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安大帝 作者:月半疯-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水先从建康上游的横江县决口,大水一泄千里,横江、巢县、历阳一带,几成泽国,放眼望去,大水无边无际,水中不时漂浮着人畜的尸体。
无数难民蜂拥逃向建康和浔阳,在最短时间内,这两个地方就人满为患。
路强得到消息后,连下数道旨意,要求各地官府全力救助灾民,并以最快速度调集各种生活物资到受灾严重的郡县。
建康有韩延之坐镇,颜延之则请旨去了他曾经为官的浔阳。
这二人都非常有经验,他们没有让灾民进城,而是在城外给他们搭建帐篷,官府开设粥场的同时,勒令城内的富户,有条件的开粥场,没有条件的也要向官府捐献各种物资。
命令听上去有点不近人情,不过这两个草根出身的官员却根本不管那些,他们严格秉承着皇帝那百姓大如天的准则,一切都以救灾为重。
两地受灾严重的地区在两个官员的主理下,总算是没出什么乱子,但这个时候新的问题还是出现了。
那就是粮食不够充足了。
正常情况下,每年的粮食收获,都要储备起一些,以备不时之需,按现在的话说,也可称之为战备粮。
但前有借给慕容云的二十万旦,后又不断拨付给各地,现在的库存不是没有,可若再往外折腾的话,很可能挺不到秋收,另外今年的大水也势必影响田地收成,所以若把储备的粮食用尽,朝廷恐怕都要断粮了。
看着一份份奏折,路强也不由深深拧起了眉头。


 

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个月
二十万旦粮食,不是说运走就能运走的,况且江面水势湍急,渡船根本无法通行,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路强反悔的话,还是能扣住的。
甚至已经有朝臣建议路强这么做,毕竟帮助别人的前提是自己能过得去。
对此,路强也不是没有动心过,可很快他就打消了这个想法,资助燕国粮食,固然有收买人心的用意,可一来燕国境内也大多是汉人百姓,另外以经济手段控制燕国,可说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一旦成功,甚至能抵数十万大军的功效。
所以那怕是自己这边过的艰苦些,也一定要咬牙挺过去。
路强知道其实在江南很多豪门家中,还是有很多存粮的,但自己的朝廷不是强盗,不能做那种竭泽而渔的蠢事。
封建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地主阶级,而地主阶级又是构成这个社会的基石,即便要搬开,也必须循序渐进,不然一旦激起他们的反抗,其结果可就不是一场洪水的事了。
今天的雨终于停了下来,下午的时候,久违的阳光还偷偷照了个面,看样子这场洪峰是要过去了。
路强一行从江堤回来,刚刚进城,忽听一阵梵音从路旁的庙中传了出来。
路强其实对佛家那套东西并不怎么感兴趣,不过因为兄弟的原因,才在江陵给兄弟起了一座庙宇,供他修行的同时,自己也可随时去看他。
在路强心中一直觉得亏欠兄弟太多。
庙宇修建的气势恢弘,其奢华程度,比路强的行宫都要强上很多,这是路强破天荒地,不顾兄弟的反对修建的。
“皇觉寺”就是这座庙的名字,而因为路强的经常光顾,这里的香火也格外的好。
司马德文心性平和,值此洪水之际,他每天都会带着徒众们咏念经文,以祈求佛祖保佑洪水早早退去。
听到咏经声,路强的心中忽然一动,他可是知道和尚有钱有粮的,那些傻瓜一样的信徒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仍要供奉那些所谓的佛爷,弄得和尚们一个个富的流油。
之前路强曾在浔阳整治过那里的和尚,后来因为事物繁多,就把这件事给放下了,现在是不是该趁这个机会清理一下庙产呢?
早在路强没有横空出世的时候,江南地区最盛行的就是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土地绝大多数掌握在地主豪绅和寺院的和尚手中。
自路强主政江南后,大力打压地主豪绅,已经将很多土地和被栓在土地上的佃农解放出来。
不过由于和尚不参政,还威胁不到路强的统治,所以就让他们暂时得到喘息之机,随着路强手中的权力越来越牢固,和尚们的好日子显然也要到头了。
路强沉吟片刻,翻身下马,举步向庙内走去。
司马德文已经被路强封为国师,这么大的事,必须先和兄弟打个招呼。
进了庙,路强轻车熟路地来到后面兄弟的禅房,然后坐等兄弟回来。
桌案上有很多佛经,整齐地码放在一侧,令一侧是笔墨砚台等物,看得出司马德文也是个喜欢学习的人。
路强闲来无事,随手拿过一本佛经翻了几下,说实话,对里面的佛经和文字,他基本是看不明白的。
随便翻看几眼,正准备将经书放下,眼角余光忽见手中这本佛经下竟然有封信。
谁会给兄弟写俼
司马德文和路强是亲兄弟,被刘裕强迫当了皇帝后,也没纳什么妃子,虽有个夫人,却没有孩子,可说他同外界根本没什么交往。
兄弟毕竟是做过皇帝的人,难道是有人不死心?
