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 - 雾满拦江-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叫了齐泰而后,朱元璋忽儿想起边关的事情,齐泰在一边有问则答,说得清楚又明白,朱元璋心惊。又故意说行军路线,齐泰就更熟悉了,听得朱元璋再也忍受不了了,就大吼道:“你丫是怎么知道的?”

  齐泰郑重地回答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子……”说着话,他从兜里掏出来个小本本,只见需要关注的国家大事,都记载在上面。朱元璋越看越吃惊,忍不住大叫一声:

  “你丫有一套……”从此齐泰大名,不胫而走。

  另一个黄子澄,原名也不叫黄子澄,叫黄澄,字子澄。不知道怎么搞的,叫着叫着,就子澄了。他的才华不在齐泰之下,有一天闲来无事,他溜达到东角门,忽然看到当时还没登基的朱允汶,正背倚靠着门框,两眼绝望地看着虚空之处发呆。黄子澄就溜达过去,笑着问:“陛下,你是在为藩王势大而忧心吗?”

  当时建文帝大吃一惊,立即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揪住了他……总之,齐、黄二人就这样成了年轻皇帝的倚重。两人一致认为,战争打了那么多年,中国人口已经砍得七七八八,再加上朱元璋弄出来的十年浩劫,军队大清洗,以及为了排除异己搞出来的整风运动。基本上来说,军中宿将已经被清除了个干干净净。尽管朱棣在军队中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可是面临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流,朱棣去影响谁?所以呢,齐、黄这俩家伙建议,既然不会有丝毫的后患,那咱们还等什么,削藩吧。现在不削,等过两年国内人口嗖嗖暴增,年轻人面临着就业难题。那时候战争就成为了一种可能,而朱棣这位对军人有着足够影响的藩王,他的实力就会隐隐大增。所以等到那时候,再想削藩可就来不及了。

  削藩是好事,把别人的军政职务统统解除,把权力全部集中到自己的手中来,这是多么美妙的事啊。建文帝尽管拥有绵羊的温和天性,却坐拥公羊的绝对权威,这事对他还是有足够吸引力的。

  问题是麻烦只有一桩。早在朱元璋死前,就颁布了诏书,对目前的现行制度及权力配比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并禁止任何人对他所制定出来的架构进行调整,藩王不允许,以后的皇帝也不允许。如果谁敢这么搞,等日后九泉下见面,朱元璋跟他没完。

  可确信的是,朱元璋这个搞法,是终极权力智慧的表现。因为朱元璋取消了宰辅制,也就是废除了宰相这个传统职业,从此权力就失去了制衡——但是,缺乏制衡的权力,不能称之为权力,因为权力需要反馈,失去了制衼也就失去了反馈。所以朱元璋的藩王掌兵制,重建权力的反馈机制,一个全新的完美权力构架,就出现了。

  朱允汶显然意识不到这一点,他天生拥有老绵羊的愚蠢,只是认为羊群中还有几只公羊,对方头上的犄角对他的心理构成了恶意的挑衅。他讨厌这种现豼希望能够把群落里的公羊统统干掉,由他一只公羊,统领所有的母羊。一句话,他要绝对的权力,而没有考虑过自己是不是配拥有这种权力。

  实际上,掌握着部分兵权的诸藩王等,如周王、如代王、燕王,此时正处在极度恐惧之中。大家心知肚明,看就看建文帝朱允汶有多大能耐。如果朱允汶稍微有点能耐的话,心里不忌禅藩王,那么大家均可相安无事。

  怕就怕朱允汶能耐不大,胆子不小——事情还真是这种糟糕的结果。

  朱允汶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那些掌握兵权的叔叔们,他心里害怕,当然这种恐惧他不会流露出来——但是如此急切地动手,表明了他内心的恐惧已经达到了顶点。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单以智力而论,建文帝朱允汶,有点像是个手持砍刀的孩子,心里充满了极度的恐惧。而藩王们则是一群有能力掐死他的成年人,但此时这些成年人都被权力的绳索紧紧束缚着。只能傻傻地看着朱允汶,希望这破孩子不要太犯傻。但是朱允汶心里怕啊,他举着刀,颤悠着走到一个叔叔前,噗哧一刀,砍死了一个周王。又噗哧一刀,砍掉了代王,紧接着又是噗哧噗哧噗哧三刀,砍掉了湘王、齐王和岷王。

  紧接着,婴儿智商的朱允汶,手持血淋淋的砍刀奔燕王朱棣冲了过来。

  救命啊——从历史的幽深处,我们听到了燕王朱棣那绝望的呼救之声。

  他是在向道衍和尚求教,他希望这个秃驴能够施展法术,解开紧缚他双手的权力之索。

##  05 放飞心灵夜杀人

  闻知五王俱废,道衍和尚大喜,就劝燕王朱棣也别客气了,马上起兵造反吧。朱棣忧心忡忡地道:“可是民心思定,不愿意发动战争,怎么办?”

