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 - 雾满拦江-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懔司退懔耍斓紫掠姓饷吹被实鄣穆穑

  眼见父皇不像话,要食言自肥。二儿子朱高煦火了,亲自去找老头,把话说开:“爹,啥时候立咱为太子啊?”

  朱棣脸皮痛苦地抽搐着:“你大哥他……他一向孝顺。”

  朱高煦一听就急了:“爹,你亲爹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建文帝朱允汶不也是一向孝顺吗?可结果怎么样?”

  朱棣把眼睛转向远方:“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再等等,再等等看吧,你先别急……”

  朱高煦怒气冲冲出来,找到自己在战场上结交的战友们,清一色统兵的武将,包括了淇国公邱福、驸马都尉王宁等,吩咐道:“兄弟们,立即动手,事成之日,兄弟我亏待不了你。”

  邱福与王宁“唰”的一声立正:“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然后两人飞奔回家,立即关起门来写奏章:“陛下,夫治理天下者也,论赏以功而论,汉王朱高煦劳苦功高啊,立高煦为太子,实乃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心愿。”

  全体武将,除了兵部尚书金忠之外,统统上表,要求立朱高煦。

  那么金忠为什么不上表呢?实际上金忠也上表了,只不过,金忠的奏章,是支持肥仔朱高炽的,他和朱高煦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但朱高炽这边只有金忠一个人,那是绝对的弱势。所以朱高炽的铁杆支持者解缙斜刺里杀出,力保朱高炽。上奏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啊。”朱棣斜眼瞪着他:“归你个头啊,你就不能说点新鲜的?”解缙大叫一声:“陛下,你孙子不错。”

  朱棣“噌”的一下站了起来。

  朱瞻基是他最疼爱的孩子,解缙这一击,准确地命中朱棣的软肋上,让朱棣再一次犹豫起来。

  趁此机会,解缙急忙出来,召集所有支持朱高炽的文臣:“你们大家,赶紧,能写的快写,能画的快画……”说话间,早有颇具艺术家风范的大臣拿过来一幅画,上面画的是一只母老虎,率领着一群小老虎,威风八面地行走在天地之间。

  看到这幅画,解缙大喜,立即拿起笔来,题诗一首: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只有父子情,一步一回头。

  然后众文臣将这幅画拿到朱棣面前:“陛下,你猜猜这只母老虎是谁?”

  朱棣看清楚了这幅画,登时落泪了。

  “咋整呢?这可咋整呢?”朱棣哭着对自己说。

  我就是那头笨老虎啊,你看老子笨的……迟早也得笨死……

##  05 父亲的黑暗内心

  面对来自朱高炽阵营的强力冲撞,朱棣陷入了两难的处境之中。他左思右想,前思后想,终于想明白了。

  朱高炽这个肥仔是个典型的笑面虎,他嘴上喊万岁,心里藏毒计,早就玩了个釜底抽薪,暗中搞了场不流血的政变,笼络住所有的文臣,将老爹朱棣架空了。架空就架空吧,朱棣想,既然木已成舟,这事就这么着吧。

  可是且慢,自己坐的这把龙椅,可是抢了侄子朱允汶的位。徜若日后自己两腿一蹬,老二朱高煦铁定会学了自己样,也搞一场轰轰烈烈的靖难战役。那时节自己的儿子孙子杀得你死我活,这明显不符合老朱家的长远利益。

  无论何况,朱高煦为了这个天下,出生入死,甘冒矢石,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徜若是这个皇帝的位子不传给他,那孩子岂会罢休?杀一个血流成河,闹一个玉石俱焚,在所难免。

  要想宣布朱高炽朱瞻基父子获胜的话,那就只能——对不起宝贝疙瘩老二了。所以……朱棣一咬牙,传旨,让汉王朱高煦,负责镇守云南。

  圣旨传到了朱高煦的面前,朱高煦顿时乐了,他哈哈大笑,一脚踹开信使,喝问道:“老子犯了什么法?凭什么要将老子流放到云南去?”

