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安大帝 作者:月半疯-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挡住燕军第二轮射击,乌龟壳忽然露出一条缝隙,随即就见无数知利箭冲天而起,雨点般落向燕军营寨。
晋军的箭雨无论密集度和精确度,显然都要高过燕军,一轮射击,就让躲在稀疏栅栏后的燕军躺下一大片。
紧接着第二、第三轮箭雨也如影而至,压得那些躲在盾牌后栅栏后的燕军根本抬不起头来。
就在这密集的箭雨中,百余名晋军士兵忽然钻出乌龟壳,迅速将十余根长索套在栅栏上后,掉头就跑。
有燕军士兵发现了异状,刚要拉弓放箭,射死这些晋军士兵,忽听晋军阵内一声呼喊,随即就见晋军阵中闪出十余条通道来。
燕军见状不由有些纳闷,他们要干什么?
很快就有人回答了他们,但见一道道套在栅栏上的绳索忽然被拉的笔直,而绳索的另一端则是十余匹战马。
“快砍断绳索。。。”
贾润的这声喊叫来的实在太晚,就听“哗啦”一片响声传来,大营外的简易栅栏顿时被拉散了一大段。
阵后的文处茂见状,大喝一声:“汉家儿郎们,随我杀光这些侵犯国土的燕狗,杀啊。。。”
随着这声喊叫,晋军士兵丢掉盾牌,潮水般从缺口处涌入燕军大营,最惨烈的肉搏战终于开始了。
从士兵数量上来说,燕军要多与晋军,但士气就不在一个档次上了。
琅琊郡的这些原荆州军,在路强的带领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却被困在小小的琅琊郡好几天,他们的心情可想而知。
这三千人是城中仅有的能战之士,但他们都知道,援军就在身后,所以拼杀起来根本没有后顾之忧,刀枪挥舞之间,把所有怨气都发泄在这些倒霉的燕军身上,只杀的燕军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其实最先逃跑的却是贾润这员主将,他那曾想晋军不但防的厉害,冲杀起来更是一往无前。眼见自己的队伍被晋军摧枯拉朽般撕开,顿时什么心思都没有了,满脑子就是一个跑字。
可这个时候再跑,真的已经晚了。
随着文处茂率军杀入燕军大营,附近郡县赶来救援的晋军就纷纷从四面八方杀了过来。
眼见四面都出现了黑豹战旗,知道逃跑无望的贾润还没等反应过来,就被紧追而来的文处茂阵斩与马下。
贾润被斩,成了压倒燕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士兵们无心再战,纷纷跪地请降。
整场战役,持续了不到三个时辰就结束了,晋军已不足五百人的伤亡,全歼四千燕军,接着这些燕军在晋军的监视下,清理战场、修葺城墙,成了最好的劳力。
相比他们,二刘残部的待遇要好多了。
檀道济进了军营之后,只抓了刘道规、刘怀肃等二刘的死忠份子,然后命人从自己大营搬来粮草,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同时招来的还有很多军医,给那些在战争中伤残的士兵医治病情。
二刘军中缺医少药,已经有很多人因此丧命了,檀道济此举可谓是深得人心,让原本还担心晋军会清算后帐的北府士兵很快就放下心来。
对待普通士兵,檀道济关怀备至,但对一些高级将领就没那么好心了,他学着路强当初掌控江陵军的办法,将高级将领召集到一起后,直接全部毒死,以绝后患。
其实檀道济如此善待北府士兵,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也出身北府,所以对这些普通士兵有种特殊的感情。
在进驻琅琊郡第二天,韩延之也终于赶了上来,对他来说,围剿二刘之战,已经没什么意义,重要的是拓跋珪会不会借机南下?
琅琊郡再往前,就是燕国的清平郡和东莞郼这边还好些,而往西的濮阳郡也同样与燕国的顿丘郡接壤。

顿丘也是距离魏国最近的地方,所以一旦魏军有意南下,势必会从顿丘郡过来。
檀道济还不知道拓跋珪即将南下的消息,听韩延之说完,不由皱眉道:“据我所知,魏军铁骑的强悍,还要强国秦军,正面交锋的话,我军怕要吃亏啊!”
晋军现有一万五千骑兵,大部都布防在江陵、襄阳一带,主要是预防秦军南下的,现在秦军没什么反应,比秦军还要厉害的魏军却跳出来了,就不知道皇帝陛下会不会把骑兵调至徐州了。
韩延之的想法同檀道济差不多,就是知道现在还不是同魏军硬拼的时候。
点头道:“我已经上奏陛下,首先加强濮阳郡一带的防线,不给魏军南下的机会”
檀道济也同意韩延之的观点,而且韩延之是徐、扬总督,他有权处置这里的事情。心中忽地一动。
“韩大人,如果我预料不错,一旦魏军大举进攻燕国,慕容云一定向我主求救,你说到时陛下会不会出兵救援?”
