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然无恙的活到曹操南侵之时,并且手里边还应当有一支能够助我们一臂之力的军队。”
方绍忙竖起了拇指,赞道:“先生目光果然深远啊,这一点我可就没想到呢。”
诸葛亮用筷子捅了他一下,笑道:“少拍先生我的马屁了,你小子是越来越聪明了,不是你提醒,先生我还想不到这一节呢。”
方绍嘿嘿一笑,道:“那先生打算怎么帮刘琦呢?”
诸葛亮夹起吃了一半的鸡腿,摇头晃脑的说道:“山人自有妙计,不过,此事还需你助我一臂之力。”
三日之后,刘琦再度来访。
方绍将刘琦引入书房,道:“先生今早与左将军同往江边筹划水军之事去了,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先生走时交待过,若是公子登门造访,就请公子先等候片刻。”
刘琦道:“有劳了,那我就在此等候孔明先生回来。”
方绍转入后堂,隔着一道墙壁的这边,诸葛亮正自闲坐品茗。
方绍道:“先生,你这一招能有效吗?”
诸葛亮道:“如果那刘琦不是太过愚鲁的话,应该是没问题的,你去好好打探吧。”
于是方绍趴在窗户上,点破窗纸,偷窥起书房,却见那刘琦目不斜视,正襟危坐,足足有一炷香的功夫,脖子都不曾扭动一下。
方绍偷瞧的有点不耐烦,便道:“先生,咱们的大公子真是正人君子,坐在那里跟木桩子似的,眼皮都不舍得多眨一下。”
诸葛亮眉头微皱:“竟有此事?看来此子终究太过愚鲁,也难怪被刘琮欺负的找主公求救,唉,方绍,你就去提醒他一下吧。”
于是方绍便又端了一杯茶进去,那刘琦一见人来,马上激动的站了起来,问道:“可是孔明先生回府了吗?”
方绍讪讪笑道:“先生还没回来,公子稍安勿躁,且再饮些茶吧。”
刘琦显得有点失望,唉声叹气的坐了下来。
方绍便上前奉茶,趁着刘琦不注意,突然间装作失手,将一杯茶尽数倾在了几上半展开的一卷竹简上。
“哎呀,都是小的不好,公子,你没被烫到吧!”方绍一副惶恐失措的样子,其实那茶水压根就没溅到刘琦的身上。
刘琦忙道:“没事没事,还是赶紧把这书卷擦一擦吧。”
方绍便忙去找到毛巾,边擦那竹简边道:“先生早先还说要从这书里找到帮大公子的法子,却不想叫我不小心给打湿了,这下可遭了,先生回来非骂死我不可。”
听到这句话时,刘琦总算是有点反应了,道:“你是说,你家先生这几天一直在为我的事操心。”
方绍将那竹简擦了个干净,道:“是呀,先生还说什么解决之道,就在这《左传》里,嘴里还都念叨着什么申生、重耳的,不过这什么左传右传的,哪里是我能懂的呀。公子你且坐下,我再去重新端茶来。”
方绍嘴角带着诡异的笑走了出去,心道:“我都点得这么明白了,你要还反应不过来,那你真就跟猪有的一拼了。”
当方绍离去之后,刘琦迟疑了一下,还是将那卷书拿了起来,正如方绍所说,正是一卷《左传》。
这本书亦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释孔子《春秋》而作,其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起自公元前722年,结束于公元前453年。
而刘琦看到的这一卷,讲的正是晋文公重耳的故事,所谓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正是出自于此。
狐疑的脸上,渐露兴奋之色,突然间,刘琦的目光中闪过希望的神情,嘴里更是兴奋的喃喃自语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孔明先生果然神机妙算啊。”
刘琦神态的变化,自然逃不过在外偷窥的方绍,于是他端着茶再度入内,并且面带愧色的说道:“公子,那个实在是不巧啊,先生刚刚托人带回话来,说是军中之事繁重,中午就不回来用饭了,公子不如……”
不等方绍把话说完,刘琦便激动的抢先道:“既然孔明先生有事在身,那我就不多讨扰了,烦请转达我对孔明先生的谢意,告辞了。”
“小子,还不算不可救药嘛。”方绍目送着刘琦一步两蹦的离去,顺手把那杯茶自己给吞了。
“他走了吗?”这时,诸葛亮从后堂中走了进来,一看到被方绍弄湿的竹简,马上一脸的心疼样,抱怨道:“哎呀呀,我说方绍,这套《左传》可是很珍贵的,你怎么弄成了这样。”
方绍道:“没办法啊先生,不小小牺牲一点,大公子是不会注意到的。”
诸葛亮叹道:“罢了罢了,看来这一卷要重抄一遍了,这个差事就交给你了,抄的不好先生我扣你工钱。”
方绍装作无所谓的样子,道:“抄就抄嘛,对了先生,我有点不明白了,既是想帮刘琦公子,直接告诉他不就得了,何必拐这么大一个弯。”
诸葛亮有些小得意,道:“这你就不懂了吧,你可知刘景升的两位公子争位之事已是人尽皆知,而刘琮一系此时正占得上风,无可奈何的是,刘琮一系对咱家主公又十分忌惮,所以啊……”
方绍恍有小悟,诸葛亮不愧是诸葛亮,心思还是要更为缜密,自己这靠着熟知历史得来的山寨聪明,跟人家诸葛亮货真价实的聪明,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想到此,方绍不禁赞道:“先生想得果然周到,不错,咱们是该低调些才是。”
诸葛亮一怔:“何谓‘低调’?”
