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安大帝 作者:月半疯-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很出乎他的意料,所有人都很赞同他的这个决定,这就让他的胆子更大起来。
一番裁撤下来,八万大军最后只剩四万,其他全部遣返回家种地。
桓伟这一路杀来,所过之处十室九空,农田也遭受极大破坏,所有大战之后,必须尽快回复生产,而这最需要的就是人。
路强现在虽然大军在握,但还不足以挑战那些根深蒂固的士族豪门,不过桓伟却给了他这个机会,军队整编之后,他就将借着清剿桓家残余势力的名义,将桓家以及那些支持过桓家的士族豪门财产收缴上来,然后分配给普通百姓。
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很多事情都是急不来的。
路强又命人在江陵城外建南北两座大营,三万四千军队分驻其中。
南大营由老将郭铨和檀道济统领,北大营由赵伦文和老将冯该统领。
檀道济和赵伦文如两颗耀眼的将星,在江陵保卫战中冉冉升起,对他们的提升任命,没有任何人感到意外。
周奎虽然一直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但路强是以他的人马起家的,所以也不能冷落了他。
有感骑兵的重要性,路强已经决定组建一只三千人的骑兵,就由周奎来统领,不过他也只是日常的管理,真正的统领是路强自己。
只是战马奇缺,把桓伟的家底和郭、冯等人军队中的战马加起来,也不过两千多匹,所以想办法弄到战马,已经被提上了日程。
骑兵虽然还没组建起来,不过能担任骑都,却着实让周奎兴奋了好长时间。骑兵本身待遇就比普通士兵高,又是路强的近卫军,能担任这样的要职,他能不高兴吗?
另外路强还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城防军,交给王镇恶统领,这支人马的职责就是守护城池,维护城内治安。
罗颂的斥候营也扩编到五百人,他们目前的职责还主要在军事方面,路强已经想好,一旦刘嗣女那边有了进展,就将以罗颂为主,刘嗣女为副,组建一支庞大的情报网络,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为他所用。
随着一道道命令从府衙发出,荆州大地也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
路强现在几乎可以用脚不沾地这个词来形容他的忙碌,每天要处理军队方面的事物,还要接见各郡县的官员。要不是他年轻精力充沛,估计早累趴下了,这也让他越发感到人才对的重要。
刚刚处理了一批公文,侍卫来报,陶渊明大人求见。
对于这位陶大人,路强也终于想起,后世那首脍炙人口的“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他写的,却没想到这位大神不但诗写得好,处理内政也很有一手。
在这次江陵保卫战中,他安定城内民心,组织后勤供应等等方面做得都很到位,所以路强打算重用他,由他担任江陵太守。
原来路强只占据江陵一城,也无法给陶渊明和王镇恶太大的官职,随着荆州各郡县官员的到来,他们也必须有自己明确的职责了。
王镇恶已经被路强任命为荆州司马,就象路强要任命陶渊明为江陵太守一样,这两个官职正常情况下都应是由朝廷任命的,不过在路强心中,他自己就是朝廷,想任命谁就任命谁。
而对于路强的这些做法,文武官员们也没觉出什么不对来,因为其他拥兵自重的封疆大吏们也是这么干的。
今天陶渊明不来,路强本也是要找他的,不过也不全是任命他为江陵太守的事。吩咐人传见。
陶渊明很快走进来,躬身施礼道:“见过大人”
“元亮来的正好,我正准备让人去请你呢!先坐下”
路强命人给陶渊明上了茶水,放下手中的公文,从书案后走出,来到陶渊明身旁坐下。
路强身上威势日盛,陶渊明可不敢同他并坐,忙要站起来,却又被路强拉着坐下。
“不用这么拘束,先说你来找我干什么?”
陶渊明是个很有性格的人,说话直来直去,容易得罪人,再加之他是庶族出身,所以尽管才华横溢,却始终得不到重用,要不是他碰到路强,现在还不定干什么呢!
“大人请恕属下直言,大人在处理司马刁的事上,有些轻率了”
听了陶渊明的话,路强不由皱了皱眉头,司马刁阵斩桓伟,说得好听是将功赎罪,可一个连自己主公都能杀的人,路强又怎敢用他?所以在拆散他的军队之后,就将他闲置起来。
却不知道陶渊明怎么跑来替他说话了?
“他去找你了?”
