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战争史-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有约各国悉皆交好如常”。凡各国商民教士之在中国境内者,中国均应照约保护。本衙门已电达北洋大臣,分电各直省将军、督、抚知照,预为告诫,毋令愚民误会,别酿事端。仍祈贵大臣转饬各口领事官,晓愉各本国商民教士照常办事,勿因日本开衅致为惶惑可也”。注31四日,总理衙门照复美国公使田贝,允准“保护在各口之日本臣民免受凌虐”。并对于“日本人之现在满洲、蒙古地方游历寄寓者”,亦“一体保护,俾其各得平安旋回各口”。注32随后,欧美各主要国家,除俄国外,皆先后声明局外中立。

注释:

注1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英使欧格讷问答》,《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230),附件—,第15卷,第23页。

注2 《章京舒文等与英使欧格讷问答》,《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科》(1234),附件一,第15卷,第25页。

注3 《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240);第15卷,第26页。

注4 《翁文恭日记》,甲午六月二十五日。按“仁至”不讲,疑“仁”为衍字,“至”为“釜”字误笔。

注5 《发北洋大臣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248),第l5卷,第29页。

注6 《复译署》,《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6卷,第34页。

注7 《总署来电》,《甲午战争电报录》上卷,见《东行三录》,第145页。按:“未复”二字,原文作“末后”,据文义校改。

注8 《复译署》,《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6卷,第31页。

注9 《寄译署》,《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6卷,第32页。按:“莪启”为“青木”之音译。

注10 《发天津中堂》,《节录龚大臣中英往来官电》,见《中东战纪本末三编》第2卷,第38页。

注11 《盛星怀致盛宣怀电》,《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下),第28页。

注12 《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291),第16卷,第3页。

注13 《寄总署》,《甲午战争电报录》中卷,见《东行三记》,第150页。

注14 《卫汝贵致盛宣怀》,《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上)第3536页。

注15 《盛宣怀致马玉崑电》,《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上),第41页。

注16 《盛宣怀致总署总办电》,《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上),第33—34页。

注17 以后日谍只能用明码暗语传递情报,既不方便,也易被识破。

注18 《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287),第15卷,第35页。

注19 《总理衙门行北洋大臣文》,《朝鲜档》(2051)。

注20 《复丁提督》,《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6卷,第36—37页。

注21 《军机处发李鸿章转汪凤藻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260),第15卷。第32页。

注22 《翁文恭公日记》,甲午六月二十七日。

注23 《张謇致翁同龢密函》。

注24 《翁文恭公日记》,甲午六月二十八日。

注25 《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263),第15卷,第35页。

注26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致各国公使照会片》,《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262)附件一,第15卷,第34页。

注27 《发北洋大臣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277),第15卷,第38页。

注28 《日本外交文书》第27卷,第687号。

注29 《上谕》,《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289),第16卷,第23页。

注30 《日本外交文书》第27卷,第610号。

注31 《总理衙门致英国公使照会》,《朝鲜档》(2007)。

注32 《总理衙门致美国署公使田贝照会》,《朝鲜档》(2016)。 
 
 
 
 

 

 

 

 
  
 
 

 

 



 第三章 中日陆海决战  

 
 
第一节 平壤之战

一 四大军入朝

平壤之战,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两国陆军的一次决战。从中国方面来说,早在两个月前已经开始为这次决战进行准备了。先是在七月十四日,光绪即降旨命李鸿章速为筹备,即派一军由北路进发,另派南路军由海路接应叶志超军。从七月二十一日开始,南北两路援朝军同时分批登程。北路入朝之援军,即所谓四大军。

在四大军中,最先入朝的是盛军和毅军。盛军原驻天津小站,由记名提督宁夏镇总兵卫汝贵统率,是当时淮军中最大的一支,共有十八营。七月二十一日,卫汝贵先率第一批盛军六营由塘沽乘船至大东沟,从陆路转赴朝鲜。第二批四营后发,亦由大东沟登岸转赴朝鲜。第三批三营,系乘船至营口登岸,再起旱赴朝。先后三批赴朝盛军,共十三营,合计六千人。其番号是:中军正营、中军副营、中军右营、中军后营,中军传字正营;左军正营、左军左营,亲兵炮队营;右军正营、右军右营、右军后营、亲兵马小队、亲军步小队。

