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云台-第5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而这个时候他们两小却是只能无奈,只好继续在心中保持着对于邓瀚的敬重,当年的邓瀚初来许都时,却是单枪匹马来,而回去荆州的时候,却是有王基随身,王越跟随,以及姜冏(已阵亡),姜叙,廖化等等人才随后的被拉拢。
  而今这一次他们两个在开设赌局的时候,自是也在那般混乱的局势中,借机浑水摸鱼,查探着许都城中的风骨,自是少有人能够入得他们的眼界。不过在邓瀚一出手之后,却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惊人
  邓瀚如此做,既是这些年来对于荀彧的孜孜不倦的渴望,也未尝没有对于之前的曹操在高台上将他当做耍把式的来看待的小小报复
  毕竟若是邓瀚真的做到了他心中所求,先不要说荀彧本身的才能到了荆州能够给荆州带来多大的变化,单从对于曹操的打击上来说,仅此一事,即便是哪个时候曹操能够登上了魏王的宝座,甚至有了加九锡,出入用天子仪仗的规制,却也不会弥补荀彧流失之后对于曹操的影响的。
  深知这其间关系重大的邓瀚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内,却是行事稳重的很,而且也很少再去许都城中闲逛,毕竟如今的邓瀚,走到那里,都会引来不少人的观摩,毕竟邓瀚,文章诗赋天下闻名,新来剑法又将许都城中威名卓著的史阿给打的行踪消散,不知去向。
  即便是邓瀚乃是荆州的出身,不过少年人对于这种神迹一般的表现,总是会有许多的梦想产生,所谓追风一事,那天邓瀚的着装,如今在许都城中也是很是流行,白衣胜雪,一脸微笑,青丝带稍挽乌发,腰间青峰剑一把,似文士却自带英武气,在那天观战的许都城中的诸多人物将对于邓瀚的描述言传给自己的身边人之后,却是一传十,十传百,连带着邓瀚的形象,在许都城中也是广为传扬,自然让邓瀚出入很是不便。
  这种情况下,邓瀚却也只能在国宾馆中待着,毕竟此时的他但有所动作,便是会被人们四下里传扬,这个时候的他当然是一动不如一静。
  不过即便如此邓瀚却也不会静坐于内,无所事事的。他所谋着大,自是需要好好的把握其间的细节,而这个时候却是足以让他进一步的斟酌他所思所想是否足够的完善。
  邓瀚自是在国宾馆中待着,每日里过着在外人看来十分安闲的生活,不过这也是邓瀚表现出来的状态。
  间或的见一见前来拜访的夏侯兄弟,又或者荀恽,更甚是郭嘉,两个人商量一些有关于酒中真意的探讨。
  当然与郭嘉的探讨,却是不用邓瀚担心如他和张飞言谈那般,说不过就用大巴掌扇人,甚至还有那种那能够将人的耳朵吼聋的声响,哇呀呀的叫嚷。当然也不用担心和庞统一起时,他的那位丑师兄用他那听着让人尖刻的言辞来仍人喝不下去。
  就在邓瀚的闲散之中,华佗自是依然在像之前的惯例,时不时的去宫中给天子诊治,当然在拜访了荀攸一趟之后,邓瀚却是让荀攸的府上将有关荀攸的病症告以华佗,对于荀攸,华佗却是没有如同对于曹操的那般恶感,虽然没有到荀攸那里把脉,不过荀攸病来已久,却是诸般病症的表象却都显现,华佗自是通过这点,为之开方抓药,却也让荀攸的沉疴病体,迅速的得以好转。
  对于这样的事情,邓瀚自是高兴,却是对于那些抓药的荀攸府上人,连连的介绍,最好去同仁堂按方抓药,自是不虞有什么不可测的事情发生。
  那荀攸府上的下人,自是感念邓瀚的好心,却也听话的便去了同仁堂,而随后,那华安又亲来邓瀚这里稍作致意,两人却也详谈了一番,不过当时的邓艾和周不疑两个小子并不在国宾馆,而先前代表荆州来许都观礼的糜竺却也回转了荆州,自是将邓瀚在许都城中大展神威的事情,要在回去之后大作宣扬一番的。
  邓瀚自是管不了那么多,虽然盛名之下,总会有些负累的,不过这种幸福的烦恼,却不是人人都能够享受到的。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第三十一章 变化
第三十一章变化