路强沉吟片刻,最终还是把信打开看了起来。看了几眼,心先是一松,随即眉头却皱了起来。
信是一个叫慧能的和尚写来的,既然不是有人搞阴谋,路强自然就放下心来,不过让他生气的是,这个叫慧能的和尚竟然鼓动兄弟,让兄弟劝自己不要插手佛院的事物,同时还要保护寺庙的财产等等。
这个和尚好大的胆子,竟然走后门走到兄弟这来了。
看信的日期和颜色,应该是有些日子了,这期间自己也来过几次,却从没听兄弟提起过,看来兄弟也是不想管这件事。
正琢磨间,一身大红袈裟的司马德文推门走了进来。看到路强手中的俼先是一愣,随即合十见礼:“皇兄”
路强神情平静地扬了扬手中的信,道:“怎么不对我说?”
司马德文沉吟片刻,才道:“臣弟知道皇兄不喜别人干扰政劼故此没有回复他”
“哼!你还要保护他吗?”
顿了一下,又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寺院要那么多土地干什么?有了土地,就可以间接控制百姓,甚至扰乱国家税收,你我同胞兄弟,我也不想瞒你,如今水患肆虐,国家正是困难之际,我需要寺院把他们的土地粮食都贡献出来”
“你先以国师的名义,发一道诏文,一月之内,配合官府清丈土地,缴纳存粮的,朝廷会给予特殊嘉奖,逾期不办者,就不要怪朕兴灭佛之举了”
说到这,路强的语气缓和下来:“德文,你潜心修佛,两耳不闻窗外事,别人也正是看中了这点以及你同我的关系,这才要利用你,记住,凡事要多同我商量,不要总藏在心里”
司马德文被路强一番话说的冒出汗来,合十道:“皇兄放心,臣弟决不敢干扰皇兄的政务”
路强并没感觉出自己威严日重,不管是谁,在他面前说话,无不小心翼翼的。
伸手拉过兄弟坐在自己身旁,温言道:“其实你知道我是不反对宗教信仰的,但凡事都要有个度,如果天下的和尚都象你这样,那他们的生活就由我来负责,不管到什么时候,土地都是国家的,所有收成也要经由国家的法度统一分配”
“皇兄放心,臣弟这就把你说的这些话传诏给各地的寺院”
“呵呵!不说政务了,你有日子没去我那了吧?再有一个月,我的孩子就要出生了,也不知道这第一个是男是女,对了,你的学问比我高,就替我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听了路强的话,司马德文吓得站了起来,急道:“皇子的名字岂能由我这方外之人来取?还是皇兄自己决定吧!”
路强伸手再次将司马德文拉着坐下,怪道:“孩子就你这么一个叔父,起个名字那有那么多忌讳?就这么说定了,嗯!你就当是圣旨吧!哈哈!”
司马德文无奈地挠了挠光头,道:“皇兄觉得这第一个会是男还是女?”
“男女还不都一样”
路强不是不想自己给孩子起名字,无奈肚子里的墨水实在有限,憋了好几天才想出一个司马光来,随即差点没扇自己一耳光,因为这个名字还是他在电视上的小品里得来的。
是司马光砸缸、还是司马刚砸光?想想自己都好笑,所以只好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兄弟了。
司马德文偷眼看了下兴致正好的路强,踌躇片刻才忍不住道:“皇兄看过族谱吗?”
这个时代门阀士族盛行,每个大家族都会有族谱,一些大门户甚至想尽办法把自己的姓氏同古代的名士联系起来,以增加声望。
司马氏乃是皇姓,又怎会没有族谱?只不过这个族谱却是存放在建康的宗祠内,由宗正掌管的。
路强横了兄弟一眼,直觉告诉他,兄弟可能是知道什么了,不过这种事当然不能解释了。
站起身负手在禅房内转了两圈,才道:“历朝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