毅军原驻旅顺口,共八营,由四川提督宋庆统率,总兵马玉昆为分统。七月二十二日,马玉昆率前军四营两干人,乘船至大东沟登陆转赴朝鲜。其番号是:前军正营、前军左营、前军起营、前军邱营。

其次是奉军。奉军原分驻奉天各地,由高州镇总兵左宝贵统领,总兵聂桂林分统。援朝奉军自七月二十—日起分批开拔,左宝贵于七月二十五日起行,二十九日抵九连城,并于即日渡江入朝。左宝贵所率部队包括马队两营和步队六营,计三千五百二十六人。后又招募五百人,成立炮队一营,合计四千零二十六人。其番号是,左营马队、左营步队、右营步队;靖边中营马队、靖边中营步队、靖边前营步队、靖边右营步队、靖边后营步队;靖边亲军炮队。

最后入朝的是奉天练军盛字营和吉林练军,由副都统丰升阿统带,于七月二十六日由奉天分起开拔。丰升阿于七月二十八日起行。丰升阿所统为盛字马队、吉字马队和步队各两起,计一千五百名。其番号是:正红旗步队、正蓝旗步队;盛字左翼马队、盛字右翼马队;吉字左翼马队、吉字右翼马队。四大军共三十二营起,因有些营兵不足额,故合计仅一万三千五百二十六人。

清军先头部队入朝之初,清政府内部在作战方针问题上即意见不一。七月二十六日,卫汝贵抵义州后,李鸿章即电告:“电旨屡催进兵,为叶军南北策应,岂知远莫能致!”他命令同一天抵达义州的马玉昆,率毅军“先进平壤”,卫汝贵安排好大东沟至义州的转运事项后再“相机前进”。注1二十八日,卫汝贵致电盛宣怀称:“知倭焰方张,本拟先进平壤,以遏敌谋。旋奉相电,饬毅军先后进兵,贵已与马荆山(玉昆)妥商遵办,已饬干员会同义州府尹前往搭造浮桥,以资进剿。贵俟各营到齐,即督队前进。”注2这样,已经入朝的清军便推迟了进兵平壤的时间。是日,仅马玉昆率毅军开赴平壤。就在当天,盛宜怀接义州电报局委员张廷桂转平壤电报局委员王锡祉电,告日军已抵大同江口,拟撤至安州。二十九日,李鸿章得报,这才着急起来,即电卫汝贵:“日兵已抵江口,恐先据平,事更棘手,须与马荆山合力图之。”注3卫汝贵知全队开拔已赶不及,便派哨官曲德成率亲兵马小队先行,沿途侦察有无日军动静,于七月三十一日抵达平壤。

八月二日,日兵百余欲由大同江南岸渡江北进城。先是大岛义昌惧清军自平壤南下袭击汉城,欲探悉平壤情况,便派步兵中尉町口熊槌化装为商人,偕通译官佐伯小太郎至平壤侦察,即住在日本间谍今井仲四郎所开设的店中。町口侦悉清军已渡鸭绿江并向平壤行进,即赴电报局向大岛报告。因被群众怀疑,町口等三人皆逃至中和,与骑兵少尉竹内英男所率骑兵队会合。时为七月三十日。三十一日,町口与竹内商定,趁清军大队到达平壤之前,先将平壤电报局破坏,以绝清军之通讯。八月一日夜,町口、竹内率骑兵到大同江南岸船桥里,见岸边小船皆被收至北岸,便派军曹伊势雄独泅水过江,因江流湍急而未能到达北岸。注4次日,日兵仍然试图渡江,终被盛军亲兵小队发现。于是,曲德成与平壤监司闵丙姡А⒌绫ň治蓖跷砉餐桃椋龆ㄓ汕鲁汕妆《蛹俺时儆嗝俺瞿厦哦掠排徘梗巳毡薄

三日,曲德成又不顾辛苫,率众昼夜守城,以防日兵偷袭,“其胆识奋勇,合城乡民同声感激”。注5由于盛军马小队先期到达,日军探兵才未能先进平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