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与献帝-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赤芍与马五一同进到书房。
赤芍手里拿着一封信函,递给郑康成:“外祖父,信在这里。”
郑康成接过,递给刘备:“玄德看看,若可以,便派个可靠之人,径直送往袁绍那里即可。”刘备打开取出信来一看,大喜道:“郑大人如此之信,真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千金!袁绍看了必有所回应。”他将信递陈登,陈登说:“刘皇叔若信得过我,末将愿送信前往。”刘备点头:“那是最好。”郑康成也一指陈登说:“陈登送信,再可靠不过。”而后对刘备指赤芍说:“这个外孙女赤芍,玄德是否见过?”刘备答道:“过去几次来府上,只见过那位文质彬彬的白芍,未见过这位虎虎有生气的赤芍。”赤芍调皮地一撇嘴。郑康成问:“玄德这次在许都可曾见过白芍?”刘备说:“她的才华已经誉满京都,曾把文魁孔融说得无地自容,但我只见过她一次,是在曹府后花园饮酒时。”郑康成问:“看着她与曹操相处如何?”
刘备想了想,斟酌字句道:“看着还平和,内里如何备看不出。”
郑康成面露思索,又问:“陛下那里如何?”刘备看看左右。郑康成说:“我这里无一外人,玄德但言不妨。”刘备说:“样样正吃紧,样样在抓紧。”
郑康成点点头:“明白了。”然后一指陈登手中的那封信说道:“我方才讲过,此信一出,天下生变。曹操的日子将不好过了。”

袁绍收到陈登送来的郑康成亲笔信的第二日,就召集文武百官会商此事。
袁绍现为天下第一实力派,他虽未称帝,还领着朝廷封赐的大将军号,但实际上已几乎一如帝制。他的大将军府会议大殿规模胜似许都朝会大殿。他在殿上主持会议,也如皇帝高高坐在宝座上,只是不称龙座而已。他升堂上殿,仪仗规模一如汉献帝,只是颜色上不用皇帝专用之明黄色。这一日,大殿内文武百官已在跪等,阶下也跪满了级别不够入殿的文武百官。时辰已到,院内由远及近传来“大将军驾到”的高呼,有穿金甲的将军手持静鞭出现,如皇帝上朝般鞭响三声,殿内殿外顿时寂静无声。随着钟鼓齐鸣,乐声袅袅,袁绍乘金辇进到大院内,前后虎贲军护卫,威风凛凛,仪仗逶迤不见尽头。来到殿前,袁绍下了金辇,又有殿前官领声高呼:“祝大将军——”殿内外文武百官立刻三拜九叩齐声呼道:“千岁!九千岁!”袁绍拾阶而上,相貌堂堂,仪表大度,进到殿里,穿过匍匐在地的文武百官,从容登上大将军宝座,而后环视一下,伸手道:“众卿平身。”众人又齐呼:“谢大将军恩典!”而后起身整齐站列于下。
袁绍从容环指下面百官说道:“我这里文臣武将贤者如云,远胜过许都朝廷的文武百官之数,更胜过曹操相府那帮文武要员。”他豪迈大度地接着说道:“我这会议大殿虽不是许都朝会大殿,也胜似许都那朝会大殿。我这宝座虽不叫龙座,但虎座亦足以雄踞天下。好了,今日召集诸位有一大事商议,陈登送来郑康成的亲笔信,刘备叛变曹操,曹操现欲起兵攻打刘备,郑康成求我出兵相助。要说这个刘备不该救,他刚刚灭了我的亲弟弟袁术,其罪难赦。但郑康成来信非同寻常。此郑公在桓帝时就做到尚书,与家祖家父都密有往来,皆称他为郑尚书。后于十常侍之乱后弃官归田,再不参与朝政。我曾多次邀请郑尚书到我这里做嘉宾,皆未能请动。这次他亲自出面写信,多少有些情面难却。”
袁绍掀开茶杯盖呷了一口茶,接着侃侃而道:“当然,我若出兵,不会只因为这层情面;情面虽大,大不过利害。刘备能邀动郑尚书亲笔写信,说明此人不可小看,否则也不敢叛曹操、夺徐州;也还说明郑康成看重此事。郑康成在信中讲,刘备叛曹,是捅了曹操心腹一刀,救刘备,是树天下反曹之大旗;又讲,与我袁绍争天下者实曹操也,这次若能出兵,与其说我袁绍救助刘备,不如说刘备天然成了我攻曹操的帮手;还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等曹操在许都中央做大,我必反受制于曹操了。他的说法虽说解刘备之急在先,但确也言之成理。你们知道,我向来是集思广益、博采众家的,今日汝等可就我是否出兵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凡主张出兵者,”他一抬左手,宝座左前方摆有一个红色讲坛,“可站在这红色讲坛上阐述出兵主张。这是你们眼中的右方,右为上、为攻、为进,红也是战、是进。”他又一抬右手,指着宝座右前方已经摆下的一个黑色讲坛说道:“凡反对出兵者,可上此黑色讲坛讲陈反对出兵的理由。这是你们眼中的左方,左为下、为守、为退,黑也是守、是退。哪位先讲?”
