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状元-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愿意去唐营一趟。为大王多争取一些时日。”  陶雅拱手道。
“陶卿。此番若能渡过此劫。我愿许君万世荣华富贵。尔等亲族但有一人。便与我大吴共享富贵。”
“陶雅。不见。若要本帅休兵。除非杨行密肉袒出城向本帅称降。陶雅來做什么。轰他回去。”田令孜一点也洠в懈昭琶孀印L沾笕酥坏没彝吠亮车幕厝チ恕
南方的冬季本來就潮湿阴冷。因为扬州被困久矣。王宫中储炭不足。不能再燃火盆取暖。空旷的大殿中阴寒阵阵。看着仓惶來去的宫娥、内侍就像一群群幽魂。杨行密神情落寞。呆坐如泥雕木塑。
大势去了。唐军來了。这一天。终究是洠в型瞎ァ
此前。田令孜给段明玉穿了小鞋。段明玉已数次进入扬州议和。与他商谈投降事宜。当然。田令孜想要的结果是吴国恼羞成怒把段明玉给杀了。但是杨行密的人品无疑比他田某人好得多。杨行密并洠в形阉4笫迫ヒ簿腿チ恕6嗌奔父鋈擞钟惺裁匆馑肌
第一次來。段明玉劝杨行密:“扬州乃千古名城。殿宇楼阁、文化人物。俱是先人心血。这些存世瑰宝是否毁于战火。全在大王一念之间。如今大军围城。事已不可为。何必苦苦挣扎。扬州数十万人口。多年來辛勤劳作。以民脂民膏奉养王上。今王上无力维护社稷。总该为这么些多年來奉养王室的子民着想吧。”

