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太宗(套装全3册)-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大柰正色道:“好,写兵法最好。人一生忙忙碌碌不过数十年的光景,能以兵书流芳后世,当为不朽。可惜我没有你的谋略,也没有你的文才,只好在这里空自羡慕你了。”

侯君集干笑了几声。

两人至此,因各怀心事,已无话可说。史大柰又向侯君集询问了程咬金、段志玄等人的近况,侯君集久未与他们接触,也没有太多话说。史大柰见此光景,即拱手作别。

过了一日,史大柰入宫觐见李世民。

君臣二人因多日不相见,见面之后十分亲热,李世民更是拉着史大柰之手问寒问暖。史大柰详细禀告了治下的情况,李世民听得有滋有味,不觉已过了一个多时辰。

史大柰躬身作别,忽然想起与侯君集谈话的事,有心想向李世民禀报,又觉得无法启口,遂欲言又止。

李世民观其吞吞吐吐的样儿,诧异道:“大柰,你向来是直性脾气,有什么话藏在心中难以说出?”

史大柰期期艾艾道:“陛下,臣此次入京,想起与侯君集的交情,专程去其府中探望一番。其戴罪在家,臣去探望,只想一表昔日旧情。”

“这不是坏事嘛。你为人极有情义,不忘旧情,是为美德。”

“然臣与其谈话过程中,觉得他仅记己功,不想其过,对皇上有些怨怼之意。”

“这也很正常。君集立功无数,此次在高昌私取珍宝,扰乱军纪,朕因此罚他。他有些想不通,是为人之常情。朕让他在家中思过,并非从此让他一直在家里待下去,过一段时间,朕视其悔过情况,还是会让他出来办事的。”

史大柰见李世民待臣下如此宽宏,心里大为感动,遂决心将侯君集意图谋反的事禀告给李世民。

李世民闻听侯君集意图谋反之言,皱紧眉头,心里不是滋味,叹道:“想不到侯君集竟然心胸如此狭窄!”

“是啊,君集不念皇上之恩,不悔其过,反而妄动逆念,太不应该。臣今日将此事禀告皇上,只想给皇上提个醒。”

“嗯,朕的臣子,似君集这等人毕竟为少。大柰,还是如你这般忠心的臣子为多啊!罢了,大柰,此事不用再向他人提起。你与君集皆为功臣,你们二人说此话时又无他人在侧,朕若去问他,君集必不承认,朕明白你的忠心,然事到此为止。”

史大柰想不到如此天大的事,李世民竟然轻描淡写地将之放在一边,始知皇上心胸比常人为大。他躬身告退,此后有意无意地关注李世民对待侯君集的举动。在其后的时间里,李世民待侯君集没有任何异样,可谓风平浪静。

李世民确实未把侯君集心存异志的事放在心上,待史大柰走后,李世民让人去传魏征、房玄龄、李靖、马周、褚遂良、李世等人前来议事。

李世民叫来他们,是想起了如何处置高昌国的事。

李世民待众人坐定,开口说道:“平定高昌已有数月时间,现在我朝大军还在那里镇守,该是让他们撤回来的时候了。朕今日召众卿前来议事,就是想听听大家如何处置高昌的意见。”

贞观年间以来,大唐先是荡平东突厥,采取了尊重其部落习俗,由其自治的方法,为了加强中央控制,在其辖地又设立了羁縻府州;此后抚平吐谷浑,李世民依旧让伏允的后代为吐谷浑王,其类似于大唐的属国。

魏征赞成对高昌国采用吐谷浑的法子,他首先言道:“高昌离京太远,臣以为可以采用降服吐谷浑的方法,立麴文泰之子麴智盛为高昌王,由其继续统辖高昌,以为大唐的属国。”

群臣皆认为此法可行,纷纷点头。

李世民微笑道:“魏卿,若立麴智盛为高昌王,其初期之时定然归顺我国,然时间一长,他又如其父麴文泰那样遏绝交通,与我国交恶,如何是好?”

群臣辨其话音之味,感到大有深意。

李世民问李靖:“药师兄,你以为应当如何处之呢?”

