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商河-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撒离喝闻报犹自不信,但也不敢过份妄为,只得驻军于汾州,静候兀术之令。果然,不出数日,兀术书到,辞曰:“阁下既奉旨镇卧河东,实处大金心腹重任,身系金、夏、宋三国安危,举足间天下牵动,可不慎哉?为将帅者不惟有武略,亦须明大义,岂能为区区金帛而坏国事?近闻夏商于镇内被掳,财货尽失,已坏金夏榷场之计,复擅令夏主支应粮草,以坏金夏边事,西京危急,而阁下自扰于镇内,不能往援,此何愚矣!某为国家治军政,按律已足斩不法之将帅,念阁下历来随军征战,颇立奇功,国家用人之际,不忍自诛虎将,犹可观后效。若置罪不问,而阁下不能自省,则失某本意。此意拳拳布达,惟阁下慎思之,善治之,勿令上京君臣多增忧烦可矣。古有云,不可再,不可三,君其诫之!”
撒离喝本非通文之辈,拆书不得其旨,闻麾下僚属逐一解读,才满身大汗淋漓而下,逾时不敢作声,进军泽州之举,就此作罢。
杨再兴哪里晓得这般变故,犹在泽州府整治军伍,细作手机访问:wàp.①⑹k.cn次禀报,撒离喝率骑步军两万,已经进驻汾州,前锋不过二百余里,只碍于太行尚在泽州军手中,不能擅渡,才拒之于汾州境内,眼下若非强攻太行关隘,定是绕道解州直取泽州,杨再兴早停了南北贸易,大军齐集,预备在撒离喝兵马入泽州境内时,予以迎头痛击,而后兵发河东,打通与大夏的道路,再徐图大计。
恰在这时,泽州也得到兀术书,指责杨再兴背盟,兀术在书中道:“大金国不念阁下过往之罪,以二州治下数十万子民付予阁下,今不谋善政,而欲以兵锋相逼,岂大金无勇将于泽州乎?舍而不问者,谓阁下能改过,不复令老夫烦恼,岂可变本加厉哉?今大军暂移开封府,候阁下行止,若仍妄自举动,恐大军到日,玉石俱毁,岂不悔之晚矣!”
杨再兴得书大笑:“兀术老贼,直如此欺我,谅完颜亮区区万骑,也敢来泽州献丑,只图牢牢守住开封,已经是他侥幸,眼下却不是老杨要与你为难,只是那撒离喝做事太绝,某不得不如此!若是那撒离喝强要来寻死,怨不得咱家!”遂整军备战,只待那撒离喝前来。
却说那汪古部自被完颜亮逼退,罗彦也不思南下,反正土壕工事以南的汪古部诸族尽皆移至草原上了,再往南下也无用处。罗彦在草原上本有一个绝对无人可以替代的优势,就是通过夏国对草原开展贸易,但眼下撒离喝封了榷场,阻断道路,便让罗彦束手无策,只得回过头来,建设汪古部。此时不亦鲁黑汗也尝到东胜州中滋味,晓得住远胜于穹庐,是以邀贺兰可汗商议:“可汗来自汉人国中,必然晓得汉人居所如何修造,若克烈部也有东胜州那样城池,何惧塔塔尔或金狗来犯?”此话与罗彦不谋而合,遂进言道:“大汗欲效汉人建城池民,有何难哉,只须征集人手,取土烧砖,某家当与大汗筹划!”
