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跨一步,就成功-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怕!我一定会成功!我会是最棒的。”

想像的力量真是太大了,文学家如果没有想像,就不可能以有限的经验,创作出天马行空的作品。科学家如果没有想像,先大胆地“假设”,再小心地“求证”,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是经过想像得来的啊!爱因斯坦说,他多年来一直在想,如果自己能骑在光束上飞行,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当他搭电车过伯恩的钟塔时,总望着钟塔想像“要是电车跑得跟光一样快,会是什么样子?”

结果,爱因斯坦用想像,发现了“相对论”,二十五年之后,才由科学家以实验的方式一一证实。

你说,想像力是不是更伟大?

在你走路时,坐车时、无事在手时,运用想像力吧!让你的世界扩大、使你的思想奔驰。你会令人惊讶地发现:“她在那儿,好像一动不动,什么也没做,居然就进步了好多好多!”

^生。网



潜意识法:请小鬼帮忙


今天我要跟你谈的就是这个躲在深处的小鬼——“潜意识”。

许多成功的人,都懂得利用潜意识。当别人只用“有意识”思考的时候,他们多加了“潜意识”的帮助,就好像比人家多了半个脑子。

举个例子,一九五○年诺贝而文学奖得主,大思想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就很明白地在回忆录里说他怎么利用潜意识。

他说当他还年轻的时候,每次面对难题,都怀疑自己没能力解决,甚至烦躁到有些神经质。但是渐渐发现,硬去想,常常只是浪费时间,反不如把那个题目先苦思一阵,接着抛开,放到潜意识中思索。过一阵子再想,问题就容易多了。

罗素还说这么作有个好处,是他可以利用那段交给潜意识思考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

爱因斯坦也说,他“因为苦思,常常弄得头晕脑胀,不得不躲开几个星期。”但那不是真的躲开,而是放到潜意识里思考。所以在丹尼斯·布莱恩(denis brian)的《爱因斯坦传einstein:a life(1897…1955)》里说:“(发现相对论的前一天),爱因斯坦失望地回家,心想要从已知的事实里发现真理,根本不可能……不过第二天醒来时,他非常激动,说他的脑袋好像经历了一场大风暴,答案居然找到了。他终于开启了上帝的智慧,解答了宇宙的奥秘。”

还有个例子,是德国化学家柯库尔(friedrich august kekule von stradinitz),你知道他是怎么发现苯的分子结构吗?

他跟当时的科学家一样,整天想,想不出来。直到有一天晚上作梦,梦见有好多原子在他四周旋转,那些又大又奇特的长链子,像蛇一样扭曲。突然,一只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变成环状,柯库尔好像被闪电出中醒来,接着发表了苯分子的环状结构。

他为什么有那样神奇的梦?很简单,因为他在“有意识”思考时,也把问题放进了“潜意识”。就算“有意识”放弃了“潜意识”仍在偷偷地工作。

我自己也有个深刻的体验。发现当我专心写“深情系列”的时候,看什么都能联想到情爱,成为抒情散文。但是改天,专心写小说时,无论看电视、翻报纸,又总有活生生的故事跳进眼睛。

所以我会在《萤窗小语》里说:“如果你想要抓住灵感的云雀,就要时时准备好网子。”

我们非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且当你像罗素和爱因斯坦一样,先苦思一阵,再把那东西放掉,却又偷偷悬念的时候,它就进入“潜意识”。也可以说,当你带着“它”,在脑海里的大路上跑一阵之后,可以把它放进路边的草叶,让它自己找路,在深山野径里奔跑。

我绝不是乱说。据研究,我们左右两边的大脑是可以各自思索的。我们甚至可以用左脑想一件事,用右脑想另一件事。

我也记得你奶奶脑溢血时,医生说脑里有很多很多路,当这个地区毁了,路不通了,脑里会自动想办法绕道,开出新的路。正因此,许多脑溢血到不能说话,不能行走的人,能逐渐康复。

