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太宗(套装全3册)-第4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五国皆为沙漠绿洲国家,以绿洲灌溉农桑业为主,是时在乙毗射匮可汗的控制下。李世民所以提出此议,是想直接控制易于屯兵镇守的农耕区,再对以游牧为主的突厥人实施羁縻统治。

孰料乙毗射匮可汗没有了下文,这期间,他还办了一件令李世民更为恼火的事,即是派兵进入焉耆,以图控制该国。只是因为李世民严令斥责,他才很不情愿地退了兵马。

李世民目视长孙无忌道:“无忌,你看此人势弱之时,什么事都能答应。现在有了实力,顿时变了嘴脸。可见四夷之事,一味以德绥之,有时并无用处。”

长孙无忌点头道:“陛下所言甚是。突厥人与中国交往多年,向来是这等脾气。强则依,弱则欺,若一味以德绥之,断没有好的结果。陛下,前几年我国忙于漠北及高丽之事,现在漠北已平,诸部落归附,高丽也是疲于奔命,我们可以抽出手来对付西域之事。”

李世民问道:“高丽那里最近有何动静?”

马周答道:“臣刚接到营州上表,言称程名振率舟师入高丽境内袭扰一阵之后,李尚书与张俭领兵渡过辽水,猛攻南苏等五城,已破其兵焚其城郭而还。”

李世民赞道:“李世真英雄也!如此一来,那盖苏文无暇西顾,焦头烂额忙于应付国内之事。无忌,你说得对,这么多年来,突厥人为朕心中的最大一块心病,现在要把西域的事办好。”

要办好西域的事,势必要以乙毗射匮可汗为敌。如此一来,唐朝多年来奉行的扶植泥孰系西突厥的方略要有大的改变。

李世民果然问道:“玄龄,阿史那步真、阿史那贺鲁一直在京吗?”

房玄龄答:“皆在。”阿史那步真、阿史那贺鲁自高昌与焉耆之战后先后降唐,被授为将军,留居在京。

“此二人谁在旧部最有影响?”

“阿史那步真已降唐多年,年龄已老,若二人相较,自然是阿史那贺鲁在旧部中尚有号召力。”房玄龄答道。

“嗯,阿史那贺鲁之旧部现在居于庭州莫贺城吧?如此,可在莫贺城置瑶池都督府,归安西都护府节制,可授阿史那贺鲁为瑶池都督。”

马周答应后准备拟旨。

李世民重新起用阿史那贺鲁,其意图非常明显,即是想以瑶池都督府为根本,让阿史那贺鲁想法召集肆叶护可汗溃逃后留在当地的残部,以图牵制乙毗射匮可汗。

西域形势固然错综复杂,然究其根本,毕竟是大唐与西突厥在那里互相角力的结果。如此两股力量相较,终有一方败下。大唐国势既强,内部又铁板一块,反观西突厥,其内部四分五裂,纷争不已,注定为失败的命运。

阿史那贺鲁被授为瑶池都督,到任后召集肆叶护可汗的残部,势力渐强,起到了牵制西突厥泥孰系的结果。然乙毗射匮可汗势力被大大削弱之后,阿史那贺鲁感觉羽翼渐丰,又看到李世民驾崩,遂起兵叛唐,终被大唐扑灭,这些都是后话。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设立瑶池都督府以牵制乙毗射匮可汗,其势太慢。如今焉耆已在郭孝恪节制之下,若发兵再取龟兹,即可断乙毗射匮可汗之双臂,使其不敢东顾。臣愿带兵前去征讨。”

李世民摇头道:“无忌,总兵出战非你之长,今后若有征讨机会,你不可出战,居京调度即可。朕以前征战时多胜,若现在动辄亲征,未必全胜。所谓术业有专攻,打仗的事,今后应该由薛仁贵等人去办。”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龟兹王无礼,应该征讨。只是如何征讨,须妥善为之。治儿,你以为该用何法?”

李治稍微一思索,既而答道:“儿臣读父皇《帝范》之《阅武》篇,见其中写道:‘夫兵甲者,国之凶器也。上地虽广,好战则民凋;邦境虽安,忘战则民殆。’儿臣体会父皇圣意,如今国内安静,不可妄动刀兵。然龟兹王无礼,其欲与乙毗射匮可汗相连,非征讨不可。儿臣忆起上次焉耆之战,未从国内调兵,由郭孝恪领边兵讨之即胜,儿臣以为讨龟兹时可沿用此法。”

李世民颇为赞许李治此言,说道:“你能这样说,不枉朕与诸臣对你多日的训导。不错,非征讨龟兹不可。朕这样做,非是一味想谋求土地,龟兹向来与中国一体,将其纳入中国一统之中,非为侵略,实为国脉之必须。不过,此战明里征讨龟兹,暗里却为威慑乙毗射匮可汗,郭孝恪的那点兵马,就有些过于单薄了。”

