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安大帝 作者:月半疯-第2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来,中山就已经是座孤城,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情况下,还有何军心可言?
在檀道济十万大军围困中山的同时,文处茂跟着拓跋仪的屁肼也渡过了黄河,不过为了不被拓跋仪伏击,所以他军队行进的速度并不快,但他的目标却很明确,那就是此次战役的最后一个目标、幽州。
时延祖的军队同样在轻取翼州后,也开始向幽州挺进。
这还是路强第一次主动向魏军开战,他记得很清楚,在宋朝时,就因为没有燕云十六州这些天然防护,辽、金铁骑才可长驱直入。
所以他必须将魏军彻底赶出长城,为此,徐道覆已经在辽西登陆,可以说,如果拓跋珪不派兵救援,拓跋仪的五万军队,将被二十余万晋军团团围在幽州。
在这个关键时刻,拓跋珪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他以为路强只会止步在中山,不会进攻幽州,因为之前晋军还没有主动出击的先例。所以他没有立刻派兵救援拓跋仪。
确实没有这个先例,不过随着晋朝国势日强,这不过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路强命韩延之坐镇洛阳,他亲率一万黑豹亲军赶往幽州前线,这一万黑豹亲军都是清一色的骑兵,都是从各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同时装备也是最好的。
在这样一支军队面前,即便是拓跋珪的近卫军,也不见得能讨到好去。
路强甚至没有率军去中山,因为他知道,那里的战事已经没什么悬念了。
檀道济十万大军围困中山,不过他并没急着攻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那是蠢办法,他的军队还要参加赶走魏军的战役,所以他不想有太多的损伤。
大军围城之后,檀道济命人传话给张兴,他有十二个时辰的考虑时间,明早太阳升起的时候,若再不投降,就开始攻城。
事态变化实在的太快,以至于张兴还没反过味来,晋军就已经兵临城下了。
怎么办?抵抗,估计是没什么意义,以现在的军心战力来说,根本不可能挡住晋军的进攻。
到了这时候,张兴也明白,魏军肯定是指望不上了,可要他投降,他却还有些不甘心。
张兴不知道,现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不是他甘不甘心的问题了。
刘嗣女在干掉冯家两个主要成员之后,并没有急着离开中山,而是以他特殊的身份,同张兴手下的一些将领搭上了关系。
大难临头各自飞,那有人愿意跟着张兴一起灭亡啊?
就在张兴还在考虑降不降的时候,他手下将领已经打开城门向晋军投降。
只可惜这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燕国大将军,直到晋军杀到府门外了,才知道他被手下人出卖了。
贪生怕死下,他终于决定投降了,檀道济也很大度地接受了他的投降,并向他承诺,朝廷一定会对他既往不咎,并重新委任官职地。
张兴感激涕零下,还送了檀道济不少礼物,然后就在一队晋军的护送下去了洛阳,不过据说他被送回洛阳之后不久,就人间蒸发了,再没有人见过他。
随即檀道济留下两万军队镇守中山,以及协助官员整编和遣散燕国原有的军队,他自己则率领剩余的军队北上涿郡。
涿郡是在魏军的控制下,一旦攻占了那里,就可以继续北上代郡和上谷,彻底切断拓跋仪的退路。
晋军一连串的大动作,终于让拓跋珪明白过来,这个时候他亲自出征是来不及了,于是飞调封真率五万军队进驻代郼以确保拓跋仪后路无忧。
然后拓跋珪调集二十万大军兵压雁门,这可以说是围魏救赵的翻本,却也一下正中路强的软肋。
幽州已属北方,此时已经进入九月,秋老虎虽然凶猛,不过北地的风中已带着一丝凉意。
三路近十万大军已经赶到幽州城外,不过军队以步兵居多,所以路强没有下令围城,毕竟城中是五万魏军铁骑。
拓跋珪率大军兵临雁门的消息,已经送到路强手中。
如今的雁门防线早不是当初的样子了,雁门关本就雄奇,现在再配上最先进的投石机等器械,别看拓跋珪有二十万大军,可再想攻克那里,却是不太可能了。
所以雁门虽只有一万守军,路强却不太担心那里,让他担心的是姚兴同意借道给拓跋珪,让拓跋珪的人马可以绕过雁门,从上郡直扑并州后方的河西,而河西距洛阳也不过几百里而已。
可以说现在摆在路强面前的是一道选择题,要么退兵加强河西防线,要么一股作气先拿下幽州再说。
路强占据旧燕之地时间太短,所以出动二十万大军之后,除洛阳有重兵防守,其他地方都已经很空虚,一旦魏军突入,势必给刚刚恢复起来的生产,造成严重伤害。
这才是让路强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
文处茂和时延祖两员大将一左一右跟在路强身边,对于现在的严峻形势,他们也很清楚,可让他们就这么退走,却真的有些不甘心。
路强常常感叹时间不够用,如果再给他一年时间,他的重甲骑、步兵整训出来,还何惧魏军铁骑?可这世上那有那么多如果?