正文 第三百七十八章 扬州失守

段明玉言辞肯切。反不如做三军主帅的时候气焰嚣张。杨行密听了不无触动。可是当时陶雅还未回來。他希望田令孜能够答应他称臣逊位的条件。保住江山。他仍抱着一线希望。于是婉言推拒了。
段明玉第二次來时。唐军外线作战硕果累累。北线唐军先后占领了袁州、白骜洲、江阴等州地。东路军也陆陆续续消灭了赴援的吴军。攻克了常州。南线宋文通所部在江州击败吴军万余人。夺取战舰五百艘。
在此情形下。如果杨行密识时务。尽早缴出兵马。出城投降。败也败得漂亮。又或者干脆聚集三军;与唐军决死一战。那这亡国之君却也算得轰轰烈烈。可是杨行密既不打也不和。仍是老生常谈。拖延时日。暗中却连下密旨。催促湖口守军赴扬州解围。做着最后的挣扎。
然而。湖口十万大军。竟然顷刻间灰飞言灭。
湖口守将杨敏挥军十万。号称十五万。以巨舰、巨筏载大军北來。意欲冲断采石浮桥。直扑扬州城下。他们在皖口与唐军水师杨复恭所部相遇了。
双方一场大战立即展开。因长江冬季水浅。水面不宽。杨敏的大军只能排成连绵十余里的一条长龙。虽占据人数优势。却难以施展。当时正刮东南风。杨敏当机立断。马上鸣金收兵。向江中倾倒无数火油。点起大火。烈焰焚天。顷刻间便把田令孜中军先锋八千余人。数百条战船吞洠А2涣暇土咸煲瞾硐放夤4蠡鸶掌稹7缦蛲蝗槐淞恕6戏绫涑闪宋鞅狈纭4蠡鸱聪蛩约荷諄怼Q蠲舻恼浇ⅰ⒕薹び等苏鹾拥老胍采炼紱'有空隙。火势一起。一条船一条船地烧下去。十余里长的长江水面上顿时变成了一团烈火长城。
对面的唐将宋文通看得目瞪口呆。就这时右军大将王彦章又闻讯赶來。守住了长江两岸。但有跳水上岸的。当头便是一刀。剁回长江里去。杨敏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痛心疾之下。指天斥地痛骂天地不公。然后推开部将投火自尽了。
扬州的唯一一支强援就此土崩瓦解。杨行密听到消息的时候真是五内俱焚。段明玉也随着使臣第三次进城劝降。这一次。段明玉带來了唐军的最新战报。王彦章带领大军辗转数十里在润州败吴军五千。润州守将刘欲开城投降。扬州最后一道外围的门户被堵死。扬州已成一座孤城。
杨行密凄凄惶惶。走投无路。只的答应投降。愿意先使去长安。谈妥投降细节之后献土投降。但是当夜。他却召集五千名敢死之士夜袭唐营。幻想着用一场奇袭扭转战局。
可惜。在将领们的群策群力下。他选择的攻击地点洠в写怼U谴拥乩砩蟻硭底钍屎弦瓜谋背翘朴H欢窒碌慕烀强吹贸龃说刈钜艘瓜H致硪簧奶锪钭斡秩绾慰床怀鰜怼L锪钭卧缫亚鬃韵铝睢A钍亟霞咏浔副背恰1背翘朴缶缫蜒鲜埔源
一夜苦战。吴国的五千敢死之士无一肯退。被全歼于唐军当中。清晨打扫战场时。从许多尸体上现多枚将帅级的符印。这支敢死队是吴国守军中的精英战士。其中不乏将校亲自充当了敢死队。他们尽皆葬送于此。吴军中的基层骨干力量已是一战尽丧。
这一來还触怒了田令孜。他命段明玉四入金陵城。这一次。带來的不是劝杨行密投降议和的条件。而是田令孜的一纸战书。时间就在今夜。地点就在扬州。决一死战。再无回旋余地。
是夜。唐军攻城。弹石如雨。箭矢如云。无数架云梯、飞钩、抛车、冲车、轩车和赣辊车把宽广的扬州城墙当了战场。城中有经验的中下级军官大多丧命在昨夜的偷袭战中。现在许多刚刚提拔上來的军官带着匆匆抓來入军。都不懂得怎么开弓用箭的白甲军。仓惶奔走在扬州城头。
城池虽险。还需强兵來守。这样一支军队。如何能守住扬州城池的险要用处。
此刻。呐喊声这么近。唐军快要杀到宫墙下了吧。
杨行密痴痴地站起來。缓缓向外走。殿中太过阴冷。他穿的厚了些。本來略胖的身材便显得更加脉肿。罩在外面的那件明黄色龙袍也不能给他稍添几分精神。
殿下。聚了许多舞伎、宫娥、内侍。一个个脸色苍白。有人禁不住害怕正在嘤嘤哭泣。杨行密站住脚步。默然半晌。对他们说道:“城。保不住了。”
此言一出。那些宫人俱都哭拜于地。号啕声震天。杨行密强打精神。含泪说道:“你们不必留在宫中与本王同归于尽。教坊乐舞诸伶。乃江南数十年风流才俊。聚之不易。你等年方二十。许个僻静处暂且躲藏。不管扬州以后姓杨是姓李。朝庭总是少不了你们的。唉。传旨。打开所有宫门。宫中财物。任其取用。去吧。去吧。你们都去吧。好自为之。”
诸舞伎乐伶、宫人内侍哭着向杨行密谢恩。慌慌张张地逃去了。
片刻功夫。又有一群人慌慌张张冲來。足足有数十人之多。杨行密还以为那些乐伶舞伎们去而复返。愿与自己同牛生共死。心中不无感动。定睛一看。却是一些文武官员。看起來他们的官职并不很高。许多他都不甚熟悉。可是国难当头。还有这些忠良前來护驾。比起自己的心腹。向唐军开城投降的润州守将刘余來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杨行密的双眼不由湿润了。
“诸位爱卿。”杨行密颤抖着呼唤一声。两行热泪顺着脸颊已是滚滚而下。
“大王。大势去矣。臣等冒死前來。肯请大王更换民装。尽携宝物。臣等愿掩护大王混入百姓中逃生。江南一十九州。如今尚未尽落于唐人之手。若得时机。大王未必不能东山再起呀。”
杨行密仔细看看。就这个官儿看着有些面熟。好象是鸿驴寺的一个堂官。和自己还是本家。也是姓杨的。
杨行密拉住他的手。黯然泣下道:“杨爱卿。唐军把扬州围得水泄不通。本王不惯行走。能往何处去。來你们随本王來。”这大臣一提宝物。他忽地想起了他最珍视之物。于是带着他们急急赶到澄心堂。澄心堂侧便是清辉殿。这两处地方。都是吴国储放无价之宝的地方。此刻守在这里的太监风闻杨行密大开宫门。允其自投生路。早已逃之夭夭了。

正文 第三百七十九章 枭雄末路

不得不说杨行密是个仁君。这个君主比李儇好得多。他注重民生。注重礼教文化。这才使江南在经历战火之后迅速恢复元气。杨行密眼中的宝物却不是金银珠玉。而是传世孤本。文学宝典。自秦汉以來。中原一带每有战乱。士家大族纷纷南迁。典籍史册也流落到江南一带。杨行密曾以举国之力。倾资收储。其成果可想而知。已收尽天下文学典章中的珍品、孤本。
孔子读的“韦编三绝”的易经。那穿木简的牛皮绳。都是孔子亲自穿的。吕不韦、李斯、司马相如的手稿。汉武帝的御笔。司马迁的《史记》定稿本。冠军侯霍去病的请战奏折。唐太宗亲自临摹的兰亭序。王维、李白、白居易的手迹…
这是华夏祖先苦心积累的传世瑰宝啊。看着这每一册、每一页都堪称无价之宝的珍贵之物。心中血气翻涌。不由提高了嗓门。亢声说道:“孤王当初曾下豪言。若唐人讨伐。当亲披甲锐。率虎狼之师北拒唐军。若事有不济。便当自尽亦不归降。如今城池已破。乱军入城。本王已难实现第一个承诺了。但是第二个。本王一定要做到。”
他直起腰來。双拳紧握。振声道:“本王今不舍者。一是王妃朱氏。一是这无数典藏。众卿家。本王今有最后一道旨意交付于众卿。”
杨姓官员连忙率领那些官员伏的听旨。杨行密一字一顿。大声说道:“国事已不可为。君王当守社稷。社稷既不可守。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