  道衍笑道:“民意这东西,顶个屁用,我给你看看比民意更有力量的东西。”

  就见道衍一拍手,从门外进来两个奇怪的人,乍一看这两个人都有点不正常,再仔细看,确实不正常。此二人者,乃当时有名的江湖术士,靠算卦蒙人吃饭。这二人进来,见到燕王,顿时惊呼曰:“殿下,你龙行虎步,日角插天,是太平天子的相貌啊。赶紧,你马上起兵,肯定能位极九五之尊。”

  朱棣听得差点没哭了:“道衍啊,你能不能别扯没用的,来点实际的吧。你先说,以我们的军事实力,能够夺得天下吗?实话告诉你,我们的军队实力,远远不够——够我早就自己干了,还用得着你?”

  道衍说:“那咱们这么办,首先,马上开动宣传机器,忽悠四方闲汉都来当兵。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宁做百夫长,胜做一书生……其次,派兵将四乡五里的所有铁匠全部逮起来,把他们关进地下室里去,让他们日夜不停地打造兵器。再欼马上联络其他诸藩王,主要是宁王,那厮的军队实力不亚于咱们,无论如何也要把他拿下,如何?”

  朱棣摇头:“你这几招到底管不管用啊……还是再等等吧。”

  也就是说,燕王对未来的预期是充满了绝望与悲观的。所谓的等,不过是给自己找个借口拖延而已。拖延固然是个坏习惯,可面对朱允汶这种行事缺乏考量的年轻人,你不拖还能有什么办法?

  拖吧,说不定拖着拖着,建文帝朱允汶就长大了,就成熟了,懂事了,不再跟叔叔们捣蛋了……正当朱棣这样自欺欺人的时候,出事了。

  朱棣的部属,燕山护卫百户倪谅,他显然发现了点什么,忽一日飞奔到朝廷,向建文帝举报说:“报告,藩王手下的官校于谅、周铎等密谋造反,这一定是奉了燕王之命。”刑官问他:“你不是燕王的手下吗?怎么可以告自己的主公谋反呢?”

  倪谅响亮地回答:“亲不亲,路线分。我生是大明皇帝的人,死是大明皇帝的鬼。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敢阴谋反对皇帝,我就要坚决地和他斗到底。”

  建文帝朱允汶闻此言,大喜,就命人悄悄地将官校于谅,周铎逮到京师,喀嚓喀嚓,剁成了碎块。然后朱允汶发下圣旨:“朱棣,你怎么搞的?你的部属在谋反,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无论是哪种情况,你先给我把事情说清楚。”

  朱允汶这话一说,出事了!

  有诏责燕王,王乃佯狂称疾,走呼市中,夺酒食,语多妄乱,或卧土壤,弥日不苏。张呙,谢贵入问疾,王盛夏围炉摇头曰:寒甚。宫中亦杖而行,朝廷稍信之……这一段记载,说的就是造反谋逆事发,燕王假装疯子,成功地逛过了朱允汶的历史传说。

  但实际上,这段历史记载却是错误的。错在什么地方呢?错就错在,燕王朱棣并非是“佯狂”,不是装疯。他是真的疯了……确切地说,燕王面临着恐怖的绝路,情急之下,心理崩溃了。

  这么个判断,有没有依据呢?有!

  先来说说,什么样的人物才能够成为皇帝之位的人选?单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能够成为帝王的人,他必须要有与普通大众截然相反的情感机制,表现在普通人陷溺于夫妻之情,儿女之爱上。而古之帝王,对于夫妻,从来没有什么感情,对于儿女,不要说感情,甚至连感觉都没有——一旦心里有了感情,有了爱,也就有了弱点,就会在帝王争霸战中被对手揪住软肋,被迫落败,清理出局。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被追兵追赶的时候,他嫌马车跑得慢,居然将自己的儿子女儿推下车去。后来项羽将刘邦的父亲缚在案板上,扬言刘邦不投降,就立即剁了刘邦的亲爹。可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