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图穷对话录:我的新东方人生咨询-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reat credits。当然!我有三个信用卡呢!我有非常好的信用!〃沙玫的回答使签证官非常开心。能在世界著名的通用公司工作,有美国公司的推荐信,当然信用不错。信用不错,就足够拿到签证了,因为,美国学生读mba,都是靠贷款在交学费和过日子,凭什么中国学生不能这样做?美国签证官拒签中国学生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怕你去了美国不讲信用、不按时回国而已埃沙玫的回答,展示了她对于〃信用〃这个西方文化关键词的认同,一下子就得到了签证官的认可。沙玫的签证实际上已经获得了通过。

签证官拿着她的信用卡,一边看一边用中文说:〃龙卡、长城卡、牡丹卡……〃沙玫打断签证官的嘟囔,大声说:〃sir; your chinese is sooo excellent!先生,你的中文真棒啊!〃签证官羞涩地微笑一下,把东西还给她,同时给了她一张领取签证的黄条。

沙玫在咨询处办公室引起的轰动,给我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但我在笑过之后,偷偷地擦了不少眼泪。

第八日:我和沙玫谈学费

沙玫拿到美国签证,大家都沉浸在为她高兴的欢乐之中。她却把我叫到办公室,关上门,精神颓丧地向我提出了一个到现在为止人人都没有去考虑的最关键问题:〃徐老师,你说我接着怎么办呢?〃我心一沉,以为她还有什么咨询要我做:〃怎么怎么办?〃〃钱啊!读下这个mba总共需要三万多美圆,我哪里有这么多钱啊!〃这个问题问得好。我是从来也没有想过的。没有钱,即使有了签证,也是没有希望的埃到了美国打工这样的事情,我实在不希望沙玫再做了。太苦啦。沙玫这个时候,在万能公司已经挣到四千多人民币一个月。她本人在出国奋斗的狂热中,其实已经在中国土地上做出了优秀的成绩。继续干下去,也可以获得一个有尊严和有地位的生活。在这个时候,出国洗碗扫地,打黑工挣黑钱,其实已经未必是最好的选择了。但是沙玫毕竟到了出国的时刻了。

我想了想,说:〃你有住房吗?把房子卖掉〃沙玫眼睛一亮:〃有啊!不过你知道我的住房是租来的。租来的房子也可以卖吗?〃沙玫天真地看着我。

我扑哧一笑。沙玫为学费快要失去理智了:〃你有其他财产吗?比如你的父母?〃沙玫说:〃我的父母非常穷,没有什么存款。但是毕竟有一栋房子。这栋房子,价值二十四万人民币,是他们一辈子的收获和养老归宿。你别让我打他们的主意好不好?我宁可不留学,也不能让他们老无居所。〃我坚定地说:〃我就是要打这个主意。回去把你父母的房子卖掉。记住,沙玫,告诉你父母,这是你人生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卖房子!去了美国,做牛做马苦苦读书,十八个月之后,你就能够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一年的收入,保证超过你父母一辈子的积蓄!这样的投资与回报,当然没有任何风险。

〃在美国读书,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健康和安全。剩下来的事情就是拼命读书。买好面包和方便面在身边,在读得晕将过去之前,吃一口面包,喝一口自来水,煮一袋方便面,不要忘了放两个鸡蛋。缓过气来继续读。这样才对得起你的父母和他们的这个养命钱。〃沙玫出国读mba,只要不过劳死和被开除学籍,这点投资,就一定可以获得巨大回报。别说卖房子,就是砸锅卖铁,也是可以得到保证的投资埃我并没有给她另外一个建议,这个建议虽然好,但此时此刻说出来,连我的读者都无法认同。而我自己当年在国外最初接触到这样的事实时,其实感情上也非常难以接受。这是中国学生无法理解、但最终必须接受的西方文化。我想说但没有说出口的建议,是让沙玫到了美国之后,花几十美圆给自己买一个价值十万美圆的意外人寿保险,收益人是父母。这样万一本拉登的飞机正好撞到了沙玫供职的大楼,她的孝心,也能在这十万美圆中照亮爸爸妈妈的晚年。人人都不认为自己会死去,但这个世界上每天死去的都是人。保险,保的就是一个险啊!

