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商河-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出击。掳去人畜无算。让追击的金人望草原兴叹。若是金人大军远去江南征讨,则蒙古游骑两三日内即可长驱直入上京周遭。劫掠一番,扬长而去。故是进不得,亦退不得,每年消耗大量兵力在此与蒙古对峙。
孛迭将链锤悬在鞍后,信马由缰,与数十骑亲卫缓缓经过一片穹庐,数里之内,牛羊如云,在草原上游荡,牧民们看到孛迭经过,皆笑颜相迎,躬身行礼,孛迭却是满面愁容,双手抱在胸前,将一叶青草放在腮边慢慢咀嚼,浑不知是苦是甜。
“大将军!…………”远处大营方向,一面小小号旗高举,数旗疾奔而来:“号烟!蒙古来袭!…………”
为首地金兵一边大吼,一边往西一指,果然,一缕若有若无地黑烟在数十里外升起,时断时续,正是与塔塔人约定的敌袭号烟特点,当下哪里还敢耽误,大喝道:“传令!出击!…………”
一声未已,已经一挟马腹,率数十骑直扑烟起处而去。那塔塔尔牧民见此,惶惧不安,各自收拾家伙,只怕一时抵挡不住,好各自逃命,一时之间,穹庐左近人喊马嘶,呼儿喊娘之声不绝,却已经无人去关注金营中数千骑如雷的蹄声动地而去。
入夜时,草原上再次回复平静,孛迭终于率部返回大营,这样的行营在草原上还有七处,分别靠近各分散的部族,方便随时出击。但返回的金军中,却比午时出击的少了百余骑,还有数百骑多多少少带上了伤,军中巫医忙着为伤者包扎祈祷,孛迭满身血迹,却不带半点伤痕,解下链锤时,上面已经全红,不晓得沾了多少血迹脑浆。但杀敌无数并没有让孛迭好过一点,而下马后面色阴沉,沉默半晌,忽然暴吼一声,将那链锤远远抛出,在营中草地上砸出一个大坑来。
“忽图刺!有胆便与某一战!”
孛迭在心中怒吼,可惜草原上无人能够听见。
星垂四野之后,草原上四溢烤肉的浓香,晚风中吹来草原的清香,孛迭游走营中,巡视伤兵,却听得草原上远远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显然有数骑正在快速靠近。
孛迭一咬牙,提锤上马:“蒙古蛮子敢来探吾大营?”
岂料这番却是小心过头了,来人进营大呼:“大将军,上京有旨!着将军至上京议事!………
孛迭入营,小心展开女真文书写地完颜亮密函,才看了小半,拍案而起:“河东大乱?哼!谅那些山贼能够有何作为?此间兵马无数,只要忽图刺一退,便可南下靖乱,为何…………为何要立那…………为何要便宜赵桓!这…………”
五日之后,上京城中,大内。
孛迭将腰刀交给大兴国,袖手入宫,却见殿后数十名宫人正在卖力洗刷地面和墙上石砖,经过之际,见隐隐血迹,却是洒了好大一片,看上去绝不像是一两个人在此厮杀过地,忍了一阵之后,眼看就要到地头,终于还是回头问大兴国:“昨日宫中,可有变故?”
大兴国满面惊惶。战抖道:“大将军,此事可问右相,小不敢多言!”
孛迭一惊:“大内之中,尚有何人敢如此杀戮?难道不怕…
稍移时,完颜亮面对孛迭,将杯中盛满晋城佳酿。待孛迭一饮而尽,啧啧称赏之际,这才幽幽道:“孛迭远来,一路辛苦,不晓得宫中已经不同往日了!”
孛迭沉声道:“还请右相赐教!”
完颜亮一字一顿:“宫中昨日,陛下酒后连杀四人,有王叔一人。宫婢二人。内侍一人!”
“这…………”
孛迭几乎将手中杯扔掉:“陛下为何如此?”
此时宫人开道,殿门开处,裴满皇后进来,二人忙起身行礼,皇后苦着一张脸招呼二人坐下,这才道:“将军还不知,昨日本宫去向陛下请安,却被陛下借酒举刀追杀,若非内侍挡住,此时已经大殓了!”
说话间。指着室内木架上的一件凤袍。上面刀痕宛然,被斩了好大一道口子,显然当时情形万分紧急,才令内侍舍身挡住。
孛迭虽然鲁直,也晓得此事为皇室大忌,不可过多追问,当下默然半晌。这才计议军务。
“右相。立赵桓之事非同小可,莫道河北人心未稳。赵桓一至开封,只怕河北更乱,贼军各路齐聚,都道勤王,那时开封岂不危若累卵?河东之乱未熄,而河北之乱复生,如何方能安定?便解却燃眉之急,只怕必有隔日之忧!”
