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中世纪军事史 作者:刘庆-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谒谓⑶昂螅诓糠渍欢希庵智榭鲆环矫媸沽晌尴灸舷拢谓型骋徽秸峁┝擞欣被涣硪环矫嫫涫盗σ廊恍酆瘢蝗莺鍪印U运握ň萦械闹性厍晕宕岳矗铰伊啵缁嵘獾窖现仄苹担檬盗υ斗切酆瘛C娑浴拔蚤街啵运思摇钡难暇质疲我瓿赏骋淮笠担湔铰苑秸胧欠竦玫北愠晌檬С砂艿墓丶凇U钥镓吩诔浞止兰谱约壕隆⒕檬盗Φ幕∩希偃ê猓詈笕范讼纫缀竽选⑾饶虾蟊薄⒛瞎ケ笔氐恼铰苑秸搿U庖徽铰缘淖叛鄣闶窍热鹾笄浚〉媚戏叫酆竦娜肆ξ锪螅偌辛α慷愿侗泵娴那康小N耍∨伤藿柿熘乇匚辣辈扛饕悖苑辣钙醯ず捅焙骸4泵娴姆烙忧亢螅倩痈昴舷拢髅鹉戏礁鞲罹菡ā#2)作战经过962年9月,武平统治者周行逢病死。幼子周保权继位,部将张文表乘机发动兵变。武平统治者遣使向宋求援。11月,南平统治者高保■也病死,侄高继冲继位。久已图谋南下的赵匡胤,看到这两个割据政权接连发生丧乱,认为有机可乘,遂采取一箭双雕的方针,以借道为名灭南平,以救援为名灭武平。963年1月7日,赵匡胤命慕容延钊、李处耘等率10州兵南下。于2月9日兵临江陵城下,高继冲见大势已去,举城投降。宋灭南平后,分兵两路,水陆并进,直趋武平。于3月初在澧州(今澧县)击败武平军,接着占领朗州(今常德),生俘周保权。宋并灭荆湖的胜利,使宋势力伸入长江以南,占领了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切断了后蜀和南唐两大割据势力之间的联系,为尔后入川灭蜀,进军岭南和东灭南唐创造了有利条件。宋占领荆湖后,后蜀东北两面均处于宋的瞰制之下。赵匡胤于是开始谋划攻蜀事宜。后蜀也感到了宋军的威胁,决定严兵拒守,以抗宋军。同时派兵约北汉举兵夹攻宋朝。正欲伺机攻蜀的赵匡胤,以此为借口,于964年11月2日发兵两路攻蜀,北路由王全斌军率步骑3万出凤州,沿嘉陵江南下;东路由刘光义等率步骑2万出归州(今秭归),溯长江西上。两路分进合击,会师成都。两路宋军一路势如破竹,进展顺利。于次年正月初包围成都,后蜀主孟昶见大势已去,被迫投降。宋灭后蜀后,南汉屏障已失,岌岌可危。但犹临危不察,不断骚扰宋境。970年9月,赵匡胤命潘美等率10州兵,避开五岭主要险道向南汉进军,其基本意图是:由南汉中部突入,诱歼敌军,稳定翼侧,然后东击南汉都城兴王府(今广州市)。宋军按既定计划推进,于次年2月4日夜在马迳(今广州北)击败南汉军主力,追踪而至兴王府。第二天南汉主刘■出降。宋灭南汉后,据有了长江上中游及下游江北地区和珠江下游地区,从战略上形成了对南唐的三面包围,于是积极准备消灭南唐。974年10月,宋发动进攻,以曹彬为统帅。具体部署是:曹彬率荆湖水军顺流而下,攻取池州(今安徽贵池)以东长江南岸各要点;潘美率军自和州与采石(今安徽马鞍市西南)间渡江,会合曹彬东下直攻南唐都城金陵(今南京);京师水军自汴水而下取道扬州入长江攻润州(今镇江);以王明率军向武昌方向进击,牵制江西唐军东下赴援。11月宋军包围金陵,为避免伤亡,采用长围久困的办法,劝说南唐主刘煜投降。在遭到拒绝后,于次年11月27日发起总攻,李煜被迫投降。赵匡胤在灭亡南唐后不久去世,赵光义继位后,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福建的陈洪进献出所辖土地,完成了对南方的统一,开始集中力量准备消灭北汉。979年1月,宋军发动进攻,其部署是围城打援:由潘美统率大军攻北汉都城太原;由郭进率军阻击辽援兵。4月中旬,宋军数十万包围太原。北汉主刘继元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情况下,被迫于5月5日出降,北宋统一战争至此结束。北宋王朝自963年开始至979年,经过16年的战争,结束了自唐中叶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南北方主要地区的统一,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促进作用。2。宋辽战争(1)宋辽军政概况辽是雄踞于宋朝北方的强大政权。辽拥有总兵力约30余万,其中精锐部队10万左右。