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杀日王牌-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争实力,还减缓了他们的运输压力,再加上马尔代夫群岛依然被德日控制着,盟军的运输反而受他们制约,这个差距将会更加拉大。
而日本人和德国人正是借助这个优势,在两个月中,取得了不小的战果,日军在山下奉文的带领下,不但已经控制了印度贾木纳河主干线以东的地区,甚至已经占领了大半个不丹,而印度那个东三角,几乎要被日本人彻底切下来了。至于德国人,虽然希特勒把主要重心放在了哈萨克期坦,但进攻西印度的德军也不容小觑,已经占领卡拉奇这个盟军的重要港口,几乎控制了印度河以西、奎达以南的所有地区,
日本人和德国人的进展神速,着实令同盟阵营很是惊恐,意识到如今南亚大陆的战略意义已经完全超过北非,所以不但把大量物资挪用了过来,也把大量的军队调了过来。~其实,按同盟阵营原来的战略意图,是准备先控制北非,然后控制地中海。并进而在意大利西西利岛登陆,再以此为基点进攻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可如今没有英伦大陆这个基点作为依托,南太平洋和南亚大陆都分担了不少的战争力量,让北非的争夺已经失去了本有的意义,即使同盟阵营付出代价拿下北非,恐怕也无力在短期内从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即使对这件事情最热心的英国人。都不得不承认,现在想这些有些不现实。如果连南亚大陆都不保,恐怕他们连澳大利亚都没得呆了。只得跑到更远的美洲继续流亡。所以,北非大陆丢得起,但南亚大陆若失去了。真的就危险了,鱼与熊掌,英国人和盟军都只得做出艰难选择了。
随着同盟阵营对北非战场放弃了主要精力去争夺,南亚大陆和哈萨克斯坦的战略地位更加上升,双方都有更多的精力在这里投入了。而中方,似乎对这场紧挨中国西部和南亚的战争并不在意似的,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吨各种物资从中国各港口、内陆、天空飞向这两地,为这场火热的战争更添一分热量。
如今,来自中国的商船已经可以在卡拉奇等大型港口为德国人下货了。为了更加简便,希特勒甚至还向叶苏提议。把德国一部分军工产业,如同步枪、机枪、大炮军工厂等等一部分分厂,直接建设在中国,然后借助中国的人力和物资生产出来,德方承担一些费用。生产出来后,由中方的商船把这些物资运往西印度,以保证那里德军的作战,运输费用自然也由德方承担。
“可以……不过德方需要派出技术员和工程师……”叶苏不打算以自己的专业人员去帮助德国人制造这些次等的军火,而是想先把一些半生不熟的技术员,趁这个机会让德国的技术人员帮忙训练成熟练的技术人员。然后成为自己的专业人才。至于为什么把德国人要求生产的武器称做次等军火,因为这些军火别动军根本就看不上,所以,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可以学的,而且,德国人也不是那么无私,他们要在中国建设的分厂都是已经在战场大量出现过的武器,像一些新研制出来武器的分厂,却不会来中国建设,显然也是留了个心眼。不过,叶苏也没有在意,反正他也不打算从德国人头上学习这些技术,只要中间有利益赚就行。
德国人的行动还没进行多久,便被同盟阵营的情报机构知道了,于是,美国人也立即这般提议,想在中国建设各种分厂。叶苏是无所谓,来者不拒,同样是给出了和德国人一样的待遇。至于英国人和苏联人,自然是靠边站,这倒不是叶苏因气而嫌钱多,而是他知道,对英国人和苏联人表现得强硬一些,可以压制美国人的一些小心思。同时,叶苏还知道,只要保证了美国人的产出,很多物资自然会流落到英国人和苏联人手中的,因为这两个国家如今可是很依赖美国人,这就相当于成本转了一下手而已,他叶苏该赚的,也没少多少,何况他的主要目的就是压制同盟阵营以达到某些目的。
对于别动军的举动,现在各方是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去制止了,因为他们知道,别动军的份量已经是一个不轻的砝码,加到哪边,都可以把另外一边压趴下,所以,为了不使别动军过快的站到敌对方去,双方不约而同的采取了绥靖政策。
