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中世纪军事史 作者:刘庆-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的崛起则是15世纪以后的事。(2)兵役制度与军队编制欧洲各国在中世纪早期,大多沿袭公民兵制。公民兵制是建立在农村公社基础上的兵役制度。按照惯例,村社内的土地属于大家所有,每个村社成员可世袭使用土地,但必须同时服兵役,遇到战斗时,则需要随部落酋长出征。其后,村社土地制度逐渐解体,公民兵制仍保存下来。比如,法兰克王国曾规定,身体健康者必须服兵役,每户应出1人,自备干粮和武器。随着封建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自由民大多数破产沦为农奴。有的虽然仍保持自由民身份,在天灾和瘟疫的袭击下,生活艰难家徒四壁,也无力自备干粮和武器,担负繁重的作战任务。面对村社土地制度解体所带来的兵源枯竭现象,欧洲各国君主和大臣们不得不尽快寻求新的征兵办法,这就是在欧洲盛行一时的骑士制度。骑士制度是与公民兵制既有联系又有很大差别的一种特殊兵役制度。它以采邑分封制为经济基础,以受封的大贵族和中小贵族为征集对象,以骑兵为主要服役兵种,以封主与受封者的依附关系为维系纽带。它最早创立于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之手。按照他及后来欧洲各国政府颁布的法令,国家可把土地分成若干块,封给受封者,后者必须随时应召服骑兵兵役;必须按时到达指定地域,不得临阵脱逃;必须携带自备武器装备及其他物品服役。如果受封者违背上述要求,就要受到惩罚,包括罚款、收回采邑土地、没收财产、判处死刑,等等。骑士制度的实行为国家提供了一部分稳定的兵源,也因此把相当一批无力服骑兵兵役的农民排斥在军队之外。欧洲各国的一些城市为了弥补军队数量的不足,开始用金钱召募一些无地骑士。但雇佣兵成为国家主要的军事力量,则是15世纪以后的事情。中世纪欧洲各国军队的编制还基本上没有摆脱氏族社会的领夫制。它们通常按10进位的原则,编为十人队、百人队、千人队等战术单位。在西欧一些实行骑士制度的国家中,最基本的战术单位是小队,由骑士和跟随的佩剑侍卫、骑步兵弓箭手和长矛兵等组成,每25—80个小队组成一个旅,若干个旅组成一个骑士军。(3)武器装备欧洲中世纪前期和中期,各国武器装备仍停留在冷兵器阶段。与古代相比,他们所使用的较新式的兵器有十字弓、长弓和戟。十字弓在公元前的中国和公元初年的罗马帝国军队中就曾使用过。11世纪初,它在欧洲重新流行起来。十字弓因有一个较小但十分坚固、弹性大的弓架,它与箭杆在顶端交叉成十字形状而得名。它通常以木材、角材或复合材料制成。弓架上有一槽口,用来卡夹弓弦,并安有扳机装置,以便瞄准后发射箭簇。与普通弓箭相比。它具有发射初速快、射程远、穿透力强等特点。由于张开十字弓比较费力,人们通常采用用脚蹶张,用曲柄卷绕机拉张等办法。它所使用的箭有两种,一种是叶状箭簇的短杆箭,主要用来杀伤人和马的无遮护部位;另一种是方簇箭,主要用来穿透铠甲。长弓是13世纪在英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投射兵器。它通常用榆木、榛木、罗勒木和紫衫木制成;弓身中间用手握住的地方较宽,向两端部分逐渐变细;弓架前端为圆形,后面是平的。长弓的射程最远可达400码,为十字弓的两倍,射速也要快得多,而且更加轻便,适于散兵射击和齐射。所以它出现以后,很快便取代了十字弓在战场上的主宰地位。就是在长矛头上加上一柄战斧而形成的一种新兵器,除了固有的刺杀功能外,它还可以用来劈砍,比较适宜步兵使用。此外,欧洲士兵的盔甲也有所改进。为了增强锁子甲的防护能力,在锁子甲内又加了一层结实的皮衣或毡衣,并设计了锁子甲连指手套和五指分开的铠甲手套。为了减轻甲衣重量,将锁子甲衣改短,原先拖长的下摆改成铠甲马裤。13世纪末,更试图用金属片铠甲部分代替沉重的锁子甲。为了避免敌人从正面刺砍,减少头盔打烂后嵌入脸部的可能性,还发明了一种与头形结合得更好,正面向前突出的头盔。在穿戴上述盔甲之后,欧洲士兵们可以浑身中箭而安然无恙。其沉重的负担也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机动能力,即使是骑乘健壮的马匹,也只能用小跑和慢跑①进行冲锋。