李靖明白李世民显然不愿意立麴智盛为高昌王,然高昌离京太远,朝廷派官吏前去管理那里的臣民,徒费钱粮。加之西域形势错综复杂,必须派军在那里驻防,如此,更要费去许多精力。想到这里,李靖答道:“臣以为高昌国小,然为西域通路咽喉之处,我朝须妥善处置之。若再生祸乱,则此次出征就毫无意义。”

此话说得有些模棱两可。

马周起身言道:“陛下,臣以为高昌早已经是汉土,再立麴智盛为此土之王,有些隔靴搔痒。”

“隔靴搔痒?马卿,你可细言之。”马周之话显然甚合李世民心意,引起了他的兴趣。

“高昌在汉朝时为车师前王之封地,后汉时为戊己校尉之故地。今其交河城,为车师前王之都;田地城,为戊己校尉之守城。由此来看,远在汉朝之时,汉武帝等人已发现欲经营西域,非有此立脚点不可。目前之势,我国与西突厥之势力在西域此消彼长,若我军退回内地,西突厥定然卷土重来。依臣之意,我朝须在高昌设官置军,从此可以永绝边患。”

这句话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之上,他这些日子一直在思索高昌之事,曾经想过依吐谷浑之例立麴氏为王,但心忧今后,就动了在此设置州县的心思。马周说完,他赞赏道:“好呀,马卿之论与朕之心思相合。高昌历来为我国之土,不容其长期割据,若从此设立州县,再派兵驻扎,即可免此困厄。”

群臣见李世民表明了态度,皆低下头来默默思索。场面稍稍寂静片刻,魏征起身,出言反对:“陛下,臣以为在高昌设立州县,甚为不宜。”

“有何不宜?”李世民想不到魏征竟然继续反对。

“陛下初临天下,麴文泰即来朝谒。此后其遏绝交通,不礼我国诏使,遂有我国大军征伐之举。如今高昌已平,麴文泰已死,此次西征已完成使命矣。”

“依卿所言,我军当退,将高昌国还给麴氏子孙即可?然魏卿啊,侯君集涉难出征高昌,仅仅数万之众,却能旬日内摧枯拉朽,何故?乃麴氏王朝荼毒百姓,施以暴政的缘故。朕记得有首童谣,唐卿,你若能记得,可为众卿诵出。”

“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灭。”唐俭稍稍回忆之后,依令将此童谣一字一句诵出。

“魏卿,你听听这首童谣。我军未至,高昌百姓已出此言,可见麴氏暴政,民心丧尽。朕若再立麴氏为王,高昌百姓定会深深失望。朕不敢说我朝如何贤明,然对待百姓毕竟为宽,以众望所归来喻之,亦不为过。如此说,朕不想复立麴氏为高昌之王。”

魏征摇摇头,拜道:“高昌百姓心向大唐,怨恨麴氏,此为定论,臣亦如此认为。所谓伐罪吊民,威德被于遐外,为国之善者也。臣所以说不宜在高昌设置州县,是基于以下理由:若高昌从此为我国州县,常需有千余人镇守。这些人从内地派往高昌,数年一易,其路途险阻,不能全数归来。至于遣办衣资,离别亲戚,所伤所费甚多。长此以往,陛下不能从高昌获尺布以助中国,徒耗费而已。何况,高昌孤悬西域,万一陇右空虚,若有敌来攻救援不及,极易倾覆。在高昌设置州县,臣以为不利于中国,实为不值。”

李世民平时对魏征言听计从,今日却实在听不下去。究其根源,实因李世民图谋西域的雄心所致。他摇头道:“魏卿此言,有点迂腐。朕若一味谦让,使中国土地片片割据,而其初衷为不愿耗钱粮,如此困守中原土地不思拓展,岂不成了土财主了吗?汉武帝穷兵黩武,使国力耗尽,我所不取;然国势强大之后,一味怀柔,甚至对高昌这等故土也不理不问,我亦不愿。”

“陛下一直致力于国内安静,难道自今日要改变初衷吗?”

“朕致力于国内安静,然并非单求被动安静!譬如西突厥势强于西域,我国若据有高昌,即可挡住西突厥东侵之势,确保国内安静。若复立麴氏为高昌王,其出于私欲或者被西突厥势迫,又如麴文泰那样与西突厥联手,国内就会乱无宁日。魏卿,想你也不愿意看到如此局面吧?”

君臣在这里互摆道理,都想说服对方。然他们在这件事上,皆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退让一步。

房玄龄见他们二人各执一词,起身劝道:“魏太师,你不想耗费钱粮,此不为错。然如今国家府库充实,千余戍边军士所费钱粮,实在不足挂齿。皇上的意思,是想占据西域通道,我国从此在西域进可攻,退可守,此事与所费钱粮相比,毕竟为大。”

魏征见房玄龄不附和自己,明显赞同李世民的主张,心里更急,说道:“你们皆想多占土地,哼,总有一天,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