多少次,留学生在出国之后意外死亡,因为没有保险也没有财产,父母连去美国奔丧的钱都拿不出来。中国人穷,在这个情况下,是穷在观念。我自己在加拿大读书时碰见的事情更加悲惨:由于一个出了车祸的学生没有任何保险和其他财产,不仅他的父母来不了加拿大,连把他的遗体从出事地点运回他的学校所在地的费用都没有。这样的人生,真的是无限的悲哀。

不过,生命保险这样的事情,虽然是中国人正在接受的西方文明和生活方式之一,但我还是不会对即将去美国留学的沙玫说出口。我不能不顾中国国情,强行推销这些人们并不喜欢的东西,而且还讨一个不吉利。

我想起了1990年在加拿大西部城市萨斯卡吞(saskatoon),我开车带我太太去七百公里外的累斯布里奇(lethbridge)面试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开车上高速公路。家里留下一岁的幼儿和六十岁的老母,两个人都不会说一个英语单词。于是走之前,我到当地保险公司花四块钱,四加元,买了一个价值四万加元、有效期为四十八小时的公路意外保险。我把保单交给我的一个朋友,笑着说:〃假如两天之内没有电话给你,请你到我家去。一切就请你take care照料了〃。两天之后我安全回来,那张保险单,成为我在加拿大生活最难忘的记忆纪念之一(这里写这个故事,虽然我已眼泪涟涟,但好像有点离题了)。

生命是脆弱的、金钱是悲哀的、奋斗是宿命的、保险是必须的。

沙玫真的让父母把房子卖了。她用这笔钱,成功地读完了mba课程,两年后,在美国一家银行找到了一份工作。年薪多少我不可能问她,因为我已经不把她作为我的咨询对象。但她一年的收入,一定超过她父母这一辈子的积蓄。这就是中国两代人的命运,是两个时代的写照。她有没有给父母买房子我不知道,我估计虽然她肯定天天想,但暂时还没有买,因为在我回顾她的人生的2002年初春,沙玫毕竟才工作不到两年。但我肯定,她的父母,想起女儿的出息,一定有入住豪华别墅时的那种幸福感和安全感。他们生了个好女儿!

第九日:我和沙玫论爱情

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的沙玫,在爱情问题上也许应该是富有的。但答案恰恰相反。她的爱情生活到底如何我其实并不知道,虽然到后来我和她的关系像〃哥们〃一样密切,但在这些私人问题上,我从来不愿和她讨论。在那几年中,我最关心的是她什么时候能够成功出国,以及她的工作到底发展如何。对我来说,她如何爱情对于她能否出国意义不大。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沙玫自己可能都把这个极其重要的人生问题给搁置在一边了。

沙玫已骑波音去,此地空余孤独楼。沙玫虽有回程票,青春一去不复返。在她远离中国已经好几年的日子里,我总是后悔当时没有就爱情问题和她深入探讨,总是情不自禁地想:沙玫到底有没有爱情生活?已经三十岁的大姑娘沙玫,到底有没有男朋友?走到哪里都特别注重自己仪表、盛开得就要凋谢的沙玫,到底有没有性伴侣?夏天最后一朵玫瑰,是否到了美国,还是那样孤独地不开放?

这些事情都是沙玫的privacy,私人问题,我绝对尊重并全力保护它。但是,每次我一想到沙玫极有可能为了留学和奋斗,甚至连正常的爱情生活都弃绝了,我的心里不禁替她微微颤抖起来。我心颤抖,不是后怕,而是余悸。

十几二十岁时,男女关系的目的是体验爱情;二十三十几的时候,爱情的冲动就变成了追求完婚的责任。很少有人能够免俗,还敢在这个年龄潇洒走一回的。沙玫也是这样。她带着强烈的择偶意识在看周围的男人,渴望找到理想的白马王子,明天就结婚,后天把她带到美国。

由于沙玫很早就给自己定下一个〃出国〃的人生目标,所以她在找对象的时候,往往以外国青年为主,因为只有这样的人能够带着她出国。这个目标,其实并不高尚,但我也无从制止。我本人作为中国男儿,深知为什么在今天中国会有这样的爱情景观。但不幸的是在中国长住的老外没有几个真能得到沙玫的欣赏,而沙玫真正欣赏的老外往往又不会欣赏她。难啊!所以沙玫的追求在一开始就注定了既不符合时代精神、也不符合爱情规律。当然难以圆满实现。

国内优秀青年其实也很多,沙玫为什么不找一个好男子把自己嫁出去做个有钱人的太太?也许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