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浔水绕梅坞影-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案:
浔河水自西向东无声流淌,蜿蜒穿越整个梅坞镇,沿途支叉分流,像一张撒开的网。乌篷船悠悠滑过,桨橹欸乃,水面便荡开一圈圈的水晕。
倪影有时想,这样美好的地方,怎么就没被发掘成旅游景点?转念又暗自庆幸,还好没有,不然抹上铜臭,恐怕就失了灵气。
桃花源之所以令人心生向往,只因它远离世俗。

桃源深处有人家。
那里,连爱情都是清澈美好的吧?

××××××××××××

这是我梦想中的桃花源。
写这篇文,只为满足我的一个心愿。所以大家还是不要苛刻现实啦,谢谢。

前半部分比较文艺腔,爱情部分比较轻松,非常清水。


内容标签:乡村爱情 民国旧影 都市情缘

搜索关键字:主角:倪影,沈东阳,夏离 ┃ 配角:阿婆,沈锡白,夏嫂 ┃ 其它:江南,梅坞镇,桃花源

Chapter 1 
先是整幕苍穹褪去深重的黑,慢慢转为浅淡,天与地的边沿出现几丝光亮,一点点驱散夜色。当清冷的蓝铺满一大片天空时,仿佛按了快进键,目光所及,一下子都变得亮堂。
天便是这样子亮起来的。
很快,鸡啼鸟鸣,梅坞镇开始热闹。
倪影抱膝坐在床角,又一次看着天色变亮。晨光熹微,光线斜斜穿透纱窗,细小的尘埃在轻舞飞扬。黑暗远去,光明重现人间。如此风景,她已经看足了好一阵子。
房间里很是简陋。一张棕板床靠墙放置,被褥是新买的,浅底碎花。床旁立着半旧不新的衣柜,里面挂了几件常穿的衣物,其余的仍留在旅行箱内,塞在床底。窗前摆了张写字桌,上面凌乱扔着几本书,还有一盏小台灯。一张木椅孤零零站在房中央。
这是倪影目前称呼为“家”的地方。
不久前,毫无目的、独自瞎转的她拎着旅行箱,一脚踏进梅坞小镇。入眼是粼粼浔河,乌篷船、青石板,穿着朴素笑容清澈的村人,典型的江南风味,淡泊宁静,尚未浸染多少商业气息。
她定格当场。那一刻,像极了意外寻及桃花源的武陵人,喜悦弥漫,几乎要潸然泪下。于是毫不犹豫地决定在此驻留。
不料第一波折就是租房。因为镇中少有外人来落脚,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业主。到了午时,她沮丧晃进一家小店吃饭,随口问了问老板娘。老板娘夏嫂很是热情,绕了好些关系,将她介绍给一户前不久已搬迁外地的人家。
两层木质小楼,与左邻右舍连成一体,里面家具什物已经搬得差不多,空荡荡的,看上去破旧而沧桑。倪影二话不说租了下来,稍作打扫,又在夏嫂的热心帮助下买了几样旧家具,凑合成一个“家”。就这样,她正式“落户”梅坞镇。
解决了住房问题,接下来便是营生大计。倪影不缺钱。甫入大学,她就申请了一个秘密账户,每月将节约下的生活费转入此账户,以备不时之需,四年后数目可观——她从来没有在那个家庭中感到安全,只有物质才是唯一值得把握的东西。之后果然应验。所以说,离家出走也是需要未雨绸缪和技术含量的。
但坐吃山空绝不是良好的生活态度,人总得有危机意识。
倪影计划在一楼开租书店。镇上的年轻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但九年义务教育下来,再不用心,识字阅读不是问题。而且镇上娱乐设施少,未成年们常常几个成群,无所事事闲逛。如果租漫画、小说,前景或许不错。
她说做就做,先是奔去城里的报刊亭、书店收购旧书、漫画及过期杂志,又特意到网吧,上网订购一批,再置买书架,将书籍分门别类地整理摆放,制定租书条款。待一切妥当后,又找了块厚木板,刻上“租书”两个大字,挂在门口,就算是开业了。
一个星期后,外来人员倪影,不仅有了房子,还成了一个“无证营业”的小老板。
天色越来越亮,太阳快升起了。倪影不再发呆,起床洗漱。十几分钟后,她裹紧大衣迈出门。
正值四季初始。春寒料峭,呼出的气仍是白色,但新绿已冒了尖。学期伊始,春种伊始,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奔波不停。
倪影却是悠闲,只沿着河岸慢慢走。