其实陶渊明不是要替司马刁说话,他也十分不齿司马刁的为人,只是觉得路强在处理这个人的手法上有问题。
摇摇头道:“大人应该命他带着桓伟的人头去建康”
可不是怎么地?
路强不由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以请赏的名义派司马刁去建康,即给了司马刁颜面,也可让他昔日的手下安心。而司马刁显然也明白他在江陵不受待见,估计这一走就不会回来了。
这么好的办法,怎么早没想起来?
想到就办,路强立刻命人给司马刁传令,让他带上桓伟的人头代替自己去建康请赏。
陶渊明最欣赏的也是路强这股雷厉风行、做事不拖泥带水的劲,他其实也很忙,提醒了路强之后,就准备走了,却被路强拦住了。
告诉了陶渊明要任命他为江陵太守的决定后,又道:“元亮啊!你也知道,现在政务越来越多,我们的人手不够啊!可否给我推荐几个人才?”
在路强想来,陶渊明能流传千古,应该是当代大儒,身边一定有很多志同道和的人,随便找出两个来,就可以帮到自己了吧!
陶渊明点点头道:“属下有一至交好友,人品才学皆为上上之选,只是家境贫寒,始终得不大中正大人的品评,不知大人可肯用他?”
听了陶渊明的话,路强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站起身,负手望着庭院中那颗枝繁叶茂的古树,好半天才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元亮,你知道我是多么痛恨这项制度吗?只是还不是时候啊!”
陈墨羽不在路强身边,不然听到这话,非得被吓到不可,这项制度已经施行几百年,那里选官不是这么选的?你路强敢质疑这项制度,就不怕全天下的士族门阀都来反对你吗?
陶渊明可不这么想,对九品中正这项陋习,他是感触最深、也最是痛恨的。而路强若真能破除这项陋习,无疑让天下寒门士子看到了希望,也必将得到他们的绝对拥护。
双眼放光地向路强深施一礼,有些激动地道:“得遇明公是元亮之幸,元亮代天下寒门学子谢过大人”
路强摇摇头:“不用谢我,即便没有我,这项陋习也早晚会被割除,你先去吧!让你的好友来见我,先任我府中长史,干一段时间再外放出去”
长史这个官职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太守府衙中也有长史,所以这主要取决你给什么人当长史。不过这个官职却非常重要,相当于幕僚或是秘书长一类,可以说是长官的近臣。
陈墨羽干得也是秘书的活,不过陶渊明知道,路强用他,主要还是为了陈家,而自己这个朋友就不一样了,那可是有真才实学的。
忙高兴地答应一声,转身出去了。
对陶渊明推荐来的人,路强是完全相信的,现在荆州大战之后百废待兴,什么样的人才都需要,其实他最想的是搞一场科举之类的考试,可以他目前的身份和影响力,显然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
如果我能有更大的权利就好了。
透过庭院中的大树,路强的思绪不由飞向了建康。
“兄弟,你那怎么样了?”


 

第七十九章 新皇旨意
江陵大捷的消息正以最快的速度向建康传递着,而此时建康的权利之争,也正如火如荼地上演着。
琅琊王司马德文在刘裕的重兵保护下回京了。
这个消息还不算震惊,令人震惊的是琅琊王手中竟然握有传国玉玺,更有先帝主理朝政的遗言。
玉玺当然是路强从桓玄手中抢来交给司马德文的。
虽然没人能分辨遗言的真假,可玉玺是做不了假的。如此一来,让一心想要另立新君的刘毅有些手足无措,可他岂肯轻易就范?立刻返回军营居住,学在刘裕的样子,在朝中找了个代言人,随时把朝廷里的消息报告给他。
要说刘毅现在也是不得了,身边笼络了一大票朝廷重臣,那个王谧也重新投靠在他身边,所以很有话语权。
而琅琊王即回,刘裕也没那么多耐性了,直接派兵进城,硬生生从刘毅手中抢过一半的建康管制权。
所以建康现在有两支驻军,而这两支人马虽然都是同出北府,却泾渭分明,甚至偶尔还会打上一架,不过因为没有上官的命令,倒也始终没爆发大规模冲突。
刘裕力主司马德文继皇帝位,尽快平息朝政。
这个结果司马德文已经想过,而且在同哥哥商量过后,他也知道这是替兄长守住皇位的最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