辽军的骨干是禁军,主要为契丹人组成的3万骑、属珊军2万骑、宫卫骑军10万,由皇帝直接指挥。禁军之外还有汉军、部族军、宫分军、属国军和军等。辽兵役制度是征兵制,兵农合一,“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皆得从军。士兵有正军和家丁之分,奴隶只能当家丁,不能充正军。辽军骑兵众多,剽悍轻捷,长于野战,每正军一名,配马三匹,武器、马匹等装具自行装备。宋是高度集权制的封建政权。枢密院是中央最高的军事行政机关,但不直接指挥军队,另设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即三衙掌管军队的指挥。待到用兵作战,又临时指定官员作为统兵将领。宋为防止武将专权,将兵权一分为三。虽然避免了将帅发动兵变,但由于军权过于集中,造成了种种弊端,导致军队战斗力降低。936年辽从后唐叛将石敬瑭手中割取燕云16州后,为扩张土地,掳掠人口和财物,即凭借其强盛军力,以燕云16州为基地,多次南下骚扰中原。燕云16州地处今河北和山西北部,地势险要,在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赵匡胤在宋朝建立之初,即有收复燕云地区的打算。但为了集中力量统一南方,对辽军的袭扰只采取来则备御,去则即止的态度,以免影响南征。待初步完成统一中原战争后,宋朝便倾其全力收复燕云地区,于是宋辽在幽州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2)第一次幽州之战979年5月6日,宋军灭亡北汉后,在太原集结了数十万部队。宋太宗赵光义企图挟战胜的余威,一举夺取燕云地区。因此不顾臣僚的反对以及粮匮兵疲等困难,决意发起攻辽战争,其战略方针是以幽州(今北京)为主要作战目标,迅速自太原转移兵力东进,越过山丘重迭、沟壑纵横的太行山,乘辽无备,实施突然袭击,一举夺战幽州,然后全部收复燕云地区。22日,宋军回师河北,29日大军云集镇州(今河北正定)。6月13日,宋太宗率军数十万兼程北上。辽北院大王耶律奚底为阻止宋军北进,率军迎战于沙河(今河北易水),被宋军击败。23日宋军兵临幽州城下。幽州城坚垒固,方圆30余里,由辽南京留守韩德让等率兵8万驻守。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军屯于得胜口(今北京昌平西北),得知奚底军战败,为避宋军锋锐,遂以奚底军旗置于得胜口诱敌。宋军轻敌冒进,斜轸设伏兵袭其后,宋军受挫。25日,宋以少数兵力与斜轸相持于清沙河(今北京清河),集中主力四面围攻幽州城。在宋军强大攻势下,城中人心浮动,时屯兵燕山后的辽将耶律学古率兵赶来救援,协同守军顽强防守。宋军攻城不下,遂于26日转至城北攻打斜轸军,斜轸军不支败退。30日宋军再次攻城,被学古击退。直到6月30日,辽景宗耶律贤才得知幽州被围,于是急令耶律沙往救,并令耶律休哥率五院精骑增援。7月6日,耶律沙军进抵幽州城外,与宋军战于高梁河(今北京城西北),被宋军击败。宋军乘胜追击,时近黄昏,休哥部人持两炬突然由间道赶到,宋军不备,休哥与斜轸合军分左右两翼向宋军猛烈反击,城中的学古军闻援军至,也开城出击。宋军三面受敌,顿时大乱,全线溃退,宋太宗乘驴车逃走,宋军沿途丢弃的兵器粮秣无数,辽军追击至涿州(今河北涿州)乃止。宋军第一次进攻幽州就这样以失败而告终。(3)第二次幽州之战982年,辽景宗去世,由12岁的幼子隆绪(圣宗)继位,其母萧后摄政。早欲图谋洗刷高梁河失败之耻的宋太宗,决定乘辽主少国疑,再次向燕云地区发动进攻。986年1月,宋军兵分3路:曹彬、米信为东路主将,率兵10万由雄州攻幽州;田重进为中路主将,率兵数万由定州出飞狐(今河北涞源)向蔚州(今河北蔚县)方向进攻;潘美为西路主将,杨业为副,王侁为监军,由代州(今山西代县),出雁门关,向云州(今山西大同)方向进攻。宋太宗的作战计划是:令曹彬声言取幽州,持重缓行,吸引辽军主力于幽州以南,牵制其西援;待潘美、田重进攻占山后诸州后,再合兵攻幽州。辽得知宋大举进攻,令南京留守耶律休哥固守城池,阻止宋军北进。耶律斜轸率山西兵马阻止潘美、田重进军。辽圣宗和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