长孙无忌接口道:“陛下,臣意让薛仁贵领兵十万,与郭孝恪合兵一处,即可使此战完胜。”

“不可!治儿刚才说了,为务求国内安静,不宜从国内调兵;再者,薛仁贵毕竟未历许多战阵,让他带如此多的兵马,朕有些不放心。”

马周能识李世民的心意,遂禀道:“陛下,漠北诸部归化中国之后,皆渴望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臣以为,此战不用从国中调兵,可发契苾部、突厥部等兵,另让吐谷浑、吐蕃出兵协助,即可完成兵力部署。”

李世民大喜,说道:“马卿之言,与朕意相合。一者,这些部落与西域接近,勿用长途跋涉;二者,诸部之兵以马骑为主,具有迅猛劲击的能耐。不错,就这么办了。”

其实马周所言,其最大好处为不用从中国调兵,这样最合李世民心意。

后数日,李世民诏令下:授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契苾何力为副大总管。让他们统领契苾部及突厥部十余万兵马,并节制吐谷浑、吐蕃所部兵马,前往西州与安西都护郭孝恪会合。

自从玄奘归国后,大唐与天竺的关系渐渐升温,李世民与戒日王互相佩服,虽远隔万里犹当面相对,二国遣使不绝。

贞观二十一年冬,李世民派东宫右卫率王玄策为使,带领随从三十余人,自长安出发,沿途经过吐谷浑、吐蕃、泥婆罗出使天竺。

王玄策一路上虽行艰险之地,然诸国皆与大唐友好,又有驿使前后招待,王玄策等人一路行得还算安稳。与玄奘的万里孤征相比,实有天渊之别。

王玄策行到天竺地面,就见其国中大乱。其遣左右询问所以,原来戒日王近日忽然得病逝去。

天竺国向来一分为四,戒日王势强之时,控制着东西天竺,南天竺虽未完全降服,明面上还是表示臣服戒日王。如今戒日王逝去的消息传扬出去,诸国张目观察,观看中天竺的下步动静。这时,戒日王之臣阿罗那顺采用威强手法,自立为王。

阿罗那顺本性凶暴,向来在诸国中的口碑不好。戒日王在日,可以敛其恶性,不给予其实权。现在戒日王刚死,阿罗那顺认为再没有人能够羁绊自己,遂派人暗杀了国相羯罗毕试,以号令天竺。

天竺闻听阿罗那顺自立为王,顿时哗然。一些势弱小国不敢吭声,也就罢了,南天竺的一些势强之国则表示从此自立,不再称臣。

王玄策随行之人得知此情,纷纷劝王玄策就此回头,待天竺平静之后再来出使。王玄策不同意,认为不可半途而废,遂带领从人到达阿罗那顺的都城——茶和罗城,要求面见阿罗那顺。

阿罗那顺现在忙于应付国内焦头烂额之事,没有心思接见中国使者。这时,其下人禀报说中国使者携带有大量的财物,阿罗那顺当即说道:“让他们留下财物,马上离开。”

王玄策所携财物,有大唐送给戒日王的礼物,也有沿途诸国送给大唐的贡物。若阿罗那顺将送给戒日王的礼物取走,即使不回赠礼物也就罢了,现在又要将其他贡物掠走,王玄策坚决不答应。

阿罗那顺见王玄策如此强硬,不禁大怒,遂派五百兵闯入王玄策所住驿所,意欲强夺。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动上了手。王玄策所带之人亦为强健之士,个个骁勇,然怎敌对方人多。一场混战下来,王玄策带采的三十余人中有数人丧命,其余人也束手就擒。

王玄策在东宫中素以骁勇著称,双方混战开始,其抽出佩剑砍倒面前数人。他看到对方有数百人,知道今日结果难堪,遂且战且退,如此退到后窗的位置,纵身一跃,撞开窗户跳出窗外。是夜漆黑一团,他借着夜色掩护觅来一匹马,趁着夜色落荒向东北方向逃去。

王玄策一路上昼伏夜行,忍饥挨饿,好歹行出阿罗那顺控制的地盘。王玄策此次出使天竺,一路上风风光光,感受到大唐四邻友好的妙处。不料闹到如此处境,心中既有失落,又有愤懑,这日行到吐蕃地面,其心中无名火更甚,遂奔往逻些,欲找松赞干布借兵。

阿史那社尔和契苾何力接诏后,即到兵部发了四道文书。其中二道分别发至突厥部和契苾部,令其整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