而且脑里的道路,有大有小,那些小路,你一阵子不用,就杂草丛生,相反的,愈是用的人,愈是畅通,而且能把小路走成大路,思想得更快、记忆得更好。

当你苦思不通,使自己陷于焦虑的时候,不如先放下,去做别的事,让问题在潜意识中蕴酿。

但是注意哟!你先要把它当件大事,才能驱动潜意识。如果你根本不在乎,或一“放下”,

就“全放下”了,完全不悬念着,就不可能让潜意识发挥作用。

 生



节奏法:抓住心灵的节奏


今天下午我拿了两张银行的提款卡给你看,要你比较有什么不同。

你看来看去,还翻过背面研究,笑说两张都是十六个数字,但一张是连续的,一张是分成三段,每段四个字。

答对了!

你知道为什么那个银行会用不一样的方式打数字吗?我没问过银行,但是我猜,八成因为他们发现十六个数字太长了,如果分成四段,比较好记,也比较好认,所以后发的卡片分了段。

我也相信,现在无论哪家银行的提款卡或信用卡,都把数字分段,是基于同一个原因。

许多事可以证明,我们的记忆在有节奏的情况下,能发挥得更好。

譬如唱歌背歌词,比背书快得多。但是当有人由歌曲中间一段问你,下面是什么词的时候,你可能得重新由那首歌的开头想起、唱起,直至唱到那一句,才把歌词想起来。背文章也常这样,有人突然考你“白居易《琵琶行》中,‘似诉平生不得志’下面是什么?”你可能会由“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接下来想到是:“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们记忆的节奏。

所以押韵的文章和诗词比不押韵的好背,流畅合乎语言节奏的又比“诘屈聱牙”的好背。

更重要的是,同一个句子,当你用不同的方式去“分段”或“停顿”的时候,也能产生很大的“记忆差异”。

举个例子——

中国的五言诗,绝大多数是“二三断位”,也就是分成“两个字”、“三个字”来读。譬如:

床前 明月光,

疑是 地上霜;

举头 望明月,

低头 思故乡。

如果你改成“三个字”和“两个字”的分段:

床前明 月光,

疑是地 上霜;

举头望 明月,

低头思 故乡。

虽然文字不变,意思也没有差异,却比较不对劲,比较不容易念,甚至比较不易背诵。

此外,我不久前才读到一篇研究报告,说中国人比美国人、日本人记数字的本事都大,能一

次记得多,而且记得快。

原因不是中国人特别聪明,而是由于汉语读数字比较简单、比较快。

可不是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你用国语,才一秒钟就念完了。

但是改成英语时,five、seven、和eight各有两个音节,six有三个音节,整个算起来,比国语多了五个音。

换成日文、日语就更多了——

日文还简单一点:ichi ni san shi ao roku shichi hachi ku ju(ひちにさんしべろく

ちはちくじゆう)

日语可麻烦了:

hitotiu futatsu mittiu yottsu itsutsu muttsu nonatzu yattsu kokonotsu to(ひとつ

ふたへぬろよろいろむそなつせフつここのいとす)

天哪!由一说到十,日语居然要用二十五个音节,够不够烦?够不够慢?是不是足以影响他们处理数字的速度?

由以上我这些分析,你可以知道,分段落和掌握节奏,是加强记忆非常重要的方法。当你背书和记数字的时候,如果能先把冗长的句子分段,使它与你心灵的节奏相合,远比你直楞楞地死背,效果好得多。

现在你应该了解,为什么婆婆能背好多老歌的歌词,为什么公公用唱邓丽君歌曲的方式,能想起整首李后主的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你也就知道为什么我和妈妈一直到今天,还能记得小学背的《武训兴学》和中学背的《木兰辞》的道理了。

 ..



陈述法:认识自己,才能成功


你知不知道“十二星座”的名称和次序?

我原来不知道,但是最近流行星象,心想也应该懂,于是随手拿起一本杂志,翻到

“星座运势”,花了两分钟,把十二个星座全背了下来。

你别惊讶,我怎么才花两分钟就背下十二个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