  信使揉着屁股,哭着回来报告。朱棣听说二儿子公然抗旨,沉默了半晌,说了一句话:“老二不乐意去,那就……算了吧。”

  这次又算了。

  朱棣退让了,可朱高煦要的可不止这些,他只是要求朱棣履行自己的诺言。论辈份他是当爹的,论职位他是做皇帝的,这两个身份,哪一个也容不得朱棣改口。再者说朱棣的心里并不情愿流放二儿子,可是……忽然之间朱棣脑子里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传旨,封二儿子朱高煦为天策卫。

  天策卫?这是个什么名堂?这个名堂,大有讲究。在朱高煦之前的历史上,只有一个人获得过这个头衔,那人便是大唐太宗李世民。

  唐朝的时候,李渊入主长安,建立大唐。虽然二儿子李世民功劳最大,但是因为李渊已经立了大儿子李建成为太子,所以为了让二儿子心理平衼也为了一碗水端平,显示公道,唐高祖李渊册封了二儿子李世民为天策上将。

  可是李渊这么个搞法,反而更强化了二儿子李世民的野心,结果让他发动了玄武门兵变,将大哥李建成、三弟李元吉统统宰杀了。而现在朱棣竟然封了朱高煦为天策卫,莫非他的意思是暗示朱高煦效法唐太宗李世民,干脆自己动手,将大哥朱高炽砍成一团鲜肉块?

  如果说,朱棣真的是这么想,那绝对是不可能的。再狠的老爹,也没有撺唆儿子自相残杀,以此取乐的道理。然而这个想法,却深植于他的潜意识之中。要知道,手心手背都是肉,大宝二宝都是宝。两子争位,已经将朱棣逼得欲哭无泪,走投无路了。他是多么地希望,这两个小兔崽子能够找到一个完美的自我解决方案,也好让自己省点心。

  实际上,朱棣真正的内心想法,是希望老大老二中有一个突然蹬腿咽气。这是最为完美的解决方案了——你自己死跷跷了,也就省略了当爹的两难之局。而在朱高炽与朱高煦之间,死跷跷的可能性最大的,当属老大朱高炽。

  所以,曾有一欼朱棣对二儿子朱高煦谆谆教诲曰:“二宝,你要努力啊,你大哥他的身体……嗯,总之你要努力学习,明白了吧?”

  意思是说:“二宝,你别急,你的身体比驴还强壮,而你大哥的身体比猪还肥胖,必然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脑血痊心脏瓣膜缺损面部神经麻痹等千奇百怪的疾病,这么多的病,不愁病不死他。所以呢,二宝你稍微地耐心一点,等老大病死,爹再立你为太子,岂不是两全其美?”

  朱棣的想法,虽然比较地阴暗,但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是他忽略了一件事,他最宠爱的二宝朱高煦,不是匹能够隐忍的野狼。

  那么朱高煦的性格,更接近于什么物种?

  驴!朱高煦是头驴!而且是头拉着不走,打着倒退,永远只知道在一个圈子里团团打转的花尾白唇大叫驴。

##  06 城管是头大野驴

  朱高煦确实是头驴。他公然抗旨,拒不服从工作分配,不肯到云南就任。尽管老爹朱棣没敢吭气,但朱高煦的心里,却是愈发地不平。以后再见到父亲朱棣,就怒气冲冲,忿忿不平,存心让老子难受。

  朱棣果然很不舒服,又想了法子:“二宝,你不乐意去云南,要不就去青州如何?”朱高煦摇头:“不去。”

  朱棣急了:“云南你也不去,青州你也不去,那你想干啥?”

  朱高煦:“我就想让你履行诺言,这不难为你吧?”

  朱棣悻悻:“不难为才怪……于是让朱高煦去青州的事情,也不算数了。”

  怒气冲冲地从父亲那里回来,朱高煦越想越气,这叫什么世道?一个患有各种疾病的肥仔,坐在太子的宝座上死活不挪窝,而自己如此地英姿飒爽,却只能沦为权力的残羹。苍天啊,你怎么不说睁开眼睛看看……

  悲愤之下,朱高煦募集了三千死士——可以确俼他募集这些死士的目的,是打算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发动宫廷政变,宰了大哥杀了老爹……可是他终究无法与雄才大略的李世民相比,三千死士是跑来了,可是临到食堂开饭的时候,才发现饭锅里空空如也——没钱啊,连死士都养不起。

  可是没饭吃,这也难不住朱高煦,他立即吩咐道:“你们大家,要自己想主意,想办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借鸡生蛋,借船出海,文艺搭台,经济唱戏,不等不靠,自谋生路……”总之一句话,薪资伙食,统统自理。

  伙食自理?自理就自理,三千死士,果然是脑子灵光。学习了朱高煦的讲话精神之后,一个个顿时心明眼亮,明白了斗争的大方向,就聚众呼啸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