欧洲中世纪海军装备仍停留在单层甲板木船时代,比起拜占庭和阿拉伯海军来要落后。例如7世纪威尼斯的大桡战船长60米,宽7。5米,每舷各有26~32把桨,每桨配置4~6名桨手。同时在船上还竖有1—3根桅杆,有风时可挂帆行驶,无风时桨划速度为7节。船上的作战武器主要有船首金属撞角、弹射机、弩等。2。普瓦蒂埃与哈斯丁斯之战法兰克王国是由克洛维于481年建立起来的国家。到7世纪初,王室力量已相当衰弱,贵族们大都聚集在握有实权的宫相周围,形成统治整个王国的核心。732年,入侵西班牙的阿拉伯军队在西班牙总督阿卜杜勒·拉赫曼的率领下,从北方入侵法兰克。当时的法兰克宫相是查理·马特。他迅速征集了一支由中小贵族和农民组成的军队,迂回到阿拉伯军队的侧面,威胁其交通线。拉赫曼闻讯后,将军队收缩后撤,于是双方在普瓦蒂埃城附近相遇了。法兰克军队以步兵为主,查理·马特将其排成密集方阵队形,配置在战线中央,两翼则是由中小贵族组成的重甲骑兵,在战线的前面还有一些由弓箭手组成的散兵线。阿拉伯军队在战斗开始时,仍按照老习惯派轻骑兵发起猛烈的冲击。但法兰克人坚强的步兵方阵“像墙壁一样屹立不动,他们好象是被冻结了一样,当他们用刀剑砍杀阿拉伯人的时候,①参见杜普伊《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2~104页。

①也不会解散。”黄昏时分,阿拉伯骑兵斗志已衰,法兰克重甲骑兵才迂回到阿拉伯人的侧翼,向其营地进攻,混战中杀死了阿卜杜勒·拉赫曼,阿拉伯人不敢再战,趁着夜色撤走了。普瓦蒂埃会战遏制了阿拉伯军事力量向西欧扩张的势头,也促使查理·马特加紧实行军事改革,推行骑士制度。751年,查理·马特的儿子、着名的“矮子”丕平在当了10年的宫相之后,终于废除了年幼无能的国王,自立为王,建立加洛林王朝。丕平也像他的父亲一样重视军事改革,但在这方面最有成就的还是丕平的儿子查理曼大帝。查理曼大帝从登基的那天起,就梦想建立起一个包罗所有西方民族的基督教大帝国。为此,他建立起一支以重甲骑兵为主力的部队,编练了以刀剑、长矛、弓弩为武器,训练有素的步兵,组建了专门的攻城部队和补给部队。带着这支强大的武装,他四出征伐,积极扩大法兰克王国的疆域。774年,他击败伦巴第人,占领意大利北部;随后又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征服萨克森人的战争,终于迫使其改信基督教,接受法兰克王国统治。778年,查理曼大帝还率军攻入阿拉伯人统治的西班牙,占领巴塞罗那城。其间几经失败,最终在埃布罗河以东建立“西班牙边区”。到800年前后,他已经拥有从波罗的海到第聂伯河,从易北河一直延伸到比利牛斯山的广阔国土了,其版图大致与当年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相合。查理曼大帝靠武力建立的庞大帝国并不巩固。他死后,子孙们不断举行叛乱,国家分裂成许多独立的政治实体。从9世纪开始,马扎尔人、诺曼人的频频入侵,最终使法兰克国家完全瓦解。在其废墟上,逐渐形成法兰西王国、德意志王国。1066年,在欧洲的战争舞台上,又爆发了一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战争——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不列颠。威廉大约出生于1027年,是诺曼底老公爵罗贝特一世与一个制革匠女儿的私生子。他从20岁起就领兵征战,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当时不列颠岛上由盎格鲁——萨克逊人建立了一些小国,相互之间不断兼并。其军事力量并不强,主要是少数征募来的民兵和私人卫士。当时修建的城堡也十分简陋,大多数是在山丘上建筑一些栅栏而已。威廉决定选择不列颠作为自己的征服对象。1066年9月27日,威廉率兵数千,乘船向英国出发,两年后到达哈斯丁斯,这里有一条大路直通伦敦。他在哈斯丁斯建立起一座木寨,并四处劫掠粮食,为即将到来的会战做准备。听到威廉登陆的消息,英格兰王哈罗德从其休息的约克匆匆赶往伦敦。他刚刚指挥了一次会战,消灭了入侵的挪威国王哈尔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