完颜亮与裴满氏面面相觑,都有些纳闷,裴满皇后忍不住反驳道:“此事纵然为本宫与右相所议定,然立赵桓于开封,却是太师当日遗表所献之策,本宫还以为,纵使朝中文武尽数反对,大将军必不反对,岂知大将军也不从此议?”
孛迭摇摇头:“先父在日,从未与某家提起此事,便是遗表也未曾开示,以孛迭猜测,家父当日所言,指江南大举北上之际,为防万一之变,方可行此计策。眼下江南安稳,却是河北自乱,只须蒙古兵退,将三万精兵调转南下,河东、河北一举可平,何必出此计以保一时之安?”
完颜亮恨恨道:“兄弟所言固然,只是河东兵马自不可小觑!撒离喝身殒,阿鲁补大败,岳飞次子当真已得岳飞本事不成?河北已无可用之兵,蒙古迟早总是祸患,北方兵马一时未便南下,权用此计暂安也可,只是河北并无重兵,须大金第一勇将以镇开封,方可保赵桓不被宋民所用,此事非兄而不可!”
孛迭在密函中未见完颜亮提及撒离喝之死,阿鲁补之败,闻言失色道:“不期河东山贼,竟有这等本事?行台四帅,已败其二,某家一人,能有何作为?”
次日,宫中旨下,封完颜亨(孛迭)为行台副元帅,河北西路节度使,龙虎上将军,率四千骑护赵桓南下开封,入旧时宫殿为宋国之主,掌河东、河北宋民,年号金德!
五国城内,金人册封的“昏德候”、“东阳公”赵桓头发篷乱,身着麻衣,正忙里忙外,清洁马厩,上京十余年间,已经将这一国之主变成了大金国地顺奴,一众嫔妃就在他的眼皮底下被金人所辱,已经激不起赵桓半点血性,更常被金人取笑戏辱。偶尔甚至被金人叫上骑马参加马球比赛,与金人共较球艺,这一项上居然大有长进,不时赢得金人喝彩,而赵桓也甘之如饴,总比在此间杂役好过多了!
正在辛劳之际,忽然数十人涌入马厩,强行将赵桓按倒,剥光身上破衣。此等事也曾有人做过,赵桓哪里敢反抗?只是今日略有些不同,不是那些城中金军来戏耍于他,而是一帮宫中内侍行此事,倒也出乎意料。
“不!不!小子不敢!快!快!快脱了去…………”赵桓定下神来,看看身上衣着,居然是一套龙袍,吓得魂飞天外;浑身颤。
“陛下!…………”
数名内侍长声叫道:“请随奴才等入宫听封罢!”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第二百三十五章 宋民归河东,赵
     太行,紫团山下,六月间花团锦簇,泉水出山而清,鸟声入林而幽,盛夏之际,美不胜收。
林泉间的山路之上,一行人却无心驻足欣赏这美丽的风景,而是急急赶路。为首的老者年逾六旬,葛衣芒鞋,扶杖而行,头发花白,在这乱世之中已经算得高寿,随行的却多是妇孺,老妻大约已经亡故了,不见随行,身边却有数名黄口小儿,不解辛苦,嬉笑跳闹,前后搅扰,长者不过十来岁,小者却才三岁。数名姑嫂小心照应,在山路上渐次下来。
“爷爷…………”终于,六七岁的一个小孙子玩得累了,开始抚着双腿,苦着脸在前面停下来:“槐儿腿疼,走不动了!”
老叟柱杖一笑,四下招呼道:“那便歇歇!那便歇歇!”
这一大家子十来口人便在路边席地而坐,老叟轻轻揭衣拭汗,身侧的小女儿递过葫芦来,让老叟饮口山泉解渴:“爹爹,山上住得好好地,却往汾州做甚?这一去数百里,金兵又多,盗匪出没,不怕出事么?槐儿他们还小,何不再等两年,等汾州安定了些,再返乡也不晚?”
老叟饮水歇息片刻,才憨憨地一笑,喟然道:“槐儿他爹带口信来,只说汾州已定,没甚金人作乱了,岳家军取汾州后,哪里还有小贼敢惹祸事?孙儿辈在山上日久,只怕耽误了进学,闻说汾州府内设了官学,不收束之费。山上哪里比得?”
小女儿一撅嘴:“爹爹骗人!明白想去看娘亲!”
老叟一声长吁:“小孩子懂得甚么?为父年老了,只怕一时风寒不起,这把骨头便扔在了紫团山上,不能与汝母同穴…………这老婆子命倒好,金贼没来便过世了,老夫还道。再不能生还汾州,天幸岳二公子收复汾州………
说话间,坡上林中人声渐起,呼儿喊娘声此起彼伏,过得片刻,数十人渐渐行至面前,却是多家同路。结伴而行。彼此照应,好不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