上百文武整整齐齐站在大殿中面面相觑静默着。
过了一会儿,走出一位威严的将军,径直走到前面,袁绍高高在上一看,高兴了:“是奋武将军沮授,你统领总监三军,该是主战的了?”
沮授摇了摇头,向左登上了左边的黑色讲坛。袁绍发问道:“你本该是出兵派,为何竟站到了主退主守的黑色讲坛上?我袁绍地广粮多,拥兵百万,投鞭足以断河,掬土可以成山,一人一口唾沫也淹死那个曹阿瞒,现刘备反曹,天赐良机,何以不赞成出兵呢?”沮授在黑色讲坛上讲道:“与明公争天下者,确为曹操也。与曹操终有一战。但当下是不是出兵时机?委实不是。为何?近来征讨公孙瓒,师出多年,百姓疲惫,仓储匮乏,此国之深忧也。故出兵不宜,出则胜负未知。倘若永远没有完胜之道,就此出兵冒一下险也可。然实有必胜之计。何为必胜之计?为分步取之。第一步,先遣使到许都申表朝廷,我们既然征讨战胜了公孙瓒,即可献捷天子,按汉朝惯例,献捷要献战俘,献战利品,要有军队押送前往,还要在演兵场上接受天子检阅凯旋之兵,之前要派兵演练。如此一路往返许都,声势显赫,扬威天下,曹操必不容。他不容,我们便可申表朝廷并宣告天下,曹操阻隔我朝拜天子之路,如此一来,我们就取得进逼曹操的理由,师出有名。第二步,也并不是倾巢出动,全面出师,而是进军屯兵黎阳,逐渐经营河南,在那里增添舟船,缮修器械,给曹操一个大兵压境的态势。第三步,压境而不大战,但要多骚扰,分遣精骑,不断袭击其边界,令曹操东西难顾。这样折腾他三年,而我方则养精蓄锐,终可坐而定天下。望明公明鉴。”
袁绍最初见沮授反对出兵,一脸不悦,听到这番论说,又露踌躇,他问下面:“还有何人议论?”
有两人一同走上前来,右转上了主张出兵的红色讲坛。
袁绍一见高兴了:“是二位军师,郭图,许攸。我常说,曹操那里有两位军师,所谓大小智多仙郭嘉、荀攸,岂不知他有郭嘉,我有郭图;空有一个嘉字有何用?必是有所图谋才有用,所以,我的郭图胜过他的郭嘉。至于他有荀攸,我有许攸,许攸,许多攸也,岂不胜过他一个荀攸?”他一派帝王之气的谈笑风生,引得下面文武百官都迎合奉承地笑了。袁绍说:“郭图、许攸,你们二位为何主张出兵?郭图可以先言。”郭图说:“兵书之法,十者围之,五者攻之,敌我相当则能战之。今日我与曹操兵力之比没有十比一,也起码五比一,何以不攻?今以明公之神武,抚河朔之强盛,兴兵讨伐曹操,易如反掌。古人云,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今日若不及时出兵攻取曹操,贻误时机,后难图也。”
袁绍点头道:“郭图啊郭图,讲到最后落实到图字,你的意思是宜当下图之?”
郭图说:“对。”
袁绍说:“沮授,你有何辩驳?”
沮授说道:“夫天下用兵,救乱诛暴,谓之义兵,恃众凭强,为之骄兵。义者无敌,骄者必败。曹操奉迎天子,建都许都,有其道义名分上的合法性。今仅借曹刘相争而出兵伐许都,与义则违,师出无名。且庙胜之策,不在强弱。曹操天下第一能用兵者,法令既行,士卒精练,非公孙瓒此等人可比。若我方放弃方才所说万安必胜之计,而兴无名之师,窃以为明公不取。”袁绍对这一段话显然不爱听,说:“说曹操道义领先,已经不当。又说其为天下第一善用兵者,且不说我不以为然,这满殿文武能服气吗?”
那边红色讲坛上许攸举了举手。
袁绍说:“许攸有何话要讲?”
许攸说:“沮授将军方才之言实为不当。武王伐纣不谓不义,纣为昏君也。现曹操连个君都不是,只是个弄权的奸臣,伐之何为无名?且我明公大将军之精勇名贯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