浔河水自西向东无声流淌,蜿蜒穿越整个梅坞镇,沿途支叉分流,像一张撒开的网。常有乌篷船悠悠滑过,桨橹欸乃,水面便荡开一圈圈的水晕。民居沿畔成片而建,有石拱桥连接两岸,彼此朗声高喊就能对话。当然,哪家屋里吵架,第二日或许能传遍整个镇。
听老人们讲,梅坞镇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末清初,掐指算,便是三百多年的光阴。时清兵入关,嘉定屠城,苏浙一带颇有些动荡。乱世方显英雄,连风流雅韵的秦淮河畔、温柔乡里,都添了不少壮烈豪情。而小小的梅坞镇,据说也是出过名人的。
几百年间的岁月像是悄然无声的浔河,洗刷着梅坞镇,年复一年流淌。一代代梅坞镇人在此编织着生活,新鲜的面孔转瞬即逝,时光雕刻在祠堂的梁柱上,磨平了铺路的青石板。千禧年后的今天,这里依旧白墙黑瓦、雕梁画栋。风是清风,水是净水,虽然添了诸多现代气息,仍像幅悠远氤氲的水墨画,古意盎然。
倪影有时想,这样美好的地方,怎么就没被发掘成旅游景点?转念又暗自庆幸,还好没有,不然抹上铜臭,恐怕就失了灵气。
桃花源之所以令人心生向往,只因它远离世俗。
晨风拂面,带着清冽的味道。倪影忍不住深深呼吸。
路边,有小吃铺早早开始营业,豆浆配油条,新鲜出笼的包子冒着热腾腾的香气。家长们吆喝着自家小孩子出门上学。正巧邮递员踩着脚踏车路过,递给倪影一个微笑,一晃而过。他们并不认识。但民风淳朴至此,认不认识有什么重要?
倪影扬起一抹笑意,收回落在邮递员背影的目光,朝对岸的夏家饭店走去。她和夏嫂达成约定,每日三餐都在夏家饭店吃,月初预给饭钱,月末结帐。夏嫂的老公在省城打工,饭店是她一手经营,生意不好不坏。倪影的订单对于夏嫂来说,其实是一笔大生意了。
走进饭店时,夏嫂的儿子夏离正准备出门上学。倪影见他的次数不多,交谈更少,并不熟稔,所以朝他点个头算作招呼。听夏嫂说他在隔壁镇上读高中,今年高三了,不过成绩好像不太好。夏嫂一提起儿子总有副“恨铁不成钢”的神情,顺带感慨倪影有才有貌,将她夸得跟仙女似的,每每令倪影啼笑皆非。
两人就将擦肩而过时,夏离突然开口问:“听我妈说,你开了家书店?”
“啊,是租书店,主要是租。”倪影纠正他的用词,侧身,对上他的视线,“当然,如果有人想买,也不是不卖的。”她顿了顿,浅笑着发出邀请:“欢迎你来花钱。”
他不作声,青涩脸庞,浓眉似剑,目光很直接,眼神却是清澈坦荡。当第一缕阳光终于铺洒向梅坞镇,照在他单薄的背、瘦弱的肩,竟晃得倪影刺眼,不自觉微合双眸。
是夏嫂打破俩人的安静。“你个死小孩,又忘带饭盒!你说你哦,拖拖拉拉的毛病什么时候改得掉!”接着,倪影眼前横来一个铝制饭盒,仿佛挡住了所有的光芒。
见儿子收好饭盒,夏嫂不再理会他,笑呵呵同倪影说话:“倪小姐,今天早啊。”夏嫂的人生,或许是农村女子最常见的典型。勤劳本分又善良,几不识字,早早嫁人生子、操持家务,连称呼都因为嫁了户姓夏的人家而被唤为“夏嫂”。
她未到四十,手掌生茧、指节粗糙——那是长期劳作的证据。不曾保养的面庞,笑起来时眼角有了明显皱纹,容颜已老,风韵不再。她的人生才过半呢,倪影曾可惜地想,她甚至比不过年近五十的自己的母亲。
可后来又有了别样感触。夏嫂确是比不得母亲的高贵优雅,但她靠自己的双手活着,爱家人,家人亦待她好,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不圆满?她年轻时定是漂亮的。瓜子脸、杏仁眸,眼波流转,顾盼生辉。只不过将青春换给了家庭——虽然这在母亲看来是极其愚蠢的。
如果,将夏嫂与母亲的人生摆在自己面前,她会选哪个?这个念头令倪影心惊。她之所以选择逃离,不正是因为自觉无法接受母亲那般的生活方式麽?但夏嫂……不、不行,她同样不能想象自己变成这样子的老妇人!
倪影啊倪影,原以为自己有多独树一帜,也不过是矫情的大小姐罢。她自嘲浅笑,与夏嫂打了招呼,自顾自走进饭店。
夏嫂看着儿子走远后才转回店里,大约是觉得刚才冷待了倪影,笑容里多出不好意思,问:“倪小姐还是要炒面啊?”
“嗯,炒面,甜豆浆不放糖。”
照例是夏嫂的唠叨: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