此时塔塔尔人元气大伤,金人自顾不暇,无人来与克烈部为难,甚至忽图刺遭遇塔塔尔部一败之后,一时间也只得忍耐苦熬,不敢擅兴兵马再去寻仇,所以克烈部居然轻松征集三万族人,加上汪古部族人,开始烧治城砖,开挖城壕,立志建造克烈部的第一座城池,汪古部也可在此暂时栖身,以待收复故土。
此间战事已了,岳雷本待返回泽州,却闻得撒离喝断道,不敢擅动,罗彦却趁便着岳雷训练汪古部兵马,这番南下驱赶得三万余族人北上,居然让汪古部凑出了近三千骑的“正规军”出来,岳雷闲来无事,也趁便就训练这些蒙古汉子,毕竟马是好马,兵是好兵,训练起来也开心,可惜的是只会数句蒙语,不能与这些蒙古汉子多交流,否则还会多些朋友,但双方共同之处在于,这些汪古部汉子多半在金人手中吃过苦头,或者家小有丧于金人手中者,对金人切齿痛恨。但面对金人地精兵,单个强悍的蒙古汉子自然不是对手,便是在人数相若的情况下,金人兵甲严整,久经操练,蒙古人一般地要吃些亏。除非是在快速地运动战中,装甲可怜的蒙古人才可以凭借远超金人机动性,取得一些战果,这也是蒙古人不会列阵作战的一个原因。
眼下已经有了很大地不同,汪古部虽不如克烈部精锐那般在罗彦手下训练得久,也暂时没有足够的铁器来装备出一支铁旅,仍有基本的铁器可以满意兵器的需求,是以不再像往日,靠狼牙飞羽与金人战斗,这便需要掌握新武器与战法了,汪古部再不是只能挨打,不能还手之辈!岳雷虽在潞州时不曾过多显露武技,连练枪时也多半自行练习,众军皆不能得岳家军窍要,何况岳雷所学,结合了杨再兴枪法,眼下已经登堂入室,哪里还会轻易显露?但训练汪古部汉子时,却有一个不得已处:草原上的汉子只敬服比自己强大地好汉,却不管你出身如何。岳雷无奈,只得不时与军中好手相持,但此时的蒙古汉子们哪里是岳雷对手?长枪去了枪头,步战固然不能动摇岳雷分毫,上了马去,三五骑也不是岳雷对手,长枪挥处,枪花怒放,中者无不落马,这还只是木柄击打,若是换上趁手地铁枪,只怕肋骨能够保得住平安的也不多!数次下来,蒙古汉子们等闲不敢提出和岳雷交手,只怕狼狈不堪。
七月末时,撒离喝奉兀术严令,虽不愿从汾州撤军,却着人往夏国,商议奉还财货事宜。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第一百九十八章 撒离喝还钱,岳
     月间,任得敬获知消息,道是撒离喝已经遣使来商谈货之事,大喜过望,来愿望不高,只要撒喝不再苦苦相逼,撤去边境上重兵,不再催问粮草,已经是意外之喜,岂料兀术严令之下,竟然还肯归还所掳去的财货!李仁孝却在宫中大是不解,询问道:“兀术此举何解?莫非大金国已经今不如昔,不敢再对我大夏威逼,凭一纸书就肯退兵求和?”
任得敬虽是皇帝外公,也自恭敬,不敢逾越,小心应对道:“陛下,金人性如虎狼,岂是好相与的?此番得以如此轻易讲和,大约不是北方起衅,就是南方不安,前者令我大夏兵马出镇大同府,大约便为此事,若不然,岂会这般轻易就归还夏商财货?”
李仁孝心旧透亮,虽然年纪尚小,但久在国中治事,哪里还不晓得蹊跷,自然知道任得敬近年颇积财货,但贵为自己的亲外公,便富于王候也是当得的,自然也不曾太介意,眼下听任得敬说起军国大事,仍不忘念及自家财货,也不觉心下有些不屑,只不便宣之于外而已。于是问道:“西平公以为,金军此番退却,还会与我大夏起衅否?”
任得敬偷觑李仁孝,这年轻的皇帝毕竟未经历大阵仗,此番边界上,夏军与金军对峙,已经让李仁孝数十日里寝食难安,眼下金人虽退去,仍在惴惴不安,只怕大夏国在自己手中陷入战火。大夏国土地贫瘠,又多荒漠,自来所产除了畜牧所出。粮食实在少得可怜。往往还须通过与金、宋榷场贸易取得必须的用品。如今军事固不如金国,连生存所需要的财货都掐在金人手中,自然不好过得很,早盼着与金人休兵,而与泽州榷场重开贸易,但这岂是自家定得了地,还不是全看兀术脸色!如今虽得朝夕平安。还怕有些不踏实处,是以向任得敬问起。
任得敬晓得这病根,遂宽慰道:“陛下不必烦恼!如今克烈部不来与我大夏为难。两边贸易颇多。定是与金人起衅,这伙蛮夷岂是寻常?臣料那兀术也必为此不得安生,何况大宋国实力强横。只是迫处江南,一旦河北有变,岂无动静?金国安危未定,南北俱非平安所在,大夏只要不擅起边衅。料来那兀术必不敢提兵问罪!”
任得敬这话,倒有七八分说到兀术心上。只是兀术远在上京,并不晓得罢了。
任之才随即奉旨,出使延安府,与金人交割,只是见到自家财货,只得叫苦!其中箱笼犹在,车辆也不曾少,连拉车地驽马也不差几匹,惟有车中值钱的茶、丝、瓷器等物几乎十去六七,余下的不足四成,还多有破败处,哪里像初掳去时的模样?这等物事拉回大夏去,只怕任得敬也不会满意。但人在延安府,岂敢与金人争是非?只合小心应承,求得平安携货返家便好。
撒离喝也颇有些惴惴不自安,毕竟兀术严令,须尽返夏商财货,只是其中近半已经赏赐了麾下将校,自家宫室里也应用了不少,哪里还得出来这许多,见任之才不曾计较,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只是延安府金军中士卒还有不平者,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