她站起了身子,嗔道:“我不过是被那村夫顶撞得火上了头,过来你这里散散心,你这么重的身子,还非要拘这个礼数做什么?”
长孙氏摇了摇头,柔声道:“稚奴被你吵醒了,你哄哄他!”
说着,皇后推开皇帝扶着自己的手,缓步往内殿走去。
大唐皇帝呆了半晌,直到李治的哭声略响亮了些,这才醒悟过来,急忙笨手笨脚地摇起了摇床,一边摇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李世民生性好强,文治武功行政军事样样不弱于人,唯独看护婴儿却是破天荒头一遭,一时间张手支脚地颇有些不知所措。站在一边伺候的宫女宦官们见皇帝如此尴尬模样,想笑却又不敢笑,一个个绷着脸憋得极为辛苦。
“臣妾恭贺陛下如天之喜!”
李世民怎么弄李治便是不肯睼只是哭声渐渐低了下来,他正自擦着额头上的汗水冥思苦想这臭小子究竟怎样才肯入睡之际,忽听得皇后温婉柔和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大唐皇帝愕然转身,却见长孙皇后穿着一身深青色的赤质袆衣,裨、纽、佩、绶佩戴齐全,发髻之上也戴上了金质鸟饰,正自弯着腰小心翼翼地护着肚子往下跪。
李世民这一惊可是非同小可,急忙上前搀住道:“你疯了么?七个多月的身孕还要行大礼,你不要命了?”
长孙氏也不勉强,任由丈夫搀住自己,笑道:“我是替你高兴啊!”
李世民一脸又好气又好笑的神情,恼道:“我受了一肚子气回来,你还替我高兴,什么意思嘛!”
长孙氏神情认真地道:“你不是一直立志要做个名垂千古的好皇帝么?如今上天派了孔明那样的贤人来辅佐你,你难道还不高兴?”
李世民顿时一脸欲哭无泪的表情:“那个唠唠叨叨烦死人的村夫若是能有孔明半分聪明,我也不会被他气成这样了!”
长孙氏伸手帮皇帝理了理头发,道:“孔明不就是个种地的村夫么?刘备先主为一村夫能三顾草庐,得之则喜不自胜,陛下得了个村夫,怎么反倒闷闷不乐?难道陛下不以先主为先贤?”
见李世民发愣,长孙皇后又道:“我听说主明才得臣直,魏徵每每能够直言相谏,甚至不怕触怒于陛下。这恐怕不是魏徵的胆子大,而是你这个皇帝开明聪慧胸襟博大。你想做个明君,魏徵自然也想做个贤臣。若是你不想学明君的气度,难道他还敢这么不知死活么?就算他不惧死,巨鹿魏氏一族难道也不惧天威?”
她轻轻笑了笑:“反正你想好了,你若要做明君,这个魏徵便是上天派给你的诸葛孔明。你要想做昏君,他便是上天派给你的逢龙比干。他究竟是谁不取决于他,而是取决于你这个君王。臣妾倒是无所谓的,陛下为明君,我便做贤后;陛下为昏君,我便也做个昏后,总要配得上你才是!”
李世民凝视妻子半晌,苦笑道:“看来终此一生,我也不会再有亲冒矢石纵横沙场的机会了……”
贞观三年十一月十四,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设中朝,向文武百官宣示颉利十大罪状,拜刑部尚书检校中书令李靖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拜并州都督李世勣为行军副总箼征发关中之兵两万为中军,征发并州之军七万为主力出征漠北,敕命于贞观四年元月之前在并州完成总管府的组建及大军的集结。为保障此次军事行动的后勤粮秣,李世民下敕由尚书右仆射杜如晦领衔专办大军粮秣供给事宜,尚书省民部自尚书以下堂官、兵部自侍郎以下堂官、中书省兵房舍人、门下省兵科给事中均在南省轮值办公,凡涉及北征大军所需人、财、粮、物,从兵部上呈表单到三省五花判定再到皇帝正式敕旨发出,前后竟不超过一个时辰,如此效率,自三省定制以来尚属首次。
据说,就在李靖领天子节钺离京当天,大唐天子李世民召魏徵独对,直截了当地问了一个问题:“朕与药师,能军者谁?”
魏徵从容不迫地回答道:“陛下之军略武功,天下无出右者!”
“那你为何阻朕亲征?朕为将军十余载,难道还会有什么闪失差池?”皇帝怏怏不乐地反问。
“因为陛下现在已不是将军!”
“陛下若为天子,则臣请陛下以天下苍生为念,举国元元黎庶尚不饱暖,而陛下却欲亲猎漠北,此隋炀帝之行也!陛下若为上将,魏徵无言以谏,但请还大宝于先太子……”
据说,对于魏徵狂悖却严谨的谏言,皇帝陛下在沉思良久之后恶狠狠回答了三个字。
“朕不还!”
陈兵漠北
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府的明诏再一次麻痹了颉利可汗,使得这位草原盟主对攻击时间的判断发生了错误。尽管几年来颉利在草原各部族之中的威信和声望不断下降,但大敌当前,颉利自认自己还有能力在两个月时间内在唐军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再次将诸部族聚合起来。虽然相互之间纷争内斗不断,但毕竟同种同族,同在一个大草原上放牧,面对中原农耕王朝的进犯,颉利相信突厥各部族一定能看清形势再次联合。实际上,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他或许真的能成功。
然而李靖却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十一月底,本应在并州的李靖突然率军出现在榆林以北并迅速击破颉利一部,斩首万余,一举打通了大唐与突利可汗部落的联系通道。李靖当即代唐廷向北面盘踞的突利可汗发出劝降敕,十二月八日,突利可汗在唐军庞大的军事压力下率五万部众自缚请降。十二月,李世勣率部北出蔚州,绕了老大的一个圈子迂回到乞伏泊附近,对驻扎在附近的几个部落发动突然袭击,几天内便连续击溃了两万多人,同时俘获牛羊牲畜无数。李世勣毫不停留,率军一路向西,向阴山方向进击。
十二月底,由霍国公柴绍亲自护送抵京的突利可汗在东宫显德殿向大唐皇帝李世民递交了降表,称:“臣本域外之民,自此归服王化,永为天子藩屏,使朝廷不复北忧!”李世民对突利归顺大唐的大义之举大加赞赏,在设宴以叙兄弟之谊的同时,正式以敕书形式册封其为突厥可汗,享郡王俸禄,食邑五千户,赏金千两,帛百匹,牛马三万头,将五原周围方圆三百里赐为其游牧场所。
突利入朝是唐军伐突厥取得的第一个阶段性胜利,而李世勣在东线的频繁活动让定襄的颉利极为不安,他预感到一张致密的无形大网正在悄然张开。
贞观四年正月,李靖亲率三千轻骑,共计三千骑兵近万匹马。自云州出发北出长城,不眠不休连续行军三昼夜,于正月十一日突然出现在定襄城南八十里的恶阳岭。这支骑兵人数虽少,却公然高擎“大唐刑部尚书定襄道行军总管李”的大纛,招摇过境。
这一次颉利派出的所有斥候游骑全部都失效了,因为李靖来得实在太快了。
三千骑兵,近万匹马,每个骑兵平均配备三匹战马,一路换马而行,散布在周围的突厥探子最多也就配备两匹战马,在移动速度上自然赶不上唐军。不眠不休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