这确实是个问题,以韩延之的想法,拓跋珪和慕容云人脑袋打成狗脑袋,也同晋国没有半毛钱关系,但皇帝会这么想吗?
韩延之虽说也跟了路强很长时间,但就这件事来说,路强会怎么想?他可真说不准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皇帝也为难
路强确实被难住了,这几天有关拓跋珪率军南下的消息,已如流水般通过各种渠道送到他的案头。
四十万魏军,兵分三路南下伐燕,一路势如破竹,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连破雁门、代郡、并州等地,如今已兵临中山城下。
慕容云刚坐了几个月的皇帝,各方面的关系还没捋顺好呢,这也是燕军连战连败的主要原因。
情急之下,慕容云一面下诏各地燕军速速赶往中山勤王,同时也连续向路强发了四道求救信,恳请路强看在昔日薄面上,出兵救援他。
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而且有燕国在前面挡着,晋国也可安心休养生息,所以对出兵救援燕国,路强是很心动的。
在这期间,路强已经命檀道济就地展开军队,在以濮阳郡为中心的地带,构筑了第一道防线。
赵伦文军团在颍川郡一带,构筑第二道防线,同时调邓祥、时延祖率一万骑兵进驻南阳郡一带,以便随时支援前线。
兵力的部署已经完成,下一步就是研究要不要出兵救援燕国的问题了?
这一天,路强召集六部主官,大都督何无忌,以及从建康赶过来的韩延之等文武官员,一同商议要不要出兵的问题。
有点出乎路强的意外,六部主官居然有五个反对出兵的。
有几个原因,其一,春耕即将开始,朝廷历经战乱,许多地方都急需劳力,为此先前朝廷就命令各地驻军帮助百姓开垦荒田,这样一来,那还有太多军队可以投入作战?
其二,朝廷军队刚刚平定二刘,收降了大批俘虏,为了安置这些俘虏重返家园,朝廷的府库基本已经掏空了,而战争最烧钱粮,即便要出兵,也必须等到夏收以后。
最后一点,建康左近州府刚刚平定,还达不到荆、江地区的忠诚度,一旦战事拖延,谁敢保证这些地方不出什么问题?
几个问题噎的路强没词了,转头看向何无忌,想听听何无忌是怎么看这件事的。
何无忌作为一个军人,最想的就是挥军北伐,收复北方所有沦陷的国土,所以他是坚决主战的,但他也不是一个楞头青,知道各部大员说的都关乎国计民生,却也不敢胡乱说话了。
韩延之见皇帝有些不快,忙道:“陛下,臣赞同出兵”
路强还未说话,谢望祖皱眉道:“韩大人,兵者,国之大器,如今陛下已经收复百余年间、南方沦陷的所有国土,正应好生休养生息,怎能再擅动刀兵?”
路强知道,自己这个老丈人,是个典型的保守派,也可以说是个安于现状、不知进取的类型。
何无忌动嘴皮子显然不是这些文官的对手,但还是忍不住道:“古语云: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睼拓跋珪狼子野心,一旦打到国境线上,会不垂涎我南方花花绿绿的江山吗?”
路强微微一笑,替他补充了一句:“御敌于国门之外”
已经升任兵部左侍郎的鲁宗之拍掌道:“陛下此言大善,我们出兵去燕国,怎么打都是在燕国境内,丝毫影响不到我们国土,妙、实在是妙”
韩延之也道:“各位大人关心的无非是后勤给养,我却认为这是最无需担心的,一方面我们可以要燕国供给我们给养,另一方面,我赞同出兵,但却不赞同出动大军,只需陛下的一万铁骑即可,这样即不会把我们完全陷进去,同时骑兵机动力强,来去如风,在骚扰敌人的同时,也可最大程度地保存自己”
“另外就是有关建康左近的州府,如今陛下的各项惠民之策已经开始在各地施行,时间虽短,但也起到了很大效果,别的不说,就说那些解甲归田的士兵,保准就不会有变乱”
“另外陛下之前已在建康附近布下了重兵,即便一些宵小有什么想法,恐怕也逃不是皇家军队的四面围堵。综合以上所说,臣力请陛下出兵”
韩延之的一番解说,有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