  就在邓瀚静默的待在国宾馆,荆州的一行人也只是时不时的陪着华佗进皇宫之中给天子诊病的过程中,许都城中的一切自是仍旧按照他固有的习惯向前发展着。
  朝廷上的大臣们,依然视天子如无物,加上近来的天子早就不临朝,虽然曹操并没有因此得到天子的诏书,又或者是皇后的懿旨,登上了魏王之位,不过在不知不觉中,这些多是曹操一系的朝臣们却是已经将曹操看作了魏王而对待着,当然这样对于这些大臣们却也没有什么变化,毕竟一直以来他们所效忠的对象便是曹操而不是其他人。
  虽得其实,然而总是没有名实相副,自是让有些人觉得别扭。
  这不便有江东的吴侯于不经意间向曹操来信劝道,“江东外臣孙权久知天子已久不理朝政,于天下多有民怨,而丞相总理朝中事物,其劳苦功高处,莫可与之相比,身为外臣却也对丞相之昭昭忠心,多有感佩赏功罚过,自是督导天下,调理天下事物的本要,亦如此功绩,若是丞相不能得进,岂不令天下为国尽忠的有才之士,心寒,还望丞相雅量高致,体味天下之念,早做筹谋,进位为王,既可以匡正天子之失,又能为朝廷的进迁之路做一榜样,定然能够鼓舞众人为国之心,早日恢复大汉往日之一统万邦的威势”
  对于孙权的劝进表奏,曹操自是笑着接纳,“看来这天下众人中,还是有许多的急迫之人啊”
  “既如此,不知父亲要如何行事呢”却是曹丕于此时向曹操问道。
  “以丕儿之意,如之奈何?”曹操反问道。
  对于臣下,即便是儿子如曹丕,曹操如今却也是要求严格的很,并不会仅仅因为是父子的关系,便纵容他们与朝中乱来,不过曹丕这些人自然也是知道他们本身的前程如何,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轻易的给别人落下口实,而于前程有碍。
  “以儿子的浅见,既然连孙权也是对父亲进位之事,屡屡来信,可见父亲更进一步乃是人心所向,更是顺天应人,自是应该如此的况且此时也是为了朝廷考虑,更为了彰显天子之恩德,弥补先前天子之疏失之处非如此,不能引有才之人来投,毕竟天下人才,却是不外乎为名利二字,如今有父亲有功必赏,自能给以那些人晋身的希望”
  对于曹丕的心思,曹操当然也是知道的,知子莫若父,若是他自己本身进位为魏王,对于王世子这样的位置,这些儿子们便会生出种种不可测的事端,不过曹操却也没有觉得那有什么不妥的,毕竟物竞天择,想他曹操创立如今的基业本就是于乱世之中,一路搏杀而来,而他的儿子们却是没有经历过那样的血腥厮杀,若是没有经历过一定的斗争,于此尚未见到一统希望的几分天下的局势中,在他百年之后,他的曹氏基业又如何能够保存并得以发扬光大呢
  对于曹丕的话,曹操却是不置可否,毕竟如今朝廷之上,对于曹操进位魏王的意思却已经是大多数臣子的野望了,想董昭,华歆这些热衷于名利,欲得拥戴之功的大臣们,自是一直都在积极的为曹操运作其中。
  说道董昭,却是不得不牵连到荀彧。如当初迎天子到许,给了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又或者可以说是尊天子以讨不臣的策略,董昭于其中却也多有筹划,然而荀彧与曹操而言的尊天子以讨不臣,却是要让曹操行霸道之事,其终究要建立的便是如春秋时的五霸,那样的霸业,为天下的诸侯长,然而世易时移,到了如今的曹操却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区区只要有个征西将军之位就能够满足的枭雄之臣了,这却是多少有董昭王道之意的影响。
  所谓王道,却是终究让人通过仁义治国,规范礼仪,最后能够达到“王天下”的目的。在秦始皇之前没人称帝,夏商周三代的天子其实都只称王,只有进入战国时期之后,诸侯国才胆敢逾制称王。所以孟子的“王天下”思想,其实就是认为诸侯通过仁德的手段,就可以君临天下,取周天子而代之。
  故而董昭这样的心思,却是已经符合了曹操此时逐渐膨胀的心思的。虽然时至今日曹操于朝堂之上并没有表现出对于魏王的急切之念,一切都似乎是诸多朝臣自发的追求之意,然而曹操却是已经于建安十九年末,从董昭之意,恢复五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