眺望在高大坚固的幽州城良久,路强才头也不回地对身后的二将,道:“魏军非燕军可比,眼前这颗钉子,我们必须拔掉,你们可有什么好建议?”
听路强这么说,二将放下心来,皇帝显然还是更倾向先打下幽州。
时延祖率先道:“我们的投石机小巧,更适合防守,用之强攻,恐怕没什么作用,说不得,只能展开军队先强攻一下试试了”
文处茂却摇头道:“臣一路尾随拓跋仪而来,发现他是个进退有度,统军有方的将领,所以臣不赞同强攻,还应该多发挥我军器械的威力”
路强显然更同意文处茂的想法,同时他也象二人想的那样,最终决定全力以赴先打好这一仗,把魏军彻底从长城内赶出去再说。
“我军的投石机小巧,却不见得非得投射石块,传令士兵今夜作好防范,小心魏军偷营,我们明日开始攻城”
防备魏军偷营可以理解,陛下说的投石机不投射石块,那射什么?
目前静修等人还没有研制出可以爆炸的火药,而这东西又不是能随便乱鼓弄的,所以对炸药一知半解的路强即便是想插手,静修他们也是万万不肯的。真把皇帝烧到,他们的脑袋估计也得搬家了。他们现在只能按着路强的提示,继续在不断摸索着。
不过虽不能爆炸,但助燃却决没问题。
文处茂和时延祖不知道,路强在来的时候,已经带来整整一马车最原始的火药。
返回营帐后,路强分别置信檀道济和韩延之。
命令檀道济再调一万人马增援雁门,同时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拿下涿郡,切断代郡对幽州的联系。
给韩延之的命令则是要他调江大龙水军,在黄河逆流而上,尽快赶到河西,配合当地守军阻挡魏军。
情报显示,借道秦国的魏军有五万之众,在兵力上,河西的晋军并不占优势,不过却有一道天然防线,那就是黄河。
相信有了水军的助战,魏军就别想轻易过河了。
传达完一系列命令,路强不由又想起姚兴借道秦军的事。
“看来自己进占燕国的举动,已经引起了秦、魏两国的警觉,现在还不是与他们全面开战的时候,打完这一仗,该好好歇歇了”


 

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战法
魏国有两大名声最显赫的战将,一个是已经战死的拓跋虔,一个就是驻守幽州的拓跋仪。
他们都是拓跋珪的亲族,对拓跋珪最是忠心不过。
如果不是发现了晋军中的皇旗,拓跋仪真的会派兵来偷营,而当他知道晋皇也在营中后,立刻就打消了这个不智的念头,同时一丝忧愁也袭上心头。
正常情况下,想以两倍于守军的兵力,来攻克一座坚城,是很困难的,不过因为有了晋朝皇帝在,这就不太好说了。
如今涿郡也被晋军团团围困,而那里只有数千守军,被晋军攻破只是朝夕的事,所以想要指着封真从代郡率兵来援助,也显得那么遥遥无期。
不过拓跋仪也并不很担心,因为他已经知道了拓跋珪的围魏救赵计划,而这个计划的成功与否,可以说很大程度取决于他能不能守住幽州。
正是出于这种心思,拓跋仪对第二天路强的挑战置之不理,攒足了劲只等晋军大举攻城。
在后方指挥作战的路强见此情景,立刻就猜出了拓跋仪的心思,不由暗笑,既然你这么想我军攻城,那我就成全你。
命手下将令旗打出,随即就见时延祖率领一万军队缓步压上,不过军队很快就停在城上弩箭的射程之外,然后将晋军的投石机架了起来。
拓跋仪站的高看的远,一见晋军小巧的投石机,以及准备装填的石块,不由笑了,如此坚固的城墙,你的那些石块射上来,不跟挠痒痒一样吗?
不过拓跋仪听说晋军的投石机射程远,为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