曾经,英国人和法国人对德国人的绥靖政策表示了后悔,可如今,他们却对另外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他们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后悔,但却不得不那么做,因为,他们还是有些侥幸别动军以后可能会站在同盟阵营一方,这一切就要取决于盟军的战绩,只要盟军没有处于绝对的劣势,叶苏就不会这么快的站队。即使以后别动军也有可能站到轴心阵营那边去,盟军也不希望他们现在就站过去,能拖一些时间便是一分胜利,他们要用最短的时间改变现在的困境。
“中国的西部虽然贫穷落后,但那里风景优美、资源丰富,是上苍赐给我中华的一颗璀璨明珠。曾经,中华大地也是被贫穷包围,我们没有足够的余力去拯救**同胞。如今,我中华的发展蒸蒸日上,我们不能遗忘这失落的明珠,我们要团结一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只有全中国强大,我们这个国度才能够真正的强大起来。为此,我们要进行西部大开发,向西部融入我中华情,用真情、用优越的政策改变我中华贫弱地区的落后经济,让我们五十六个兄弟姐妹都能够感觉到我中华团结一致的伟大力量……”这是43年新年之计,叶苏在沈阳公布发表的一份演讲,主要意思,便是把要发展重心向西转移,进驻落后的**、新疆等地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本站。)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四二八章 收藏南(中)
既然是西部大开发,自然是发展经济为主,可别动军却不一定这样,资本和各种政策在进入西部的时候,大量的部队也随之涌入了进来。以沈阳方面的意思,**和新疆自古以来问题复杂,突然有大量的新思想和新政策改变,恐会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只有保证足够安定的治安,才能够让人民群众过上平和的生活。
仅仅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别动军就有近两百万的军队先后入驻**和新疆,建立了藏南军区和乌鲁木齐军区。藏南军区的主力被布置在了雅鲁藏布江南部地区,靠近印度的一侧,兵力达上百万,其中配备了四个飞行大队,两个装甲师和十个炮兵师(其中五个是火箭炮师)。乌鲁木齐军区的主力没有布置在乌鲁木齐,反而被布置在了,阿勒泰、塔城、伊犁等边境地区,兵力直接过了一百万,配备了四个飞行大队,三个装甲师、十二个炮兵师(其中六个是火箭炮师)。
别动军方面突然这么大的兵力调动,想不引起各方的注意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些兵力调动虽然也是在中国国内,可是,却似乎太用心了,脑袋少根筋都知道叶苏是别有用心,不然,为什么刚好把这么多兵力放在大战中心的旁边,这不是虎视眈眈吗?难道还想着混水摸鱼?
不过,德国人和日本人虽然也对别动军的举动有些震惊,但他们却不怎么担心。因为,别动军呆的地方并不是指向他们的势力范围,新建的两个军区,一个是在苏联旁边,一个是在印度上边,暂时还影响不到他们。德国人和日本人不怎么着急,但同盟阵营却有些急坏了。
“叶苏这是干什么?他把那么多兵力放在我们腹背。难道有什么企图不成?”丘吉尔和斯大林两人最是震惊,因为,叶苏此举深深的威胁到了他们的直接利益。
“别动军以后参战是必然之举。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插手,也不知道会不会站在我们这边,不过从眼下的情况来看。别动军站在我们这边的可能性要小于他们加入轴心阵营的机率,这可不是一个好的信号……”罗斯福一脸的凝重。
“不对呀,如果我是叶苏,不可能在此事就急不可耐的插手战争,起码等战局明朗的时候再做决策吧。如今,虽然我方暂时处于一定的下风,但我们并没有败,而且我们的战争潜力还非常大,极有可能出现反弹,叶苏精明如狐。不可能看不出来……”丘吉尔站在叶苏的立场想了一下,觉得如果是他自己,不会做出如此决定。
罗斯福点点头,又摇摇头,“中国有句古话叫‘居安思危’。叶苏此举并不是要立即介入战争,而是想让中国时刻保持警惕、危机的状态,让中国人民意识到战争离他们其实并不远,这样,便可以为他大力发展军力找到充足的借口。而且,从叶苏将势力延伸到斐济和汤加便可以看出。他是想用一切办法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