“这个……容我慢慢解释。”
第十六章 扩军的顾忌
当诸葛亮和方绍还在为他们的小计谋而自得时,公子刘琦已经策马狂奔,直趋襄阳了。WwW、QunabEN、coM
尽管身为荆州牧的大儿子,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至少在荆州地界看起来是这样。但其实,刘琦却没有一丁点做大公子的快感,而步入襄阳城时,他也并不会为旁人敬畏的眼光而自得,也不会有回到家的感觉。
更确切的说,那是一种发自由心的惶恐,或者说是自卑。
当那些部属臣民们恭敬的向他行礼打招呼时,他所看到的,却是尊敬的面孔下,一张张冷嘲热讽的脸。大多数时候,他仿佛可以听得到那些人们心里在说些什么。
“可怜的大公子,竟然让小公子抢了位子。”
“唉,这能怪谁呢,谁让他懦弱无能,小公子又那样聪明伶俐呢。”
……
如此种种,使他不得不越发的待人恭谦,以掩饰内心的惶恐,或者说,那只是自卑的另一种说法罢了。
但今天,他脸上昂然自信的表情却是那样的真实,因为,他终于找到了解脱之道,让自己脱离这牢笼的办法。
而当刘琦好不容易见到病怏怏的父亲时,他又不得不暂时把那种兴奋隐藏起来,换上一种对父亲的敬畏和怜惜,又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对父亲进行了一番嘘寒问暖。
不过刘表似乎对于儿子这种孝道的表达方式,并不十分待见,当他看着刘琦这副熊样儿时,脑子里不自觉的就会想到小儿子刘琮的英武聪慧,稍加对比之后,便越发的觉得眼前这个哭哭涕涕的儿子是何等废柴。
“唉――哭哭哭,都这么大的人了,还只知道哭。”刘表很直白的表达着对儿子的不满。
“呜呜――”刘琦的回应,当然还只是哭。
刘表有点看不下去,挥手道:“行啦,我累了,你下去吧,没事不要来烦我。”
就当刘表颤巍巍的要起来时,刘琦突然停止了哭泣,换作哽咽的口气道:“儿子不孝,不能为父亲分担病疾之苦。但儿听闻不久之前,江夏为孙氏所破,黄祖败亡,所以儿想领兵前去镇守江夏,为父亲,也为荆州尽一份力所能及之力,还望父亲恩准。”
刘表不禁停住了脚步,这一刻,他竟有些吃惊,似乎,不相信这话是从这个懦弱的儿子口中说出来的。
他沉吟了半晌,道:“你且回吧,让为父考虑考虑。”
刘表的口气中,少了几分不以为然,这样细微的变化,听惯了父亲失望评价的刘琦很容易听得出来,以额贴地的那张脸,面对着冰冷的地面,微微扬起了一抹笑意。
次日清晨,刘备与诸葛亮一早便来到了樊城城南,汉水北岸的新建水军大营,营寨刚刚开始动工,沿码头停靠的大小船不过十余艘,而刚刚招纳的五百多水军,个个显得精神萎靡,大多数人来此应征,似乎只是为了混吃军饷罢了,看来,这些从江夏败归的水军战士,尚未从那场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
“兄长,你看,我计划将水寨往北再扩三里,至少使之能容纳战船七八百艘才行。”关羽指着江岸兴奋的比划着,作为被刘备新任命的水师统领,显然关羽是有着雄心勃勃的计划的。
刘备面带笑容,对关羽的雄心表示赞赏,但接着却道:“贤弟的计划好的,不过,不过咱们这支水军的规模还是不要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